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7年中國資訊無障礙十大進展
2017年,中國的資訊無障礙領域取得了多個重大突破,國家在政策層面給予越來越多的重視,行業實踐層面呈現出全行業共同參與的發展趨勢。
中國資訊無障礙產品聯盟(CAPA)祕書處資訊無障礙研究會通過多方徵集,邀請政府相關指導單位和騰訊、阿里巴巴、百度、微軟(中國)、中國平安等聯盟成員單位集體投票,共同推選出“2017年中國資訊無障礙十大進展”盤點,排序不分先後,為關注資訊無障礙發展的各界人士提供參考。
1、全國政協委員建言資訊無障礙,工信部迴應將多方推進。
全國政協第68次雙週協商座談會上,委員們圍繞“無障礙環境建設”建言獻策。其中,全國政協委員鄭廣臺旗幟鮮明地提議政府通過立法、出臺鼓勵與引導型政策,推動資訊無障礙加速發展。工業和資訊化部迴應將從建章立制、基礎設施建設、產品研發和推廣等方面推動資訊無障礙建設。
2、中殘聯與工信部聯合下發鼓勵資訊無障礙建設指導意見。
中國殘聯、工業和資訊化部共同制定下發了《關於支援視力、聽力、言語殘疾人資訊消費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要推進政府和從事相關公共服務的行業採取資訊無障礙措施,鼓勵支援相關資訊無障礙產品研發、生產、推廣、應用。
3、“中國政務資訊無障礙服務體系”獲國際大獎。
國際電信聯盟(ITU)舉辦的2017年資訊社會世界峰會(WSIS)在日內瓦舉行,“中國政務資訊無障礙服務體系”在峰會上獲專案大獎(Champion of WSIS Prizes 2017)。該體系旨在構建和完善政務資訊無障礙交流環境,滿足視障人士、老年人、運動障礙人士,以及文化程度較低人群的資訊無障礙需求,為所有人提供政務資訊多渠道、多終端的一站式服務。
(圖)國際電信聯盟祕書長趙厚麟(右)為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祕書長盧衛(左)頒獎
4、中國網際網路協會資訊無障礙工作委員會成立。
12月21日,中國網際網路協會資訊無障礙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在京召開,來自騰訊公司、阿里巴巴集團、百度公司、小米科技、資訊無障礙研究會在內的50多家首批成員單位代表出席了大會。中國網際網路協會資訊無障礙工作委員會的成立,整合社會多方資源,形成合力,將進一步加快中國資訊無障礙發展程序。
5、“讓更多人看見”倡議行動讓資訊無障礙進入大眾視野。
圍繞2017年國際盲人節主題“掌握資訊科技、平等參與社會”,中國盲人協會與資訊無障礙產品聯盟祕書處資訊無障礙研究會聯合發起“讓更多人看見”倡議行動,得到網際網路業界、媒體和各界知名人士的踴躍響應。參與機構或個人通過產品開機畫面、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進行資訊無障礙理念推廣,觸達數千萬人群,為推動創設無障礙的資訊環境打下良好的民眾基礎。
6、移動智慧終端無障礙建設成為行業趨勢。
2017年,華為、小米、錘子、OPPO、魅族等廠商集體開始重視資訊無障礙建設,同時,在工信部指導下、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也組織了《移動終端無障礙技術要求》標準研討會,移動智慧終端無障礙建設成為行業趨勢。移動智慧終端的普及,讓網際網路的擁有和使用成本極大降低,而智慧終端的資訊無障礙建設,將進一步提升產品的易用性和通用性,為每個人都可以平等使用網際網路提供了底層基礎條件。
(圖)華為資訊無障礙宣傳片截圖
7、中國基金業首個資訊無障礙理財APP上線。
鵬華基金聯合資訊無障礙研究會共同推進系統無障礙優化的A加錢包上線,這是中國基金業第一款考慮資訊無障礙的理財APP。鵬華用創新科技與主營業務相結合,開創了“金融扶貧”新思路。時值中國公募基金20週年紀念之際,鵬華基金同時還向基金行業發出行動倡議,呼籲共同關注、加入並推動資訊無障礙。
8、中國第一個資訊無障礙移動辦公平臺誕生。
阿里釘釘率先考慮無障礙優化,讓視障者可以與健全人使用同樣的移動辦公平臺,為他們平等進入主流職場鋪墊辦公基礎設施。
9、深圳市擬建設全國首個全面無障礙城市。
深圳市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印發《深圳市“十三五”無障礙環境建設工作方案》,宣佈實施“八個一工程”,將建設全面無障礙城市納入深圳市總體規劃的“規劃工程”,制定一套全面無障礙城市建設標準體系的“標準工程”,把深圳建設為全國首個全面無障礙城市。
10、人工智慧技術不斷應用在輔助工具上,實現跨越進步。
2017年,得益於騰訊、百度等網際網路公司開放的高精度影象識別服務能力,國內PC和手機讀屏軟體紛紛實現了對圖片的朗讀,攻克了過往讀屏無法朗讀介面上的圖片的難題。同時,以天使眼和引途者為代表的、搭載人工智慧技術的導盲電子產品開始小規模量產。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為資訊無障礙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援。
除了上述十大進展,如下事件也值得關注,其中一個是美團、餓了麼等平臺聽障外賣配送員的經歷在年末兩次獲得《人民日報》轉發,時評文章《請給無聲騎手一個無障礙資訊通道》被各大媒體紛紛轉載;此外,從2017年初的“視障樂行”計劃,到年末的“金盲杖”計劃,多個組織發起倡導視障人士獨立生活的行動計劃獲得主流媒體的報道,這些都讓更多人瞭解障礙人士的生存狀態,進一步引發各界對無障礙建設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