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個好員工(轉載)
一、有"同理心"
1.1、什麼叫"同理心"?
說複雜點兒,同理心就是站在當事人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觀地理解當事人的內心感受,且把這種理解傳達給當事人的一種溝通交流方式。
說簡單點兒,同理心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將心比心,也就是設身處地去感受、去體諒他人。
說白了,同理心就是“情商”。
具體點說:
同理心就是,領導交辦一項工作,你要讀懂他的目的、看清他的用意。我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給團隊成員安排工作時,一再詢問“我說明白了嗎”“有 沒有問題”,再三確認後,提交上來的東西仍然答非所問。所以我在接受任務時,總會向領導確認:你想要的是什麼?你的目的是什麼?瞭解這個以後,就可以站在 他的角度,有效的幫他解決問題。
同理心就是,在激勵員工時,點準他們的“興奮點”,不揭“傷疤”。每個人都有認真工作的理由,家庭富裕的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家境貧寒的為了改 善自己的生活,吊兒郎當的愛面子怕丟工作。瞭解不同人的不同心理需求,才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若是不問青紅皁白,拿著鞭子大喊加油,只能是徒勞無功。
同理心就是,在與他人合作時,瞭解對方的需求和心理,潛移默化的說服對方,雙方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努力。想用強勢壓服別人,通常不好使。
二、聽話,出活
“什麼叫好員工啊,好員工特簡單,就四個字:聽話、出活”。這是至理名言。
什麼叫“聽話”?有句老話叫“幹活不由東,累死也無功”,誰是“東”啊?你的直屬領導就是“東”,大部分時候,聽他的話準沒錯兒。
有朋友說:我有能力,我比領導水平高,我就不聽領導的!咱先不說到底誰水平高——既然他能當你領導,肯定有比你強的地方——咱就說水平和能力這事兒,什麼叫“有能力”啊?領導用你,你就有能力。不用你,甭管您有再大的能力,都是白費。
根據我的經驗,一般來說,領導都比你水平高,起碼在一點上是這樣:他比你資訊更全面、判斷的更準確。因為領導更容易接觸到更高層,更瞭解更高層的意圖,他知道的你不知道,你在自己的角度上認為“這麼做對”,但領導在更高的層面,並不一定這麼看。
還有朋友說我領導就是瞎指揮,明擺著不對,我幹嘛要聽他的?這是另外一個問題,咱們最後一條會談到,如果你覺得現在的環境無法進步,就可以考慮離職了。
什麼叫“出活”?就是領導給你的工作,你得按時完成並且彙報總結。如果這個工作要持續較長時間,那麼你需要階段性的給領導反饋。我們經常犯一個錯誤,領導安排的工作,他不問你也不說,黑不提白不提這事兒就算過去了。
過去了?哪兒那麼容易啊!領導都記著呢,你等他問你的時候——“誒小陳,上次安排你做的那事兒怎麼樣了?”——他就已經在心裡給你寫上了標籤:“不靠譜”。
一個“不靠譜”需要用十個“靠譜”來扭轉,兩個“不靠譜”就很難轉變印象,三個“不靠譜”你就沒有機會了。
三、要想人前顯貴,必須背地裡受罪
在公司裡上班,大家的智商都差不多,誰也不比誰強多少,拼的都是努力和用心的程度。你下功夫了,就比別人做得好。哦,本來就不比別人聰明,別人下班你也下班、別人玩兒你也玩兒、別人搞物件你也泡馬子,你憑什麼比別人幹得好?
“要想人前顯貴,必須背地裡受罪”的道理並不難懂。就是真到受苦的時候就含糊了,有的人會說,我年紀輕輕的為什麼不好好享受生活啊?這種想法很 普遍,這本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沒什麼可說的,一個人想怎麼生活都對。但是有一些朋友是在追求理想和享受生活中糾結的,和這些朋友,是可以聊的。
馬雲曾經說過:我們追求的應是人生的大平衡,而不是一時一日的小平衡(大意如此)。新東方也有一句話說:怕吃苦吃苦一輩子,不怕苦吃苦半輩子。兩句話大意相同,值得深思。
一件工作,你用心想了做了,領導一看就知道,你想糊弄,也是一看就知道,這個沒僥倖。領導在判斷這個問題的時候,標準很簡單:我想到的,你都沒想到,肯定沒用心;我想到的,你想到了一部分,用心不夠;我沒想到的,你想到了,這是用心了——這就是“超預期”(“出活”還有一層含義,就是“超預期”。)。如果你每次都能給你的老闆一個超預期的 結果,那你無疑就是一個好員工。
四、能忍多大事兒,就能成多大事兒
在工作上想受到領導的賞識和重用,除了要有過硬的工作能力外,更重要的,要有足夠的涵養(抗壓力或者回血能力)。能受多大委屈,才能成多大事兒,這是一定的。為了考察你的“抗壓力”,領導有時會故意試你,你可一定要經得住考驗。
五、總躲著領導,你就危險了
不少人躲著領導,儘量少跟領導說話、繞著領導走。因為跟領導近了事兒就多,不跟領導多接觸,事兒少,多清閒。這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如果你想在工作上取得一些成績,我建議還是應該主動的多和領導溝通。領導在平時開會時說的多是大面兒上的話,真話、有用的話、有價值的話不一定說。這並不是他不想說,而是沒機會說。
有心的員工會隨時抽時間和領導溝通、增加私人交流的機會:一起吃飯、一起抽菸、一起上下班、甚至一起打球K歌……通過這樣的機會,你可以瞭解領導對於你的看法、對於工作的觀點,這些都有益於你調整自己的工作的方式。
有朋友擔心這樣做會引起領導反感,其實完全不會,領導們多是孤獨的,如果他發現有一個員工虛心向他請教、積極分享工作的思考,他是非常高興的。
有朋友說,我不想那麼累,我就想混混日子。即便是這樣,你最好也主動和領導溝通、主動彙報。你追著他,你是主動的一方,其實你不累;等到他追你的時候,你就被動了,最終就累死了。
老羅曾經講過一個故事,說你進入單位,見到老闆就低頭過去、不理他,他當然也不理你。等到年終考核、或者裁員的時候,老闆隱約記得有你這麼個人,但不知道你的名字、更不知道你做了什麼。老闆會想:這是你的錯,不是我的錯。不開除你開除誰?
老闆也是人,大家用人類的方式溝通,一切會變得簡單很多。
六、幫助別人千萬別吝嗇
馬雲曾經說,成功就是成就自己幫助別人。這話沒錯。
如果你在一家公司工作,你發現你的工作不用任何人協助就能自己獨立完成,那你多半是個打雜的。相反,你的工作需要越多人協作,就越複雜、越高階。在實際工作中我發現,我處在一個協作關係網中,如果沒有別人的幫助,我就無法工作下去。
當你正在忙於某項工作時,有同事來向你“求助”,很多時候我們會很直接、甚至粗暴的拒絕,殊不知這樣做正在給你今後的工作種下麻煩的種子。風水 輪流轉,在一家公司裡,大家的工作互相交叉的機率很大,說不定你會用上誰,這些人脈關係需要平時去維護。今天你幫助了人家,說不定明天對方就會成為你的救 命稻草,這非常可能。
有一天我正在疲於應付一個專案總結,這時有個其他部門的同事來找我聊合作的事兒,我並不認識他,我耐心的和他介紹了情況,並且真的形成了幾次愉快的合作,半年後,我的晉升答辯會上,我發現他是我的答辯委員……
七、目標再目標,量化再量化
沒有目標的,都不叫工作;沒有量化的,都不叫目標。
在接受一項工作時,先問目標是什麼;在佈置一項工作時,先交代目標是什麼。這個不說清楚,都是扯淡。
不想成為蒙著眼睛拉磨的驢?那麼除了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目標外,還得知道你的部門、你的公司的目標,最關鍵的,你需要知道,你的工作在總體目標中處在什麼地位、扮演什麼角色。如果你發現,你工作的目標和總體目標關係很小、甚至沒有關係,那麼你就很容易被拿掉。
辭退員工,或給員工績效打分“不合格”是很令人頭疼的,但其實這事兒並不難。關鍵就在於事先和每個員工一起制定量化的工作目標,並且隨時提醒員 工,他的工作是否達到了要求。沒有達到量化指標,辭退或“不合格”是令所當然事兒,在資料面前,再矯情的人也無話可說。相反,如果談感覺、聊希望,這事兒 就沒法辦了。
八、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是我的義務
領導安排的工作,不能說“我做不了”、“我做不到”。
公司請我們來工作,是為了解決問題的,如果不能解決問題,我們就沒有價值。工作推進中遇到困難,無法繼續進行,這是很正常的事兒,我們需要做的是主動尋找答案和辦法,哪怕你的辦法不妥,那麼就去問,但無論如何不能對你的領導說,我不會。
前天,我在公司裡聽見隔壁團隊的領導安排同事定一個會議室,有公司工作經驗的人都知道,會議室是很難訂到的,弄不好還需要“託關係,走後門”。這個小同學可能是沒有訂到,於是和他的領導說“我沒訂到”,他的領導直接就急了,說:“那怎麼辦?需要我來訂嗎?”
這位領導發火是有道理的,這位小同學在發現自己訂不到會議室後,應該做的是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最簡單的就是向老同事諮詢。
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員工最關鍵的能力,沒有之一。在工作中遇到困難特別正常,在這時,我們有一項義務,就是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九、儘量不說“不是我,我沒有”
絕大多數人在面對批評的時候,本能反應都是推卸責任,此時的口頭禪就是“不是我”、“沒有我”。我總覺得,很多時候,越成熟的人,就越少用本能反應面對問題,因為他們有更強的自控力。
儘量不說“不是我”、“沒有我”這樣的話,因為這些話毫無作用,領導聽慣了這樣的推卸之詞,絲毫不會為之所動。此時如果能夠主動承擔責任,反而體現了一種擔
當。即便真是被冤枉了,當場辯解往往也不是最明智的選擇,可以先保持沉默,私下找機會和領導進行溝通。這個詳見第三條。
十、“言多必失”死得慘
在公司裡,少說閒話,不說是非話,不做是非人。
你就相信一點:你說的每句話,你的老闆都會知道。好話可能不一定,壞話則是一定的。
還是做個正直的人吧,這樣最簡單,也受益最大。正直人的原則是:批評當面說,讚美背後講。
十一、知道什麼時候離開
好多同事和朋友和我聊過離職的話題,我對朋友們的建議是,如果你因為覺得工作不爽,那就別離職,因為甭管到哪裡,都會不爽:老闆不喜歡、同事不可愛、工作太勞累、關係太複雜……我以我在多家大公司工作的經歷擔保:幾乎所有我工作過的公司,令人不爽的事兒都是一樣的。
那麼什麼時候離開呢?我想,有兩種情況:
1、在這家公司,你已經沒有上升的空間、無法學習到更多的東西了;
2、在這家公司,你已學到足夠的知識,可以在新領域或新平臺上一展身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