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故事理解時間管理的必要
故事一:
農夫早上起來,對妻子說要去耕地了。可是當他走到要耕的那片地時,發現耕地的機器(耕耘機)需要加油了,農夫就準備去加油。可是剛想到機器加油,就想起家裡的四五頭豬早上還沒喂。這機器沒油就是不工作,豬沒加油,也就是沒吃飽可是要餓瘦了。農夫決定回家先餵豬。當他經過倉庫的時候,農夫看到幾隻土豆,一下子想到自家的土地地可能要發芽了,應該去看看。農夫就朝土豆地走去。半路經過了木柴堆,想起來妻子提醒了幾次,家裡的木柴要用完了,需要抱一些木柴回去。當他剛走近木柴堆,農夫發現有隻雞躺在地下,他認出來這是自己的雞,原來是腳受傷了……就這樣,農夫一大早就出門了,直到太陽落山才回來,忙了一天,暈頭轉向,結果呢?豬也沒喂,油也沒加,最重要的是,地也沒耕。
故事裡的農夫,時間都用在了去另一個任務的路上,結果什麼都沒有做成。好像我平常,在學習計算機的時候,看到一個新聞,然後就點了進去,看完新聞後,又發現微博似乎還沒有看,有去看微博,看完微博,有發現還有一個電影沒有下載,於是就開始找資源,下載電影,然後一上午就過去了,而我的計算機進度還是沒動。很多時候我們知道堅持的重要,不過在臨時的干擾面前,往往出現忘記了最初的目標。所以,最重要的一個職業習慣,就是每天約束自己,耕完今天這片田。
故事二:
課上,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個玻璃罐子,然後從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從罐口放進罐子裡的鵝卵石。教授把石塊放完後問他的學生:“你們說這個罐子是不是滿的?”,“是。”所有的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教授笑著從桌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它們從罐口倒下去,搖一搖,問:“現在罐子是不是滿了?”大家都有些不敢回答,一位學生怯生生地細聲回答:“也許沒滿。”教授不語,又從桌下拿出一袋沙子,慢慢倒進罐子裡,然後又問學生:“現在呢?”“沒有滿!”全班學生很有信心地回答說。是的,教授又從桌子底下拿出一大瓶水,緩緩倒進看起來已經被鵝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滿的玻璃罐。
一個平常的玻璃罐就這樣裝下了這麼多東西,但如果不先把最大的鵝卵石放進罐子,也許以後永遠沒機會把它們再放進去了。生活中那麼多事情,其實都可以像往這個玻璃罐裡放東西那樣,先進行時間級別分類,如根據大學生的日常安排,按照“事分輕重緩急”進行組合,確定先後順序,做到不遺不漏。還是要清楚生活中的鵝軟石是什麼,現在就是計算機和英語呀。
結語
時間管理說了好多次,可是卻遲遲沒有做到知行合一。所帶來的結果就是,重要的事情總是沒有時間去做好,生活很亂,專案總是需要延期。實在需要認真一些的對待時間管理,需要搞清楚什麼事情對於自己來說是最重要的,然後做好計劃,也就是對做事情的時間進行合理分配。做到言出必行,做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