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2 作業系統原理知識點複習
1、 課件中的練習題,重要的名詞解釋
1) 程序:可併發執行的程式在一個數據集合上的執行過程
2) 臨界資源:一次只能讓一個程序使用的資源叫臨界資源
3) 死鎖:2個或多個程序無限期地等待一個永遠不會發生的事件
4) 檔案:是存貯在某種介質上的並具有檔名的一組有序資訊的集合。
5) 請求分頁系統:
在分頁系統的基礎上,增加了請求調頁功能和頁面置換功能。
6) 請求分段系統:
在分段系統的基礎上,增加了請求調段功能和分段置換功能。
7) 臨界區:訪問臨界資源的那段程式碼稱為臨界區。
2、
1)作業系統的基本特徵:①併發性 ②共享性 ③虛擬性 ④非同步性和不確定
2)兩類介面:①作業級介面(提供一組鍵盤命令,讓使用者控制自己的作業執行)
聯機使用者介面 離線使用者介面
②程式級介面(它提供一組系統呼叫)
使用者態(目態) 核心態(管態)
3)分時系統時間片的計算:
使用者數為n,每個使用者分到的時間片為q,則系統的響應時間為:T=n * q
每個使用者分到的執行時間片q有兩個部分組成:對換s和真正處理t q=s + t
3、作業系統主要效能引數的含義
1)生產率:單位時間內系統處理的作業量
2)週轉時間:從作業或命令的輸入到其結束的間隔時間
3)利用率:在一個給定的時間內,系統的一個指定成份被使用的時間比例
4、
1) 分時系統的特徵
① 多路性
② 獨立性
③ 互動性
④ 及時性
2) 實時系統的特徵
① 快速的響應時間
② 有限的互動能力
③ 高可靠性
5、 作業的幾個狀態:作業從進入到執行結束一般經歷四個階段
1)提交 2)後備 3)執行 4)完成
6、關於程序
1) 程序控制塊的作用:程序控制塊是程序存在的唯一實體
程序控制塊記錄著程序存在的特性資訊,程序控制塊與程序同生死。建立一個程序就要建立一個程序控制塊;當程序被撤銷的時候,系統就要回收其的程序控制塊。作業系統對程序的控制是要通過程序控制塊來進行的,對程序的管理也是通過程序控制塊來實現的。所以程序控制塊是程序存在的唯一實體
2)程序的三個基本狀態: 執行態、就緒態、阻塞態
3)引入掛起和啟用後的狀態、狀態之間轉化的關係
① 執行態/活動就緒態 ----(被掛起)--->靜止就緒態
② 活動阻塞態
③ 靜止就緒態 ----(被啟用)---> 活動就緒態
④ 靜止阻塞態 ----(被啟用)--- > 活動阻塞態
⑤ 靜止阻塞態 ----(等待的事件已發生)--- >靜止就緒態
4)程序的排程演算法及排程順序
① 先來先服務(FCFS)
② 短程序優先(PJF)
③ 高響應比優先(HRRN)
④ 時間片輪轉(RR)
⑤ 優先順序排程
⑥ 多級佇列排程
⑦ 多級反饋佇列排程
7、死鎖:2個或多個程序無限期地等待一個永遠不會發生的事件
1)產生死鎖的基本原因
① 資源的獨佔性(競爭資源引起死鎖)
② 程序推進順序非法
2)產生死鎖的幾個必要條件
① 互斥條件
② 不剝奪條件
③ 請求和保持條件
④ 環路等待條件
3)處理死鎖問題的幾個辦法
① 死鎖的預防(破壞四個必要條件的其中一個即可)
② 死鎖的避免(系統安全狀態與不安全狀態的判斷)
③ 死鎖的檢測和解除
④ 鴕鳥演算法
(認為死鎖是小概率事件,採取不預防不避免,遇到即關機重啟)
9、
1) 資訊量的型別及取值含義
①公用訊號量
②專用訊號量
① 訊號量>0:表示可供使用的資源數
② 訊號量=0:表示資源被佔用,無程序在等待
③ 訊號量<0(=-n):表示資源被佔用,有n個程序因等待而阻塞
2)P、V操作原理
3)訊號量的值如何變化及程序的動作
10、
1)程序的同步機制的幾個基本準則
① 空閒讓進
② 忙則等待
③ 有限等待
④ 有權等待
2)不同的程序排程演算法的程序排程序列排序
11、可變分割槽分配空間及回收空閒區時空閒分割槽表的變化
1)可變分割槽:
是指在作業裝入記憶體時,從可用的記憶體中劃出一塊連續的區域分配給它,且分割槽大小正好等於該作業的大小。
2) 可變分割槽的分配和釋放的基本思想:
分配時,首先找到一個足夠大的空閒分割槽,即空閒區的大小比作業要求的要大,系統則將這個空閒分割槽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成為已分配的分割槽,剩餘的部分仍作為空閒區。回收的時候要檢查回收的分割槽是否與前後空閒的分割槽相鄰接,若是,則加以合併,使之成為一個連續的大空間。
3) 可變分割槽的資料結構:
① 空閒區表形式
② 空閒區鏈形式
4) 可變分割槽的分配演算法:
① 最佳適應演算法(BF)
② 首次適應演算法(FF)
③ 迴圈首次適應演算法(NF)
④ 最壞適應法
5)
12、分頁系統邏輯地址到實體地址的轉化計算
13、頁式、段式、段頁式表和段表字段內容, 請求分頁與請求分段系統擴充的頁、段表字段的作用;
頁式:頁號,頁內地址
段式:段號,段基址,段大小
段表:
14、幾種頁面置換演算法及畫圖;
1)最佳置換演算法(OPT)
2)先進先出(FIFO)
3)最久最近未使用(LRU)
4)最少使用(LFU)
15、I/O裝置的分類,磁碟容量的計算
1)按傳輸效率分類:
①低速裝置
②中速裝置
③高速裝置
2)按資訊交換的單位分類:
塊裝置、字元裝置
3)按資源分配的角度分類:
獨佔裝置、虛擬裝置、共享裝置
16、單緩衝、雙緩衝的計算
單:MAX(T,C)+ M
雙:MAX(T, M+C)
17、 位示圖法的計算
18、儲存管理的功能
1)記憶體分配
2)地址對映
3)記憶體保護
4)記憶體擴充
19、檔案型別、檔案的幾種存取方法
1)檔案的邏輯結構:
從使用者觀點出發觀察到的檔案組織結構稱為檔案的邏輯結構,邏輯結構的檔案稱邏輯檔案
①流式檔案 ②記錄式檔案
2)檔案的存取方法
① 順序存取法
② 隨機存取法
③ 按鍵存取法
20、檔案系統的功能
1)從系統角度:對檔案儲存器的儲存空間進行組織、分配和回收,負責檔案的儲存、檢索、共享和保護。
2)從使用者角度:檔案系統主要是實現“按名存取”
三、儲存管理
Q1:從固定分割槽到可變分割槽,進而又發展到分頁系統的原因都是為了提高記憶體的利用率,然而分段儲存管理的引入,是為了滿足使用者需要。
Q2:段頁式系統以分頁的方式管理記憶體,能有效地提高記憶體利用率;又以分段的方式管理使用者的邏輯地址空間,能很好地滿足使用者的需要。
Q3:請求分頁儲存管理系統中為了能實現請求調頁和頁面置換功能,系統必須提供必要的硬體支援:擴充的頁表機制和缺頁中斷機構
Q4:在可變式分割槽分配方案中,某一作業完成後,系統收回其主存空間,並與相鄰空閒區合併,為此需修改空閒區表,造成空閒區表項數減1的情況是:有上鄰(低址)空閒去,也有下鄰(高址)空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