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記憶體分配——靜態儲存區 棧 堆 與static變數 (轉)

記憶體分配——靜態儲存區 棧 堆 與static變數 (轉)

一、記憶體基本構成

可程式設計記憶體在基本上分為這樣的幾大部分:靜態儲存區、堆區和棧區。他們的功能不同,對他們使用方式也就不同。靜態儲存區:記憶體在程式編譯的時候就已經分配好,這塊記憶體在程式的整個執行期間都存在。它主要存放靜態資料、全域性資料和常量。棧區:在執行函式時,函式內區域性變數的儲存單元都可以在棧上建立,函式執行結束時這些儲存單元自動被釋放。棧記憶體分配運算內置於處理器的指令集中,效率很高,但是分配的記憶體容量有限。堆區:亦稱動態記憶體分配。程式在執行的時候用mallocnew申請任意大小的記憶體,程式設計師自己負責在適當的時候用freedelete釋放記憶體。動態記憶體的生存期可以由我們決定,如果我們不釋放記憶體,程式將在最後才釋放掉動態記憶體。

但是,良好的程式設計習慣是:如果某動態記憶體不再使用,需要將其釋放掉,否則,我們認為發生了記憶體洩漏現象。

程式碼區:存放函式體的二進位制程式碼。

文字常量區  —常量字串就是放在這裡的。程式結束後由系統釋放。

函式指標指向Code區,是程式執行的指令程式碼,資料指標指向Data,Heap,Stack區,是程式依賴以執行的各種資料

在檔案作用域宣告inline函式預設為static儲存型別,const常量預設為static儲存,如果加上extern,則為外部儲存型別。

全域性靜態變數

1.在全域性變數之前加上關鍵字static,全域性變數就被定義成為一個全域性靜態變數。

1)記憶體中的位置:靜態儲存區(靜態儲存區在整個程式執行期間都存在)

2)初始化:未經初始化的全域性靜態變數會被程式自動初始化為0(自動物件的值是任意的,除非他被顯示初始化)

3)作用域:全域性靜態變數在宣告他的檔案之外是不可見的。準確地講從定義之處開始到檔案結尾。

  定義全域性靜態變數的好處:

<1>不會被其他檔案所訪問,修改

<2>其他檔案中可以使用相同名字的變數,不會發生衝突。

2. 區域性靜態變數

在區域性變數之前加上關鍵字static,區域性變數就被定義成為一個區域性靜態變數。

1)記憶體中的位置:靜態儲存區

2)初始化:未經初始化的區域性靜態變數會被程式自動初始化為0(自動物件的值是任意的,除非他被顯示初始化)

3)作用域:作用域仍為區域性作用域,當定義它的函式或者語句塊結束的時候,作用域隨之結束。

  注:當static用來修飾區域性變數的時候,它就改變了區域性變數的儲存位置,從原來的棧中存放改為靜態儲存區。但是區域性靜態變數在離開作用域之後,並沒有被銷燬,而是仍然駐留在記憶體當中,直到程式結束,只不過我們不能再對他進行訪問。

  當static用來修飾全域性變數的時候,它就改變了全域性變數的作用域(在宣告他的檔案之外是不可見的),但是沒有改變它的存放位置,還是在靜態儲存區中。、

三、三者之間的區別我們通過程式碼段來看看對這樣的三部分記憶體需要怎樣的操作和不同,以及應該注意怎樣的地方。例一:靜態儲存區與棧區 
  char* p = “Hello World1”;
  char a[] = “Hello World2”;
  p[2] = ‘A’;
  a[2] = ‘A’; 
  char* p1 = “Hello World1;”

這個程式是有錯誤的,錯誤發生在p[2] = ‘A’這行程式碼處,為什麼呢,是變數p和變數陣列a都存在於棧區的(任何臨時變數都是處於棧區的,包括在main()函式中定義的變數)。但是,資料“Hello World1”和資料“Hello World2”是儲存於不同的區域的。因為資料“Hello World2”存在於陣列中,所以,此資料儲存於棧區,對它修改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因為指標變數p僅僅能夠儲存某個儲存空間的地址,資料“Hello World1”為字串常量,所以儲存在靜態儲存區。雖然通過p[2]可以訪問到靜態儲存區中的第三個資料單元,即字元‘l’所在的儲存的單元。但是因為資料“Hello World1”為字串常量,不可以改變,所以在程式執行時,會報告記憶體錯誤。並且,如果此時對pp1輸出的時候會發現pp1裡面儲存的地址是完全相同的。換句話說,在資料區只保留一份相同的資料

例二:棧區與堆區 
char* f1()
{
   char* p = NULL;
   char a;
   p = &a;
   return p;
}
char* f2()
{
   char* p = NULL:
   p =(char*) new char[4];
   return p;
}

這兩個函式都是將某個儲存空間的地址返回,二者有何區別呢?f1()函式雖然返回的是一個儲存空間,但是此空間為臨時空間。也就是說,此空間只有短暫的生命週期,它的生命週期在函式f1()呼叫結束時,也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價值,即:此空間被釋放掉。所以,當呼叫f1()函式時,如果程式中有下面的語句:  
char* p ;
p = f1();
*p = ‘a’;

此時,編譯並不會報告錯誤,但是在程式執行時,會發生異常錯誤。因為,你對不應該操作的記憶體(即,已經釋放掉的儲存空間)進行了操作。但是,相比之下,f2()函式不會有任何問題。因為,new這個命令是在堆中申請儲存空間,一旦申請成功,除非你將其delete或者程式終結,這塊記憶體將一直存在。也可以這樣理解,堆記憶體是共享單元,能夠被多個函式共同訪問。如果你需要有多個數據返回卻苦無辦法,堆記憶體將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是一定要避免下面的事情發生:  
void f()
{
   …
   char * p;
   p = (char*)new char[100];
   …
}

這個程式做了一件很無意義並且會帶來很大危害的事情。因為,雖然申請了堆記憶體,p儲存了堆記憶體的首地址。但是,此變數是臨時變數,當函式呼叫結束時p變數消失。也就是說,再也沒有變數儲存這塊堆記憶體的首地址,我們將永遠無法再使用那塊堆記憶體了。但是,這塊堆記憶體卻一直標識被你所使用(因為沒有到程式結束,你也沒有將其delete,所以這塊堆記憶體一直被標識擁有者是當前您的程式),進而其他程序或程式無法使用。我們將這種不道德的流氓行為(我們不用,卻也不讓別人使用)稱為記憶體洩漏。這是我們C++程式設計師的大忌!!請大家一定要避免這件事情的發生。總之,對於堆區、棧區和靜態儲存區它們之間最大的不同在於,棧的生命週期很短暫。但是堆區和靜態儲存區的生命週期相當於與程式的生命同時存在(如果您不在程式執行中間將堆記憶體delete的話),我們將這種變數或資料成為全域性變數或資料。但是,對於堆區的記憶體空間使用更加靈活,因為它允許你在不需要它的時候,隨時將它釋放掉,而靜態儲存區將一直存在於程式的整個生命週期中。 

轉自:

http://blog.csdn.net/hushpe/article/details/45396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