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設計師辛酸淚——當程式設計師老去,程式設計師又何去何從
下午部門開會。我發現唯一的70後主程(主力程式設計師)記憶力減退了許多。說完第8個功能點的實現後,丫突然來了一句:好,以上是第1點,現在來說第2點。直到下班,我們一直都在說第2點。會後主程怪我為什麼沒有提醒他,其實我一共提醒了他13次。不跟他計較,明年他65歲,就要退休了。
5歲生日過去了,除了收到生日禮物,什麼事都特麼沒有發生,我依然活蹦亂跳的程式設計、演講、寫作和設計產品,一切都變得更好了。 當程式設計師老去 回首往事,我發現當年那些對程式設計充滿激情,對生活滿懷理想的小夥伴,有的變成了某個領域的技術大牛,在做產品的同時忙著佈道演講寫書;有的經營者或大或小的公司,同時還在編寫程式;有的設計出了千萬人使用的軟體產品;有的則轉變成了一個純粹的管理者,經營著上千人的機構。他們都是程式設計師。 真正有可能晚景淒涼的程式設計師,是對技術和產品沒有興趣的人,是僅僅把程式設計當做生活工具的人,是那些不能終身學習的人。開篇的文字,就送給這些人吧,希望他們能夠在40歲以前看到這篇文章。 關於程式設計師轉行的問題,也是個偽命題。沒有人的職業是一成不變的,今天你在考慮LVS要使用IP隧道技術還是直接路由,負載排程使用加權輪叫還是最少連結,十年後你要做的可能是增加哪些產品特性和閱讀使用者的消費心理。時間會驅動著你去不停的選擇自己的道路。 |
分配到需求之後,下午的工作就是畫介面做表單填程式,這個工作我做了幾十年,已經非常熟練了,編碼的時間總是最快樂的,不知不覺就晚上10點了。回家吧,過了9點就可以打車了。
夜晚11點回到家,菜涼了,孩子們都睡著了。我躺在冰涼的床上,開啟一本《Come語言程式設計實戰》開始讀。程式設計師,是一個終身學習的行業……
如果繼續程式設計能夠最大化你的價值,那就去程式設計,太多精深和複雜的技術需要長期的積累和實踐才能化繁為簡鬼斧神工,請在技術大神的道路上一路狂飆。
如果設計產品能夠最大化你的價值,那就去設計產品,現代世界已經不再是「美學、藝術」與「電子產品、軟體」毫無關聯的年代了,人們越來越重視產品體驗和藝術美學,如果你懂得產品之美,又能估算這個產品多久能夠開發出來,還懂一些開發細節,不知道能夠虐多少程式設計師啊,想想這個場景多麼美好。
如果經營一家公司能夠最大化你的價值,那就去創業,去招募戰友,服務夥伴,提供產品,去創造屬於你自己的天空。
如果演講……如果諮詢……如果市場……,很顯然,我看到的程式設計師未來有無限可能,而且我們最大的優勢是:這幫傢伙甚至能編寫程式碼,這真是太酷了!
當然,我們程式設計師也不要過於沾沾自喜,在某個領域深耕細作的同時,不要忘記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如果一個人的領域太過專業化,一段時間後,你可能發現自己的專業已經陳舊了。如果一個人的知識面很廣,在終身教育的配合下,你的專業可以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改變。
最後,對不是程式設計師的讀者也說兩句吧,如果你身邊有程式設計師,一定要對他們好,不懂技術不要對程式設計師說這很容易實現,平時多送些小禮物,他們不開心了就請吃海底撈,加不加班都要給他們加薪,沒有女朋友的給介紹女朋友,還沒訂閱MacTalk的讓他們趕緊訂閱……你會有回報的。
經年以後,當你偶然之間再次翻到這篇文章,也許會說,唔,這個老傢伙說的還有點道理呢
看到這估計大部分程式設計師讀者心都碎了……不用擔心,不讀MacTalk,晚景才是淒涼的,看了的都沒事!
很快,我就站到了三十歲的十字路口,望了望周圍,其他三個方向都沒有路,只能向前,於是我非常不情願的挪到了35歲這個黃金分隔線上,或者叫程式設計師的生命線。不知道是哪位大神為我們程式設計師畫了這麼一條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為什麼只有程式設計師才有這條線呢?用Google百度一下「程式設計師35歲」,盡是「不作35歲的程式設計師」「技術大齡恐懼症」「35歲後要轉管理」「35歲前程式設計師要規劃好的X件事」這樣聳人聽聞的字眼,一想到自己並沒有規劃過「這些事」,我絕望極了,35歲生日的那一天可能會發生什麼不好的事吧,比如程式設計、演講、寫作、設計這些技能都會煙消雲算?我可能會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我可能會被解僱吧,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