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智慧|揭秘思維模型的核心機制
學霸與學渣的真正區別不在勤奮,而在於是否建立了自己的“學習框架”,學習框架就是屋子的基本結構,先把結構搭好了,再在上面添磚加瓦才能算個屋子。如果你的學習一直是做收集磚塊的事情,也就永遠不可能搭建好屋子。
只有我們知道自己想蓋的房子是什麽,進而達出房子的架構,再有目的和意識的收集磚瓦,才能最後建出自己理想的房子。
應用到學習中,我們要在“框架式學習”之後再碎片化學習才更高效。
一、思考的核心機制
思考就是要設計一個簡單的形式來表達復雜的事物、概念、理論等等,就是從概念中抽取出簡單的框架,反過來利用簡單的框架來駕馭復雜的事物。
思維模型建立在概念的核心要素之上,一個思維模型的要素個數上限通常不會超過上限【7-2,7+2】,思考的要素是什麽,本身不能被事先確認,但唯一能被確認的是要素的個數不會超過認知上限。
比如:工作中常用的思維模型
系統思考,【要素、連接、目的】三個要素。
批判性思維模型【目的、問題、信息、觀點、概念、推理、假設、意義】8個要素。
5W2H模型,7個要素。
Why-what-how模型,3個要素。
PDCA模型,【計劃、執行、反饋、改進】4個要素。
SMART模型,5個要素。
金字塔模型,【結論、論點、論據】3個要素。
所有的思維模型都要做到大道至簡,所有的思考都有一個共性【以簡馭繁】。
以簡馭繁,這個簡就要落入在認知區間的上限(7-2、7+2)之內。這個簡就是思考的要素不能太多。
例如:SAMRT框架,就是從復雜的概念【目標】設計出一個簡單的形式,反過來利用這個簡單的形式來思考目標這個概念。
要素1:Specific 具體
要素2:Measurable可衡量
要素3:Attainable可達成
要素4:Relevant相關的
要素5:Time_bound時限性
從復雜的【目標】概念抽取5個要素,並為這5個要素建立起內在的邏輯,而要素之間的內在邏輯就是結構,再把結構可視化、形象化。我們思考一個事物的目標時,用的不是【目標】這個抽象的概念,而是用從【目標】這個概念設計出的簡單模型來思考。
二、為什麽我們需要用模型來思考,而很難用概念來思考?
因為概念太抽象、太復雜,大腦無法直接駕馭,因此要把抽象概念設計成簡單的模型框架,才能變成大腦裏可用的思維,這也是為什麽大道往往至簡。
概念一旦設計到簡單的形式,反過來就可以利用這個形式來駕馭復雜的抽象概念,這也就是所謂的以簡馭繁雜。
再看【需求】這個抽象概念,需求是指人們有能力購買並且願意購買某個具體商品的欲望。人們很難利用需求這個抽象概念來思考,因此要從概念出發去設計出簡單的形式,利用【需求】這個抽象的概念所對應的形式去思考。
需求這個抽象概念,抽取的要素如下:
(1) 人們有能力購買,落實為要素【支付能力】
(2) 某個具體商品,落實為要素【目標物】
(3) 願意購買某個具體商品的欲望,落實為要素【動機】
為要素之間構建出相應的內在邏輯,就是結構。這是大腦更易於理解圖形化的形式。
做營銷的人天天跟需求打交道,我們把需求這個抽象概念設計成一個易於被人認知的形式,這個形式不僅易於被人認知,還要能正確表述概念。最終人們就可以從三個要素【支付能力、目標物、動機】去思考需求。
三、進一步拓展,把思考的機制運用在日常閱讀上
我們讀一本書,最想理解的問題就是:”作者在這本書中,最核心的觀點和洞察到底是什麽?” 在提取一本書要素的過程中,必須做最大程度的“取舍”工作。舍棄大量的細致末節,將作者最核心的思想提煉出來。
拿《人類簡史》來說吧,面對這樣一本上下百萬年,論述宏偉,涵蓋面非常廣的書,一般人不太容易捕捉核心要素,我第一次閱讀的時候,也發現很難把握書中的整體框架。
知識沒有構建成模型結構,很快面臨遺忘
所謂功夫在詩外,其實就是我開了一個作弊器。我上Youtube看了赫拉利和美國的好幾個思想家,包括Sam Harris(冥想老司機,神經科學家),和 Daniel Kahneman(心理學家、諾獎得主)以及James Altucher(影響力很大的博主)對話,把作者在三場不同對話中反復強調、反復論述的觀念提取出來,就直接拿到了最核心的觀點。
事實上,這個摸索過程,也讓我理解到了,為什麽赫拉利能寫出這樣一本“足夠薄”的人類簡史。當你試圖把整個人類的大歷史,裝進一本足夠薄的書裏的時候,你會怎麽做?唯一的答案是,在巨長的時空格局下,反復對比所有的”大材料“,找到真正的“脈絡”。
《人類簡史》之所以值得一讀,是因為作者從最整體的”人類大歷史“角度,給出了完整的人類歷史架構。之前我們學中國史,那麽中國史有一個架構,學西方文明史,西方文明史又有一個架構,但這些架構都是相對”小“的架構,而且是不清晰的架構。
以中國史的架構,無法理解西方文明史,同理,以西方文明史的架構,無法理解中國史。而當我們站在整個”人類歷史“的最大架構的時候,那個真正的”架構“就開始展現了。
當架構清晰的時候,那些散落的大大小小的磚頭、素材,才會真正開始變得有意義起來。
四、小結:學習也是不斷構建思維模型的過程
歷史未必是有章可循的,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充滿了隨機,不確定性的過程。然而,人類試圖理解一切,試圖闡述一切的方式,也就是我們建構在自己頭腦中的思維模型,必定是有章可循的——所有的學習,都是構建思維模型的過程。
當思維模型得以建立的時候,我們相當於有了一個可以復制的框架,也就可以做到觸類旁通,對知識的復制就開始變快。
學霸和學渣的真正區別,從來不在於是否勤奮,是否努力,而是在於,是否真正建立了自己的“學習框架”。所謂學習框架,就是建屋子的基本結構,先把結構搭好了,再在上面添磚加瓦才算是個屋子。但大部分人的學習,永遠做的是收集磚塊的事情,也就永遠都不可能搭建好屋子。
創業也是一樣的,這個思維模型就叫做“商業模式”,在這個結構搭建起來之前,註入再多的資源都無意義,都不能讓它運轉下去。這也是從“打工”到“創業”的思維跨越,從一個螺絲釘的局部優化視角,到整體性的搭建出一個結構的視角。
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一直保持“挑剔”的學習眼光——大多數東西,需要取舍。當我們了解學習的本質就是搭建“思維模式”的時候,我就把幾乎所有的時間精力,都用來學習人類思維中非常底層,非常基礎的思維模式,而從來不被其具體的應用和方法牽著走。
現代人每天都在搞“互聯網學習“,學攝影,學寫作,學英語,看在線視頻……希望自己有很多項技能……我們撿了一塊又一塊的磚頭,覺得自己撿得好累啊,可是卻永遠都搭不起房子。
我們必須知道自己想蓋的房子是什麽樣,從而搭出這個房子的架構,然後才會有目的和有意識地去收集磚塊。
人最大的幸運,無非就是能找到”高屋建瓴“的老師,能真正幫你搭出”思維模式“的老師。也許這個老師只擅長自己的一小塊,但凡我們通過這一小塊知識,體驗到了擁有”思維模式“,”綱舉目張“的感覺之後,整個人,才算真正的在學習裏入門。
從這個角度來說,碎片化學習,必須要在”框架式學習“之後,才開始有意義。
當一個人了解了”架構式“學習的方法,學習一門學科就變得輕松有序了,然後再把它運用到其他學科上,很快實現了全面開花。現在回想起來,我認為大部分的教材寫的很差,平鋪直敘的,如果用”架構式“的方法,事實上一個星期就足夠學得很好。
反過來,一切架構到了最後,無非都是人的思維。哲學家叔本華的書名說的好,”作為意誌和表象的世界“,也如老子在《道德經》裏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我們看得見的東西,熱熱鬧鬧的東西,無一不是思維在現實世界的投影。而人能否超越分數、題目、金錢這些看得見的表象,去追尋它們背後那個不可見的原則和規律,努力提高自己思維的抽象程度,才是對自己”思維水平“的真正考驗!
探索智慧|揭秘思維模型的核心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