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X 論文排版學習筆記(零基礎)
前段時間由於英文論文排版需求(英文,單欄),第一次接觸LaTeX,現將自己從小白到完成一篇完整的論文排版過程中用到的LaTeX內容整理出來,供更多的LaTeX小白在時間有限的條件下儘快完成論文排版。
一、軟體安裝
在網上查詢資料,說國內一般使用CTEX,安裝簡單,而且可免費使用,下載網址:http://www.ctex.org/CTeXDownload 下載好直接安裝即可。
安裝好後可以看到如下:
直接點開WinEdt就可以編輯了。
二、編寫*.tex檔案
準備工作:
建立一個新的資料夾作為工作路徑,排版所需要的所有檔案均放在此資料夾下,包括*.tex檔案和排版所需的圖片圖表等。
通常投遞的期刊或會議都提供latex模板,這裡我們以Springer的llncs.cls
我要投的會議提供的是latex模板採用springer的LNCS模板,提供的樣例檔案(typeinst.tex)的檔案頭如下所示:
百分號%為註釋符
1. *.tex檔案構成
\documentclass
\usepackage 包庫
\title{ }:裡面包含題名,直接把裡面文字修改下就可以了
\author{ }:裡面包含作者名字
\begin{document} %文件開始
\begin{abstract}
%裡面編寫摘要
\end{abstract} %每個begin後面都接了end
\begin{keywords}
%裡面寫關鍵詞
\end{keywords}
\section{標題一名} %可以有多個\section
%內容 \section沒有結束標誌,裡面的段落要有兩個回車,那兩段中間隔了一行,不隔行會把兩段合併在一起
\subsection{小標題1名}%可以有多個\subsection
\subsection{小標題2名}......
\section{標題二名}
......
\end{document}%文件結束
文件搭建好後,把對應部分的內容填進去即可,下面將詳細介紹文件內容的細節
2. 公式
兩種,一種是在文章段落內,插在文字之間的公式,需要用$把公式內容包括在一起:$公式$;
另外一種是段落間的公式,以便具有公式編號,格式如下:
\begin{equation}
公式
\end{equation}
注意:在書寫公式時,除了=、-、+之類的符號可以直接輸入,其它都有專門的字元表示。
1) 上下角標
下角標用下劃線_,上角標用^ : 如 x_i^2 表示 ,
上角標下角標為多個字元時用{ }括起來,如 x_new ^ 25 表示,x_{new}
^ {25} 表示
2)加粗
\usepackage{bm}
\bm{需要加粗的內容}
3)字元表示
∈: \in ω:\omega β:\beta 等等;更多的 latex 字元表示查閱 LaTeX_Symbols檔案
4)求和公式 \sum_{j=1}^{N_h}
x_{ik}'=\sum_{j=1}^{N_h} \beta_{jk}h_j(\bm{x}_i),~k=1,\ldots,D
其中~表示空格
5)分式
\usepackage{amsmath}
\frac{分子}{分母}
\cfrac{分子}{分母}
從下面例子觀察兩者的區別:
$\cfrac{1}{2}\|\bm{\beta}\|^2+\cfrac{c}{2}\|\bm{\xi}\|^2$
$\frac{1}{2}\|\bm{\beta}\|^2+\frac{c}{2}\|\bm{\xi}\|^2$
對應結果分別為:
6)複雜公式
$\underset{\beta}{\arg\min}J=\cfrac{1}{2}\|\bm{\beta}\|^2+\cfrac{c}{2}\|\bm{\xi}\|^2$
需要新增:\usepackage{amsmath}
\begin{align}
W_{ij}&=
\begin{cases}
\cfrac{\omega_{ij}}{N_{c_i}} & c_i=c_j \\
0 & otherwise
\end{cases}\\
W_{ij}^p&=
\begin{cases}
\omega_{ij}(\cfrac{1}{N}-\cfrac{1}{N_{c_i}}) & c_i=c_j\\
\cfrac{1}{N} & otherwise
\end{cases}
\end{align}
需要新增:\usepackage{amsmath}
\\ 為換行
& 是對齊符號,&=使兩個公式中的等號對齊額,同時每個式子中的條件對齊
3. 圖片
1)圖片格式處理
我使用的是matlab畫圖和PPt畫圖,而latex排版最好插入eps 格式圖片。在圖片轉換這一部分,真的花費我好長時間,嘗試了各種辦法,最後找到了一種能夠保證圖片清晰度的方法,如下:
matlab畫圖的話可以直接另存為eps格式,這個比較方便。而ppt 畫圖是無法另存為eps格式的,我們可以先將ppt另存為pdf檔案,然後使用Adobe Acrobat開啟pdf檔案另存為eps格式。這裡需要Adobe Acrobat 進行處理,這個需要使用pro版的,我在網上找了半天,最後找到一款破解版而且簡單好用adobe acrobat X pro,分享給大家:http://pan.baidu.com/s/1dF8F7up 直接安裝即可,無需其他破解處理。
處理成eps格式圖片後,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圖片白邊問題,matlab生成的eps檔案可以直接處理,如下:
使用GSview 開啟eps圖片,Options --> 選中show bounding box,File --> PS to EPS --> 不選中Automatically calculate Bounding Box --> Yes --> 按照提示確定左下右上的邊界位置,然後儲存即可。
而 ppt 畫圖轉化成的eps圖片也可以按照上處理方式處理,但處理結果並不理想,試了很多種方法,最後找到了理想的去除圖片白邊方法。用adobe acrobat 開啟eps圖片,使用編輯中的裁剪功能,去除白邊,另存為eps圖片即可。
2)插入圖片
\begin{figure}
\centering
% Requires \usepackage{graphicx}
\includegraphics[width=]{}\\
\caption{}\label{}
\end{figure}
整篇論文插入多張圖片後,排版並不緊密,有的一張圖片單獨在一頁上,上下有很大空白,有的兩張圖片挨著,但中間有很大間隔,後來查了資料才知道是圖片浮動的問題。
圖形(figure)環境有一個可選引數項允許使用者來指示圖形有可能 被放置的位置。這一可選引數項可以是下列字母的任意組合。
h :當前位置。 將圖形放置在 正文文字中給出該圖形環境的地方。如果本頁所剩的頁面不夠, 這一引數將不起作用。
t :頂部。 將圖形放置在頁面的頂部。
b : 底部。 將圖形放置在頁面的底部。
p :浮動頁。 將圖形放置在一隻允許 有浮動物件的頁面上。
注:如果在圖形環境中沒有給出上述任一引數,則預設為 [tbp], /begin{figure}[!ht] 是一種排版效果比較理想的方式,這樣的位置引數設定不僅適用於圖片fugure,對於表格table、演算法algorithm同樣適用。
4. 表格
\begin{table}
\centering
\caption{}\label{}
\end{table}
例:
\begin{table}[!ht]
\tabcolsep=10pt
\centering
\caption{The data sets for clustering}
\begin{tabular}{c c c c}
\hline
\hline
Datasets & Cluster & Dimension & Sample size\\ \hline
IRIS & 3 & 4 & 150\\
WINE & 3 & 13 & 178\\ \hline
\hline
\end{tabular}
\label{tab:1}
\end{table}
\tabcolsep: tabular 中兩欄的距離
\begin{tabular}{c c c c}:
l |
該列左對齊排列 |
c |
該列居中排列 |
r |
該列右對齊排列 |
跨行的表格:
需要包庫:\usepackage{multirow}
\begin{table}[!ht]
\tabcolsep=10pt
\centering
\caption{The data sets for clustering}
\begin{tabular}{c c c c}
\hline
\hline
Datasets & Cluster & Dimension & Sample size\\ \hline
\multirow{2}*{IRIS} & 3 & 4 & 150\\
& 3 & 13 & 178\\ \hline
\hline
\end{tabular}
\label{tab:1}
\end{table}
5. 演算法
\usepackage[linesnumbered,boxed,ruled,commentsnumbered]{algorithm2e}
\IncMargin{1em} % 使得行號不向外突出
\begin{algorithm}
\SetAlgoNoLine % 不要演算法中的豎線
\SetKwInOut{Input}{\textbf{Input}}\SetKwInOut{Output}{\textbf{Output}} % 替換關鍵詞
\Input{
\\
The observed user-item pair set $S$\;\\ % \; 區分一行結束
The feature matrix of items $F$\;\\
The content features entities $A := \{A^u,A^v\}$\;\\}
\Output{
\\
$\Theta \ := \{Y^u,Y^v\}$\;\\
$W := \{W^u,W^v\}$\;\\}
\BlankLine
initialize the model parameter $\Theta$ and $W$ with uniform $\left(-\sqrt{6}/{k},\sqrt{6}/{k}\right)$\;
standarized $\Theta$\;
Initialize the popularity of categories $\rho$ randomly\;
\Repeat
{\text{convergence}}
{Draw a triple $\left(m,i,j\right)$\;
\For {each latent vector $\theta \in \Theta$}{
$\theta \leftarrow \theta - \eta\frac{\partial L}{\partial \theta}$
}
\For {each $W^e \in W$}{
Update $W^e$ with the rule defined in Eq.2\;
}
}
\caption{Learning paramters for BPR\label{al3}}
\end{algorithm}
\DecMargin{1em}
6. 參考文獻
reference of jour \cite{jour}, reference of book \cite{book}.
\begin{thebibliography}{4}
\bibitem{jour} Smith, T.F., Waterman, M.S.: Identification of Common Molecular
Subsequences. J. Mol. Biol. 147, 195--197 (1981)
\bibitem{book} Foster, I., Kesselman, C.: The Grid: Blueprint for a New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Morgan Kaufmann, San Francisco (1999)
\end{thebibliography}
20170707補充:
編輯好插有eps圖片的 tex 檔案後,需要先使用 latex 編譯成 dvi(點選 L進行編譯),然後dvi 生成 pdf(點選 dvipdf 生成pdf) 。
以上是我在進行論文排版時用到的,除此之外 latex 排版還有更多情況,細節遇到了再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