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計算機各個組成部分介紹

計算機各個組成部分介紹

 CPU

簡介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器)是計算機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是一臺電腦的核心,相當於人的大腦,它的內部結構分為控制單元、邏輯單元和儲存單元三大部分。目前CPU主要接

CPU

口型別有兩種:一種是INTEL的LGA775(又稱為Socket T),另一種是AMD的Socket940(Socket AM2)。CPU的主要效能指標:主頻前端匯流排頻率、L1 和L2Cache的容量和速率、支援的擴充套件指令集CPU核心工作電壓地址匯流排寬度等等。CPU的生產廠商現在主要有Intel、AMD兩家,其中Intel公司的CPU產品市場佔有量最高。目前市場上主流的CPU有:Intel公司的Conroe 系列、Pentium E系列、Celeron系列;AMD 公司的弈龍系列、Athlon64 X2 系列、速龍系列等等。

效能引數

  1.主頻   主頻也叫時鐘頻率,單位是MHz(或GHz),用來表示CPU的運算、處理資料的速度。CPU的主頻=外頻×倍頻係數。很多人認為主頻就決定著CPU的執行速度,這不僅是個片面的,而且對於伺服器來講,這個認識也出現了偏差。至今,沒有一條確定的公式能夠實現主頻和實際的運算速度兩者之間的數值關係,即使是兩大處理器廠家Intel和AMD,在這點上也存在著很大的爭議,我們從Intel的產品的發展趨勢,可以看出Intel很注重加強自身主頻的發展。像其他的處理器廠家,有人曾經拿過一塊1G的全美達處理器來做比較,它的執行效率相當於2G的Intel處理器。   所以,CPU的主頻與CPU實際的運算能力是沒有直接關係的,主頻表示在CPU內數字脈衝訊號震盪的速度。在Intel的處理器產品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這樣的例子:1 GHz Itanium晶片能夠表現得差不多跟2.66 GHz Xeon/Opteron一樣快,或是1.5 GHz Itanium 2大約跟4 GHz Xeon/Opteron一樣快。CPU的運算速度還要看CPU的流水線、
匯流排
等等各方面的效能指標。   當然,主頻和實際的運算速度是有關的,只能說主頻僅僅是CPU效能表現的一個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體效能。   2.外頻    外頻是CPU的基準頻率,單位是MHz。CPU的外頻決定著整塊主機板的執行速度。通俗地說,在桌上型電腦中,我們所說的超頻,都是超CPU的外頻(當然一般情況下,CPU的倍頻都是被鎖住的)相信這點是很好理解的。但對於伺服器CPU來講,超頻是絕對不允許的。前面說到CPU決定著主機板的執行速度,兩者是同步執行的,如果把伺服器CPU超頻了,改變了外頻,會產生非同步執行,(桌上型電腦很多主機板都支援非同步執行)這樣會造成整個伺服器系統的不穩定。   目前的絕大部分電腦系統中外頻也是記憶體與主機板之間的同步執行的速度,在這種方式下,可以理解為CPU的外頻直接與記憶體相連通,實現兩者間的同步執行狀態。外頻與前端匯流排(FSB)頻率很容易被混為一談,下面的前端匯流排介紹我們談談兩者的區別。   3.前端匯流排(FSB)頻率    前端匯流排(FSB)頻率(即
匯流排頻率
)是直接影響CPU與記憶體直接資料交換速度。有一條公式可以計算,即資料頻寬=(匯流排頻率×資料位寬)/8,資料傳輸最大頻寬取決於所有同時傳輸的資料的寬度和傳輸頻率。比方,現在的支援64位的至強Nocona,前端匯流排是800MHz,按照公式,它的資料傳輸最大頻寬是6.4GB/秒。   外頻與前端匯流排(FSB)頻率的區別:前端匯流排的速度指的是資料傳輸的速度,外頻是CPU與主機板之間同步執行的速度。也就是說,100MHz外頻特指數字脈衝訊號在每秒鐘震盪一億次;而100MHz前端匯流排指的是每秒鐘CPU可接受的資料傳輸量是100MHz×64bit÷8bit/Byte=800MB/s。   其實現在“HyperTransport”構架的出現,讓這種實際意義上的前端匯流排(FSB)頻率發生了變化。之前我們知道IA-32架構必須有三大重要的構件:記憶體控制器Hub (MCH) ,I/O控制器Hub和PCI Hub,像Intel很典型的晶片組Intel 7501、Intel7505晶片組,為雙至強處理器量身定做的,它們所包含的MCH為CPU提供了頻率為533MHz的前端匯流排,配合DDR記憶體,前端匯流排頻寬可達到4.3GB/秒。但隨著處理器效能不斷提高同時給系統架構帶來了很多問題。而“HyperTransport”構架不但解決了問題,而且更有效地提高了匯流排頻寬,比方AMD Opteron處理器,靈活的HyperTransport I/O匯流排體系結構讓它整合了記憶體控制器,使處理器不通過系統匯流排傳給晶片組而直接和記憶體交換資料。這樣的話,前端匯流排(FSB)頻率在AMD Opteron處理器就不知道從何談起了。   4.CPU的位和字長   位:在數位電路和電腦技術中採用二進位制,程式碼只有“0”和“1”,其中無論是“0”或是“1”在CPU中都是 一“位”。   字長:電腦技術中對CPU在單位時間內(同一時間)能一次處理的二進位制數的位數叫字長。所以能處理字長為8位資料的CPU通常就叫8位的CPU。同理32位的CPU就能在單位時間內處理字長為32位的二進位制資料。位元組和字長的區別:由於常用的英文字元用8位二進位制就可以表示,所以通常就將8位稱為一個位元組。字長的長度是不固定的,對於不同的CPU、字長的長度也不一樣。8位的CPU一次只能處理一個位元組,而32位的CPU一次就能處理4個位元組,同理字長為64位的CPU一次可以處理8個位元組。   5.倍頻係數   倍頻係數是指CPU主頻與外頻之間的相對比例關係。在相同的外頻下,倍頻越高CPU的頻率也越高。但實際上,在相同外頻的前提下,高倍頻的CPU本身意義並不大。這是因為CPU與系統之間資料傳輸速度是有限的,一味追求高倍頻而得到高主頻的CPU就會出現明顯的“瓶頸”效應—CPU從系統中得到資料的極限速度不能夠滿足CPU運算的速度。一般除了工程樣版的Intel的CPU都是鎖了倍頻的,而AMD之前都沒有鎖,現在AMD推出了黑盒版CPU(即不鎖倍頻版本,使用者可以自由調節倍頻,調節倍頻的超頻方式比調節外頻穩定得多)。   6.快取   快取大小也是CPU的重要指標之一,而且快取的結構和大小對CPU速度的影響非常大,CPU內快取的執行頻率極高,一般是和處理器同頻運作,工作效率遠遠大於系統記憶體和硬碟。實際工作時,CPU往往需要重複讀取同樣的資料塊,而快取容量的增大,可以大幅度提升CPU內部讀取資料的命中率,而不用再到記憶體或者硬碟上尋找,以此提高系統性能。但是由於CPU芯片面積和成本的因素來考慮,快取都很小。   L1 Cache(一級快取)是CPU第一層快取記憶體,分為資料快取和指令快取。內建的L1快取記憶體的容量和結構對CPU的效能影響較大,不過高速緩衝儲存器均由靜態RAM組成,結構較複雜,在CPU管芯面積不能太大的情況下,L1級快取記憶體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一般伺服器CPU的L1快取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   L2Cache(二級快取)是CPU的第二層快取記憶體,分內部和外部兩種晶片。內部的晶片二級快取執行速度與主頻相同,而外部的二級快取則只有主頻的一半。L2快取記憶體容量也會影響CPU的效能,原則是越大越好,以前家庭用CPU容量最大的是512KB,現在膝上型電腦中也可以達到2M,而伺服器和工作站上用CPU的L2快取記憶體更高,可以達到8M以上。   L3Cache(三級快取),分為兩種,早期的是外接,現在的都是內建的。而它的實際作用即是,L3快取的應用可以進一步降低記憶體延遲,同時提升大資料量計算時處理器的效能。降低記憶體延遲和提升大資料量計算能力對遊戲都很有幫助。而在伺服器領域增加L3快取在效能方面仍然有顯著的提升。比方具有較大L3快取的配置利用實體記憶體會更有效,故它比較慢的磁碟I/O子系統可以處理更多的資料請求。具有較大L3快取的處理器提供更有效的檔案系統快取行為及較短訊息和處理器佇列長度。   其實最早的L3快取被應用在AMD釋出的K6-III處理器上,當時的L3快取受限於製造工藝,並沒有被整合進晶片內部,而是整合在主機板上。在只能夠和系統匯流排頻率同步的L3快取同主記憶體其實差不了多少。後來使用L3快取的是英特爾為伺服器市場所推出的Itanium處理器。接著就是P4EE和至強MP。Intel還打算推出一款9MB L3快取的Itanium2處理器,和以後24MB L3快取的雙核心Itanium2處理器。   但基本上L3快取對處理器的效能提高顯得不是很重要,比方配備1MB L3快取的Xeon MP處理器卻仍然不是Opteron的對手,由此可見前端匯流排的增加,要比快取增加帶來更有效的效能提升。   7.CPU擴充套件指令集   CPU依靠指令來計算和控制系統,每款CPU在設計時就規定了一系列與其硬體電路相配合的指令系統。指令的強弱也是CPU的重要指標,指令集是提高微處理器效率的最有效工具之一。從現階段的主流體系結構講,指令集可分為複雜指令集和精簡指令集兩部分,而從具體運用看,如Intel的MMX(Multi Media Extended)、SSE、SSE2(Streaming-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Extensions 2)、SEE3和AMD的3DNow!等都是CPU的擴充套件指令集,分別增強了CPU的多媒體、圖形圖象和Internet等的處理能力。我們通常會把CPU的擴充套件指令集稱為”CPU的指令集”。SSE3指令集也是目前規模最小的指令集,此前MMX包含有57條命令,SSE包含有50條命令,SSE2包含有144條命令,SSE3包含有13條命令。目前SSE3也是最先進的指令集,英特爾Prescott處理器已經支援SSE3指令集,AMD會在未來雙核心處理器當中加入對SSE3指令集的支援,全美達的處理器也將支援這一指令集。   8.CPU核心和I/O工作電壓   從586CPU開始,CPU的工作電壓分為核心電壓和I/O電壓兩種,通常CPU的核心電壓小於等於I/O電壓。其中核心電壓的大小是根據CPU的生產工藝而定,一般製作工藝越小,核心工作電壓越低;I/O電壓一般都在1.6~5V。低電壓能解決耗電過大和發熱過高的問題。

CPU故障排除維修

  1.機箱的噪音:   故障現象:計算機在升級CPU後,每次開機時噪聲特別大。但使用一會後,聲音恢復正常。   故障分析與處理:首先檢查CPU風扇是否固定好,有些劣質機箱做工和結構不好,容易在開機工作時造成共振,增大噪音,另外可以給CPU風扇、機箱風扇的電機加點油試試。如果是因為機箱的箱體單簿造成的,最好更換機箱。   2.溫度上升太快:   故障現象:一臺計算機在執行時CPU溫度上升很快,開機才幾分鐘左右溫度就由31℃上升到51℃,然而到了53℃就穩定下來了,不再上升。   故障分析與處理:一般情況下,CPU表面溫度不能超過50℃,否則會出現電子遷移現象,從而縮短CPU壽命。對於CPU來說53℃下溫度太高了,長時間使用易造成系統不穩定和硬體損壞。根據現象分析,升溫太快,穩定溫度太高應該是CPU風扇的問題,只需更換一個質量較好的CPU風扇即可。   3.夏日裡灰塵引發的宕機故障:   故障現象:計算機出現故障,現象為使用平均每20分鐘就會宕機一次,重新開機後過幾分鐘又會再次宕機。   故障分析與處理:開始估計是機箱內CPU溫度過高造成宕機,在BIOS中檢查CPU的溫度,發現顯示溫度只有33℃。後來發現這臺計算機開機時BIOS中檢查的溫度也就只有31℃,開機使用1小時後,溫度僅僅上升2℃,當時室溫在35℃左右。看來測得的CPU溫度不準確。開啟機箱發現散熱片上的風扇因為上面積累的灰塵太多,已經轉不動了,於是更換了CPU風扇,這時再開機,計算機運行了數個小時的遊戲也沒有發生宕機現象。後來發現這塊主機板的溫度探針是靠粘膠粘在散熱片上來測量CPU溫度的,而現在這個探頭並沒有和散熱片緊密地接觸,分開有很大的距離,散熱片的熱量無法直接傳到溫度探針上,測到的溫度自然誤差很大。更換CPU風扇時,把探針和散熱片貼在一起固定牢固,這樣在開機20分鐘以後,在BIOS中測得的溫度是45℃,之後使用一切正常。   4.CPU針腳接觸不良導致計算機無法啟動:   故障現象:一臺Intel CPU的計算機,平時使用一直正常,近段時間出現問題。   故障分析與處理:首先估計是顯示卡出現故障。用替換法檢查後,但有時又正常。最後拔下插在主機板上的CPU,仔細觀察並無燒燬痕跡,但發現CPU的針腳均發黑、發綠,有氧化的痕跡和鏽跡(CPU的針腳為銅材料製造,外層鍍金),對CPU針腳做了清除工作,計算機又可以加電工作了。   5.CPU引起的宕機:   故障現象:一臺計算機開機後在記憶體自檢通過後便宕機。   故障分析與處理:按[Del]鍵進入BIOS設定,仔細檢查各項設定均無問題,然後讀取預設的BIOS引數,重啟後宕機現象依然存在。用替換法檢測硬碟和各種板卡,結果所有硬體都正常。估計問題可能出在主機板和CPU上,將CPU的工作頻率降低一點後再次啟動計算機,一切正常。   6.CPU風扇導致的宕機:   故障現象:一臺計算機的CPU風扇在轉動時忽快忽慢,使用計算機一會兒就會宕機。   故障分析與處理:由於現在的普通風扇大多是使用的滾珠風扇,需要潤滑來潤滑滾珠和軸承,這種現象估計是CPU風扇的滾珠和軸承之間的潤滑油沒有了,造成風扇轉動阻力增加,轉動困難,使其忽快忽慢。由於CPU風扇不能持續給CPU提供強風進行散熱,使CPU溫度上升最終導致宕機。在給CPU風扇加了潤滑油後CPU風扇轉動,宕機現象消失。   7.CPU的頻率顯示不固定:   故障現象:一臺計算機在每次啟動的時候顯示的CPU頻率時高時低。   故障分析與處理:很可能是主機板上的電池無電造成的。只要更換同類型的電池後,再重新設定BIOS中的引數,CPU的頻率顯示即可恢復正常。   8.CPU超頻引起顯示器黑屏:   故障現象:一臺計算機將CPU超頻後,開機出現顯示器黑屏現象。   故障分析與處理:這種故障應該是典型的超頻引起的故障。由於CPU頻率設定太高,造成CPU無法正常工作,並造成顯示器點不亮且無法進入BIOS中進行設定。這種情況需要將CMOS電池放電,並重新設定後即可正常使用。還有種情況就是開機自檢正常,但無法進入到作業系統,在進入作業系統的時候宕機,這種情況只需復位啟動並進入BIOS將CPU改回原來的頻率即可。

編輯本段記憶體

  

記憶體條

[1] 記憶體泛指計算機系統中存放資料與指令的半導體儲存單元。按其用途可分為主儲存器和輔助存器。按工作原理分為ROM和RAM。ROM可分為只讀ROM、可程式設計可擦除ROM和可程式設計ROM.而RAM可RAM為靜態和動態RAM。記憶體(RAM)是CPU處理資訊的地方,它的計算單位是兆位元組MB,即Million Bytes。1個位元組又由8位(bit)二進位制數(0、1)組成。儲存1個英文字母需要佔用1個位元組(Byte)空間。而儲存1個漢字則需佔2個位元組空間。早期的計算機主要執行D05系統和DOS程式。那時記憶體的價格是很貴的,DOS對記憶體的要求也不高,只需640KB(1KB=1024B),所以那時的計算機記憶體配得都不大,1MB或2MB就很好。現在記憶體價格大大降低了,由於現在的Windows系統和一些新的應用軟體對記憶體的需要是貪得無厭的,記憶體越大,它工作得就越好,所以現在的計算機1G記憶體已算是最低配置,資金充足的話,配上2G乃至8G也都不為過。目前比較知名的品牌有Hyundai(現代原廠)、Kingstone(金仕頓)、宇瞻、Kingmax(勝創)、Samsung(三星)、ADATA威剛 和GEIL(金邦)等。   記憶體是電腦中的主要部件,它是相對於外存而言的。我們平常使用的程式,如Windows作業系統、打字軟體、遊戲軟體等,一般都是安裝在硬碟等外存上的,但僅此是不能使用其功能的,必須把它們調入記憶體中執行,才能真正使用其功能,我們平時輸入一段文字,或玩一個遊戲,其實都是在記憶體中進行的。通常我們把要永久儲存的、大量的資料儲存在外存上,而把一些臨時的或少量的資料和程式放在記憶體上,當然記憶體的好壞會直接影響電腦的執行速度。   記憶體頻率   記憶體主頻和CPU主頻一樣,習慣上被用來表示記憶體的速度,它代表著該記憶體所能達到的最高工作頻率。記憶體主頻是以MHz(兆赫)為單位來計量的。記憶體主頻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記憶體所能達到的速度越快。記憶體主頻決定著該記憶體最高能在什麼樣的頻率正常工作。目前較為主流的記憶體頻率是1333MHz的DDR3記憶體,以及一些記憶體頻率更高的DDR3記憶體。   大家知道,計算機系統的時鐘速度是以頻率來衡量的。晶體振盪器控制著時鐘速度,在石英晶片上加上電壓,其就以正弦波的形式震動起來,這一震動可以通過晶片的形變和大小記錄下來。晶體的震動以正弦調和變化的電流的形式表現出來,這一變化的電流就是時鐘訊號。而記憶體本身並不具備晶體振盪器,因此記憶體工作時的時鐘訊號是由主機板晶片組的北橋或直接由主機板的時鐘發生器提供的,也就是說記憶體無法決定自身的工作頻率,其實際工作頻率是由主機板來決定的。   DDR記憶體和DDR2記憶體的頻率可以用工作頻率和等效頻率兩種方式表示,工作頻率是記憶體顆粒實際的工作頻率,但是由於DDR記憶體可以在脈衝的上升和下降沿都傳輸資料,因此傳輸資料的等效頻率是工作頻率的兩倍;而DDR2記憶體每個時鐘能夠以四倍於工作頻率的速度讀/寫資料,因此傳輸資料的等效頻率是工作頻率的四倍。例如DDR 200/266/333/400的工作頻率分別是100/133/166/200MHz,而等效頻率分別是200/266/333/400MHz;DDR2 400/533/667/800的工作頻率分別是100/133/166/200MHz,而等效頻率分別是400/533/667/800MHz。

編輯本段硬碟

硬碟簡介

  英文名稱:Hard disk   硬碟是一種主要的電腦儲存媒介,由一個或者多個鋁製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這些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不過,現在可行動硬碟越來越普及,種類也越來越多。

硬碟發展史

  從第一塊硬碟RAMAC的產生到現在單碟容量高達300GB多的硬碟,硬碟也經歷了幾代的發展,以下是其歷史及發展。1.1956年9月,IBM的一個工程小組向世界展示了第一臺磁碟儲存系統IBM 350 RAMAC(Random Access Method of Accounting and Control),其磁頭可以直接移動到碟片上的任何一塊儲存區域,從而成功地實現了隨機儲存,這套系統的總容量只有5MB,共使用了50個直徑為24英寸的磁碟,這些碟片表面塗有一層磁性物質,它們被疊起來固定在一起,繞著同一個軸旋轉。此款RAMAC在那時主要用於飛機預約、自動銀行、醫學診斷及太空領域內。

硬碟介面分類

  絕大多數臺式電腦使用的硬碟要麼採用IDE 介面,要麼採用SCSI 介面。SCSI 介面硬碟的優勢在於,最多可以有七種不同的裝置可以聯接在同一個控制器面板上。由於硬碟以每分鐘3000—10000轉的恆定高速度旋轉,因此,從硬碟上讀取資料只需要很短的時間。在膝上型電腦中,硬碟可以在空閒的時候停止旋轉,以便延長電池的使用時間。老式硬碟的儲存容量最小隻有5MB,而且,使用的是直徑達12英寸的碟片。現在的硬碟,儲存容量已從以MB為單位發展到以GB、TB為單位,臺式電腦硬碟使用的碟片直徑一般為3.5英寸,膝上型電腦硬碟使用的碟片直徑一般為2.5英寸。新硬碟一般都在裝配工廠中經過低階格式化,目的在於把一些原始的扇區鑑別資訊儲存在硬碟上。   sata(serial ata):即序列ata介面,它作為一種新型硬碟介面技術於2000年初由intel公司率先提出。雖然與傳統並行ata儲存裝置相比,sata硬碟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而磁碟系統的真正序列化是先從主機板方面開始的,早在序列硬碟正式投放市場以前,主機板的sata介面就已經就緒了。但在intel ich5、sis964以及via vt8237這些真正支援sata的南橋晶片出現以前,主機板的sata介面是通過第三方晶片實現的。這些晶片主要是siliconimage的sil 3112和promise的pdc20375及pdc20376,它們基於pci匯流排,部分產品還做成專門的pci raid控制卡。

編輯本段光碟驅動器

  

光碟驅動器

隨著多媒體電腦的盛行,光碟(CD-ROM)的應用越來越普及,大家對多媒體光碟軟體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因此,在自己的電腦上配備一臺光碟機,可以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光碟機的機械裝置和軟碟機很類似,其中共有三個馬達,分別控制不同的功能。光碟機的上面有一個用來旋轉光碟片的馬達,和一個驅動雷射針頭讀取資料的馬達,還有第三個馬達,專門負責驅動光碟片的插入和退出裝置。   CD 驅動器   光碟(CD) 驅動器已日漸普及,尤其在多媒體計算機中。計算機的CD 驅動器與音樂光碟很相似,使用鐳射束閱讀資料,並且資料CD 儲存資訊的容量達700 MB 。CD 驅動器可用來檢索大量的資料或在工作時播放您喜的音樂CD 。   DVD 驅動器   新型的DVD光碟機的外形和操作與一般的CD光碟機類似,但DVD光碟的容量是CD的七倍以上。(一張單面單層DVD可儲存完整2小時的電影。)

編輯本段軟碟機

  隨著U盤、讀卡器、行動硬碟的普及,軟碟機已經沒有實用價值。

軟碟機

編輯本段顯示卡

  

計算機硬體

顯示卡是顯示器與主機通訊的控制電路和介面,其作用是將主機的數字訊號轉換為模擬訊號,並在顯示器上顯示出來。顯示卡的基本作用就是控制圖形的輸出,它工作在CPU和顯示器之間它的主要部件有:顯示晶片、RAMDAC、顯示記憶體、 BIOS 晶片及插座、特性聯結器等。顯示卡的三項重要指標:重新整理頻率、解析度、色深。從匯流排型別分,顯示卡有PCI、AGP、PCI-E三種。現在PCI-E顯示卡已非常普遍。而且,出現了雙顯示卡,效能更加優秀。   整合顯示卡的2D效能差不多能完全滿足現在一般人士工作和學習的需要,其最大瓶頸落在3D效能上,而決定整合顯示卡3D效能的主要因素除了顯示核心外,就是整合顯示卡的視訊記憶體大小了。因整合晶片組較多,整合顯示卡的視訊記憶體大小最終成了消費者的一種迷惑,下面讓我們一一為你揭開。   Intel公司的810和815系列晶片組中的整合顯示卡是以不變應萬變中的典型。“不變”指的是這兩個系列晶片組整合的都是1752顯示核心,而“萬變”則是指整合顯示卡視訊記憶體的大小不斷地變化。1752的視訊記憶體大小在計算機啟動的BIOS記憶體自檢中顯示只有1MB,在Windows中用Windows自帶的DX診斷程式檢測一般為3.5MB或者是5.5MB,但這三個值均不是1752顯示卡的真實值。因為1752顯示卡採用動態分配技術,系統將按照應用的需求,動態呼叫4-48MB記憶體作視訊記憶體用,達到充分合理利用記憶體的目的。其中810DCl00和810E這兩個晶片組相對而言較為特殊,採用這兩個晶片組的上板上一般都整合了4MB的顯示快取。嚴格地說,這4MB顯示快取不用於任何直接的2D和3D加速,只用於3D影象的Z加速(深度渲染),但正因為這4MB顯示快取有這樣獨特的作用,從而大大地減輕了記憶體和CPU的工作負擔,所以無論是在測試還是在使用的過程中,810DCl00和810E都要比其他的810晶片組主機板快得多。   採用VIA MVP4晶片組的主機板,一般來說對3D方面沒有多大的需求。該晶片組整合了9880顯示卡,其最大視訊記憶體數為8MB,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在BIOS中強行設定其視訊記憶體的大小,屬於靜態分配記憶體,只能滿足現在最起碼的3D要求。

編輯本段音效卡

簡介

  

音效卡

音效卡(Sound Card)也叫音訊卡(港臺稱之為聲效卡):音效卡是多媒體技術中最基本的組成部分,是實現聲波/數字訊號相互轉換的一種硬體。音效卡的基本功能是把來自話筒、磁帶、光碟的原始聲音訊號加以轉換,輸出到耳機、揚聲器、擴音機、錄音機等聲響裝置,或通過音樂裝置數字介面(MIDI)使樂器發出美妙的聲音。   音效卡是計算機進行聲音處理的介面卡。它有三個基本功能:一是音樂合成發音功能;二是混音器(Mixer)功能和數字聲音效果處理器(DSP)功能;三是模擬聲音訊號的輸入和輸出功能。音效卡處理的聲音資訊在計算機中以檔案的形式儲存。音效卡工作應有相應的軟體支援,包括驅動程式、混頻程式(mixer)和CD播放程式等。   多媒體電腦中用來處理聲音的介面卡。音效卡可以把來自話筒、收錄音機、鐳射唱機等裝置的語音、音樂等聲音變成數字訊號交給電腦處理,並以檔案形式存檔,還可以把數字訊號還原成為真實的聲音輸出。音效卡尾部的介面從機箱後側伸出,上面有連線麥克風、音箱、遊戲杆和MIDI裝置的介面。

工作原理

  麥克風和喇叭所用的都是模擬訊號,而電腦所能處理的都是數字訊號,兩者不能混用,音效卡的作用就是實現兩者的轉換。從結構上分,音效卡可分為模數轉換電路和數模轉換電路兩部分,模數轉換電路負責將麥克風等聲音輸入裝置採到的模擬聲音訊號轉換為電腦能處理的數字訊號;而數模轉換電路負責將電腦使用的數字聲音訊號轉換為喇叭等裝置能使用的模擬訊號。

音效卡型別

  音效卡發展至今,主要分為板卡式、整合式和外接式三種介面型別,以適用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三種類型的產品各有優缺點。   板卡式:卡式產品是現今市場上的中堅力量,產品涵蓋低、中、高各檔次,售價從幾十元至上千元不等。早期的板卡式產品多為ISA介面,由於此介面匯流排頻寬較低、功能單一、佔用系統資源過多,目前已被淘汰;PCI則取代了ISA介面成為目前的主流,它們擁有更好的效能及相容性,支援即插即用,安裝使用都很方便。   整合式:音效卡只會影響到電腦的音質,對PC使用者較敏感的系統性能並沒有什麼關係。因此,大多使用者對音效卡的要求都滿足於能用就行,更願將資金投入到能增強系統性能的部分。雖然板卡式產品的相容性、易用性及效能都能滿足市場需求,但為了追求更為廉價與簡便,整合式音效卡出現了。   此類產品整合在主機板上,具有不佔用PCI介面、成本更為低廉、相容性更好等優勢,能夠滿足普通使用者的絕大多數音訊需求,自然就受到市場青睞。而且整合音效卡的技術也在不斷進步,PCI音效卡具有的多聲道、低CPU佔有率等優勢也相繼出現在整合音效卡上,它也由此佔據了主導地位,佔據了音效卡市場的大半壁江山。   外接式音效卡:是創新公司獨家推出的一個新興事物,它通過USB介面與PC連線,具有使用方便、便於移動等優勢。但這類產品主要應用於特殊環境,如連線筆記本實現更好的音質等。目前市場上的外接音效卡並不多,常見的有創新的Extigy、Digital Music兩款,以及MAYA EX、MAYA 5.1 USB等。   三種類型的音效卡中,整合式產品價格低廉,技術日趨成熟,佔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隨著技術進步,這類產品在中低端市場還擁有非常大的前景;PCI音效卡將繼續成為中高階音效卡領域的中堅力量,畢竟獨立板卡在設計佈線等方面具有優勢,更適於音質的發揮;而外接式音效卡的優勢與成本對於家用PC來說並不明顯,仍是一個填補空缺的邊緣產品。

編輯本段網絡卡

網絡卡名稱

  網路介面卡(NIC -Network Interface Card)又稱網路介面卡 (NIA-Network Interface Adapter),簡稱網絡卡。用於實現聯網計算機和網路電纜之間的物理連線,為計算機之間相互通訊提供一條物理通道,並通過這條通道進行高速資料傳輸。在區域網中,每一臺聯網計算機都需要安裝一塊或多塊網絡卡

網絡卡

,通過介質聯結器將計算機接入網路電纜系統。網絡卡完成物理層和資料鏈路層的大部分功能,包括網絡卡與網路電纜的物理連線、介質訪問控制(如:CSMA/CD)、資料幀的拆裝、幀的傳送與接收、錯誤校驗、資料訊號的編/解碼(如:曼徹斯特程式碼的轉換)、資料的串、並行轉換等功能。

網絡卡功能詳解

  網絡卡上面裝有處理器和儲存器(包括RAM和ROM)。網絡卡和區域網之間的通訊是通過電纜或雙絞線以序列傳輸方式進行的。而網絡卡和計算機之間的通訊則是通過計算機主機板上的I/O匯流排以並行傳輸方式進行。因此,網絡卡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要進行序列/並行轉換。由於網路上的資料率和計算機總線上的資料率並不相同,因此在網絡卡中必須裝有對資料進行快取的儲存晶片。在安裝網絡卡時必須將管理網絡卡的裝置驅動程式安裝在計算機的作業系統中。這個驅動程式以後就會告訴網絡卡,應當從儲存器的什麼位置上將區域網傳送過來的資料塊儲存下來。網絡卡還要能夠實現乙太網協議。   網絡卡並不是獨立的自治單元,因為網絡卡本身不帶電源而是必須使用所插入的計算機的電源,並受該計算機的控制。因此網絡卡可看成為一個半自治的單元。當網絡卡收到一個有差錯的幀時,它就將這個幀丟棄而不必通知它所插入的計算機。當網絡卡收到一個正確的幀時,它就使用中斷來通知該計算機並交付給協議棧中的網路層。當計算機要傳送一個IP資料報時,它就由協議棧向下交給網絡卡組裝成幀後傳送到區域網。   隨著整合度的不斷提高,網絡卡上的晶片的個數不斷的減少,雖然現在個廠家生產的網絡卡種類繁多,但其功能大同小異。網絡卡的主要功能有以下三個:   1.資料的封裝與解封:傳送時將上一層交下來的資料加上首部和尾部,成為乙太網的幀。接收時將乙太網的幀剝去首部和尾部,然後送交上一層   2.鏈路管理:主要是CSMA/CD協議的實現   3.編碼與譯碼:即曼徹斯特編碼與譯碼。

編輯本段電源

  電源的工作原理   自從IBM推出第一臺PC至今,微機電源已從AT電源發展到ATX電源。時至今日,微機電源仍是根據IBM公司的個人電腦標準制造的。市場上的ATX電源,不管是品牌電源還是雜牌電源,從電路原理上來看,一般都是在AT電源的基礎上,做了適當的改動發展而來的,因此,我們買到的ATX電源,在電路原理上一般都大同小異。在微機國產化的程序上,微機電源技術也由國內生產廠家逐漸消化吸收,生產出了眾多國有品牌的電源。微機電源並非高科技產品,以國內生產廠家的技術和生產實力,應該可以生產出物美價廉的電源產品。然而,縱觀整個微機電源市場情況卻不盡人意,許多電源產品存在著各種選料和質量問題,故障率較高。   ATX電源電路結構較複雜,各部分電路不但在功能上相互配合、相互滲透,且各電路引數設定非常嚴格,稍有不當則電路不能正常工作。其主電路原理圖見圖1,從圖中可以看出,整個電路可以分成兩大部分:一部分為從電源輸入到開關變壓器T1之前的電路(包括輔助電源的原邊電路),該部分電路和交流220V電壓直接相連,觸及會受到電擊,稱為高壓側電路;另一部分為開關變壓器T1以後的電路,不和交流220V直接相連,稱為低壓側電路。二者通過C03、C04、C05高壓瓷片電容構成迴路,以消除靜電干擾。其原理方框圖見圖2,從圖中可以看出整機電路由交流輸入迴路、整流濾波電路、推輓開關電路、輔助開關電源、PWM脈寬調製電路、PS-ON控制電路、保護電路、輸出電路和PW-OK訊號形成電路組成。弄清各部分電路的工作原理及相互關係對我們維修判斷故障是很有用處的。

編輯本段顯示器

  

顯示器

簡介

  顯示器(Monitor)是計算機的主要輸出裝置,沒有它,我們和計算機打交道的時候,將變成睜眼瞎。也許您的工作每天都需要面對計算機的螢幕,可是您是否真正的瞭解它呢?正因為這樣很多人在購買電腦時,只關心顯示器是14寸還是15寸的,而並不關心顯示器的其它效能,其實購買一臺電腦最不應該省錢的就是顯示器了。目前顯視器品牌繁多,市場上常見的品牌有:戴爾(DELL)、三星(Samsung)、索尼(Sony)、LG、優派(Viewsonic)、飛利浦(Philips)、巨集基(Acer)、美格(MAG)、EMC等不下幾十種。根據顯像原理劃分,顯視器可以分為CRT顯視器(陰極射線管顯視器)、LCD顯視器(液晶矩陣平面顯示器)和等離子顯視器等。其中常見的是CRT顯視器和LCD顯視器,而LCD顯視器為未來幾年的主流。   顯示器由監視器(Monitor)和顯示介面卡(俗稱顯示卡Adapter)2部分組成。   顯示器的種類有很多,如陰極射線管(Cathode Ray Tube,CRT)、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等離子顯示器(DDP)、場發射顯示器(PED)等等。但最具實用與商品化的是CRT和LCD。

效能指標

  1)CRT顯示器的主要效能指標:   A。解析度;   B。掃描頻率   C。頻寬;   D。TCO認證。   2)LCD顯示器主要效能指標:   A。響應時間;   B。可視角度   C。點距;   D。解析度   E。重新整理率   F。亮度;   G。對比度。   3)顯示卡:又稱圖形介面卡。目前個人計算機採用PCI顯示卡和AGP顯示卡,一般都帶有3D加速功能

CRT顯示器分類

  分球面映象管和純平映象管兩種。所謂球面是指映象管的斷面就是一個球面,這種映象管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是彎曲的。而純平映象管無論在水平還是垂直方向都是完全的平面,失真會比球面管小一點。現在真正意義上的球面管顯示器已經絕跡了,取而代之的是"平面直角"映象管,平面直角映象管其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平面,只不過映象管的曲率比球面管小一點,接近平面,而且四個角都是直角而已,目前市場上除了純平顯示器和液晶顯示器外都是這種球面管顯示器,由於價格大多比較便宜,因此在低檔機型中被大量採用。   LCD液晶顯示器大多都是TFT型液晶顯示器。   CRT顯示器的尺寸指映象管的對角線尺寸。最大可視面積就是顯示器可以顯示圖形的最大範圍。映象管的大小通常以對角線的長度來衡量,以英寸單位(1英寸=2.54cm),常見的有15英寸、17英寸、19英寸、20英寸等。顯示面積都會小於顯示管的大小。顯示面積用長與高的乘積來表示,通常人們也用螢幕可見部分的對角線長度來表示。15英寸顯示器的可視範圍在13.8英寸左右,17英寸顯示器的可視區域大多在15~16英寸之間,19英寸顯示器可視區域達到18寸英寸左右。   LCD顯示器的尺寸是指液晶面板的對角線尺寸,以英寸單位(1英寸=2.54cm),現在主流的有15英寸、17英寸、19英寸等。

編輯本段鍵盤

  

鍵盤

鍵盤(Keyboard)我想大家應該不陌生,我只簡單作一些介紹。鍵盤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輸入裝置,通過鍵盤,可以將英文字母、數字、標點符號等輸入到計算機中,從而向計算機發出命令、輸入資料等。自IBM PC推出以來,鍵盤經歷了83鍵、84鍵和101/102鍵,Windows95面世後,在101鍵盤的基礎上改進成   了104/105鍵盤,增加了兩個Windows 按鍵。為了使人操作電腦更舒適,於是出現"人體鍵盤",鍵盤的形狀非常符合兩手的擺放姿勢,操作起來就特別的輕鬆。   鍵盤的分類   有機械式按鍵和電容式按鍵兩種,在工控機鍵盤中還有一種輕觸薄膜按鍵的鍵盤。機械式鍵盤是最早被採用的結構,一般類似金屬接觸式開關的原理使觸點導通或斷開,具有工藝簡單、維修方便、手感一般、噪聲大、易磨損的特性,大部分廉價的機械鍵盤採用銅片彈簧作為彈性材料,銅片易折易失去彈性,使用時間一長故障率升高,現在已基本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電容式鍵盤。它是基於電容式開關的鍵盤,原理是通過按鍵改變電極間的距離產生電容量的變化,暫時形成震盪脈衝允許通過的條件。理論上這種開關是無觸點非接觸式的,磨損率極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計,也沒有接觸不良的隱患,具有噪音小,容易控制手感,可以製造出高質量的鍵盤,但工藝較機械結構複雜。還有一種用於工控機的鍵盤為了完全密封採用輕觸薄膜按鍵,只適用於特殊場合。   鍵盤的外形   分為標準鍵盤和人體工程學鍵盤,人體工程學鍵盤是在標準鍵盤上將指法規定的左手鍵區和右手鍵區這兩大板塊左右分開,並形成一定角度,使操作者不必有意識的夾緊雙臂,保持一種比較自然的形態,這種設計的鍵盤被微軟公司命名為自然鍵盤(Natural Keyboard),對於習慣盲打的使用者可以有效的減少左右手鍵區的誤擊率,如字母"G"和"H"。有的人體工程學鍵盤還有意加大常用鍵如空格鍵和回車鍵的面積,在鍵盤的下部增加護手託板,給以前懸空手腕以支援點,減少由於手腕長期懸空導致的疲勞。這些都可以視為人性化的設計。   鍵盤的外殼   目前臺式PC電腦的鍵盤都採用活動式鍵盤,鍵盤作為一個獨立的輸入部件,具有自己的外殼。鍵盤面板根據檔次採用不同的塑料壓制而成,部分優質鍵盤的底部採用較厚的鋼板以增加鍵盤的質感和剛性,不過這樣一來無疑增加了成本,所以不少廉價鍵盤直接採用塑料底座的設計。外殼為了適應不同使用者的需要,鍵盤的底部設有摺疊的支援腳,展開支撐腳可以使鍵盤保持一定傾斜度,不同的鍵盤會提供單段、雙段甚至三段的角度調整。   鍵盤的介面   有AT介面、PS/2介面和最新的USB介面,現在的桌上型電腦多采用PS/2介面,大多數主機板都提供PS/2鍵盤介面。而較老的主機板常常提供AT介面也被稱為"大口",現在已經不常見了。USB作為新型的介面,一些公司迅速推出了USB介面的鍵盤,USB介面只是一個賣點,對效能的提高收效甚微,願意嘗試且USB尚不緊張的使用者可以選擇。

編輯本段滑鼠

  

滑鼠

滑鼠(Mouse)首先應用於蘋果電腦。隨著Windows作業系統的流行,滑鼠變成了必需品,更有些軟體必須要安裝滑鼠才能執行,簡直是無鼠寸步難行。從介面來講,滑鼠有兩種型別:PS/2型滑鼠和序列滑鼠。從滑鼠的構造來講,有機械式和光電式。光電滑鼠是利用光的反射來確定滑鼠的移動,滑鼠內部有紅外光發射和接受裝置,要讓光電式滑鼠發揮出強大的功能,一定要配備一塊專用的感光板。光電滑鼠的定位精度要比機械滑鼠高出許多。另外滑鼠還有單鍵、兩鍵和三鍵之分,蘋果電腦通常都使用單鍵滑鼠,兩鍵滑鼠通常叫做MS滑鼠,三鍵滑鼠叫做PC滑鼠。但滑鼠用於兩鍵或三鍵主要決定於軟體,比如對於Windows 98和Windows95及其應用軟體,滑鼠只能用於兩鍵狀態,否則電腦不認,但有些軟體可支援第三鍵,比如AutoCAD   廣義的硬體不是特指計算機硬體,而是指泛指一些設施、裝置、材料等有形物質及無形的精神物質。    滑鼠的介面型別   滑鼠按介面型別可分為序列滑鼠、PS/2滑鼠、匯流排滑鼠三種。序列滑鼠是通過序列口與計算機相連,有9針介面和25針介面兩種。PS/2滑鼠通過一個六針微型DIN介面與計算機相連,它與鍵盤的介面非常相似,使用時注意區分。匯流排滑鼠的介面在匯流排介面卡上。   滑鼠的工作原理   按其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分為機械滑鼠和光電滑鼠。機械滑鼠主要由滾球、輥柱和光柵訊號感測器組成。當你拖動滑鼠時,帶動滾球轉動,滾球又帶動輥柱轉動,裝在輥柱端部的光柵訊號感測器產生的光電脈衝訊號反映出滑鼠器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移變化,再通過電腦程式的處理和轉換來控制螢幕上游標箭頭的移動。光電滑鼠器是通過檢測滑鼠器的位移,將位移訊號轉換為電脈衝訊號,再通過程式的處理和轉換來控制螢幕上的游標箭頭的移動。光電滑鼠用光電感測器代替了滾球。這類感測器需要特製的、帶有條紋或點狀圖案的墊板配合使用。   滑鼠按外形分為兩鍵滑鼠、三鍵滑鼠、滾軸滑鼠和感應滑鼠,兩鍵滑鼠和三鍵滑鼠的左右按鍵功能完全一致,一般情況下,我們用不著三鍵滑鼠的中間按鍵,但在使用某些特殊軟體時(如AutoCAD等),這個鍵也會起一些作用;滾軸滑鼠和感應滑鼠在膝上型電腦上用得很普遍,往不同方向轉動滑鼠中間的小圓球,或在感應板上移動手指,游標就會向相應方向移動,當游標到達預定位置時,按一下滑鼠或感應板,就可執行相應功能。   無線滑鼠和3D滑鼠   新出現無線滑鼠和3D振動滑鼠都是比較新穎的滑鼠。無線滑鼠器是為了適應大螢幕顯示器而生產的。所謂"無線",即沒有電線連線,而是採用二節七號電池無線搖控,滑鼠器有自動休眠功能,電池可用上一年,接收範圍在1.8米以內。   3D振動滑鼠是一種新型的滑鼠器,它不僅可以當作普通的滑鼠器使用,而且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 具有全方位立體控制能力。它具有前、後、左、右、上、下六個移動方向,而且可以組合出前右,左下等等的移動方向。   (2) 外形和普通滑鼠不同。一般由一個扇形的底座和一個能夠活動的控制器構成。   (3) 具有振動功能,即觸覺回饋功能。玩某些遊戲時,當你被敵人擊中時,你會感覺到你的滑鼠也振動了。   (4) 是真正的三鍵式滑鼠。無論DOSWindows環境下,滑鼠的中間鍵和右鍵都大派用場。

編輯本段其他硬體及裝置

  主機板診斷卡   也叫POST卡(Power On Self Test加電自檢),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主機板中BIOS內部程式的檢測結果,通過主機板診斷卡程式碼一一顯示出來,結合診斷卡的程式碼含義速查表就能很快地知道電腦故障所在。尤其在PC機不能引導作業系統、黑屏、喇叭不叫時,使用本卡更能體現其便利,事半功倍。   主機板上的BIOS在每次開機時,會對系統的電路、儲存器、鍵盤、視訊部分、硬碟、軟碟機等各個元件時行嚴格測試,並分析硬碟系統配置,對已配置的基本I/O設定進行初始化,一切正常後,再引導作業系統。其顯著特點是以是否出現游標為分界線,先對關鍵性部件進行測試,關鍵性部件發生故障強制機器轉入停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