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分析與設計:筆記整理
第一章:概要
1.資訊系統的五個組成部分:硬體、軟體、規程(processes)、資料、人
SDLC(SystemDevelopment Life Cycle 系統開發生命週期)包括:規劃、分析、設計、實施、運維。
2.Prototyping(原型法)、CASE Tools(Computer-aidedSoftware Engineering tools 計算機輔助軟體工程工具)、JAD(Joint Application Design 聯合應用設計)、RAD(RapidApplication Development 快速應用軟體開發)、敏捷方法(AgileMethodologies)、極限程式設計(ExtremeProgramming)
3.原型法是通過構建一個功能簡單的原型系統,通過對原型系統的逐步求精,不斷擴充完善得到最終的軟體系統的開發方法。
基本需求分析,開發原始原型系統,用原型系統完善系統需求,完善原型系統。
4.生命週期法和原型法的優缺點
生命週期法:
優點:
(1)將複雜的系統劃分為若干個階段,然後逐步解決各個階段的任務
缺點:
(1)實際的系統開發通常不能按照生命週期法指定的順序
(2)使用者通常不能清除的給出全部需求
(3)使用者等待的時間教長,需要到開發最後才能見到可執行的系統
(4)模型的線性特徵會導致阻塞狀態
原型法:
優點:
(1)大大縮短使用者見到可執行系統的時間
(2)可以得到較為完整的需求定義
(3)可以低風險的開發柔性更強的系統
缺點:
(1)完全解決問題之前過早的形成了系統
(2)會讓使用者誤認為原型系統就是最後的系統
(3)原型迭代不收斂於開發者的設想
(4)資源劃分和管理較為困難,更新文件帶來麻煩
第二章:總體規劃
1.總體規劃(Strategic planning)模型:諾蘭模型(初始、蔓延、控制、整合、資料管理、成熟)。
總體規劃原則:支援企業總目標;面向各個管理層次;方法上擺脫資訊系統對企業組織的依賴性;結構上具有良好的整體性;便於實施。
總體規劃的方法:關鍵成功因素法、戰略目標集轉換法、企業系統計劃法、資訊系統規劃與企業過程重組、資訊系統規劃和企業形象系統。
總體規劃步驟:準備工作、組織機構調查、定義管理目標、定義管理功能、定義資料類、定義資訊結構(劃分子系統)、確定子系統實施順序。
2.資訊系統需求:Improvedservice(改善服務)、Better performance(更好的效能)、More information(更多的資訊)、Stronger controls(更強的控制)、Encryption and biometric devices、Reduced cost(降低成本)。
3.影響系統因素
內部:Strategic plan(總體規劃)、Top managers(高層管理人員)、User requests(使用者需求)、Information technology(資訊科技)、department(部門)、Existing systems(現有系統)
外部:software/hardwarevendors(軟硬體供應商),technology(技術),suppliers,customers(客戶),competitors(競爭者),the economy(經濟),government(政府)
4.可行性分析:
操作可行性(Operation feasibility):系統在開發之後可以正常使用
技術可行性(Technical feasibility):開發系統所需要的技術資源
經濟可行性(Economical feasibility):Total cost of ownership (TCO) 總擁有成本
進度可行性(Schedule feasibility)
5.資訊系統初步調查(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Understand the problem(瞭解問題)
Definethe scope and constraints(確定範圍和約束)
Performfact-finding(進行實地考察)
EstimateFeasibility(估計可行性)
Estimatedevelopment time/cost(評估專案成本、時間)
Present results and recommendations(提出結果和建議)
6.什麼是資訊系統規劃,其目標和作用是什麼
定義:
(1)資訊系統規劃是將組織目標,支援組織目標所需要的資訊,提供這些必要資訊的資訊系統,以及資訊系統的實施等這些要素整合的資訊系統方案。
(2)是面向組織中資訊系統長遠發展的系統開發計劃。
(3)可幫助組織充分利用資訊系統及其潛能來規範組織內部管理。
目標:
制定與組織發展戰略目標一致的資訊系統發展目標
作用:
(1)使資訊系統和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做到資源合理的分配和利用。
(2)深化資訊系統的作用,為企業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
(3)作為一個考核標準,考核系統開發人員的工作,明確他們努力的方向
(4)迫使企業領導回顧過去,改進工作
(5)保證資訊系統中資訊的一致性
第三章:系統分析
1.需求建模(Requirements Modeling)、企業建模(Enterprise Modeling)、開發策略(Development Strategy)
階段交付物:系統需求文件(System Requirements document)
方法: JAD(JointApplication Development 聯合應用程式開發);RAD(Rap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快速應用軟體開發)
2.企業建模
產生:邏輯模型(LogicalModel)
工具:Entity-relationshipDiagrams(ERD E-R圖)
Data Flow Diagrams(DFD 資料流程圖)
Data Dictionary(DD 資料字典)
Process Descriptions(PD 處理邏輯說明書)
Query Analysis(QA 存取分析)
E-R圖:關係種類: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
3.結構化分析方法和麵向物件分析方法的區別是什麼
結構化分析方法面向資料流,而面向物件分析方法面向物件
結構化分析方法是面向資料流進行分析的方法
(1)主要採用資料流圖DFD來描述邊界和資料處理的過程的關係
(2)使用資料流圖,資料字典,結構化語言,判定表和判定數等工具
(3)建立一種新的,稱為結構化說明書的目標文件-需求分析
面向物件分析是面向物件系統分析和設計的第一個環節
(1)包括一套概念原則、過程步驟、表示方法、提交文件等規範要求
(2)把對問題論域和系統的認識理解正確地抽象為規範的物件(包括類、繼承層次)和訊息傳遞聯 系,並形成面向物件模型。
(3)為後續的面向物件設計和麵向物件程式設計提供指導
第四章:總體設計
1.包括:硬體設計、軟體設計、網路設計、子系統劃分與模組結構
2.
裝置選配的依據:總體方案、容量、外設(數量、速度)
裝置選配的指標:可靠性、可維修性、相容性、熟悉性、方便性、可擴充性、經濟合理性
硬體設計:主站、工作站、外圍裝置、主要效能指標
軟體設計:中文、作業系統、資料庫管理系統、其他開發環境、各種工具、各種媒體的編輯、處理軟體
網路設計:網路結構、拓撲結構、傳輸介質、閘道器、網路管理軟體、OA裝置
子系統劃分與模組結構
方法:系統流程圖(強調執行順序)、HIPO(HierarchyPlus Input/Process/Output)(強調層次)、模組結構圖
3.模組結構圖
方法:事務分析法、變換分析法
事務分析法:適用於高層資料流程圖,每一個處理邏輯都是一個事務
變換分析法 步驟:
找出系統的邏輯輸入、主加工和邏輯輸出
設計頂層模組和第一層模組
設計中下層模組
4.系統總體優化的準則
模組的耦合:模組間的關聯程度
模組的聚合:模組內的緊湊程度
模組的分解:分解到功能聚合型模組為止
模組的扇入和扇出:
扇入:一個模組的上級模組叫做扇入模組
扇出:一個模組控制的下級模組叫扇出模組
原則:扇入越大越好,扇出數目控制在7±2範圍內
模組的控制範圍和判斷作用範圍:
控制範圍:指模組本身和它的下級模組
判斷作用範圍:模組和有判斷呼叫的模組的組合。
5.結構化設計:自頂向下,逐步求精,模組化,抽象,資訊遮蔽。
第五章:資料設計
資料與檔案分類
儲存方式、檔案命名規則設計
規範化設計
1NF:在同一個表中無重複項出現
2NF:有且僅有一個數據元素為主鍵
3NF:表中所有資料元素不但要能夠唯一的被主鍵表示,而且他們之間還必須相互獨立
一致性、完整性、有效性、安全性
儲存過程設計
第六章:程式碼設計
1.程式碼的概念:一個或者一組有序的易於計算機和人識別與處理的符號。程式碼的意義:鑑別、分類、排序、特殊意義
2.
3.程式碼設計的步驟
1.資訊分類
原則:科學性、系統性、可擴充性、相容性、綜合實用性
方法:
線分類法(將選定的分類物件按若干屬性逐次地分成若干層級的類目)
面分類法(若干屬性獨立分類、沒有上下級的從屬關係)
2.編碼
原則:唯一性、合理性、可擴充性、簡單性、適用性、規範性
方法:根據程式碼的種類和類別進行編碼,然後說明程式碼組成的原則
第七章:使用者設計與輸入輸出設計
1. 以使用者為中心設計原則
1 .Understand the underlyingbusiness functions
2 .Maximize graphicaleffectiveness
3 . Profile the system’s users
4 . Think like a user
5 . Use prototyping
6 . Design a comprehensiveinterface
7 . Continue the feedback process
8 . Document the interface design
2.輸入方式:批量整合、聯機分散
第八章:網路體系結構
B/S
C/S
兩層設計:Server + Client
三層設計:Server + Application Server + Client
第九章:系統實施
系統實施過程
1. 硬體和軟體的購買
2. 網路的構建
3. 應用開發
4. 使用者培訓
5. 編寫文件(程式文件+系統穩定+操作文件+使用者文件)
6. 測試(單元、整合、系統測試)
7. 安裝
8. 評估
9. 資料轉換
10. 系統上線
系統切換
1. 直接切換
2. 平行切換
3. 試驗切換
4. 階段切換
第十章:系統執行和維護
四種維護
1. 改正性維護
2. 適用性維護
3. 改善性維護
4. 預防性維護
維護流程
1. 維護請求
2. 初步判斷
3. 處理請求
4. 佈置任務
5. 使用者通知
系統底線
1. Functional baseline(功能基線,終結於分析階段)
2. Allocated baseline(分配基線,終結於設計階段)
3. Product baseline (產品基線,終結於實施、測試階段)
系統退化(SystemObsolescence)
原因:無法滿足當前管理的需要(維護無效或維護成本高)
這意味著新的系統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