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庫學習 第一章資料庫發展史總結
資料庫管理技術的發展
人工管理階段
(1)資料不儲存在計算機內
(2)沒有專用的軟體對資料進行管理
(3)只有程式的概念,沒有檔案的概念
(4)資料面向程式
檔案系統階段
(1)資料以檔案形式長期儲存在磁碟上
(2)資料的邏輯結構與物理結構有了區別
(3)檔案組織多樣化
(4)資料不在屬於某個特定的程式,可以重複使用
(5)對資料的操作以記錄為單位
檔案系統的缺陷
(1)資料冗餘。由於檔案之間缺乏聯絡,造成每個應用程式都有對應的檔案,有可能同樣的資料在多個檔案中重複儲存
(2)不一致性。這往往是由資料冗餘造成的。在進行更新操作時,稍不謹慎,就可能使同樣的資料在不同的檔案中不一樣
(3)資料聯絡若。這是由於檔案之間相互獨立,缺乏聯絡造成的
倒排檔案系統階段
倒排檔案是索引檔案的推廣。
資料庫系統階段
資料庫技術的產生
進入資料庫階段的標誌是20世紀60年代末的三件大事
(1)1968年IBM公司研製的IMS系統—————–典型的層次DBS
(2)1969年美國CODASYL組織 DBTG報告提出———網狀DBS的概念
(3)1970年美國IBM公司的E.F.Codd發表的論文提出—關係模型的思想
資料庫階段的特點
(1)採用資料模型表示複雜的資料結構(資料庫的三級體系結構)
(2)有較高的資料獨立性(邏輯資料獨立性、物理資料獨立性)
(3)資料庫系統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的使用者介面
(4)資料庫系統提供四方面的資料庫控制功能:資料庫的併發控制、資料庫的恢復、資料的完整性、資料的安全性
(5)對資料的操作以資料項為單位,增加了系統的靈活性
資料庫技術的術語
資料庫(DB)
是統一管理的相關資料的集合
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
是位於使用者與作業系統之間的一層資料管理軟體資料庫系統(DBS)
是實現有組織地、動態地儲存大量關聯資料,方便多使用者的計算機軟體、硬體和資料資源組成的系統
資料庫技術
是一門研究資料庫的結構、儲存、管理和使用的軟體學科
資料庫技術的發展
分散式資料庫技術
面向物件資料庫技術
並行資料庫
工程資料庫
資料倉庫
其他資料庫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