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batis的快取機制(二)
0.寫在前面
MyBatis是一個簡單,小巧但功能非常強大的ORM開源框架,它的功能強大也體現在它的快取機制上。MyBatis提供了一級快取、二級快取 這兩個快取機制,能夠很好地處理和維護快取,以提高系統的效能。本文的目的則是向讀者詳細介紹MyBatis的一級快取,深入原始碼,解析MyBatis一級快取的實現原理,並且針對一級快取的特點提出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
1. 什麼是一級快取? 為什麼使用一級快取?
每當我們使用MyBatis開啟一次和資料庫的會話,MyBatis會創建出一個SqlSession物件表示一次資料庫會話。
在對資料庫的一次會話中,我們有可能會反覆地執行完全相同的查詢語句,如果不採取一些措施的話,每一次查詢都會查詢一次資料庫,而我們在極短的時間內做了完全相同的查詢,那麼它們的結果極有可能完全相同,由於查詢一次資料庫的代價很大,這有可能造成很大的資源浪費。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減少資源的浪費,MyBatis會在表示會話的SqlSession
物件中建立一個簡單的快取,將每次查詢到的結果結果快取起來,當下次查詢的時候,如果判斷先前有個完全一樣的查詢,會直接從快取中直接將結果取出,返回給使用者,不需要再進行一次資料庫查詢了。如下圖所示,MyBatis會在一次會話的表示----一個SqlSession物件中建立一個本地快取(local cache),對於每一次查詢,都會嘗試根據查詢的條件去本地快取中查詢是否在快取中,如果在快取中,就直接從快取中取出,然後返回給使用者;否則,從資料庫讀取資料,將查詢結果存入快取並返回給使用者。
對於會話(Session)級別的資料快取,我們稱之為一級資料快取,簡稱一級快取。
2. MyBatis中的一級快取是怎樣組織的?(即SqlSession中的快取是怎樣組織的?)
由於MyBatis使用SqlSession物件表示一次資料庫的會話,那麼,對於會話級別的一級快取也應該是在SqlSession中控制的。
實際上, MyBatis只是一個MyBatis對外的介面,SqlSession將它的工作交給了Executor執行器這個角色來完成,負責完成對資料庫的各種操作。當建立了一個SqlSession物件時,MyBatis會為這個SqlSession物件建立一個新的Executor執行器,而快取資訊就被維護在這個Executor執行器中,MyBatis將快取和對快取相關的操作封裝成了Cache介面中。SqlSession、Executor、Cache之間的關係如下列類圖所示:
如上述的類圖所示,Executor介面的實現類BaseExecutor中擁有一個Cache介面的實現類PerpetualCache,則對於BaseExecutor物件而言,它將使用PerpetualCache物件維護快取。
綜上,SqlSession物件、Executor物件、Cache物件之間的關係如下圖所示:
由於Session級別的一級快取實際上就是使用PerpetualCache維護的,那麼PerpetualCache是怎樣實現的呢?
PerpetualCache實現原理其實很簡單,其內部就是通過一個簡單的HashMap<k,v> 來實現的,沒有其他的任何限制。如下是PerpetualCache的實現程式碼:
[java] view plain copy print?
- package org.apache.ibatis.cache.impl;
- import java.util.HashMap;
- import java.util.Map;
-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ReadWriteLock;
- import org.apache.ibatis.cache.Cache;
- import org.apache.ibatis.cache.CacheException;
- /**
- * 使用簡單的HashMap來維護快取
- * @author Clinton Begin
- */
- publicclass PerpetualCache implements Cache {
- private String id;
- private Map<Object, Object> cache = new HashMap<Object, Object>();
- public PerpetualCache(String id) {
- this.id = id;
- }
- public String getId() {
- return id;
- }
- publicint getSize() {
- return cache.size();
- }
- publicvoid putObject(Object key, Object value) {
- cache.put(key, value);
- }
- public Object getObject(Object key) {
- return cache.get(key);
- }
- public Object removeObject(Object key) {
- return cache.remove(key);
- }
- publicvoid clear() {
- cache.clear();
- }
- public ReadWriteLock getReadWriteLock() {
- returnnull;
- }
- publicboolean equals(Object o) {
- if (getId() == null) thrownew CacheException("Cache instances require an ID.");
- if (this == o) returntrue;
- if (!(o instanceof Cache)) returnfalse;
- Cache otherCache = (Cache) o;
- return getId().equals(otherCache.getId());
- }
- publicint hashCode() {
- if (getId() == null) thrownew CacheException("Cache instances require an ID.");
- return getId().hashCode();
- }
- }
3.一級快取的生命週期有多長?
a. MyBatis在開啟一個數據庫會話時,會 建立一個新的SqlSession物件,SqlSession物件中會有一個新的Executor物件,Executor物件中持有一個新的PerpetualCache物件;當會話結束時,SqlSession物件及其內部的Executor物件還有PerpetualCache物件也一併釋放掉。
b. 如果SqlSession呼叫了close()方法,會釋放掉一級快取PerpetualCache物件,一級快取將不可用;
c. 如果SqlSession呼叫了clearCache(),會清空PerpetualCache物件中的資料,但是該物件仍可使用;
d.SqlSession中執行了任何一個update操作(update()、delete()、insert()) ,都會清空PerpetualCache物件的資料,但是該物件可以繼續使用;
4. SqlSession 一級快取的工作流程:
1.對於某個查詢,根據statementId,params,rowBounds來構建一個key值,根據這個key值去快取Cache中取出對應的key值儲存的快取結果;
2. 判斷從Cache中根據特定的key值取的資料資料是否為空,即是否命中;
3. 如果命中,則直接將快取結果返回;
4. 如果沒命中:
4.1 去資料庫中查詢資料,得到查詢結果;
4.2 將key和查詢到的結果分別作為key,value對儲存到Cache中;
4.3. 將查詢結果返回;
5. 結束。[關於上述工作過程中 key值的構建,我們將在第下一節中重點探討,這也是MyBatis快取機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
5. Cache介面的設計以及CacheKey的定義(非常重要)
如下圖所示,MyBatis定義了一個org.apache.ibatis.cache.Cache介面作為其Cache提供者的SPI(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 ,所有的MyBatis內部的Cache快取,都應該實現這一介面。MyBatis定義了一個PerpetualCache實現類實現了Cache介面,實際上,在SqlSession物件裡的Executor 物件內維護的Cache型別例項物件,就是PerpetualCache子類建立的。
(MyBatis內部還有很多Cache介面的實現,一級快取只會涉及到這一個PerpetualCache子類,Cache的其他實現將會放到二級快取中介紹)。
我們知道,Cache最核心的實現其實就是一個Map,將本次查詢使用的特徵值作為key,將查詢結果作為value儲存到Map中。
現在最核心的問題出現了:怎樣來確定一次查詢的特徵值?
換句話說就是:怎樣判斷某兩次查詢是完全相同的查詢?
也可以這樣說:如何確定Cache中的key值?
MyBatis認為,對於兩次查詢,如果以下條件都完全一樣,那麼就認為它們是完全相同的兩次查詢:
1. 傳入的 statementId
2. 查詢時要求的結果集中的結果範圍 (結果的範圍通過rowBounds.offset和rowBounds.limit表示);
3. 這次查詢所產生的最終要傳遞給JDBC java.sql.Preparedstatement的Sql語句字串(boundSql.getSql())
4. 傳遞給java.sql.Statement要設定的引數值
現在分別解釋上述四個條件:
1. 傳入的statementId,對於MyBatis而言,你要使用它,必須需要一個statementId,它代表著你將執行什麼樣的Sql;
2. MyBatis自身提供的分頁功能是通過RowBounds來實現的,它通過rowBounds.offset和rowBounds.limit來過濾查詢出來的結果集,這種分頁功能是基於查詢結果的再過濾,而不是進行資料庫的物理分頁;
由於MyBatis底層還是依賴於JDBC實現的,那麼,對於兩次完全一模一樣的查詢,MyBatis要保證對於底層JDBC而言,也是完全一致的查詢才行。而對於JDBC而言,兩次查詢,只要傳入給JDBC的SQL語句完全一致,傳入的引數也完全一致,就認為是兩次查詢是完全一致的。
上述的第3個條件正是要求保證傳遞給JDBC的SQL語句完全一致;第4條則是保證傳遞給JDBC的引數也完全一致;
3、4講的有可能比較含糊,舉一個例子:
[html] view plain copy print?如果使用上述的"selectByCritiera"進行查詢,那麼,MyBatis會將上述的SQL中的#{}都替換成 ? 如下: [sql] view plain copy print?
- <selectid="selectByCritiera"parameterType="java.util.Map"resultMap="BaseResultMap">
- select employee_id,first_name,last_name,email,salary
- from louis.employees
- where employee_id = #{employeeId}
- and first_name= #{firstName}
- and last_name = #{lastName}
- and email = #{email}
- </select>
MyBatis最終會使用上述的SQL字串建立JDBC的java.sql.PreparedStatement物件,對於這個PreparedStatement物件,還需要對它設定引數,呼叫setXXX()來完成設值,第4條的條件,就是要求對設定JDBC的PreparedStatement的引數值也要完全一致。
- select employee_id,first_name,last_name,email,salary
- from louis.employees
- where employee_id = ?
- and first_name= ?
- and last_name = ?
- and email = ?
即3、4兩條MyBatis最本質的要求就是:
呼叫JDBC的時候,傳入的SQL語句要完全相同,傳遞給JDBC的引數值也要完全相同。
綜上所述,CacheKey由以下條件決定:
statementId + rowBounds + 傳遞給JDBC的SQL + 傳遞給JDBC的引數值
一級快取的效能分析
我將從兩個 一級快取的特性來討論SqlSession的一級快取效能問題:
1.MyBatis對會話(Session)級別的一級快取設計的比較簡單,就簡單地使用了HashMap來維護,並沒有對HashMap的容量和大小進行限制。
讀者有可能就覺得不妥了:如果我一直使用某一個SqlSession物件查詢資料,這樣會不會導致HashMap太大,而導致 java.lang.OutOfMemoryError錯誤啊? 讀者這麼考慮也不無道理,不過MyBatis的確是這樣設計的。
MyBatis這樣設計也有它自己的理由:
a. 一般而言SqlSession的生存時間很短。一般情況下使用一個SqlSession物件執行的操作不會太多,執行完就會消亡;
b. 對於某一個SqlSession物件而言,只要執行update操作(update、insert、delete),都會將這個SqlSession物件中對應的一級快取清空掉,所以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快取過大,影響JVM記憶體空間的問題;
c. 可以手動地釋放掉SqlSession物件中的快取。
2. 一級快取是一個粗粒度的快取,沒有更新快取和快取過期的概念
MyBatis的一級快取就是使用了簡單的HashMap,MyBatis只負責將查詢資料庫的結果儲存到快取中去, 不會去判斷快取存放的時間是否過長、是否過期,因此也就沒有對快取的結果進行更新這一說了。
舉例:
例1、看下面這個例子,下面的例子使用了同一個SqlSession指令了兩次完全一樣的查詢,將兩次查詢所耗的時間打印出來,結果如下:
[java] view plain copy print?
- package com.louis.mybatis.test;
-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
- import java.util.Date;
- import java.util.HashMap;
- import java.util.List;
- import java.util.Map;
- import org.apache.commons.logging.Log;
- import org.apache.commons.logging.LogFactory;
- import org.apache.ibatis.executor.BaseExecutor;
- import org.apache.ibatis.io.Resources;
- import org.apache.ibatis.session.SqlSession;
- import org.apache.ibatis.session.SqlSessionFactory;
- import org.apache.ibatis.session.SqlSessionFactoryBuilder;
- import org.apache.log4j.Logger;
- import com.louis.mybatis.model.Employee;
- /**
- * SqlSession 簡單查詢演示類
- * @author loulu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