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配置檔案my-default.ini
阿新 • • 發佈:2019-01-28
http://www.cnblogs.com/feichexia/archive/2012/11/27/mysqlconf.html
my-default.ini分為兩塊:Client Section和Server Section。
Client Section用來配置MySQL客戶端引數。
要檢視配置引數可以用下面的命令:
show variables like '%innodb%'; # 檢視innodb相關配置引數 show status like '%innodb%'; # 檢視innodb相關的執行時引數(比如當前正在開啟的表的數量,當前已經開啟的表的數量) show global statuslike 'open%tables'; # 檢視全域性的執行時引數,加上global是對當前mysql伺服器中執行的所有資料庫例項進行統計。不加global則只對當前資料庫例項進行統計。
1、Client Section
[client]
port = 3306 # 設定mysql客戶端連線服務端時預設使用的埠
[mysql]
default-character-set=utf8 # 設定mysql客戶端預設字符集
2、Server Section
[mysqld] port=3306 # mysql服務端預設監聽(listen on)的TCP/IP埠 basedir="C:/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5.5/" # 基準路徑,其他路徑都相對於這個路徑 datadir="C:/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5.5/Data" # mysql資料庫檔案所在目錄 character-set-server=latin1 # 服務端使用的字符集預設為8位元編碼的latin1字符集 default-storage-engine=INNODB # 建立新表時將使用的預設儲存引擎 sql-mode="STRICT_TRANS_TABLES,NO_AUTO_CREATE_USER,NO_ENGINE_SUBSTITUTION" # SQL模式為strict模式 max_connections=100 # mysql伺服器支援的最大併發連線數(使用者數)。但總會預留其中的一個連線給管理員使用超級許可權登入,即使連線數目達到最大限制。如果設定得過小而使用者比較多,會經常出現“Too many connections”錯誤。 query_cache_size=0 # 查詢快取大小,用於快取SELECT查詢結果。如果有許多返回相同查詢結果的SELECT查詢,並且很少改變表,可以設定query_cache_size大於0,可以極大改善查詢效率。而如果表資料頻繁變化,就不要使用這個,會適得其反 table_cache=256 # 這個引數在5.1.3之後的版本中叫做table_open_cache,用於設定table快取記憶體的數量。由於每個客戶端連線都會至少訪問一個表,因此此引數的值與 max_connections有關。當某一連線訪問一個表時,MySQL會檢查當前已快取表的數量。如果該表已經在快取中開啟,則會直接訪問快取中的表已加快查詢速度;如果該表未被快取,則會將當前的表新增進快取並進行查詢。在執行快取操作之前,table_cache用於限制快取表的最大數目:如果當前已經快取的表未達到table_cache,則會將新表新增進來;若已經達到此值,MySQL將根據快取表的最後查詢時間、查詢率等規則釋放之前的快取。 tmp_table_size=34M # 記憶體中的每個臨時表允許的最大大小。如果臨時表大小超過該值,臨時表將自動轉為基於磁碟的表(Disk Based Table)。 thread_cache_size=8 # 快取的最大執行緒數。當客戶端連線斷開時,如果客戶端總連線數小於該值,則處理客戶端任務的執行緒放回快取。在高併發情況下,如果該值設定得太小,就會有很多執行緒頻繁建立,執行緒建立的開銷會變大,查詢效率也會下降。一般來說如果在應用端有良好的多執行緒處理,這個引數對效能不會有太大的提高。
# MyISAM相關引數 myisam_max_sort_file_size=100G # mysql重建索引時允許使用的臨時檔案最大大小 myisam_sort_buffer_size=68M key_buffer_size=54M # Key Buffer大小,用於快取MyISAM表的索引塊。決定資料庫索引處理的速度(尤其是索引讀) read_buffer_size=64K # 用於對MyISAM表全表掃描時使用的緩衝區大小。針對每個執行緒進行分配(前提是進行了全表掃描)。進行排序查詢時,MySql會首先掃描一遍該緩衝,以避免磁碟搜尋,提高查詢速度,如果需要排序大量資料,可適當調高該值。但MySql會為每個客戶連線發放該緩衝空間,所以應儘量適當設定該值,以避免記憶體開銷過大。 read_rnd_buffer_size=256K sort_buffer_size=256K # connection級引數(為每個執行緒配置),500個執行緒將消耗500*256K的sort_buffer_size。
# InnoDB相關引數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3M # InnoDB用於儲存元資料資訊的記憶體池大小,一般不需修改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1 # 事務相關引數,如果值為1,則InnoDB在每次commit都會將事務日誌寫入磁碟(磁碟IO消耗較大),這樣保證了完全的ACID特性。而如果設定為0,則表示事務日誌寫入記憶體log和記憶體log寫入磁碟的頻率都為1次/秒。如果設為2則表示事務日誌在每次commit都寫入記憶體log,但記憶體log寫入磁碟的頻率為1次/秒。 innodb_log_buffer_size=2M # InnoDB日誌資料緩衝大小,如果緩衝滿了,就會將緩衝中的日誌資料寫入磁碟(flush)。由於一般至少都1秒鐘會寫一次磁碟,所以沒必要設定過大,即使是長事務。 innodb_buffer_pool_size=105M # InnoDB使用緩衝池來快取索引和行資料。該值設定的越大,則磁碟IO越少。一般將該值設為實體記憶體的80%。 innodb_log_file_size=53M # 每一個InnoDB事務日誌的大小。一般設為innodb_buffer_pool_size的25%到100% 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9 # InnoDB核心最大併發執行緒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