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ORACLE中%TYPE和%ROWTYPE的使用

ORACLE中%TYPE和%ROWTYPE的使用



1%TYPE說明

為了使一個變數的資料型別與另一個已經定義了的變數(尤其是表的某一列)的資料型別相一致,Oracle提供了%TYPE定義方式。當被參照的那個變數的資料型別改變了之後,這個新定義的變數的資料型別會自動跟隨其改變,容易保持一致,也不用修改PL/SQL程式了。當不能確切地知道被參照的那個變數的資料型別時,就只能採用這種方法定義變數的資料型別。

2%ROWTYPE說明

如果一個表有較多的列,使用%ROWTYPE來定義一個表示表中一行記錄的變數,比分別使用%TYPE來定義表示表中各個列的變數要簡潔得多,並且不容易遺漏、出錯。這樣會增加程式的可維護性。

為了使一個變數的資料型別與一個表中記錄的各個列的資料型別相對應、一致,

Oracle提供%ROWTYPE定義方式。當表的某些列的資料型別改變了之後,這個新定義的變數的資料型別會自動跟隨其改變,容易保持一致,也不用修改PL/SQL程式了。當不能確切地知道被參照的那個表的結構及其資料型別時,就只能採用這種方法定義變數的資料型別。

一行記錄可以儲存從一個表或遊標中查詢到的整個資料行的各列資料。一行記錄的各個列與表中一行的各個列有相同的名稱和資料型別。

3舉例說明

3.1資料準備

--組織機構結構表
CREATE TABLE SF_ORG
(
ORG_ID INT NOT NULL, --組織機構主鍵ID
ORG_NAME VARCHAR2(50),--組織機構名稱
PARENT_ID INT--組織機構的父級
)

--一級組織機構
INSERT INTO SF_ORG(ORG_ID, ORG_NAME, PARENT_ID) VALUES(1, '一級部門1',0);

--二級部門

INSERT INTO SF_ORG(ORG_ID, ORG_NAME, PARENT_ID) VALUES(2, '二級部門2',1);
INSERT INTO SF_ORG(ORG_ID, ORG_NAME, PARENT_ID) VALUES(3, '二級部門3',1);
INSERT INTO SF_ORG(ORG_ID, ORG_NAME, PARENT_ID) VALUES(4, '二級部門4',1);

3.2%TYPE

宣告兩個與SF_ORG表中的PARENT_IDORG_NAME列的資料型別相同的變數,然後用替換變數&ORG_ID接受輸入的組織機構編碼,查詢並顯示該組織機構的名稱、上級部門ID。注意,在使用由%TYPE定義的變數時要用“.”運算子指定表名限定詞。

 執行結果如下圖所示:

type01.txt裡的SQL語句如下:

DECLARE 
  V_ORG_NAME SF_ORG.ORG_NAME%TYPE; --與ORG_NAME型別相同
  V_PARENT_ID SF_ORG.PARENT_ID%TYPE;--與PARENT_ID型別相同
BEGIN
  SELECT ORG_NAME,PARENT_ID INTO V_ORG_NAME,V_PARENT_ID
  FROM SF_ORG SO
  WHERE SO.ORG_ID=&ORG_ID;
  DBMS_OUTPUT.PUT_LINE('部門名稱:' || V_ORG_NAME);
  DBMS_OUTPUT.PUT_LINE('上級部門編碼:' || TO_CHAR(V_PARENT_ID));
END;

1.1.3.3%ROWTYPE

宣告一個與SF_ORG表中各個列的列名、資料型別都相同的行記錄變數V_SF_ORG_REC,然後用替換變數&ORG_ID接受輸入的組織機構編碼,查詢並顯示該組織機構的名稱、上級部門ID。注意,在使用由%ROWTYPE定義的變數時要用“.”運算子指定記錄變數名限定詞。

 執行結果如下圖所示:

rowtype01.txt裡的SQL語句如下:

DECLARE 
  V_SF_ORG_REC SF_ORG%ROWTYPE; --與SF_ORG表中的各個列相同
BEGIN
  SELECT * INTO V_SF_ORG_REC
  FROM SF_ORG SO
  WHERE SO.ORG_ID=&ORG_ID;
  DBMS_OUTPUT.PUT_LINE('部門ID:' || TO_CHAR(V_SF_ORG_REC.ORG_ID));
  DBMS_OUTPUT.PUT_LINE('部門名稱:' || V_SF_ORG_REC.ORG_NAME);
  DBMS_OUTPUT.PUT_LINE('上級部門編碼:' || TO_CHAR(V_SF_ORG_REC.PARENT_ID));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