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結構》第二章 線性表 教學設計1
本章,總時問分為三部分來學習。以下是第一部分教學設計。
第一部分 線性表概述及其順序儲存結構 教學設計
一、課前預習任務
- 學習資料
資料2. 輔導材料第一章Page 17-18(參照,選看)
資料3. 2個教學個視訊(視訊2.1,視訊2.2)
資料4. 2個教學PPT文件(文件2.1,文件2.2)
- 學習任務(在第三週一前完成)
本部分重點要掌握線性表的邏輯結構,以及線性表的各種物理結構思想,然後重點掌握順序結構的相關演算法
1、學習資料1和資料2,即學習課本和輔導教材,看2個教學視訊(視訊在部落格課程中給出連結)。並在網上提交本章節的知識點總結導圖。(目的是記憶和理解知識)。總分10分。
2、試做課後作業,根據學習和作業結果,查閱課本或相關資料,並在網路上提交2至3個問題。(進一步理解知識)。任務滿分10分,不提者不得分;
3、小組間互答互評問題,交流互動。小組成員3-4人,有效問答5個以上(同伴教學,小組合作)。計分10分。少一個扣2分,本題扣到0分為止。
4、課後升級業(提升教學,學會應用和設計)
二 課後升級作業
本部分重點要掌握線性表的邏輯結構,以及線性表的各種物理結構思想,然後重點掌握順序結構的相關演算法。
實現自己班級同學上學期英語成績的輸入、查詢、刪除、輸出等操作。使用順序儲存結構來資料的儲存。在自己博文中上傳自己作業。其中包括如下三部分內容:
ADT的定論;
資料型別的定義;
相關演算法的設計和實現;使用工具語言不限定,但需要程式碼後附上執行結果。
三 課前課後作業評分說明
條目 |
分數 |
標準 |
說明 |
題1: 知識總結導圖 |
10 |
10分:完整、全面、結構清楚、獨特。 8分:完整,結構合理。 6分:較完整,結構一般。 4分:不完整。 |
是全章:第二章節線性表的知識點; 工具不限 |
題2: 學習提問 |
10 |
10分:數量夠、問題有深度,是思考結果。 8分:數量不夠、問題有深度。 6分:數量夠,問題沒思考。 4分:數量不夠,沒思考。 |
網路平臺提交 |
題3: 小組互答 |
10 |
10分:數量夠、回答有見解。 8分:數量不夠、回答一般。 6分:數量夠,回答隨大流沒主見。 4分:數量不夠,或沒回答只瀏覽。 |
網路平臺提交 |
課前課後楚河漢界 |
|||
課後: 升級作業 |
20 |
網上上交作業,網上批改。 1.老師評改,優秀上光榮榜,或課上展示。計分四等。分別計分20、16、12、8分。 2.並寫評語,重在學生努力程式,和自己相比較,進步就好。 |
尺度老師把握,凡上光榮榜者計滿分。包括進步者。 |
注:總分100分、課前作業30分,課後升級作業20分,課堂教學計分50分。 |
四、課堂學習任務和過程
課堂教學主要以課前作業展開,目的是在學生學習基礎上加深理解,鞏固所學,查漏補缺。
0、課前分析評價上次課課後升級作業。5分鐘。本節課是課程第一次課,故沒有上次課後作業.
1、25分鐘展示:展示好的課前作業知識總結導圖,包括5分鐘展示,10分鐘學生評價,5分鐘討論引入。結合課前作業情況進行概念性小結,為後續內容打好基礎。
達到目標是學生掌握資料結構內容和演算法概念。
2、20分鐘分享代表性問題:將學生交流互動的代表性問題提出來,課堂大家再討論,以小組代表陳述為主,並引導,讓同學們得出正確答案或解決方向。
3、25分鐘小測:概念的深入研究,以測試小題形式開展
列出一個數據,同學們分析它們的邏輯結構和相應的合理物理結構,小組討論,代表陳述。
4、10分鐘學生吐槽:還有不理解的同學可以提出問題,全班徵答案。
5、10分鐘:總結評價鼓勵。
課堂教學,學生評價體系,主要從態度上,從參與積極程度來考慮,沒作過細量化。具體情況如下表。
學習過程 |
時間 |
計分 |
形式 |
說明 |
步驟0: 展示評價上次課課後升級作業 |
5分鐘 |
50 |
課上計分50分。 但不過細量化,重點從態度和參與積極程度來考慮: 1. 一般積極,大多同學給分40. (大眾同學) 2. 積極、並提出鮮明觀點者給滿分50分。進步明顯者計分50分。(優秀同學) 3.不積極者:不主動,點名不響應,者給30分。 4.不參加者計分0分。 (特殊同學) 操作性:只要記把握好兩頭學生分數就可以了,兩頭學生每次課一般不多。 |
|
步驟1: 課前任務1優秀作業展示和討論 |
25 |
20分 |
||
步驟2: 課前任務2代表性問題討論 |
20 |
|||
步驟3: 小測,深入探討 |
25 |
|||
步驟4:吐槽擴大教學內容 |
10 |
|||
步驟5:總結和下次任務提示 |
10 |
所有作業均在網上提交給學生,此得提醒。 |
||
注:總分100分。課堂教學計分5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