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Kickstart/Anaconda實現自動化安裝原理探究

Kickstart/Anaconda實現自動化安裝原理探究

內容概要: 

1.  系統安裝基本流程圖示
2.  Anaconda簡介
3.  Kickstart簡介
4.  引導並指定安裝方式
5.  kickstart檔案中的主要專案及引數介紹
6.  kickstart配置檔案示例
7.  RedHat 安裝光碟安裝樹介紹
8.  Anaconda/Kickstart系統安裝過程簡圖
9.  安裝樹中boot.img及stage.img解構圖析
10. 使用Kickstart進行安裝的方式列舉概述

   本文仍為課程學習的總結筆記,書寫過程參看了大量官方文件及網路上相關資料,在此謝過各位無私奉獻的Linuxer們,也貼上自己的筆記供大家參考,本文重點關注原理性層面的東西,對試驗實際操作過程不過多贅述;

  水平有限,難免出現理解不透徹或是錯誤之處,望多指教;

  實驗環境: RedHat5.5

一.  系統安裝一般流程

  首先了解系統安裝一般流程:

二.  Anaconda簡介


簡介:
     Anaconda是Red Hat、CentOS、Fedora等Linux的安裝管理程式。它可以提供文字、圖形等安裝管理方式,並支援Kickstart等指令碼提供自動安裝的功能。此外,其還支援許多啟動引數,熟悉這些引數可為安裝帶來很多方便。該程式是把位於光碟或其他源上的資料包,根據設定安裝到主機上的一個程式;為實現該定製安裝,其提供一個定製介面,可以實現互動式介面供使用者選擇配置(如選擇語言,鍵盤,時區等資訊);

Anaconda支援的管理模式:
    Kickstart提供的自動化安裝
    對一個RedHat實施upgrade
    Rescuse模式對不能啟動的系統進行故障排除;
    
    要進入安裝步驟,需要先有一個載入程式引導啟動一個特殊的Linux安裝環境系統;引導有多種方式:
    1.  基於網路方式的小型引導映象,需要提供小型的引導映象;
    2.  U盤引導,通過可引導儲存介質中的小型引導映象啟動安裝過程;
    3.  基於PXE的網路安裝方式,要提供PXE的完整安裝環境;
    4.  其他bootloder引導(如GRUB)

可用的安裝方式:
    本地CDROM
    磁碟驅動器
    NFS映像
    FTP
    HTTP

    通過網路方式安裝時:
    不論通過FTP、HTTP還是NFS方式共享安裝,可以將安裝光碟先拷貝到網路伺服器上儲存為iso映象,然後loop掛載到共享目錄或網頁目錄(當然,拷貝映象中的所有檔案到指定位置或直接掛載到共享目錄也可),而通過NFS方式時,可以直接將光碟的iso檔案放到共享目錄即可,安裝程式掛載共享目錄後可以自動識別映象;
   注:複製安裝光碟,並儲存為一個 iso 映像檔案的方法:
   對於 DVD/CD:
   # dd if=/dev/cdrom  of=/location/of/disk/space/RHEL.iso  bs=32k
        注意拷貝時bs塊大小設定為32k,我實驗時設為1M,雖然減小了檔案體積,但是安裝讀映象時會報錯。

三、 Kickstart簡介:

簡介
     kickstart是一個利用Anconda工具實現伺服器自動化安裝的方法;通過生成的kickstart配置檔案ks.cfg,伺服器安裝可以實現從裸機到全功能服務的的非互動式(無人值守式)安裝配置;
ks.cfg是一個簡單的文字檔案,檔案包含Anconda在安裝系統及安裝後配置服務時所需要獲取的一些必要配置資訊(如鍵盤設定,語言設定,分割槽設定等);Anconda直接從該檔案中讀取必要的配置,只要該檔案資訊配置正確無誤且滿足所有系統需求,就不再需要同用戶進行互動獲取資訊,從而實現安裝的自動化;但是配置中如果忽略任何必需的專案,安裝程式會提示使用者輸入相關的專案的選擇,就象使用者在典型的安裝過程中所遇到的一樣。一旦使用者進行了選擇,安裝會以非互動的方式(unattended)繼續。

使用kickstart優勢:


    1.  流線化自動化的安裝;
    2.  快速大量的裸機部署;
    3.  強制建立的一致性(軟體包,分割槽,配置,監控,安全性)
    4.  減少人為的部署失誤

使用Kickstart方法安裝的過程:
    1.  建立一個kickstart檔案
    2.  建立有kickstart檔案的引導介質或者使這個檔案在網路上可用;
    3.  籌備一個安裝樹
    4.  開始ks安裝:anconda自身啟動 -->選取ks安裝模式--> 從ks檔案讀取配置 --> 最後安裝

建立kickstart配置檔案的方式:
   1.  文字編輯器編輯生成:vim
   2. 用圖形化介面配置:system-config-kickstat(需要安裝system-config-kickstart.noarch包)
    
注:圖形化介面配置時,磁碟選項無法建立配置LVM(邏輯卷);
      檔案生成後,推薦使用ksvalidator命令檢查配置檔案語法及完整性錯誤;
       [[email protected] ~]# ksvalidator ks.cfg 
        not enough arguments for format string

圖形化介面配置示例:

 

四.  引導並指定安裝方式:

  系統引導介面:

  系統引導後,會顯示boot:命令提示符;如上,介面上會有各種模式操作提示;
  注:使用者互動的文字安裝方式中不能進行LVM的自定義配置,只能檢視、接受預設設定;


  在boot:命令列裡有用的幾個項:
  lowres

    :強制GUI安裝時解析度調低為640*480
  noipv6
     :安裝過程不支援ipv6網路
  noprobe
    :不去自動檢測硬體,而是提示使用者;
  dd=
    :通過網路載入裝置驅動
  ks=
     :指定kickstart檔案的放置位置;
另外還有ip、netmask、gateway、dns、vnc等選項;

   用ks選項被指定時kickstart檔案位置時,Anaconda進入Kickstart安裝模式;
安裝時獲取kickstart檔案的方式:

(1) boot:linux ks

    ks命令單獨使用時,系統會嘗試通過dhcp伺服器配置網絡卡,並且從DHCP會話中獲取kickstart配置檔案的位置;
    在dhcp伺服器dhcp配置檔案中有kickstart檔案位置說明,next-server關鍵字指向共享檔案的NFS主機,用filename關鍵字指向主機上的檔案路徑;如果沒有filename關鍵字,則嘗試在next-server關鍵字指向主機的/kickstart資料夾中找kickstart檔案;
  下面是dhcp.conf檔案中kickstart配置欄位示例:

  1. # The following lines are examples of kickstart directives. 
  2.         filename "/data/ks/ks.cfg"; 
  3.         next-server 192.168.1.10; 
  4. # 注:上面部分需要寫在subnet子段中;

(2) boot:linux ks=url
     基於網路的檔案伺服器(網路伺服器),獲取配置檔案,支援HTTP、FTP、NFS方式獲取檔案;例:
    ks=ftp://192.168.0.254/pub/kistart/ks.cfg
    ks=http:// 192.168.0.254/pub/kistart/ks.cfg
    ks=nfs:ip_addr:/path/to/ks.cfg

(3) boot:linux ks=hd:device/path/to/your/kickstart_file
     基於本地的安裝方式,需要依次指定裝置名,路徑,檔名等;例如:    
   檔案在光碟中:ks=cdrom:/ks.cfg
   檔案在軟盤中:    ks=floppy:/filedirectory/ks.cfg
   檔案在硬碟中:ks=hd:/sdb1/myfile/ks.cfg
   檔案也可被打包進initrd根檔案系統中:ks=file:/ks.cfg

kickstart檔案結構介紹:
  1.  命令部分:配置系統的屬性及安裝中的各種必要設定資訊
  2.  %packages部分:設定需要安裝的軟體包及包組,Anaconda會自動解決依賴關係
  3.  指令碼部分:用於定製系統,分為%pre部分在安裝前執行,%post在安裝後執行
    %pre 部分指令碼作為一個bash shell指令碼執行,在Kickstart檔案解析後執行;
    %post 解析器預設為bash,可以自定義,預設為chroot狀態,也可指定非chroot狀態;

五.  Kickstart檔案中的主要專案及引數介紹:


    每個專案都由關鍵字來識別;關鍵字可跟一個或多個引數;如果某選項後面跟隨了一個等號(=),它後面就必須指定一個值。

install   (可選)
    明確指定系統次次進行的是全新安裝系統;是預設項;

cdrom  (可選)
    以本地CD-ROM為源安裝系統;

harddrive  (可選)
    以硬碟分割槽中包含的映象為源(安裝樹)安裝新系統;當以該種方式安裝系統時,即使指定clearpart --all項,源所在分割槽也不會被重新抹去;
    --partition=    指定分割槽
    --dir=        指定包含映象的目錄
    例:
    harddrive  --partition=/dev/sdb2  --dir=/data/iso

nfs   (可選)
    指定從NFS伺服器上獲取安裝樹;
    --server=    指定NFS伺服器,主機名稱或IP
    --dir=        包含安裝樹的目錄
    --opts=        可以指定掛載NFS的目錄時的掛載選項
    例:
    nfs  --server=192.168.1.254  --dir=/data/iso

url   (可選)
    指定通過FTP或HTTP從網路獲取安裝樹;
    --url    指定資源位置
    例:
    url  --url  ftp://<username>:<password>@install.example.com/iso
    url  --url  http://install.example.com/iso

bootloader (必需)

    設定boot loader安裝選項;
    --append=        可以指定核心引數
    --driveorder=    設定裝置BIOS中的開機裝置啟動順序
    --location=        設定引導記錄的位置; mbr:預設值;partition:將boot loader安裝於包含kernel的分割槽超級快中;none:不安裝boot loder。
    示例:
    bootloader  --location=mbr  --append=“rhgb quiet” --driveorder=sda,sdb
    
clearpart (可選)
    在建立新分割槽前清空系統上原有的分割槽表,預設不刪除分割槽;
    --all      擦除系統上原有所有分割槽;
    --drives    刪除指定驅動器上的分割槽
    --initlabel    初始化磁碟卷標為系統架構的預設卷標
    --linux        擦除所有的linux分割槽
    --none(default)不移除任何分割槽
   例:
   clearpart  --drives=hda,hdb --all  --initlabel

zerombr  (可選)
    清除mbr資訊,會同時清空系統用原有分割槽表

drivedisk (可選)
    如果使用特殊儲存方式時,需要指定驅動程式盤位置以便載入儲存驅動;
   1.  將驅動盤拷貝到本地硬碟某分割槽根目錄:
     drivedisk <partition> [ --type=<fstype> ]
   2.  也可以指定一個網路位置載入驅動程式盤
     drivedisk  --source=ftp://path/to/drive.img
     drivedisk  --source=http://path/to/drive.img
     drivedisk  --source=nfs:host://path/to/drive.img

firewall (可選)
    配置系統防火牆選項;
    firewall –enable|--disable  [ --trust ] <device> [ --port= ]
    --enable        拒絕外部發起的任何主動連線;
    --disable        不配置任何iptables防禦規則;
    --trust        指定完全信任網絡卡裝置;
    --port        使用port:protocol格式指定可以通過防火牆的服務;
    示例:
    firewall --enable --trust eth0  --trust eth1  --port=80:tcp

selinux (可選)
    設定系統selinux狀態;預設為啟用並處於enforcing模式;
    selinux [ --disabled|–enforcing|--premissive ]

reboot (可選)
    在系統成功安裝完成後預設自動重啟系統(kickstart方法時);在收到你敢裝系統完成後,會提示按任意鍵進行重啟;
    在本檔案中沒有明確指明其他方法時就預設完成方式為reboot;
    使用 reboot 選項可能會導致安裝的死迴圈,這依賴於安裝介質和方法。需要特別注意;

halt  (可選)
    在系統成功安裝完成後關機;預設為reboot;
    其他選項還有shutdown、poweroff,需要使用請自行參考官方文件。

graphical (可選)
    預設值,在圖形模式下進行kickstart方式安裝;

text (可選)
    以文字方式進行kickstart安裝;預設為圖形介面

key  (可選)
    設定一個安裝碼(installration number),用於獲取redhat官方的支援服務;
    --skip    跳過key設定,不進行設定;如果不設定可能跳轉到互動模式讓使用者選取動作;

keyboard (必需)

    設定鍵盤型別;一般設定為us;

lang (必需)

    設定安裝過程使用的語言及系統的預設語言;文字模式安裝時可能不支援某些語言(中、韓...),所以可能仍以預設的英文方式安裝;預設en_us,裝中文時,需要後期%packages部分裝上中文支援元件;
    例:
    lang en_US
 
timezone (可選)
    設定系統的時區;
    timezone  [ --utc ]  <timezone>
    例:
    timezone  --utc  Asia/Shanghai

auth/authconfig  (必需)
    設定系統的認證方式;預設為加密但不隱藏(shadow);
    --enablemd5    使用MD5加密方式
    --useshadow或—enableshadow    使用隱藏密碼;
    --enablenis=     使用NIS認證方式
    --nisdomain=    NIS域
    --nisserver=       NIS伺服器
    還可以設定LDAP、SMB及Kerberos 5認證方式,詳細請參考官方文件;
    例:
    authconfig  --useshadow  --enablemd5

rootpw (必需)
    設定系統root賬號的密碼;
    rootpw [ --iscrypted ]  <passwd>
    --iscrypted    表示設定的密碼為加密過的串;
    例:
    rootpw  pa4word
    rootpw --iscrypted  $1$RPYyxobb$/LtxMNLJC7euEARg2Vu2s1

network (可選)
    配置網路資訊;在網路安裝(NFS/HTTP/FTP)時必須指定;
    --bootproto=dhcp|bootp|static    指定ip獲取方式,預設為dhcp/bootp;
    --device=    設定安裝時啟用來進行系統安裝的網絡卡裝置;該引數只在kickstart檔案為本地檔案時有效;若kickstart配置檔案在網路上,安裝程式會先初始化網絡卡然後去尋找kickstart檔案;
    --ip=    ip設定
    --gateway=   閘道器
    --nameserver=  DNS設定
    --nodns         不設定DNS
    --netmask=   掩碼
    --hostname= 設定安裝後主機名稱
    --onboot=    設定是否在系統啟動時啟用網絡卡
    --class=        設定DHCP的class值
    --noipv4        禁用該裝置的ipv4功能
    --noipv6        禁用該裝置的ipv6功能
    如將網路模式設定為靜態模式,則必須在一行內寫上ip,netmask、dns、gateway等資訊;
    例:
    network –bootproto=static –ip=1.1.1.1 --metmask=255.0.0.0 --gateway=1.1.1.254 --nameserver=1.1.1.2
    netmask --bootproto=dhcp  --device=eth0

skipx (可選)
    如果該項存在,就不對系統的X進行設定;

xconfig (可選)
    配置X window ;如果不給出選項,在安裝過程中需要手動調整設定;當然不安裝X時不應該新增該項;
   --driver            為顯示卡設定X驅動
   --videoram=    設定顯示卡的RAM大小
   --defaultdesktop=    設定GNOME/KDE作為預設桌面;假定這兩個桌面環境在%packages例已經安裝
   --startxonboot   使用圖形介面登入系統
   --resolution=     設定圖形介面的解析度;可用值有640*480、800*600、1024*768等;確保設定指適合於顯示卡及顯示器;
   --depth=           設定顯示色深;可用值有8/16/24/32;確保設定值適合於顯示裝置;
    例:
    xconfig    --startxonboot  --resolution=800*600 --depth=16

services (可選)
    設定禁用或允許列出的服務;
    --disabled 設定服務為禁用
    --enabled  啟動服務
    例:
    services --disabled autid,cups,smartd,nfslock  服務之間用逗號隔開,不能有空格
    
iscsi(可選)
    指定額外的ISCSI裝置;
    issci --ipaddr= ipaddr  [options].
      --target 
      --port= 
      --user= 
      --password= 

part/partition  (install模式必須)
    建立新分割槽;
    part  <mntpoint>|swap|pv.id|rdid.id  options
    mntpoint:掛載點,是在建立普通分割槽時指定新分割槽掛載位置的項;掛載點需要格式正確
    swap: 建立swap分割槽;
    raid.id:  表示建立的分割槽型別為raid型;必須用id號進行唯一區別;
    pv.id:  表示所建立的分割槽型別為LVM型;必須用唯一id號進行區別;
    --size=  設定分割槽的最小值,預設單位為M,但是不能寫單位;
    --grow  讓分割槽自動增長利用可用的磁碟空間,或是增長到設定的maxsize值;
    --maxsize 設定分割槽自動增長(grow)時的最大容量值,以M為單位,但不能寫單位;
    --onpart=/--usepart=     設定使用原有的分割槽;
    --noformat    設定不格式化指定的分割槽,在跟—onpart一同使用時,可以避免刪除原有分割槽上的資料,在新安裝的系統中保留使用資料;
    --asprimary    強制制定該分割槽為主分割槽;若指定失敗,分割槽會失敗,導致安裝停止;
    --fstype=    新增普通分割槽時指定分割槽的型別,可以為ext2、ext3、ext4、swap、vfat及hfs;
    --ondisk=/--ondrive=     設定該分割槽建立在一個具體的磁碟上;
    --start   指定分割槽以磁碟上那個磁軌開始;需要跟--ondisk引數一塊使用;
    --end    指定分割槽以磁碟上那個磁軌結束;需要跟上述兩個引數一起使用;
    --recommended:讓系統自行決定分割槽的大小;在建立swap分割槽時,若RAM<2G,則分割槽大小為2*RAM;若RAM>=2G時,分割槽大小為RAM+2G;
    --bytes-pre-inode=    指定分割槽格式化時inode的大小;預設值為4096
    --fsoptions=    指定建立fstab檔案時該分割槽掛載引數項;
    例:
    part  /boot  --fstype=“ext3” --size=100
    part  swap  --fstype=“swap” –size=512  
    part  /  --bytes-pre-inode=4096  --fstype=“ext4”--size=10000
    part  /data    --onpart=/dev/sdb1  --noformat
    part  raid.100  --size=2000
    part  pv.100     --size=1000

raid  (可選)
    設定RAID。
    raid 掛載點  --level=<level>  --device=<mddevices_name>  <raid組成分割槽>
    掛載點:    選取根/時,注意儘量避免/boot在RAID內,除非為RAID1;
    --level=     設定RAID級別
    --device=  RAID裝置名稱,如md0,md1...
    --byte-pre-inode=    設定該RAID分割槽上inode大小;若分割槽檔案系統型別不支援該引數,會靜默忽略引數;
    --spares=  設定RAID的熱備盤
    --fstype=  設定檔案系統型別
    --fsoptions=  設定掛載該檔案系統時自定義的一些引數,引數寫入fstab檔案;
    --useexisting  使用現有的RAID裝置並且重新格式化原裝置
    --noformat     在使用現有的RAID裝置時不格式化原有RAID裝置
    例:完整建立一個RAID1裝置示例;
    part  raid.10  --size=1000  --ondisk=/dev/sdb
    part  raid.11  --size=1000  --ondisk=/dev/sdc
    raid  /data  --level=1  --device=md0  raid.10  raid.11 

volgroup  (可選)
    建立一個LVM卷組VG;
    volgroup  vg_name  partition  [options]
    --useexiting   使用現有的VG並且重新格式化
    --noformat    使用現有的VG時不做格式化
    --pesize          設定PE(physical extents)塊大小
    例:
    part pv.11  --size=2000
    volgroup  myvg  pv.11

logvol  (可選)
    建立一個LVM邏輯卷LV;
    logvel  mnt_point  --vgname=vg_name  --size=lv_size  --name=lv_name  [options]
    --useexiting  使用現有的LV並且重新格式化
    --noformat   使用現有的LV時不做格式化
    --fstype=      指定RAID分割槽型別
    --fsoptions=  設定掛載該檔案系統時自定義的一些引數,引數寫入fstab檔案;
    --byte-pre-inode=    設定該RAID分割槽上inode大小;
    --precent=    設定LV大小為VG可用空間的比例;
    例:
    part pv.20  --size=5000
    volgroup  mvvg  pv.20
    logvol    /data  --vgname=myvg  --size=3000  --name=mydata

六.  kickstart配置檔案示例

  1. ########################################################################## 
  2. # kickstart install script  
  3. # RHEL version 5 
  4. # Platform=x86, AMD64, or Intel EM64T 
  5. ########################################################################## 
  6. # Install OS instead of upgrade 
  7. install 
  8. # Use text mode install 
  9. text 
  10. # Installation Number configuration 
  11. key --skip 
  12. # Local installation Use CDROM installation media  
  13. cdrom 
  14. # Network installation via FTP of HTTP 
  15. #url --url ftp://<username>:<password>@install.example.com/pub/RH 
  16. #url --url http://install.example.com/pub/RH 
  17. # Network installation via NFS 
  18. #nfs --server=nfsserver.example.com  --dir=/pub/install-tree 
  19. # Local installation Use HD source 
  20. #harddrive --partition /dev/sda2 --dir=/data/iso 
  21. # If you use harddrive, you must use ISO images, not a tree 
  22. # Note that even if though we clearpart --all, the install 
  23. # partition will remain, which can be quite useful. 
  24. # System authorization information 
  25. auth  --useshadow  --enablemd5 
  26. #Root password 
  27. rootpw --iscrypted $1$1P72E10M$b47abC13/yUSzV9uvCoML0 
  28. #rootpw  redhat 
  29. # System bootloader configuration 
  30. bootloader --append="rhgb quiet" --location=mbr 
  31. # Clear the Master Boot Record 
  32. zerombr 
  33. # Partition clearing information 
  34. clearpart --all --initlabel 
  35. # Run the Setup Agent on first boot 
  36. firstboot --disable 
  37. # System keyboard 
  38. keyboard us 
  39. # System language 
  40. lang en_US 
  41. # System timezone 
  42. timezone --isUtc Asia/Shanghai 
  43. # Installation logging level 
  44. logging --level=info 
  45. # Network information 
  46. network --bootproto=dhcp --device=eth0 --onboot=on 
  47. # Firewall configuration 
  48. firewall --enabled --ssh  --trust=eth0 
  49. # SELinux configuration 
  50. selinux --enforcing 
  51. # X Window System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52. xconfig  --defaultdesktop=GNOME --depth=16 --resolution=800x600 --startxonboot 
  53. # Do not configure X 
  54. #skipx 
  55. # Reboot after installation 
  56. reboot 
  57. # Disk partitioning information 
  58. part /boot --bytes-per-inode=4096 --fstype="ext3" --size=100 
  59. part / --asprimary --bytes-per-inode=4096 --fstype="ext3" --size=10240 
  60. part pv.100 --size=4096  --grow 
  61. volgroup myvg --pesize=32768 pv.100 
  62. logvol /data --fstype="ext3" --name=mydata --vgname=myvg --size=1024 --grow --maxsize=2048 
  63. # This packages is for RedHat5.5 
  64. %packages 
  65. @base 
  66. @gnome-desktop 
  67. @development-libs 
  68. @admin-tools 
  69. @base-x 
  70. @development-tools 
  71. @sound-and-video 
  72. @chinese-support 
  73. @gnome-software-development 
  74. @x-software-development 
  75. @openfabrics-enterprise-distribution 
  76. @printing 
  77. @server-cfg 
  78. @legacy-software-support 
  79. @mail-server 
  80. @system-tools 
  81. @graphical-internet 
  82. @editors 
  83. @text-internet 
  84. @graphics 
  85. @dialup 
  86. @java 
  87. @office 
  88. %post --interpreter=/bin/bash 
  89. # Let's log post-install 
  90. # Create two user 
  91. /usr/sbin/useradd florian 
  92. /usr/sbin/useradd douglas 
  93. /bin/echo "florian" | /usr/bin/passwd --stdin florian 
  94. /bin/echo "douglas" | /usr/bin/passwd --stdin douglas 
  95. # Print message onboot: We are the fighter... 
  96. /bin/echo "We are the fighter......Mr.Li" > /etc/issue 
  97. ) 2>&1 >> /root/post-install.log 

七.  RedHat 安裝光碟安裝樹介紹:


    光碟中包含資料夾isolinux、images、Cluster、ClusterStorage、Server、VT六個資料夾;包含隱藏檔案.discinfo及.treeinfo和一些普通檔案如TRANS.TBL等;
    isolinux資料夾中有開機引導系統的安裝核心(vmlinuz)及RAM 映象(initrd.img),在引導力系統時會載入入記憶體,給系統的安裝提供一個Linux安裝引導平臺;資料夾中還有在不同模式下顯示資訊的.msg檔案;splash.lss是特殊格式的引導過程背景圖片(640*320,16位色,ppm格式);
    images資料夾中包含有各種引導映象;有用於製作微型啟動光碟的boot.iso;有可放置於USB或其他大容量可引導介質的VFAT分割槽上,製作引導工具的映象diskboot.img;
也有用於製作PXE安裝方式引導介質的pxeboot資料夾;及XEN所需的xen資料夾;
    Server、VT、Cluster、ClusterStorage四個資料夾包含安裝所需的所有RPM包;Server資料夾中包含基礎軟體包,VT包含xen相關的軟體包;Cluster、ClusterStorage是叢集及叢集儲存相關的軟體包;根據這四個包可以配置本地的yum源;
    TRANS.TBL檔案記錄當前目錄的列表,用mkisofs的-T引數重新生成,主要是為了長檔名稱
    .discinfo 是安裝介質的識別資訊;
    .treeinfo 檔案記錄不同安裝方式安裝程式所在的目錄結構,如:PXE方式時,核心kernel=images/pxeboot/vmlinuz;根檔案系統initrd=images/pxeboot/initrd.img
    stage2.img、minstg2.img是引導後第二階段安裝需要用到的映象檔案(這兩個映象檔案功能及結構在後面描述),若定製LiveCD,則需要修改;
    repodata 是精確描述一個RPM包的詳細資訊,如依賴關係,包含檔案,校驗碼資訊等;
    comps.xml是一個xml格式的資料檔案,將各個RPM包按照一定的原則組織成若干組,安裝時可以按照資訊直接安裝一組軟體包;
    (stage2.img映像檔案中的主要部分是安裝程式anaconda,它的主執行體是/usr/bin下的anaconda,由其呼叫的大量例程分佈在/usr/lib/anaconda下,而安裝過程中要用到的資原始檔分佈在/usr/share/anaconda下。
    當boot.img所代表的啟動介質被系統引導之後,在記憶體中就建立了一個完整的Linux系統(包括Linux核心和一個記憶體虛擬檔案系統),之後便執行檔案系統中存在的loader命令,從適當的介質中執行安裝程式(例:安裝介質是CD-ROM,就解析CD-ROM上的stage2.img,並從中執行安裝程式),即執行anaconda,完成Linux系統的安裝任務
    詳細可參看:(Linux發行版製作指南)http://leozhao.livejournal.com/3128.html

 

八.  Anaconda/Kickstart系統安裝過程圖示:

九.  boot.img、stage2.img結構示意:

 注:現在新版本的兩個映象略有出入,依實際為準(圖後附檢視img方法);

loop方式掛載特殊格式的img映象方法:

  1. [[email protected] images]# ls 
  2. boot.iso  diskboot.img  minstg2.img  pxeboot  README  stage2.img  TRANS.TBL  xen 
  3. [[email protected] images]# file stage2.img  
  4. stage2.img: Squashfs filesystem, little endian, version 3.0, 0 bytes, 8969 inodes, blocksize: 65536 bytes, created: Mon Mar 22 19:56:50 2010 
  5. #從上面看出img檔案格式為squashfs,所以在下面掛載時明確指定該格式,否則會報錯;
  6. [[email protected] images]# mkdir ../img 
  7. [[email protected] images]# mount -o loop -t squashfs stage2.img ../img/ 
  8. [[email protected] images]# ls ../img 
  9. etc  lib  modules  proc  usr  var 
  10. [[email protected] images]# 

十.  使用Kickstart進行安裝的多種方式列舉

(過程不再贅述,對於一些重要的實驗在後期會附上HOW-TO):

  1.   kickstart放置於映象中,重新制作ISO並刻盤,從光碟實現引導,自動配置並提供安裝樹安裝;
  2.   kickstart可放置於網路上,用FTP/HTTP/NFS提供出來;用光碟引導及提供安裝樹;
  3.   用FTP/HTTP/NFS提供kickstart及安裝樹,用光碟或其他可引導的大象儲存裝置引導;
  4.   搭建PXE純網路的架構,實現引導,kickstart,及安裝樹的提供完全自動化;

參考:

  Red_Hat_Enterprise_Linux-5-Installation_Guide-en-US

相關推薦

Kickstart/Anaconda實現自動化安裝原理探究

內容概要:  1.  系統安裝基本流程圖示 2.  Anaconda簡介 3.  Kickstart簡介 4.  引導並指定安裝方式 5.  kickstart檔案中的主要專案及引數介紹 6.  kickstart配置檔案示例 7.  RedHat 安裝光碟安裝樹介紹

kickstart/anaconda實現自動安裝

kickstart/anaconda實現kickstart是一個利用Anconda工具實現服務器自動化安裝的方法;通過生成的kickstart配置文件ks.cfg,服務器安裝可以實現從裸機到全功能服務的的非交互式(無人值守式)安裝配置; 1、安裝system-config-kickstart.noarch軟

CentOS6.9上安裝cobbler2.6實現自動化安裝Linux系統

cobbler 網絡安裝系統 CentOS6.9上安裝cobbler2.6實現自動化安裝Linux系統cobbler可以批量部署Linux系統,並實現無人值守安裝。cobbler依賴的服務:dhcp,tftp,http,pxe,kickstart服務對應的端口號為dhcp--67,68;tftp--6

kickstart模式實現批量安裝centos7.x系統

es2017 eth1 first 動態 centos7.x bios pre 順序 sub 1.1 安裝系統的方法   l 光盤(ISO文件,光盤的鏡像文件)===>>每一臺物理機都得給一個光驅,如果用外置光驅的話,是不是每臺機器都需要插一下   l

pxe實現自動化安裝centos系統

端口 錯誤 安裝系統 打開 use time splay rom sha 實驗:pxe實現自動化安裝centos7系統 將配置搭建為如下框架: . ├── initrd.img ├── menu.c32 ├── pxelinux.0

指令碼實現自動化安裝lamp&lnmp

#備註:前提是將lnmp和lnmp自動化指令碼寫好放在相應的路徑, 指令碼已寫好,請檢視我部落格中的 shell指令碼 專欄! 1 #!/bin/bash 2 #安裝lamp或者lnmp 3 4 path=/server/scripts #定義兩個指令碼路徑 5 [

Cobbler實現自動化安裝(下)--實現過程

 實驗環境 [[email protected] ~]# cat /etc/redhat-release CentOS Linux release 7.2.1511 (Core) [[email protected] ~]# ifconfig eno16777736

spring產生的代理物件都會實現SpringProxy介面原理探究【SpringProxy】

Spring使用JDK動態代理或者CGLIB的方式來生成代理物件,其中每個代理物件都會實現SpringProxy介面。具體原理請接著往下看: JDK動態代理建立代理的方法如下所示: public Object getProxy(@Nullable ClassLoader clas

Android——AIDL基礎實現demo以及原理探究

最近有一段時間沒寫部落格了,打算最近趁著有時間補補,本文是總結的AIDL的基本使用和原理。 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簡單的上手demo,二是對程式碼邏輯進行分析。 一:簡單的AIDL小Demo: 服務端: 1.新建服務端工程AIDLserver,新建AIDL檔案: 2.開啟該

腳本安裝Discuz論壇(shell + Python 實現自動化安裝

sed 個人 apache bash ado 退出 手動 引號 tcp 實驗環境 1.shell 腳本:linux centos 7 系統2.Python shell 腳本:window 系統 3.其他:python selenium 模塊,谷歌瀏覽器, 谷歌瀏覽器

實驗:PXE實現自動化安裝系統

min time sdi .com tps 家目錄 naconda 單位 centos7 實驗:PXE實現自動化安裝系統 前提條件:網卡:僅主機,關閉vmware 的dhcp服務 1 HTTPyum install httpd systemctl start httpd

劇本---Ansible實現自動化安裝MariaDB

The expect腳本 include 角色 cto database 數據庫數據 isa lin 創建劇本 構建思路,生成目錄樹 [[email protected] ansible]# tree . ├── ansible.cfg ├── hostname.

使用anaconda實現linux系統自動化安裝

系統安裝 anaconda的配置方式: (1) 互動式配置方式 (2) 通過讀取事先給定的配置檔案自動完成配置 按特定語法給出的配置選項 kickstart檔案 安裝boot引導選項: boot: text: 文字安裝方式 askmethod: 手動指定使用

kickstart自動化安裝--tftp+nfs+dhcp

優勢 ins efault too centos6.x disabled dia key usr 使用kickstart實現Centos 自動化安裝 Kickstart自動化安裝簡介: 規模化:同時裝配多臺 服務器 自動化 :安裝系統,配置各種服務 遠程實現:不需要光盤,

pxe+kickstart自動化安裝

環境 通過 ogg ask inf 壓縮 not x86_64 timeout 什麽是PXE? PXE(Pre-boot Execution Environment,預啟動執行環境)是Intel公司開發的最新技術,工作於Client/Server模式。PXE是一種遠程引導方

基於kickstart實現網絡共享以及制作光盤和U盤實現半自動安裝centos6系統

centos 一、使用kickstart實現網絡共享半自動化安裝。 ①在centos6上安裝system-config-kickstart、ftpd包。 ②使用system-config-kickstart命令,編輯裏面的內容,該文件生成ks.cfg文件。 修改完之後在File菜單中選擇Sa

如何利用PXE+kickstart實現批量安裝系統

pxe 無人值守 批量裝系統 kickstart PXE網絡快速自動安裝系統,以下實驗環境均在RedHat 7.2 配置PXE網絡裝機服務器,為了避免防火墻與selinux的幹擾,改為信任以及寬松模式 1. 將防火墻狀態設置為trusted 2.SELinux當前修改為permissiv

Kickstart自動化安裝系統及定制安裝

Kickstart 定制系統安裝 1.查看系統版本。防火墻,selinux關閉[root@fitme ~]# cat /etc/redhat-release > ## CentOS Linux release 7.2.1511 (Core)[root@fitme ~]# getenforce

CentOS自動化安裝: anaconda

anaconda 自動化安裝 anacondaREHL/CentOS系列的系統安裝程序名為anaconda(就是那個裝系統時,讓你下一步下一步的的程序),我們可以通過修改此程序的配置文件實現自動化安裝.應用於大批量的機器需要安裝系統時.anaconda是一個應用程序,要運行首先就需要內核,庫,在安裝光

使用LVS實現負載均衡原理安裝配置詳解

配置 png 負載均衡 iptables .cn 詳解 文章 配置詳解 logs LVS是一個開源軟件,由章文嵩博士於1998年5月創立,可以實現Linux平臺下的簡單負載均衡。LVS是Linux Virtual Server的簡寫,是一個虛擬的服務器集群系統。LVS是基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