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習慣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則

習慣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則

習慣三 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則
有效管理是掌握重點式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由領導決定什麼是重點後,再靠自制力來掌握重點,時刻把它們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覺情緒或衝動所左右。

重要之事絕不可受芝麻綠豆小事牽絆。
以下有兩個問題需要自我反省
在你目前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能夠徹底改觀你的個人生活,但是你一直沒有去做?
在你目前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能夠徹底改觀你的工作局面,但是你一直沒有去做?

關於提高個人效能的方法,我總結出一句話:左腦進行管理,右腦進行領導。
獨立意志:有效管理的先決條件
人的意志十分神奇,總是能戰勝命運,這已經被事實一再證明。在日常生活中,個人品行是否端正通常能夠衡量一個人所擁有的獨立意志。
有效的管理指的是就是要事第一,先做最重要的事情。領導者首先要決定的,就是哪些事情是重要的;而作為管理者就是要將這些重要的事務優先安排。從這個意義上說,自我管理的實質就是自律和條理,是對計劃的實施。
如果你能夠成為高效率的自我管理者,那麼你的自律就是由內而外形成的,是獨立意志的具體表現,你所信奉與追隨的就是內在的價值觀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人生要旨。有了獨立意志和誠信人格,你就可以控制自己的感情,衝動以及情緒,服從這些價值觀的約束。
成功者能為失敗者為所不能為,縱使並非心甘情願,但為了理想與目標,仍可以憑毅力克服心理障礙。

四代時間管理理論的演進
這個習慣三觸及人生管理和時間管理的問題,如何分辨輕重緩急與培養組織能力,是時間管理的精髓。
有時候過分強調效率,把時間崩得死死的,反而會產生反效果,使人失去增進感情,滿足個人需要以及享受意外之喜的機會。與其著重於時間與事務的安排,不如把重心放在維持產出與產能的平衡上。

別讓瑣物牽著鼻子走
從本質上看,我們對時間的使用方式不外乎以下四種:緊迫非緊迫,重要非重要。
第一類事務既緊迫又重要:如果你過分注重第一類事務,那麼他們的範圍就會變得越來越大,最終佔據你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高效能人士總是避免陷入第三和第四類事物,因為不論是否緊迫,這些事情都是不重要的,他們還通過花費更多時間在第二類事物來減少第一類事務的數量。
第二類事務包括建立人際關係,撰寫使命宣言,規劃長期目標,防患於未然等等。人人都都知道這些事很重要,卻因尚未迫在眉睫,反而避重就輕。
高效能人士的腦子裡裝的不是問題,而是機會。他們不會再各種各種的問題上浪費時間和精力,他們的思維定式是預防性的,總是能夠做到防患於未然。他們能夠平衡產出和產能的關係,將時間和精力集中在重要但是並不緊迫的事務上,即第二類事務,完成這些活動嫩購提高個人的處事能力。
因此不論大學生,生產線上的工人,家庭主婦與企業負責人,只要能確定自己的第二類事務,而且即知即行,一樣可以事半功倍。在時間管理領域稱之為帕雷託原則,以20%的活動取得80%的成果。

勇於說"不"
若要集中精力於當急的要務,就得排除次要事務的牽絆,此時需要有說不的勇氣。人各有志,各有優先要務。必要時應該不卑不亢地拒絕別人,在急迫與需要之間,直到取捨。

缺點
無法辨別事情重要與否
無力或不願有條不紊地行事
缺乏堅持以上原則的自制力


集大成的時間管理理論
以原則為重心,配合個人對使命的認知,兼顧重要性與急迫性,強調產出與產能齊頭並進,著重第二類事物的完成。

管理方法六標準
以第二類事務為生活中心的時間管理方法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有效地管理生活。讓第二類事務成為生活中心的有效工具必須滿足以下六個重要標準。
〉和諧一致:個人的理想與使命,角色與目標,工作重點與計劃,慾望與自制之間,應和諧一致。
〉平衡功能:管理方法應有助於生活平衡發展,提醒我們扮演不同的角色,以免忽略了健康,家庭,個人發展等重要的人生層面。
〉圍繞中心:理想的管理方法會鼓勵並協助你,著重雖不緊迫卻極重要的事。
〉以人為本:個人管理的重點在人不在事。有效的個人管理偶爾須犧牲效率,遷就人的因素。
〉靈活變通:管理方法並非一成不變,視個人作風與需要而調整。
〉便於攜帶:管理工具必須便於攜帶,隨時可供參考修正。
第二類事務的活動是有效自我管理的核心內容,因此你需要一個有效的工具將生活中心轉移到第二類事務。

個人管理四步驟
如果能夠以原則為基礎,以第二類事務為生活中心,對一個星期內的事務進行具體安排,將有助於更好地理解第四代時間管理方法的原則及巨大潛能。

確認角色:自己在家庭和工作中的角色。只要考慮自己下一週的角色和任務,記下這七天時間裡需要專注的領域即可。
選擇目標:思考下一個周計劃中每一個人物欄下你最想做的一兩件要事,做為你選定的目標。
安排進度:這種以周為單位,以第二類事務為中心的日程表不僅能讓你做到"要事第一",還能讓你有充分的自由和靈活性以應對突發事件,讓你在必要的時候改動約會時間,讓你享受自發的樂趣。
每日調整:使用這種以第二類事務為中心的周計劃之後,你就會發現原來的每日計劃變成了每日調整。
當你每天早晨審視自己一天的日程安排的時候,你會看到由於內心的平衡,自己已經為角色和目標進行了合適的優先排序。
這種日程安排是靈活的,是右腦運作的結果,是建立在自己對個人使命的認識的基礎上的。
只要把握原則,任何調整都心安理得。

付諸實踐
對人不可講效率,對事才可如此。對人應講效用---即某一行為是否有效。
第四代個人管理理論的特點是:強調以原則為中心,以良知為導向,針對個人獨有的使命,幫助個人平衡發展生活中的不同角色,並且全盤規劃日常生活。

高效能的祕訣--授權
授權是提高效能的祕訣之一,可惜一般人多吝於授權,總覺得不如靠自己更省時省事。其實把責任分配給其他成熟老練的員工,才有餘力從事更高層次的活動。
管理者經由有效的授權,每投入一小時便可產生10倍,50倍甚至100倍的成果,其中訣竅不過是將槓桿支點向右移而已。

指令性授權
指令性授權是讓別人去做這個,去做那個,做完告訴我。
指令性授權
指令性授權的關注重點是最終的結果。它給人們自由,允許自行選擇做事的具體方法,併為最終的結果負責。
這種授權型別要求雙方就以下五個方面達成清晰坦誠的共識,並作出承諾。
1。預期成果
2。指導方針
3。可用資源
4。責任歸屬
5。明確獎懲
成功人士習慣去做失敗者不愛做的事。他們當然也不喜歡幹這些事,但他們讓這種不喜歡服從於對自己目標的追求。

以要事為中心的思維定式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全部屬於第二類事務的活動,每一個習慣都針對一些最基本,最重要的事情。如果你能夠將這些習慣體現到日常實踐中的話,我們的生活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習慣三 要事第一 –自我管理的原則
有效管理是掌握重點式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由領導決定什麼是重點後,再靠自制力來掌握重點,時刻把它們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覺情緒或衝動所左右。

重要之事絕不可受芝麻綠豆小事牽絆。
以下有兩個問題需要自我反省
在你目前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能夠徹底改觀你的個人生活,但是你一直沒有去做?
在你目前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能夠徹底改觀你的工作局面,但是你一直沒有去做?

關於提高個人效能的方法,我總結出一句話:左腦進行管理,右腦進行領導。
獨立意志:有效管理的先決條件
人的意志十分神奇,總是能戰勝命運,這已經被事實一再證明。在日常生活中,個人品行是否端正通常能夠衡量一個人所擁有的獨立意志。
有效的管理指的是就是要事第一,先做最重要的事情。領導者首先要決定的,就是哪些事情是重要的;而作為管理者就是要將這些重要的事務優先安排。從這個意義上說,自我管理的實質就是自律和條理,是對計劃的實施。
如果你能夠成為高效率的自我管理者,那麼你的自律就是由內而外形成的,是獨立意志的具體表現,你所信奉與追隨的就是內在的價值觀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人生要旨。有了獨立意志和誠信人格,你就可以控制自己的感情,衝動以及情緒,服從這些價值觀的約束。
成功者能為失敗者為所不能為,縱使並非心甘情願,但為了理想與目標,仍可以憑毅力克服心理障礙。

四代時間管理理論的演進
這個習慣三觸及人生管理和時間管理的問題,如何分辨輕重緩急與培養組織能力,是時間管理的精髓。
有時候過分強調效率,把時間崩得死死的,反而會產生反效果,使人失去增進感情,滿足個人需要以及享受意外之喜的機會。與其著重於時間與事務的安排,不如把重心放在維持產出與產能的平衡上。

別讓瑣物牽著鼻子走
從本質上看,我們對時間的使用方式不外乎以下四種:緊迫非緊迫,重要非重要。
第一類事務既緊迫又重要:如果你過分注重第一類事務,那麼他們的範圍就會變得越來越大,最終佔據你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高效能人士總是避免陷入第三和第四類事物,因為不論是否緊迫,這些事情都是不重要的,他們還通過花費更多時間在第二類事物來減少第一類事務的數量。
第二類事務包括建立人際關係,撰寫使命宣言,規劃長期目標,防患於未然等等。人人都都知道這些事很重要,卻因尚未迫在眉睫,反而避重就輕。
高效能人士的腦子裡裝的不是問題,而是機會。他們不會再各種各種的問題上浪費時間和精力,他們的思維定式是預防性的,總是能夠做到防患於未然。他們能夠平衡產出和產能的關係,將時間和精力集中在重要但是並不緊迫的事務上,即第二類事務,完成這些活動嫩購提高個人的處事能力。
因此不論大學生,生產線上的工人,家庭主婦與企業負責人,只要能確定自己的第二類事務,而且即知即行,一樣可以事半功倍。在時間管理領域稱之為帕雷託原則,以20%的活動取得80%的成果。

勇於說"不"
若要集中精力於當急的要務,就得排除次要事務的牽絆,此時需要有說不的勇氣。人各有志,各有優先要務。必要時應該不卑不亢地拒絕別人,在急迫與需要之間,直到取捨。

□缺點
無法辨別事情重要與否
無力或不願有條不紊地行事
缺乏堅持以上原則的自制力


集大成的時間管理理論
以原則為重心,配合個人對使命的認知,兼顧重要性與急迫性,強調產出與產能齊頭並進,著重第二類事物的完成。

管理方法六標準
以第二類事務為生活中心的時間管理方法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有效地管理生活。讓第二類事務成為生活中心的有效工具必須滿足以下六個重要標準。
〉和諧一致:個人的理想與使命,角色與目標,工作重點與計劃,慾望與自制之間,應和諧一致。
〉平衡功能:管理方法應有助於生活平衡發展,提醒我們扮演不同的角色,以免忽略了健康,家庭,個人發展等重要的人生層面。
〉圍繞中心:理想的管理方法會鼓勵並協助你,著重雖不緊迫卻極重要的事。
〉以人為本:個人管理的重點在人不在事。有效的個人管理偶爾須犧牲效率,遷就人的因素。
〉靈活變通:管理方法並非一成不變,視個人作風與需要而調整。
〉便於攜帶:管理工具必須便於攜帶,隨時可供參考修正。
第二類事務的活動是有效自我管理的核心內容,因此你需要一個有效的工具將生活中心轉移到第二類事務。

個人管理四步驟
如果能夠以原則為基礎,以第二類事務為生活中心,對一個星期內的事務進行具體安排,將有助於更好地理解第四代時間管理方法的原則及巨大潛能。

確認角色:自己在家庭和工作中的角色。只要考慮自己下一週的角色和任務,記下這七天時間裡需要專注的領域即可。
選擇目標:思考下一個周計劃中每一個人物欄下你最想做的一兩件要事,做為你選定的目標。
安排進度:這種以周為單位,以第二類事務為中心的日程表不僅能讓你做到"要事第一",還能讓你有充分的自由和靈活性以應對突發事件,讓你在必要的時候改動約會時間,讓你享受自發的樂趣。
每日調整:使用這種以第二類事務為中心的周計劃之後,你就會發現原來的每日計劃變成了每日調整。
當你每天早晨審視自己一天的日程安排的時候,你會看到由於內心的平衡,自己已經為角色和目標進行了合適的優先排序。
這種日程安排是靈活的,是右腦運作的結果,是建立在自己對個人使命的認識的基礎上的。
只要把握原則,任何調整都心安理得。

付諸實踐
對人不可講效率,對事才可如此。對人應講效用---即某一行為是否有效。
第四代個人管理理論的特點是:強調以原則為中心,以良知為導向,針對個人獨有的使命,幫助個人平衡發展生活中的不同角色,並且全盤規劃日常生活。

高效能的祕訣--授權
授權是提高效能的祕訣之一,可惜一般人多吝於授權,總覺得不如靠自己更省時省事。其實把責任分配給其他成熟老練的員工,才有餘力從事更高層次的活動。
管理者經由有效的授權,每投入一小時便可產生10倍,50倍甚至100倍的成果,其中訣竅不過是將槓桿支點向右移而已。

指令性授權
指令性授權是讓別人去做這個,去做那個,做完告訴我。
指令性授權
指令性授權的關注重點是最終的結果。它給人們自由,允許自行選擇做事的具體方法,併為最終的結果負責。
這種授權型別要求雙方就以下五個方面達成清晰坦誠的共識,並作出承諾。
1。預期成果
2。指導方針
3。可用資源
4。責任歸屬
5。明確獎懲
成功人士習慣去做失敗者不愛做的事。他們當然也不喜歡幹這些事,但他們讓這種不喜歡服從於對自己目標的追求。

以要事為中心的思維定式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全部屬於第二類事務的活動,每一個習慣都針對一些最基本,最重要的事情。如果你能夠將這些習慣體現到日常實踐中的話,我們的生活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