1. 程式人生 > >人人都愛寫總結, 卻少有人做計劃

人人都愛寫總結, 卻少有人做計劃

amp 而且 設定 ras 文字 bubuko 變化 終究 人做

  技術分享圖片

  每到歲末,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自發地寫各式各樣的總結。上個月,也就是 2018 年的最後一個月,園子裏各處散落著無數篇年終總結貼。看過一些篇章,都寫得挺好的。

  轉眼 2019 年已經運行了大半個月了,忽然意識到,似乎沒人曬出自己的新年計劃。可能零星有幾篇,但和上個月蔚然成風的總結熱比起來,九牛一毛了。

  有人會說,個人計劃有隱私之嫌,不合適曬出來,所以就算有,也是 " display: none ".

  不錯,但回想之前鋪天蓋地的總結文章,很多人都是足夠赤誠地把自己過去一年扒了個精光、敞開心扉地曬,既然舍得把自己的過去一五一十地交代出來,那自然也可以取其同等密級的未來做個猜想吧。如果這樣的計劃也不便透露的話,那為什麽願意曬總結呢?

  當然了,卻有不便透露的信息:比如來年跳槽的打算、刪庫跑路的方案、換個小三的想法、破壞某人家庭的預謀,等等…… 這些就自己捂好了。

  有時間和精力對過去總結,甚至寫出很好的文字並熱心分享,卻沒有關於未來的計劃,至少沒有獨立可見的文字篇幅。這是一個普遍現象,不僅僅只存在於園子裏,推廣到別處也都差不多。
  這是個有意思的現象,不免胡思亂想了一通。


  個人以為,計劃其實比總結更具有建設性
  計劃是主動的,總結是被動的。計劃首先意味著你有目標,有了目標,才會有決心和動力。人們常常講求方法與效率的重要性,固然不錯,但在方法之前,是方向。“對於盲目航行的帆船,什麽風都是逆風。”
  打個比方,以理財中的儲蓄為例——很多人應該有過這樣的體會:如果每個月給自己設定一個固定儲蓄目標,每次領到工資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目標金額先存好,一年下來,你確確實實會有筆存款。而如果沒有設定固定儲蓄目標,只是設想等到月底將當月剩下來的錢進行儲蓄,那最有可能的結局就是——月光。待年終總結,儲蓄失敗。


  花錢也一樣,很多人都有記賬的習慣,但如果希望管控自己的消費行為,預算的作用比記賬大多了。那些只記流水賬,卻不做預算的人,往往會周而復始地感慨“這個月又花了好多錢,下個月再不能這樣了。”而如果你認真做了預算,你就心中有數,在每次消費時,會猶豫本次消費是否“合理”,這多出來的一點猶豫,就起了管控的作用。未雨綢繆勝於亡羊補牢,更何況那些亡了羊卻補不牢的時候了。


  由上面的,聯想到一個更加普遍的現象,有些人會在年終總結的末尾,用大約10%的篇幅羅列出明年的願望清單,然後就當做是計劃了。把目標當做計劃,這是誤區。

技術分享圖片

  比方說,一次軍事行動,要摧毀敵方的司令部,這是目標。如果你把這當作行動計劃,就帶兵去打,那你的兵死得有點冤。再比如,立了一個Flag,來年要把前臺MM追到手,這只是願望。具體怎麽追?才是計劃。


  做計劃實際上是對過程管理,當你有了目標並對此做出了計劃,意味著你至少是有過思考的,這就走心了。而僅僅只有目標,那就只能走腎上腺素了。
  思考是一種神奇的力量,在思考的過程中,會強化目標的概念,加深對目標的理解,經過思考,你會確認目標,收獲決心和動力。這裏不一定非得完全靠自己冥思苦想,完全可以借助他人的智慧輔助分析。思考的結果會對行為產生指導,通常,你會獲悉完成目標所需的步驟。
  步驟,就是算法,就是解決方案。
  從這點來看,相比寫總結,做計劃的技術難度要大。這可能也是“多總結、少計劃”這個現象的原因之一。寫總結是對已發生的事情進行回憶,只要記憶沒問題,平鋪直敘都能成文,尤其是流水賬一般的總結,根本不用動腦子。而做計劃,包含了對未來的預測,這就難多了。但所謂的建設性,也就體現在這裏,正是因為要克服困難,才使得產出有了價值。我很喜歡一句英格蘭的諺語:“Where there‘s muck, there‘s brass.” 一直做容易的事情,是不可能有進步的,要想管理人生和未來,怎能不舍得下工夫。
  阻礙人們認真做計劃的另一個原因,那就是常常聽到的“計劃趕不上變化”。這個在 IT 界,簡直是家常便飯,今天做的計劃明天就得改,於是計劃就顯得沒什麽作用了。

  但個人以為,越是“趕不上”變化,越需要有計劃。怎麽說呢,兩點體會,權當胡謅。
  第一點,當你沒有計劃的時候,亂七八糟的事情會特別多,但當你有了計劃之後,很多意外的事情會減少。聽上去有點玄學的味道,但也不是完全沒道理。

  拿我自己來說,我是一個有“拖延癥”的人。當我有了一個目標但沒有制定計劃時,我十有八九會拖延,一邊拖延,一邊做了很多其它不相幹的事情,這些其它的事情可能就會給我帶來額外的麻煩,對我實現原本的目標產生幹擾。但如果我做了計劃,分解目標,制定時間表,我就能有效地治療“拖延癥”,因為我時刻都處在自己構建的過程管控中,每一步的銜接都有安排,這樣我的註意力就容易保持集中,甚至全程高能。而我發現,精力渙散最容易發生在當你不知道下一步該幹嘛時

  第二點,確實存在變數很多的客觀場景,在這樣的險惡環境中,你更應該加倍地做計劃,改計劃。一方面,這是唯一讓你在風雲變化中能有所依靠、有所參照的資本。就好比,需求的變更是無法避免的,但我們可以做好需求管理,至少知曉變更的發生,這同樣也是一種經驗的積累。另一方面,在叠代計劃的過程中,熟能生巧這個規律會讓你逐漸得心應手地面對變化,除非你是傻子死不開竅另當別論。永遠不要低估積累的力量,你努力應對變化,慢慢地,你就能駕馭變化,變化就不會成為幹擾。能力就這樣成長了。
  

  說到計劃,自然要說到“時間表”這個概念,做計劃的方法很多,無一例外會涉及到時間表。脫離時間的計劃是偽計劃,因為人的時間是有限的,而且很多事情是有時效性的。
  這就需要估時。
  也是個棘手的技術活,毫不誇張地說,這是世界性難題。所以如果你總是估不準,完全不用自卑,全世界都一樣。當然,辦法還是有的,事實上,根據不同的計劃範圍,我們並不一定需要很精確的估時,過日子又不是開火車。
  大約 20 年前,大名鼎鼎的 Joel Spolsky(稍等,也許你沒聽過這個名字,但我100%肯定你用過他的產品 - Stack Overflow, 如果你不幸沒用過這個網站,那我200%肯定你用過他的產品 - Excel)總之,這位大人物在 2000 年寫過一篇博文 "Painless Software Schedules ", 介紹了一套他自己的“軟件開發時程”方法論。雖然有些久遠了,甚至作者自己都修改了文章的開頭,提醒讀者他已經有了更好的替代方案,但這並不影響該方法的價值,而我自己在學習了他這套“過時的”解決方案之後,一直將其用於自己的工作、生活中。
  概括來說,該方法的核心思想有兩點:目標分解 & 估時修正
  目標分解是做計劃的基石。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大事化小是所有幹大事的必經之路,這也是強迫你認真做目標分析的手段,合理的分解只可能建立在對目標的充分認識之後。
  分解的顆粒度要足夠細。因為原文講的是軟件開發,所以作者明確提出,在編程中,任務要按“小時”來評估,而不是按“天”。這個單位的變化很重要,單位大了,誤差就大。按照作者的經驗,超過 16 小時的任務都應該進一步拆分,因為在這個時長之上,意味著你並沒有真的想清楚要做的步驟是怎樣的。說得直接點,就是在糊弄人。
  當然,我們在做個人全年計劃時,不必生搬硬套拿小時做單位。這裏的要點在於計劃要足夠細才有意義,至於說具體細到什麽程度,這個其實需要根據自身經驗去琢磨。非要說有什麽竅門的話,也許拿大眾的普遍標準再進一步就可以了,比如大家都按天算,你就試著按小時計,大家都按月算,你就試著按周來計。群眾的眼睛也許是雪亮的,但群眾的做法通常是平庸的,所謂脫穎而出,往往就是在大眾平均水準之上再進一步,你就先進了。
  在計劃初期,你會有一個初步估時,隨著進度的發展,比如到了中間階段,可能發現之前預估的時間不對,這時你需要寫下第二次估時,最後當完成任務時,再記錄下實際耗時。最終,你會得到 3 個時長:第一次估時、第二次估時、實際耗時。
  一開始,你可能(幾乎肯定)這三個時長看上去牛頭不對馬嘴,隨著不斷地糾錯、修正,從過去錯誤的估計中總結經驗。第二次估時會和實際耗時越來越接近,再後來,第一次估時和第二次估時也會越來越接近。到那時,你對於估時的判斷力就練成了。
  簡單的手法,堅持做,就會產生神奇的效果。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這是這個道理。(語出《中庸》)
  

  該方法讓我很喜歡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作者用來實施這套方法論的工具很親民——電子表格。易用的產品才會有市場,易實踐的理論才容易推廣。再則,一份 Excel 文件,很易於交流。若幹次項目中,當我把充滿詳實數據的 " Schedule.xlsx " 發送出去,會從老板和客戶那收到信任的回復。
  管理要出活,量化是關鍵。當別人在定性分析階段時,你定量解構出工作包,水平就躍然紙上了。尤其是對於許多沒學過真正管理學的一線碼農轉型做管理的人來說,量化是入門管理的捷徑,其它的門道水太深,也學不來。


  技術分享圖片

 

  關於 Painless Software Schedules 完整的介紹可以參見原文鏈接


  說到使用 Excel,順帶說說另一個“喜聞樂見”的概念——甘特圖(Gantt )。
  但凡提到計劃,幾乎必有甘特。尤其是在 PPT 當中,敢情不拉一張甘特圖,你這項目管理的專業度都要打折扣。制作甘特圖有很多專業工具,比如 Microsoft Project, 以及那些需要投入一定學習成本的資深產品。作為一名半路管理工作者,我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就用“Excel手繪”,簡單明了,方便快捷,重點是學習成本為零。

技術分享圖片

  要說Excel能完成的工作,比想象中多


  我曾經就這個玩意和我的一個好基友聊過“這破圖除了好看有啥卵用?”然後被教育道:“你不當老板所以這圖沒用。對於大領導來說,人家每天日理萬機、分分鐘多少萬進出的,想最快地了解項目計劃,甘特圖就是最直觀地工具了。”
  所以,說到底,格局啊……
  順帶說一句,我這位基友最近剛剛拒了微軟,入了阿裏。我不禁問他,舉國上下不都在裁員嗎,你怎麽還跳得這麽任性?他說,企業只要發展,有裁員就會有納賢,對於企業來說,只是結構調整罷了。跳槽的人,一般都不會大聲嚷嚷,而裁員更容易制造輿論效應,所以你要是天天盯著媒體看就覺得這世界活不下去了,但其實優勝略汰一直都存在。


  隨著去年底的一波裁員潮,幾乎整個冬天都彌漫著一股名叫“中年”的危機。說到“中年危機”,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網紅詞匯,這話題要展開來說可以無窮無盡。

  其實,不是年輕沒有危機,只是中年沒了借口

  無論中年、青年還是未成年,危機一直都在。只不過年輕可以揮霍,可以犯錯,甚至一錯再錯,但犯錯終究要受到懲罰的,到了中年,周遭的客觀環境忽然間都不給你退路了,就危機了。

  潮來時肆意妄為,當潮水褪去,才發現自己在裸奔,於是怪大海無情,但有水的時候為什麽不早穿褲子?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居安不思危,不裁你裁誰?

  不是我故意要把話說得難聽,因為現實就有這麽難看。
  危機的背後,是能自主選擇的選項越來越少,路越走越窄了。如果在年輕的時候早做打算,雖不一定就能掌握行業方向,看清產業布局,但你會保持職業規劃的敏銳度,發現機會的概率就大。生機大了,危機自然就小了。
  

  張愛玲曾說:“出名要趁早。”

  何止是出名,哪怕只是為了避免失敗,都要趁早準備。

  我們都是笨鳥,不過是誰先飛。

人人都愛寫總結, 卻少有人做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