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每日區塊鏈:“風險極高”:英國金融監管機構釋出ICO宣告;美國國會將如何影響金融科技?

每日區塊鏈:“風險極高”:英國金融監管機構釋出ICO宣告;美國國會將如何影響金融科技?

1、“風險極高”:英國金融監管機構釋出ICO宣告

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導讀:全球掀起加密貨幣融資監管浪潮,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也發出警告,並建議在機構官網的區塊鏈研究連結中學習技術風險及利益。同時美國、新加坡等國家也已經開始密切監管相關金融活動。

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FCA,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最近加入全球監管行列,正式釋出ICO警告。

FCA官網稱,ICO包含“風險極高的投機投資”,因為基本上沒有進行監管,也許無法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護。

警告敦促投資者向FCA報告潛在詐騙,同時建議公眾通過機構內分散式賬本研究連結“學習更多ICO底層技術的潛在利益和挑戰。

國際金融監管也有類似的宣告,比如美國證監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新加坡金管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加拿大證券管理局(Canadian Securities Administrators)、馬來西亞證券委員會(Malaysia's Securities Commission)、俄羅斯央行(Bank of Russia)、中國人民銀行以及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ecurities and Futures Commission of Hong Kong)。

本月初,中國金融監管機構還發布了ICO禁令。

來源:鉛筆

2、美國國會將如何影響金融科技?

0?wx_fmt=jpeg

繼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消費者資料洩露事件發生之後,美國參議院銀行、住房及城市事務委員會(U.S. Senate Committee on Banking, Housing, and Urban Affairs)於近日就金融科技(FinTech)這一話題舉辦了一場期待已久的聽證會。聽證會期間多次認可了這樣一種觀點,即新興創新性技術推動實現的產品、服務與程序的到來及持續發展不僅給金融服務行業帶來了革命性鉅變與改進,同時還帶來了新的政策挑戰。因此,華盛頓政府也開始整理如何制定有意義的立法,促進並鼓勵金融科技創新,同時保護消費者免受潛在風險影響,以嘗試採取緊密的行動均衡各方利益。考慮到即將到來的政府行動會對金融科技行業產生重大影響,那麼也就難怪這種活動已經引起了消費者、企業家、金融機構和臨時觀察員的極大興趣。

1. 為時尚早

鑑於金融科技相對還處於初生狀態,參議院仍在探索對待這一領域的潛在方法。由於金融科技對消費者、小型企業、金融機構和企業家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國會也已開始分析需要採取哪些立法迴應來繼續推動創新並保護消費者。雖然該委員會的做法可以說本質上是具有探索性的,但立法者似乎已經構想了幾個政策方案,其中包括:

全國性的金融科技章程:目前,金融科技公司受各州不同法規的約束。正在探討中的簡化合規流程的一個提案就是為金融科技公司提供特別的全國性銀行章程。雖然這一提案也並不算新鮮(貨幣審計官辦公室過去就曾主張過這一政策),不過這一提案在聽證會期間被提及的普遍程度或可被總結為這是國會正在認真審議的一個可選方案。

監管沙盒:考慮到新金融科技平臺及服務的創新性質,以及充分了解新技術存在風險的需要,另外得到再三討論的建議涉及到建立“監管沙盒”,鼓勵創新,同時使公司“在受監管的環境中測試產品與解決方案”。這種方法與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及澳大利亞證券投資委員會已經制定的方案有所類似。

2. 資料、資料、還是資料。

對資料收集、資料保護及資料所有權的擔憂將繼續引導著國會對待金融科技監管的態度。雖然最近發生的影響了超過1.4億美國人的消費者資訊洩露事件並不直接涉及金融科技,但是此次資訊洩露基於網路的性質還是突出了資料在我們生活中的巨大且日益重要的作用。國會不僅關注如何保護消費者的財務資料,還在關注如何收集這些資料以及其最終將如何被使用。而最近資料洩露事件則暴露了傳統消費者資料被惡意曝光及潛在利用的危險性和風險。然而,伴隨著這些安全問題,不斷髮展的市場借貸行業及其依賴於替代資料(即線上活動與習慣)作出借貸決定就產生了關於新類別資訊的進一步問題,而這些資訊可能比傳統上可獲取的資訊更加個人化。

3. 消費者保護很重要

美國參議院銀行業務小組所面臨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需要平衡消費者保護、安全與鼓勵金融科技創新的重要性之間的關係。參議院成員也不是沒有注意到市場借貸平臺、數字與移動支付等金融科技在改善許多人生活方面的潛力。然而對於這些技術的風險亦是如此,這也不足為奇。例如,市場及點對點借貸解決方案與平臺為無銀行賬戶的認識提供更多信貸機會的能力也輕而易舉就得到了認可。而同樣值得注意的是,需要確保新的平臺不會以不合理的條件提供信貸。對新的金融科技產品和服務的需求為企業家和創新者創造了許多可以利用的新機遇;但是若聽證會所顯示的跡象是正確的,我們就能夠期待國會將要採取的措施,不會在損害消費者利益的情況下實施。

來源:鉛筆

3、區塊鏈落地智慧財產權領域 未來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0?wx_fmt=png

近日,由北京強國智慧財產權研究院、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智慧財產權中心主辦,強國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承辦的“智慧財產權與區塊鏈技術研討會暨強國知鏈釋出會”在北京召開。

會上,與會代表就區塊鏈在智慧財產權領域落地實踐、數字內容產業深度轉化路徑等展開討論。

“區塊鏈作為數字儲存、點對點傳播、數字加密的整合,已被多個國家確立戰略地位,我國也有相關的政策出臺,從長遠看,區塊鏈未來發展十分廣闊。”強國智慧財產權研究院院長楊旭日指出,此次會議立足區塊鏈技術行業發展新態勢,旨在更好地探討如何應對區塊鏈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為科學研究、智慧財產權以及技術投資帶來的巨大變革,營造科技成果研究、確權及轉移轉化的健康生態環境。

法治週末記者注意到,今年5月,我國首個區塊鏈基礎標準《區塊鏈和分散式賬本技術參考架構》正式釋出,對區塊鏈的概念、主要參與者、核心功能元件等進行了詳細規定。

上海七印資訊有限公司CEO吳鵬對區塊鏈技術在智慧財產權領域的應用場景作出設想,他說,為保護原創及時效性,可以運用智慧合約設定——對原創新聞作品24小時內轉載需支付1000元轉載費,24小時後轉載不需付費。

“在傳統的中介體系裡,所有的結算都是有賬期的,而在區塊鏈體系裡,作者可以實時收到這1000元的版權收益,並實時提取到自己的支付寶或微信賬戶裡,且所有的資料都記錄在公開透明的賬本里。”吳鵬表示。

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智慧財產權中心副主任畢春麗在會上提到,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可以為智慧財產權提供原創性記錄,同時,由於區塊鏈技術不依賴第三方中心化驗證,能夠極大地提升智慧財產權服務業執行效率。

“智慧財產權服務可分為確權、用權、維權三個環節,但實踐中存在確權耗時長、時效性差,用權變現難、供需無法匹配,維權效率低、舉證溯源難等問題,而針對這三個環節,利用區塊鏈技術手段解決具有天然優勢。”畢春麗補充道。

會上,知鏈產業聯盟宣佈成立,成員包括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智慧財產權中心、中國技術交易所、中關村中技智慧財產權管理有限公司、清華控股發展有限公司、京北投資等。

據楊旭日介紹,知鏈利用區塊鏈技術的自信任機制和信用系統的絕對優勢,將知識、資訊、智慧財產權、產業技術以及貨幣資產有效聯合起來,為參與者提供資訊、交易、融資及結算服務,再輔之以人工智慧技術,最終使前端的科研、中端的智慧財產權與產業技術以及後端的成果利用進入同一個可信系統,進而減少風險,提高轉化利用效率,“知鏈打造的生態價值,未來可能會達到萬億美元”。

來源:新浪網

0?wx_fmt=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