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答學生問:研究生的論文工作需要創新嗎?

答學生問:研究生的論文工作需要創新嗎?



某學生在我的上一篇博文中留言如下:

您好,我是計算機學院的研究生,之前對您的感覺一直是您學術嚴謹,而且非常犀利(對您有此印象的不止我一人)。呵呵,當然,這種印象不得不造成一種現象,就是我們都有點怕您,比如大家都會在討論答辯分組時說,“啊,千萬別分到吳老師那一組了,太恐怖了”等等的言語。

今天看了您的幾篇博文,我相信我會糾正一下我自己的觀念了,那就是您依然是學術嚴謹,但我感覺您不是那麼可怕了,因為我感覺到您是一個會站在學生角度思考問題的人。既然您不可怕,我就想問一個一直潛藏在我心裡的問題。

您的博文“答學生問:研究生選擇研發工作還是非研發工作? ”裡面倒數第三段有這麼一句話“到畢業前,每個研究生交出厚薄不等的一本論文時,大家的心態是不同的。有人會想:終於快解脫了,快得到文憑了。也有人會想:我真的學到了很多本科階段學不到的東西,感謝這三年的經歷。”這段話很能引起我的共鳴,因為我在本科時候不算個什麼好孩子,用您的話說就是本科欠債了,才來讀研的時候寫程式碼都磕磕絆絆。但是現在即將畢業,我可以用opencv或是matlab洋洋灑灑寫出幾千幾萬行程式碼,在我看來,從以後生活的角度來看,這三年“被逼”學到的c語言和matlab技能一定會讓我收益終生。然而我為什麼要說“被逼”呢?這就是那個我想不通的問題。

您也知道,研究生論文要求創新,可是我們研究的內容,似乎都是被國際國內的人研究透研究爛了的,我就感覺這種研究內容就像一個麵包,被一大堆人過來哄搶,到我們連點渣渣都不剩了(我在想,以後的師弟師妹可能更慘,渣渣都沒了……),而且我也不是妄自菲薄,我們的水平(大部分吧,不包括極少數天才),研究最前沿的東西,理論基礎不夠;研究已經成熟的東西把,又不可能有什麼創新,感覺我們那些“創新”都是小孩子把戲一樣,對真正的達到商用幾乎沒什麼用處。那麼既然是這樣,為什麼還要一定要求有“創新”呢?難道這種要求的真正目的,就是“逼迫”我們學會了c語言和matlab嗎?那麼為什麼學校不乾脆讓每個實驗室開個專案,直接讓專案鍛鍊我們的程式設計能力。

所以說,剛才看了您的博文,我可以認真的說,我確實學到了本科階段學不到的生存技能,包括程式設計,包括查閱論文的方法,包括思考問題的角度,從這個角度講,我覺得我的研究生三年沒有白費。但是從學生需要畢業的角度來講,我還是有點忐忑,因為我覺得我們的那些“創新”點離真正的“理論創新”還是有距離的,這種心理壓力,讓我們很難受。

吳老師,您覺得呢?

在回答之前,順便說說對【答學生問】的想法:

師生互動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育教學和溝通交流方式,因為溝通才能增加資訊——包括知識、認識、理解、智慧等等。

人與人、萬物之間的聯絡構成一個複雜或簡單的網路,複雜網路產生智慧的重要方式就是突現或湧現(Emergence)——雖然近年來這是我研究的關注點之一,但自己的獨特體會是:確實,我很多新點子都是在溝通的過程中突然冒出來的。如果沒有他人來找我聊起某個話題,在那個方面我可能永遠不會有靈感湧現。

因此,對學生而言,要得到老師指點的最佳方式就是主動去找老師(不管是線上還是離線方式、近距離或遠端)。

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類似體會。

總之,從智慧產生角度,我喜歡溝通。但從個性角度,有點宅的我其實不太希望交際型的溝通過於頻繁和繁複,那隻會讓人疲憊。

回到學生的問題上來。

首先,很多學生”怕“老師的根源之一便是不自信、不自知(而不是老師如何嚴厲,因為無緣無故地衝著學生髮洩怒火的老師從統計看是很少的),而不自信、不自知的根源則在於對各種質量標準的把握不準確。本來,把自己當前的情況和外部標準一比較,應該有明確的結論的!

例如,對碩士論文答辯而言,明明這個學生已經做了完全達到畢業底線的工作,可依然害怕面對答辯的每個環節。從論文查同、盲審到答辯,都是用害怕的心態去面對,那麼,自然會對那些嚴格要求的老師充滿畏懼感——”殺手型“的老師是加深了這些學生的情緒,但沒有他們的存在也不會消除這些情緒啊。

看我自己的學生吧,跟了我三年,照理應該很熟悉老師的個人風格,也知道老師把關的標準會高於底線標準,而且會一直嚴格要求到最後一刻。可是,在上答辯場之時,他依然可能表現出對未知狀況不能操控的茫然和畏難。我每每看著會在心中暗笑——也許這種適度的緊張還會幫助學生們在順利通過答辯時獲得更大的成就感、滿足感和幸福感呢!這些都是成長必須的經歷。

人要自信、自知,而且是自知上的自信(或等價的不自信,比如對自己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也是自知的),那麼在生活激流中應該是勇往直前,不必擔心未來如何。而自知和自信的獲得卻是需要以天賦或勤奮為基礎的。

如果學生在考試前的複習階段一直是按100分要求在準備,上考試之前也不會多驚慌——心裡有底嘛。對研究生答辯也一樣,如果走到答辯這一步時,他一直心裡有底,大概會更加從容和坦然一些。

說了自信和自知的問題,說了天賦和勤奮二者總得佔一來獲得自信和自知,剩下的問題便是“標準”。那麼,研究生需要創新嗎?

這個問題讓導師們來回答,答案肯定是兩類,需要和不需要都有,但需要者居多——這是主流觀點,也是培養人才的需要和規格要求——達不到這個要求,哪個學校敢隨便授予高層次學位呢?

我的觀點是:學術型研究生一定需要某種程度的創新。這是不需要質疑的,但創新本身也有類別、水平高低之分。

讓我們明白研究生需要什麼類別和水平的創新即可。

IDC研究報告表明,大部分研發人員做的90%的所謂“創新工作”是重複工作!蘇聯著名的創新理論家根裡奇.阿奇舒勒先生創立了著名的TRIZ理論(發明問題解決理論),他就指出:95%的科技和管理問題都可以依靠人力已有的知識體系來解決。所以,他從專利庫中歸納出來很多創新理論來指導科研人員從事創新工作。

在TRIZ理論中,發明(創新)被劃分為五個等級【1】,即:

1. 最小發明問題(占人類發明總數32%):主要依靠技術人員憑自身掌握的知識和經驗在本領域內進行正常設計,或僅對系統進行簡單改進和仿製。比如增加隔熱材料降低建築的熱量損失。

2. 小型發明問題(45%):採用本專業已有的理論、知識和經驗來對現有系統的某個元件進行改進。比如在氣焊槍上增加防回火裝置。

3. 中型發明問題(18%):運用本專業外但是一個學科內的現有方法和知識對已有系統的若干元件進行改進。比如在冰箱中用微控制器控制溫度。

4. 大型發明問題(4%):必須採用全新的原理、多學科交叉,來完成現有系統基本功能的創新。一般是從科學底層出發,而不是是工程技術角度。比如積體電路的發明。

5. 重大發明問題(少於1%):利用最新的科學原理來導致一種全新系統的發明、發現,主要依據人們對自然規律或科學原理的新發現。比如計算機的首次發明。

發明和創新兩個詞一直有點“掐”,包括英文也是如此,語言上都混亂,別說人們的認識就更難統一了。

引用上面一段,其實也是說明:我們對創新的認識也應該分層次和恰如其分。如果認可創新有級別和水平高低之分,我們只需要說明研究生在哪個級別上進行何種程度的創新工作便達到底線即可。

我個人認為:學術型研究的創新底線以小型發明問題為參考,專業型研究的創新底線以最小發明問題為參考(包括工作量)。

學術型研究生在現有知識體系下,能採用現有學科的已有理論、知識和經驗來解決現有技術系統中的某一個區域性技術問題即可。

從是否學科交叉來看,如果引入其他學科的理論、知識和方法,這種交叉創新的創新水平可能會高一點(但也不是絕對如此)。那些有學科交叉背景的研究生會受到導師們的歡迎,顯然是因為大家認同交叉創新相對更容易創新,難度更高。

如果是用已有的理論和知識、技術來首次解決這個技術問題,或者通過組合多種已有技術來解決已有問題,這也是一種技術運用創新或技術組合創新。如果研究生採用的工具是小範圍發明和使用的,顯然,推廣這個工具去解決已有問題或新問題會產生很多技術運用創新的成果。這個工作天地已經很廣闊了。事實上,人類發明的最大頭就在這裡。

討論前提是“在現有知識體系下”——這句話的含義是,由於資訊爆炸,如果我們用正確的科研方法做好綜述階段,則可以保證我們的創新工作水平。事實上,由於獲取資訊的侷限,我們很多人還是在無可奈何地走重複之路。即世界上有相同想法、在同時做一件事情的可能性相當高!這怎麼也避免不了。專利技術就是這樣應運而生,看誰跑在前面罷了。發表論文的控制相對較弱,於是可以看到大量的重複性工作出現在各種各類文獻上。

這個度就由學生和老師們自己掌握了。因此,走好第一步(綜述工作)非常重要,而且在答辯前還需要更新現狀評判。

事實上,老師們會把握的原則是:該碩士生在做工作的當時,其思維達到了一定的創新級別,即便最後成效一般,但工作量和過程還是有的,通過其論文工作也體現了學生具備相應的科學素養和專業技能。在這種情況下依然會同意通過答辯。

畢竟,碩士教育屬於精英教育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不能按舊有的一個尺度來嚴格要求現在所有的學生。

隨著專業型碩士研究生的出現,這個趨勢是也明顯的。(我們已經在降低發表學術論文的要求,更強調通過研發來解決實際問題。)

博士層次呢,此前一直在強調理論創新。事實上,我也看到一些博士論文最終成了碩士論文的平行堆積,即多幾個技術創新,是靠量取勝,即發明級別可能從小型發明問題的級別上升到了中型發明問題的級別(只是做量的對比,事實上一個博士不太可能獨立解決中型發明問題,那都是一個團隊的工作)。

說到這裡,對比人類發明問題的級別、比例,我們都可以大致明白自身在其中的相對位置。

既然我們培養人才的主要方向還是解決社會實際技術問題,那麼,不管“採用”或“提出”,只要真正能夠很好地解決這個實際問題,那也是很好的能力和水平的體現。怕就是怕有人是閉門造車,其論文工作根本和實際無關,只是隨便拿一些資料來測試自己“改進”過的演算法,所謂“改進”只是調整一個引數值,而PK的物件又是“老弱病殘”類(比如幾十年前的經典演算法),這如何說明該生掌握了科學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呢?

關於“創新”有太多內容可以探討,本文只是拋磚引玉罷了(拋磚引磚也行啊~~~~)。

站在學生角度,如果能夠無悔研究生階段的三年,這已經是非常好的回報了!這個人生投資是值得的。:)

今天在評審學生答辯論文,其中一人發表若干篇小論文(年均兩篇以上),但學位論文的工作真是乏善可陳,不成體系(可能是寫作組織問題);另外一人只是錄用一篇小論文,但學位論文寫出來是遊刃有餘的感覺,一看就是訓練有素。對於二者,我是非常欣賞後者,因為這表現出來學生有紮實的專業技能和較好的科研能力,表現導師對學生指導是成功而負責的。

是啊,平心而論,創新的評判和數量無關,和成果無關。但這個社會有點顛倒過來。對於那些社會沒有“善待”的學生們,如果你們沒有因為多發文章而拿到高額獎學金而承受了經濟損失,請靜心為自己鼓掌吧,因為你堅持了學術上的不浮躁,也最終收穫了人生最寶貴的東西——這或許要你在很久之後才會品出來的。

即便你們現在有點“怨”要求嚴格的導師,因為老師不同意你隨便多發論文去換取經濟或社會利益,也請暫時留著這份情緒來慢慢沉澱給歲月吧。或許會有那麼一天,你會真心地說:老師,謝謝您!

最後補充:上面同學的問題中實際還涉及選題問題——選題是否得當也是能否取得創新結果的關鍵。希望有時間另外討論。你可以忠告師弟師妹的是:別走老路(選題也有審美疲勞),而且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管你有多高吧,至少在同一選題內要站在你的研究基礎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