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式教學視訊
擁抱變化, 擁抱未來,對小程式看好也罷,不看好也罷,都要接觸瞭解啊,畢竟它很有可能會幹掉百分之八九十的APP(哎,可憐的APP開發人員)。(2016.10.12)
現在來看,小程式並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對於安卓APP開發的影響幾乎沒有,看來當初是杞人憂天了。在生活中來看,自己剛開始可能還會用一些小程式,可是現在基本上沒用過什麼小程式。時間才能證明一切。(2018.4.19)
http://www.codingke.com/v/2231-lesson-41-career
給大家推薦一個小程式教學視訊。
下面的評論也有兩個比較好的資源,給大家推薦一下。
如對您有幫助,頂一下,給個評論唄,哈哈。
時至今日(20170713),小程式並沒有當初想象的那樣火,甚至怎麼說呢,有點銷聲匿跡,我自己到今天為止,好像用到小程式的地方好像並沒有超過五次。當初還擔心對安卓程式設計師造成很大沖擊,真是杞人憂天。同時,不得不佩服郭霖大神看待此問題的透徹。
另外,關於微信小程式,覺得郭霖大神給了一個比較準確的說法。具體可看文章
http://blog.csdn.net/guolin_blog/article/details/52316072
以下為轉載:
接下來我想談一談小程式的事情。
我覺得微信小程式是被炒得有點過度火熱了,還記得在開放內測的第一天,朋友圈裡簡直是被各種刷屏,好像小程式就成了救世主一樣,本地App已死的言論此起彼伏。
於是就有很多朋友在群裡或者是公眾號裡問我,小程式將來會不會可能取代原生的App?首先我先肯定地回答一下:不會。小程式真的沒有那麼大的能耐,包括就連微信自己本身也都沒有期望過小程式能有那麼大的能耐。接下來我就和大家深入探討一下小程式有哪些方面的限制吧。
首先,小程式和本地App相比,在使用者體驗方面基本上沒有任何優勢。不管是介面效果、速度、還是功能等等,這個相信沒有異議。小程式最大的優勢就在於不需要安裝,可能只需要通過掃一掃二維碼的方式就能立即使用某個小程式了。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掃一掃二維碼的成本並不低。安裝應用很多時候大家就是隨手點一點就下載安裝了,更有人在逛應用商店的時候會覺得這個有意思,下載下來試試,那個也有意思,下載下來試試。但是一張冷冰冰的二維碼圖片則不會引起人的任何興趣,一般願意去掃二維碼的都是精準定位的使用者,不可能會有人覺得你這個二維碼看上去不錯,我就來掃一掃試試吧。我經常線上下看到有不少做活動的,只要微信掃一掃二維碼新增關注,就送一瓶飲料,即使是這樣用倒貼錢的方式,掃碼的人都不怎麼多,可見大家對於掃描二維碼還是非常吝嗇的。所以,有大把大把App的使用者量都是幾千萬甚至是上億的,但是微信公眾號有幾十萬關注的號就已經算是大號了,幾百萬關注的號那已經不得了了,幾千萬關注的號貌似還沒聽說過,因為掃描二維碼的成本真的不低。
另外,我記得之前微信有透漏過,小程式是不能無限新增的,每一個微信使用者最多隻能新增20個小程式。那這20個小程式的限制就相當於你手機的記憶體空間了,每新增一個小程式你的記憶體空間就少了一點,新增滿了之後還要移除之前的小程式才能繼續新增新的,這樣無疑就讓使用者對於掃描二維碼變得更加吝嗇了。當然現在小程式還沒有正式推出,到底最終是不是使用掃描二維碼的方式,以及有沒有20個小程式的限制都還只是猜測,我們也只能繼續關注微信的後續動態才能知道了。
接下來我們再來說一下小程式的定位,我記得不知是馬化騰還是張小龍之前有說過,小程式不會打擾使用者,它只會在那裡靜靜地等待使用者來使用。其實這樣小程式就失去了很多提高使用者粘性的機會,導致它的價值可能還不如公眾號,因為公眾號至少是可以向用戶推送內容的。這樣看來小程式可能更加適合於去開發一些工具類的應用,就是我需要用到你的時候自然會來找你。但是即使是工具類的應用,高頻使用的工具可能也並不太適合小程式。比如說天氣預報,Android上最方便檢視天氣預報的方式就是桌面上放置一個widget,如果我每次檢視天氣,都需要先開啟微信,再進入小程式,然後才能檢視到,感覺還是比較繁瑣的。
最後再說一點,小程式如果真想替代本地App,那就動了太多人的蛋糕。App Store不會同意,360應用商店不會同意,甚至就連騰訊自己的應用寶也不會同意。市場還是多家的而不是微信一家的,畢竟微信自己的App不還在人家的應用商店上面掛著的麼。
當然,我說了這麼多小程式的不足並不是說它就不會成功,實際上我認為小程式一定會大獲成功,就像當年的公眾號一樣。但如果說是要顛覆傳統的本地App,那恐怕還差得有點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