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密集型和I/O密集型區別
一些程序絕大多數時間在計算上,稱為計算密集型(CPU密集型)computer-bound。
有一些程序則在input 和output上花費了大多時間,稱為I/O密集型,I/O-bound。比如搜尋引擎蜘蛛大多時間是在等待相應這種就屬於I/O密集型。
相關推薦
CPU密集型和I/O密集型區別
一些程序絕大多數時間在計算上,稱為計算密集型(CPU密集型)computer-bound。 有一些程序則在input 和output上花費了大多時間,稱為I/O密集型,I/O-bound。比如搜尋引擎蜘蛛大多時間是在等待相應這種就屬於I/O密集型。
線程池線程數與(CPU密集型任務和I/O密集型任務)的關系
使用 發送 crm系統 tro 1.2 長度 靜態資源 空閑 相同 近期看了一些JVM和並發編程的專欄,結合自身理解,來做一個關於(線程池線程數與(CPU密集型任務和I/O密集型任務)的關系)的總結: 1.任務類型舉例: 1.1: CPU密集型:
CPU-bound(計算密集型) 和 I/O bound(I/O密集型)
如果所有的任務都是計算(CPU)密集型的,則建立處理器可用核心數這麼多個執行緒就可以了,這樣已經充分利用了處理器,也就是讓它以最大火力不停進行計算。建立更多的執行緒對於程式效能反而是不利的,因為多個執行緒間頻繁進行上下文切換對於程式效能損耗較大。執行緒數=cpu核心數+1
CPU-bound(計算密集型) 和I/O bound(I/O密集型)
I/O密集型 (CPU-bound) I/O bound 指的是系統的CPU效能相對硬碟/記憶體的效能要好很多,此時,系統運作,大部分的狀況是 CPU 在等 I/O (硬碟/記憶體) 的讀/寫,此時 CPU Loading 不高。 CPU bound 指的是系統的 硬碟/記憶體 效能 相對 CPU 的效能
管道文件和I/O文件用途
memcache telnetmknod pipe1 p與exec 8 pipe1指令合用,實現自動telnet功能mknod pipe1 p與exec 8 pipe1指令合用,實現自動telnet功能#vi autologin.shmknod pipe1 pexec 8<>pipe1 I/O文
裝置I/O埠和I/O記憶體的訪問
裝置通常會提供一組暫存器來控制裝置、讀寫裝置和獲取裝置狀態,即控制暫存器、資料暫存器和狀態暫存器。 這些寄器可能位於I/O空間中,也可能位於記憶體空間中。當位於I/O空間時,通常被稱為I/O埠;當位於記憶體空間時,對應的記憶體空間被稱為I/O記憶體。 每個外設都是通過讀寫其暫存器來控制的
Linux檔案和I/O
Linux檔案和I/O 檔案基礎 檔案型別 標準I/O 系統呼叫 緩衝機制 流 緩衝型別 全緩衝 行緩衝 無緩衝 開啟
sysbench的CPU,檔案I/O,OLTP三種基準測試
sysbench是一款多執行緒系統壓測工具,可以執行多種型別的基準測試,它不僅設計用來測試資料的效能,也可以測試執行資料庫的服武器的效能 一,CPU基準測試 最典型的子系統測試 該測試使用64位整數,測試計算素數直到某個最大值所需要的時間 GNU/Linux伺服器: 檢視CPU配
當我們進行綜合和I/O佈局後會發生什麼QwQ
基於的平臺是Vivado 2018.2 本文主要以一個簡單的半加器加器(組合邏輯為例)學習vivado的綜合,I/O配置的一些內容。 本人小白,記一些自己的理解。 任務: 分析Log檔案。 佈局I/O管腳 分析兩個檢視 分析約束.xdc檔案 &nb
NIO與傳統I/O之間I/O的區別
要想講清楚nio的原理和它的優點得先清楚Java應用程式的檔案讀寫原理和虛擬記憶體的原理。Java檔案讀取原理可參見如下圖: 當應用程式需要讀取檔案的時候,核心首先通過DMA技術將檔案內容從磁碟讀入核心中的buffer,然後Java應用程序再從核心的buffer將資料讀
i++和++i 和i+1的區別
大家對i++和++i和i+1肯定很熟悉,但是不細細理解其中原因,就很難理解為什麼(i+1)和(i++)有時會差這麼多,尤其在遞迴中應用時。 相信大家對i++和++i的區別肯定很瞭解,前者是先加後傳遞結
I/O埠和I/O記憶體的訪問
I/O埠訪問的一種途徑是直接使用I/O埠操作函式;另一種途徑是將I/O埠對映到記憶體進行訪問。 I/O記憶體的訪問步驟:首先呼叫request_mem_region()申請資源,接著將暫存器地址通過ioremap()對映到核心空間虛擬地址,之後可以通過linux裝置訪問程式
遞迴和I/O流
遞迴 遞迴:是一種方法內部呼叫方法本身的程式設計技巧。 計算5! = 5*4*3*2*1。 5! = 4! * 5 4! = 3! * 4 3! = 2! * 3 2!
i++和++i真的沒區別麼?i+=1和i=i+1真的沒區別麼
寫篇文章記錄下小知識點。 首先是i++和++i,我這裡說的是效能問題,而不是該等於i呢還是等於i+1呢這麼基礎的問題,其實效能大家仔細想想也很容易知道,++i的效能比i++的效能好,但是我們程式中如果
管道檔案和I/O檔案
mknod--------建立命名管道(I/O快取)/etc/mknod pipe_name p 引數p 必須出現在命名管道名字之後 為什麼用mknod建立檔案,而不用touch呢? touch 只能建立普通檔案, 像管道、字元裝置、塊裝置等特殊檔案就要用 mknod
第11章 記憶體與IO訪問之裝置IO埠和I/O記憶體的訪問
11.4 裝置I/O埠和I/O記憶體的訪問 裝置通常會提供一組暫存器來控制裝置、讀寫裝置和獲取裝置狀態,即控制暫存器、資料暫存器和狀態暫存器。這些暫存器可能位於I/O空間中,也可能位於記憶體空間中。當暫存器位於I/O空間時,被稱為I/O埠;當暫存器位於記憶體空間時,對應
網路和I/O
一、網路HttpURLConnection 類 HttpURLConnection 類是基於HTTP協議的,其底層是通過Socket實現的。 URL請求的類別: 分為二類,GET與POST請求。二者的區別在於: a:) get請求可以獲取靜
同步I/O、異步I/O與阻塞I/O、非阻塞I/O的區別
img bubuko 當前 NPU 進程空間 寫入 tro 通過 接收 一、I/O I/O (Input/Output,輸入/輸出)即數據的讀取(接收)或寫入(發送)操作。 通常用戶進程中的一個完整I/O分為兩階段:用戶進程空間<-->內核空間、內核
CPU的端口映射I/O和內存映射I/O
修改 繼續 進行 代碼 帶寬 中斷控制 讀寫操作 組成 地址 CPU在訪問內存時,通過數據總線和地址總線和內存交換信息,進行讀寫操作,這是內存映射I/O。 而當CPU訪問外接設備時,可通過內存映射和端口映射兩種方式進行I/O操作,通過內存映射訪問設備
Qemu模擬IO和半虛擬化Virtio的區別以及I/O半虛擬化驅動介紹
RoCE 缺少 靈活 緩沖 不支持 src 自動 令行 nic QEMU的基本原理和優缺點 基本原理: 使用QEMU模擬I/O的情況下,當客戶機中的設備驅動程序(device driver)發起I/O操作請求之時,KVM模塊中的I/O操作捕獲代碼會攔截這次I/O請求,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