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my.cnf 引數 詳解
[client]
port = 3306 //客戶端埠號為3306
socket = /tmp/mysql.sock //套接字檔案(sockets),這種檔案一般用在網路上的資料套接,mysqld守護程序生成了這個檔案,其他與mysql相關的程式想使用mysql,估計就是通過這個檔案了。
[mysql]
no-auto-rehash //僅僅允許使用鍵值的 UPDATEs 和 DELETEs .
[mysqld]
character-set-server = utf8 //新資料庫或資料表的預設字符集。為了與MySQL的早期版本保持相容,這個字符集也可以用–default-character-set選項給出; 但這個選項已經顯得有點過時了。
replicate-ignore-db = mysql //不對這個資料庫進行映象處理。
replicate-ignore-db = test
replicate-ignore-db = information_schema
user = mysql //mysqld程式在啟動後將在給定UNIX/Linux賬戶下執行; mysqld必須從root賬戶啟動才能在啟動後切換到另一個賬戶下執行; mysqld_safe指令碼將預設使用–user=mysql選項來啟動mysqld程式。
port = 3306 //為MySQL程式指定一個TCP/IP通訊埠(通常是3306埠)。
socket = /tmp/mysql.sock
basedir = /usr/local/mysql //使用給定目錄作為根目錄(安裝目錄)。
datadir = /data/mysql/data //從給定目錄讀取資料庫檔案。
open_files_limit = 10240 //設定開啟檔案數量允許至少值。
back_log = 600 //back_log是作業系統在監聽佇列中所能保持的連線數,佇列儲存了再mysql連線管理器執行緒處理之前的連線,如果你有非常高的連線率並且出現"connection refused"報錯,你就應該增加此處的值。檢查你的作業系統文件來獲取這個變數的最大值,如果將back_log設定到比你作業系統限制更高的值,將會沒有效果。
max_connections = 3000 //MySQL伺服器同時處理的資料庫連線的最大數量(預設設定是100)。
max_connect_errors = 6000 //每個客戶端連線最大的錯誤允許數量,如果達到了此限制,這個客戶端將會被mysql服務阻止直到執行了“flush hosts”或者服務重啟;非法的密碼以及其他在連結時的錯誤會增加此值,檢視“aborted_connects”狀態來獲取全域性計數器。
table_cache = 614 //同時開啟的資料表的數量(預設設定是64)。所有執行緒所開啟表的數量,增加此值就增加了Mysqld所需要的檔案描述符的數量,這樣你需要確認在【mysqld】中“open-files-limit”變數設定開啟檔案數量允許至少4096, table_cache=2048.
external-locking = FALSE //允許外部檔案級別的鎖,開啟檔案鎖會對效能造成負面影響,所以只有在你在同樣的檔案上執行多個數據庫例項時才使用此選項(注意仍會有其他約束!),或者你在檔案層面上使用了其他一些軟體依賴來鎖定MyISAM表。
max_allowed_packet = 32M //服務所能處理的請求包的最大大小以及服務所能處理的最大的請求大小(當與大的BLOB欄位一起工作時相當必要),每個連結獨立的大小,大小動態增加。
sort_buffer_size = 2M //為排序操作分配的快取區的長度(預設設定是2M); 如果這個快取區太小,則必須建立一個臨時檔案來進行排序。
join_buffer_size = 2M //在參加JOIN操作的資料列沒有索引時為JOIN操作分配的快取區長度(預設設定是128K)。
thread_cache_size = 300 //我們在cache中保留多少執行緒用於重用,當一個客戶端斷開連線後,如果cache中的執行緒還少於thread_cache_size,則客戶端執行緒被放入cache中,這可以在你需要大量新連線的時候極大的減少執行緒建立的開銷(一般來說如果你有好的執行緒模型的話,這不會有明顯的效能提升)。
thread_concurrency = 8 //允許執行緒併發大小,官方推薦設定和 CPU 最大執行緒一樣。
query_cache_size = 512M //查詢快取區的最大長度(預設設定是0,不開闢查詢快取區)。
query_cache_limit = 2M //允許臨時存放在查詢快取區裡的查詢結果的最大長度(預設設定是1M)。
query_cache_min_res_unit = 2k //設定查詢快取分配記憶體的最小單位,要適當地設定此引數,可以做到為減少記憶體塊的申請和分配次數,但是設定過大可能導致記憶體碎片數值上升。預設值為4K,建議設定為1k~16K。
default-storage-engine = MyISAM //新資料表的預設資料表型別(預設設定是MyISAM)。這項設定還可以通過–default-table-type選項來設定。
default_table_type = MyISAM //當建立新表時作為預設使用的表型別,如果在建立表示沒有特別執行表型別,將會使用此值。
thread_stack = 192K //執行緒使用的堆大小,此容量的記憶體在每次連線時被預留。mysql本身常不會需要超過64K的記憶體,如果你使用你自己的需要大量堆的UDF函式,或者你的作業系統對於某些操作需要更多的堆,你也許需要將其設定的更高一點。
transaction_isolation = READ-COMMITTED //設定預設的事務隔離級別,可用的級別有:READ-UNCOMMITTED, READ-COMMITTED, REPEATABLE-READ, SERIALIZABLE。
tmp_table_size = 246M //臨時HEAP資料表的最大長度(預設設定是32M); 超過這個長度的臨時資料表將被轉換為MyISAM資料表並存入一個臨時檔案。
max_heap_table_size = 246M //HEAP資料表的最大長度(預設設定是16M); 超過這個長度的HEAP資料表將被存入一個臨時檔案而不是駐留在記憶體裡。
long_query_time = 3 //慢查詢的執行用時上限(預設設定是10s)。
log-bin = /data/mysql/3306/mysql-bin //把對資料進行修改的所有SQL命令(也就是INSERT、UPDATE和DELETE命令)以二進位制格式記入日誌(二進位制變更日誌,binary update log)。這種日誌的檔名是filename.n或預設的hostname.n,其中n是一個6位數字的整數(日誌檔案按順序編號)。
binlog_cache_size = 4M //在一個事務中binlog為了記錄sql狀態所持有的cache大小,如果你經常使用大的,多宣告的事務,你可以增加此值來獲得更大的效能,所有從事務來的狀態都被緩衝在binlog緩衝中,然後再提交後一次性寫入到binlog中,如果事務比此值大,會使用磁碟上的臨時檔案來替代,此緩衝在每個連結的事務第一次更新狀態時被建立。
binlog_format = MIXED //STATEMENT,ROW,MIXED # 基於SQL語句的複製(statement-based replication, SBR),基於行的複製(row-based replication, RBR),混合模式複製(mixed-based replication, MBR)。相應地,binlog的格式也有三種:STATEMENT,ROW,MIXED。
max_binlog_cache_size = 8M //最大的二進位制Cache日誌緩衝區尺寸。
max_binlog_size = 1G //二進位制日誌檔案的最大長度(預設設定是1GB)。在前一個二進位制日誌檔案裡的資訊量超過這個最大長度之前,MySQL伺服器會自動提供一個新的二進位制日誌檔案接續上。
expire_logs_days = 30 //超過30天的binlog刪除。
key_buffer_size = 256M //用來存放索引區塊的RMA值(預設設定是8M)。
read_buffer_size = 1M //為從資料表順序讀取資料的讀操作保留的快取區的長度(預設設定是128KB); 這個選項的設定值在必要時可以用SQL命令SET SESSION read_buffer_size = n命令加以改變。
read_rnd_buffer_size = 16M //類似於read_buffer_size選項,但針對的是按某種特定順序(比如使用了ORDER BY子句的查詢)輸出的查詢結果(預設設定是256K)。
bulk_insert_buffer_size = 64M //為一次插入多條新記錄的INSERT命令分配的快取區長度(預設設定是8M)。
myisam_sort_buffer_size = 128M //MyISAM 設定恢復表之時使用的緩衝區的尺寸,當在REPAIR TABLE或用CREATE INDEX建立索引或ALTER TABLE過程中排序 MyISAM索引分配的緩衝區。
myisam_max_sort_file_size = 10G //MyISAM 如果臨時檔案會變得超過索引,不要使用快速排序索引方法來建立一個索引。註釋:這個引數以位元組的形式給出.重建MyISAM索引(在REPAIR TABLE、ALTER TABLE或LOAD DATA INFILE過程中)時,允許MySQL使用的臨時檔案的最大空間大小。如果檔案的大小超過該值,則使用鍵值快取建立索引,要慢得多。該值的單位為位元組。
myisam_repair_threads = 1 //如果該值大於1,在Repair by sorting過程中並行建立MyISAM表索引(每個索引在自己的執行緒內)。
myisam_recover //允許的GROUP_CONCAT()函式結果的最大長度。
skip-name-resolve //grant 時,必須使用ip不能使用主機名。
master-connect-retry = 10 //如果與主控伺服器的連線沒有成功,則等待n秒(s)後再進行管理方式(預設設定是60s)。如果從屬伺服器存在mater.info檔案,它將忽略此選項。
slave-skip-errors = 1032,1062,126,1114,1146,1048,1396 //即使發生出錯程式碼為n1、n2等的錯誤,映象處理工作也繼續進行(即不管發生什麼錯誤,映象處理工作也繼續進行)。如果配置得當,從屬伺服器不應該在執行 SQL命令時發生錯誤(在主控伺服器上執行出錯的SQL命令不會被髮送到從屬伺服器上做映象處理); 如果不使用slave-skip-errors選項,從屬伺服器上的映象工作就可能因為發生錯誤而中斷,中斷後需要有人工參與才能繼續進行。
server-id = 1 //給伺服器分配一個獨一無二的ID編號; n的取值範圍是1~2的32次方啟用二進位制日誌功能。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 = 16M //幀快取的控制物件需要從此處申請快取,所以該值與innodb_buffer_pool對應。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1024M //包括資料頁、索引頁、插入快取、鎖資訊、自適應雜湊所以、資料字典資訊。
innodb_data_home_dir = /data/mysqldata/ //InnoDB主目錄,所有與InnoDB資料表有關的目錄或檔案路徑都相對於這個路徑。在預設的情況下,這個主目錄就是MySQL的資料目錄。
innodb_data_file_path = ibdata1:2000M;ibdata2:10M:autoextend //用來容納InnoDB為資料表的表空間: 可能涉及一個以上的檔案; 每一個表空間檔案的最大長度都必須以位元組(B)、兆位元組(MB)或千兆位元組(GB)為單位給出; 表空間檔案的名字必須以分號隔開; 最後一個表空間檔案還可以帶一個autoextend屬性和一個最大長度(max:n)。例如,ibdata1:1G; ibdata2:1G:autoextend:max:2G的意思是: 表空間檔案ibdata1的最大長度是1GB,ibdata2的最大長度也是1G,但允許它擴充到2GB。除檔名外,還可以用硬碟分割槽的設定名來定義表
空間,此時必須給表空間的最大初始長度值加上newraw關鍵字做字尾,給表空間的最大擴充長度值加上raw關鍵字做字尾(例如/dev/hdb1: 20Gnewraw或/dev/hdb1:20Graw); MySQL 4.0及更高版本的預設設定是ibdata1:10M:autoextend。#innodb_data_file_path = ibdata1:50M:autoextend
innodb_log_group_home_dir = /data/mysqldata/ //用來存放InnoDB日誌檔案的目錄路徑(如ib_logfile0、ib_logfile1等)。在預設的情況下,InnoDB驅動程式將使用 MySQL資料目錄作為自己儲存日誌檔案的位置。
innodb_file_io_threads = 4 //I/O操作(硬碟寫操作)的最大執行緒個數(預設設定是4)。
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 = 8 //InnoDB驅動程式能夠同時使用的最大執行緒個數(預設設定是8)。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2 //這個選項決定著什麼時候把日誌資訊寫入日誌檔案以及什麼時候把這些檔案物理地寫(術語稱為”同步”)到硬碟上。設定值0的意思是每隔一秒寫一次日誌並進行 同步,這可以減少硬碟寫操作次數,但可能造成資料丟失; 設定值1(設定設定)的意思是在每執行完一條COMMIT命令就寫一次日誌並進行同步,這可以防止資料丟失,但硬碟寫操作可能會很頻繁; 設定值2是一般折衷的辦法,即每執行完一條COMMIT命令寫一次日誌,每隔一秒進行一次同步。
innodb_log_buffer_size = 16M //事務日誌檔案寫操作快取區的最大長度(預設設定是1MB)。
innodb_log_file_size = 128M //事物日誌大小.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 = 3 //使用多少個日誌檔案(預設設定是2)。InnoDB資料表驅動程式將以輪轉方式依次填寫這些檔案; 當所有的日誌檔案都寫滿以後,之後的日誌資訊將寫入第一個日誌檔案的最大長度(預設設定是5MB)。這個長度必須以MB(兆位元組)或GB(千兆位元組)為單 位進行設定。
innodb_max_dirty_pages_pct = 90 //innodb主執行緒重新整理快取池中的資料,使髒資料比例小於90%.
innodb_lock_wait_timeout = 120 //如果某個事務在等待n秒(s)後還沒有獲得所需要的資源,就使用ROLLBACK命令放棄這個事務。這項設定對於發現和處理未能被InnoDB資料表驅動 程式識別出來的死鎖條件有著重要的意義。這個選項的預設設定是50s。
innodb_file_per_table = 0 //0表示關閉獨立的表空間,1表示開啟獨立的表空間
[mysqldump]
quick //不要在將記憶體中的整個結果寫入磁碟之前快取. 在匯出非常巨大的表時需要此項 。
max_allowed_packet = 32M //服務所能處理的請求包的最大大小以及服務所能處理的最大的請求大小(當與大的BLOB欄位一起工作時相當必要),每個連結獨立的大小,大小動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