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百川來了:誰可能會頭疼?
文/王如晨
昨天,阿里無線推出一個百川計劃,說是要輸出基礎設施,打造一個開放的移動網際網路應用開發及商業化平臺。
你知道,阿里本身有獨立的阿里雲業務,也是被視為未來的戰略型業務。它們有什麼區別嗎?
在馬雲強調過的“雲+端”戰略裡,阿里雲屬於更為幕後的基礎設施,它的服務主要集中關鍵行業。上半年,阿里雲在廣電、金融等許多領域進展很快。當時我說,阿里已經是中國最大的公有云公司了。
阿里百川雖然也是水電煤的服務,但它側重的是應用層面,直接對接商業化,服務於應用開發者、品牌企業、商戶。
你能看出,阿里百川事實上正是建立在阿里雲基礎上的應用層。從昨天逍遙子(張勇)的表達中,我覺得,它的意義,已經超越阿里無線的生態構建,完全有望成為阿里集團諸多業務的集大成平臺。我預感,這一塊業務未來很有可能在阿里系裡進一步獨立。
你看它的落地路徑:阿里做生意,從不喜歡只提供一個模組或者環節的服務,而是生態鏈構建。百川計劃也是如此,它覆蓋了技術服務、商業化、資料、廣告推廣,甚至延伸到一部分孵化功能。當然,它的另一張面孔,也是一個移動網際網路創業平臺。
這個平臺有啥看點,對於行業來說,有什麼影響,你覺得誰會頭疼?
1、大幅降低移動網際網路應用開發的門檻,讓整個產業鏈流程標準化、透明化,分工合理,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當然,過往漫天要價的APP開發商可能要頭疼了。
過去APP開發體系混亂,技術、標準、流程不一,早期,開發一個APP很貴,4年前某一天,我跟一位朋友去位於上海西南的一家APP外包商,創始人傲嬌得不得了,一個僅僅圖文並茂閱讀APP,開發要價竟然近百萬人民幣,坑爹不眨眼。
百川提供整體的SDK包,那些具有一定技術能力的品牌企業、商戶就不用受第三方開發商的忽悠了。當然第三方開發商依然會存在,只是暴利機會沒了。它們如果轉戰百川,倒是能讓服務鏈更細分、專業。
整體來說,百川降低了產業鏈壁壘,能縮短APP創意到應用市場之間的距離,能讓整個移動網際網路市場的資源得以優化配置,形成專業的人做專業事的格局。
2、一個整合技術、商業優勢資源的開放平臺、創業平臺,一個商業閉環體系。小型O2O企業、移動網際網路創業平臺會頭疼的。
這不是阿里無線第一次開放,不過之前散養過度,服務僅止於開放開發介面與必備的技術支援。這導致開發者推出的各種應用,由於它們後續商業化能力不一,甚至不參與商業化,於是在技術、商業推廣運營、資料需求方面,很難形成競爭力,它們沉澱的資料,也無法迴流到阿里平臺。整體上,整個市場是無序的。
百川平臺則提供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覆蓋技術、資料服務、商業化,阿里百川甚至還具有一部分創業孵化功能,對於看中的APP,會提供創業場地與融資支援。
這條資訊業不要忽略:阿里百川還將依託淘寶平臺,授權APP匯入淘寶O2O鏈條,實現淘寶賬號登陸,接入交易體系,打通推廣、支付、後臺管理的全鏈條。而且,淘寶和天貓的電子憑證、積分會員、阿里高德LBS服務,也將融入其中。
所以,百川本身也可以視為阿里系O2O資源的服務整合。
這是條很長的鏈條。如果阿里百川成軍,那些小型o2o企業,那些火爆一時的移動網際網路創業基地,如果還堅持孤立運營的話,未來日子會很難過。這些話,最好不要讓李開復老師與他創立的創新工場看到,真的很頭疼。當然,開復這些導師們,完全可以到百川上指導創業。
3、瓦解現有移動網際網路入口格局,騰訊微信服務號、百度直達號、各種垂直類APP,也會受到抑制。
百川商業化服務方面,其實就是依託阿里大電商平臺,通過扶持APP市場,分流垂直應用,瓦解過去的移動網際網路入口格局。
所謂入口,早已不是一個過度集中的單一平臺,後者根本無法容納更多,硬生生整合,反會導致整個入口失去存在價值。你覺得百度地圖會成為入口集大成麼?我還是用它來導航,只是偶爾用它的“發現”。微信算得上平臺,但是垂直的商業化服務功能非常有限。
你看,美團、大眾點評們早就開始強化垂直類APP的佈局了。昨天,百川大會現場,雕爺、李瑜們做的,都是垂直的應用。
所以,那些總想在入口塞入太多服務的模式,將被百川這樣的平臺瓦解掉。
4、缺乏更多商業化能力的移動分發平臺商、靠整合APP發財的移動終端商,甚至還包括移動終端企業的應用商店,可能要麻煩了。
百川未來其實也是一個移動分發平臺。我說了,它未來就是一個按照需要來取的APP超市,可以根據應用來定義產品。這樣,那些沒有更多商業化能力的應用分發商們,就面臨考驗。呵呵,不是每家企業都是周鴻禕的360。
過去,移動終端企業獲利的方式,主要是應用分發,但是,等到百川起來之後,終端企業想靠這個比較難,過去各種應用因為缺乏商業化能力,相對更依賴終端廠家,未來它們可以騰出精力跟線下合作,終端雖然繞不過,但是話語權會被削弱。
許多終端企業建立的應用商店,未來就更難以生存了。實際上,過去一年,就連三星這樣的企業,也關閉了部分應用通過。連蘋果這樣的大牛,也已經感受到海量APP沉澱在平臺上,根本見不到天日。
也就是說,阿里百川未來會變相掌控下游終端,從手機、平板、電視以及到各種智慧硬體終端的分發平臺。
當然,我相信,未來的移動終端一定不會像現在這樣形態單一。各種手持裝置、可穿戴裝置以及更多物聯網終端裡,將會整合海量的APP。
當然,要說阿里百川一定會成功,誰也不敢打包票。我的判斷是,儘管阿里資源豐富,但是,有一點應該會限制它的擴張速度,那就是移動網際網路向物聯網世界的過渡。
上面,我說了,目前的移動終端,也就是使用者端,產品形態還很單一,就是手機、平板,電視應用還遠沒有普及。這種現狀已經導致蘋果與安卓兩大平臺上的各種應用,大部分淪為雞肋。畢竟,現有的移動終端所能整合的數量有限。應用商店的建設熱潮已經褪去。
阿里百川,以及更多開放的移動網際網路應用平臺,未來的壯大,將視一個更大規模的物聯網的普及速度,它會為海量應用開啟一個龐大的出海口。
最後也補一句,雖然我說阿里百川若成軍,許多企業會頭疼,其實,話說回來,每當一個平臺級服務誕生,在它上面產生的生態效應會遠遠大過過去分散的競爭,只是市場需要適應、接受它到底姓“阿里”還是其他而已。
(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
http://tech.sina.com.cn/zl/post/detail/i/2014-10-15/pid_84629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