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的彌天大謊:為什麼我們誤把渴望當幸福
如:為什麼我們買彩票(幻想中獎)會覺得是幸福的?如奧爾茲和米爾納的小白鼠一樣,以為讓自己觸下電就有吃的,就一直在電線上跑來跑去直到爪子被燙焦···。
大量的多巴胺並不能產生快樂的感覺,那種感覺更像是一種激勵。我們會覺得警醒、清醒、著迷。我們發現瞭如何才能得到快樂,而且願意為了獲得這種感覺付出努力。
多巴胺有它的好處,它可以讓我們去工作、去獲取。然而現代科技“及時行樂”的特點配上原始的激勵系統,就會讓我們成為多巴胺的奴隸,從此欲罷不能。如逛視訊網站,也許下一頁就有你喜歡的視訊,因此你會不停地點選重新整理按鈕(像強迫症般);玩遊戲期間不確定的“得分、爆裝備”和“升級”會讓你的多巴胺神經元不停燃燒,讓你上癮。
很多想從你身上賺錢的人(營銷者、超市人員等)都會在方方面面設計得讓我們更有購買慾,如打折啊,一些振奮人心的氣味,再給你時間或數量限制(一日促銷、中午截止等),你就會像在大草原上搶奪最後一點食物那樣,衝上去大搶特搶。
解決方法:尋找日常生活中的例項,找到有多少意志力失效的情況是多巴胺引起的。仔細觀察商家的技巧。這也有助於理解一些購物的祕密,如為什麼有些東西在商店看起來吸引人,回到家卻不是(因為家裡沒有擾亂你判斷的多巴胺)。
雖然我們所處的世界總讓我們產生慾望,但我們只要用心觀察,就能看透一些東西。知道那是怎麼一回事並不能完全消除你的慾望,但它能讓你至少有機會抗爭一下,鍛鍊一下“我不要”力量
我們也可以反過來利用多巴胺,為了我的“我想要”挑戰釋放多巴胺,將那些拖延著不想做的事與能讓你多巴胺神經元燃燒的事聯絡在一起,促使你自己去做那些事。(我之前就把打掃家務看成是自己在遊戲掃怪,使得自己對打掃充滿了活力)。
如果你強迫你的大腦,讓它一邊期待著獎勵——獲得快樂、幸福和滿足,結束痛苦和壓力,一邊真切地感受現實狀況,那麼大腦最終會調整它的期望值。測試獎勵的承諾,做那些大腦告訴你你會快樂,但似乎無法讓你滿足的事,比如吃零食、購物、電視以及與網路相關的,浪費時間的事,注意觀察自己放縱時的感受,現實(現實的感受)和大腦的承諾相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