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三種健身妙法-每天五分鐘簡便易行有巨集效

三種健身妙法-每天五分鐘簡便易行有巨集效

 幾天前我一個老朋友從杭州回京,他是程式設計師出身,今年開始創業,公司剛開始千頭萬緒,即要核心編碼,還要處理其他事宜。

他說自己有次暈倒在回家的路上,過了好一會兒才醒過來。

我又想到年前過世的張孝祥老師,趕緊和他說人過中年,事業家庭壓力都大,要加強鍛鍊。

他說主要打羽毛球,張老師也是最近一年主要打乒乓球。這兩種運動也不錯,但鍛鍊最好每天進行,大家時間又看起來很緊。

我從2004年開始也發現自己身體不如以前,比如睡覺經常落枕,感冒經常來襲,

也開始尋找鍛鍊方法,跑步一個月,打乒乓一年,最後在2005年

終於找到吳式太極拳老師開始練太極,幾年下來深刻體會傳統太極對人的身心健康及其有益,

經常向周圍朋友推薦,並帶領公司員工一起練習,但非常遺憾絕大部分人不能堅持。

(為什麼太極拳健身比其他方法更有效?民國章乃器先生親身體驗,從昏倒在辦公室到練拳三個月後身心煥然一新,併為此專著《科學內功拳》)

我自己有時候出門在外,也有不方便練拳的時候,於是又到處學習了不少鍛鍊的方法,

現在提煉出三種簡便易行的鍛鍊法給大家分享。

這三種方法我自己都鍛鍊過,他們和傳統太極拳健身的要領是一致的,每天五分鐘,就有很好效果。最關鍵的地方是一放鬆(全身關節放鬆),二堅持(不要以為動作簡單練幾下就停,每次練習要堅持幾分鐘以上才見效果,另外就是每天堅持)

希望每位朋友,特別是IT界的朋友們,為事業,創業而奮鬥的同時,要保持身體的健康!

第一種:平甩功

來自:李鳳山師傅

(要領說明:來自風平水靜)

方法很簡單、動作很柔和,見效稍慢(身體敏感的人例外)。
一般需要兩到四個月,才能明顯見效。

比較適合簡單、長期的練習。
作為終身健身,可以考慮這個。

向老人、病人推薦這個比較合適。因為足夠簡單。
不太喜歡運動、或者沒空學習複雜功法的人,也很合適。

平甩功的鍛鍊
動作說明:
1.雙腳與肩同寬,平行站立。
雙手舉至胸前,與地面平行,掌心朝下。
2.兩手前後自然甩動,保持輕鬆,不要刻意用力。
3.甩到第五下時,微微屈膝一蹲,輕鬆的彈兩下。
練習原則:
1.一開始就要培養一種心境:不取巧、不求快、不貪功。
2.腳踏實地,呼吸自然。
3.雙手在前面始終擺平,微微舒指,高度不過肩。
4.身形中正,左右平衡。
5.蹲的時候,保持膝蓋彈性,視個人放鬆狀況,可高蹲亦可低蹲。
6.速度和緩,保持規律。
7.每回至少甩十分鐘(約五百下),一日甩三回。若能一次持續甩到三十分鐘以上,效果更好。
8.練完之後,慢慢喝杯溫開水,更有助氣血迴圈、氣機穩定。
平甩功的效果
●甩五百下大約十分鐘,第一個十分鐘可以達到渾身的迴圈,第二個十分鐘開始進入我們身體過勞之處,第三個十分鐘開始調整病灶,達到以柔克剛的境界。
●平甩時,因為放輕鬆,保持四平八穩,全身上下不用力,自然而然可練出韌性和彈性,體會「在有力中無力」、「在無力中有力」的意境。
●平甩的屈膝動作,非刻意負重與用力,要保持輕鬆,因此長期鍛鍊之後,膝蓋會更靈活有勁、不老化,甚至退化的關節也會活化開來。
●每甩第五下蹲一蹲,鬆中帶沉,一沉到底,讓人不會心浮氣躁,也不會因為不斷地動而變得身體緊張。這個規律性,使人動靜合一,自然集中,日久漸能進入高妙的神定狀態。
● 整體來講,十指充滿而後感傳,由感傳而迴圈,因此,五臟六腑很容易得到滋養,甚至受損的臟腑也會得到修復。即使是年紀大的人,只要用心鍛練,就可以消除許多老毛病和老人病,達到一通百通的效果。

附錄:

第二種:馬步站樁

在各種站樁中,馬步站樁屬於大運動的樁法,大運動量,意味著氣血執行猛烈,也意味著對人體鍛鍊的作用來的猛烈,通常這類功法對人體淺層的氣血作用非常迅速,所以,健身效果非常的明顯。

但是由於運動量很大,能夠認真堅持的人少之又少,但是真正堅持鍛鍊的人,是絕對體驗到它的神奇功效而視為珍寶。

馬步站樁,可以說,接觸過傳統鍛鍊的,差不多都知道,或者也站過,但是往往都是淺嘗輒止,沒能深入去體會他的精妙,其原因之一就在與它的強度太大,不宜堅持,智邦這裡囉唆,將馬步站樁的鍛鍊方法及心得簡單整理,提供給有緣。

鍛鍊的大原則,那就是鬆、靜、自然


姿勢的具體要求可以參見前面姿勢與健康一節,比如頭頂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尾閭中正、寬胸實腹,儘量放鬆等等。

兩腳開三個腳長的寬度,平行,下蹲,大腿呈水平(稍高亦可不要過高拉),兩臂作胸前環抱狀,亦可兩掌作前推狀,可叉腰,可撫膝蓋上(不建議,容易使力),在保持站姿的前提下,全身儘量放鬆,愈久愈好。

其他:
1.備一個小鬧鐘放在面前,計時用。
2.每天至少鍛鍊一次,每次鍛鍊累積時間不少於30分鐘。
3.每次鍛鍊開始是不能堅持30分鐘的,那麼可以分多個小節來鍛鍊,各小節時間累計最好能滿30分鐘。
4.一定要堅持明天每個小節的時間逐步延長:比如今天第一節鍛鍊,只能堅持60秒,第二次45秒,----,那麼明天第一節爭取站65秒(哪怕62秒),第二次50秒,----,後天第一節爭取站70秒,第二節爭取站55秒,----,依此類推。
5.注意汗出勿當風,勿沖涼,尤其是天氣涼爽的季節,尤應注意。
6.一般能一次堅持到5分鐘時,就會體會到身體熱能發動的情況。少數人還可以體驗到體內熱能循經流動的現象。
7.一般能一次堅持到10分鐘左右,會出現“呼吸極限”,類似長跑運動跑到千把兩千米的時候出現的呼吸極限。這時一定要堅持,千萬不要放棄。
8.能輕鬆過呼吸極限後,會漸入佳境,一蹲數十分鐘不是難事。身體內外隱將疾逐步攻動。
9.就算按5秒鐘遞進鍛鍊,從一分鐘開始,堅持到5分鐘只要48天,到10分鐘只要百日左右。能堅持百日築基,輕鬆過呼吸極限關,自會體味到其中樂趣,大有欲罷不能之感。
10.高血壓、心臟病等對大運動量有忌諱的病,要注意控制運動量,保持警惕。精神病患者不宜練習。
11.每節蹲完,一定要在極端疲勞的情況下起立,不要鬆懈蹲下甚至坐下。故事供一笑:小時候跟師父學武練馬步,一蹲累就坐下,師父就罵,叫你坐,練完馬步就坐以後長成個大屁股,可能智邦現在屁股大就是那時候不聽師父的話的嚴重後果,懊喪!
12.練完後,可兩手撫蓋小腹處散步至心平氣和。

在傳統鍛鍊方法中,對身體內在的鍛鍊有很多層次,打個比方說,練氣,這個氣通俗的說,就有粗細的不同,一般來說,越是費勁用力的,其所練之氣就越粗,其功效相對於就作用於表(肌體)就比較多(注意並非表皮之表),越是不費勁而用意的方法,其所練之氣就越細,其作用相對於裡(精神)比較多。作用於表,可以很快色身反應而健康,作用於裡,甚至可以逐步調整性情。所以古人說,修行事,在於變化氣質,變化氣,多在調身,變化質,多在養性。 古來鍛鍊,一般都是由粗到細,由外及裡。先調整好身體,打通內在通道,然後隨著功夫內滲,人生觀健全,知識閱歷的豐富,逐步由粗到細的轉變鍛鍊,這樣,可以避免直接鍛鍊"細"功夫帶來的難以處理的偏差(可參閱智邦關於偏差的論述)。

智邦所介紹的馬步站樁,不屬於武功,不屬於練氣,不屬於練意,各位同仁莫作武功會,莫作氣功會,但是它又的的確確的暗含武功氣功最最基本的鍛鍊原理。

沒有進行過傳統功法鍛鍊的人,只要不是前面所說禁忌病症範圍,不妨大膽練習,智邦建議儘量由此下手,以為今後有機會深造打下堅實基礎。

或有身體不適出現,先排除其他的因素,再在馬步上找原因。若確實是體質特殊,不適合馬步鍛鍊,應該改練他法(這種人太少太少了,智邦即今還沒碰到一例真的不適合此法的,若是覺得自己不合適,那麼長跑也必定不合適,鍛鍊就需要小心些了。) 練功中出現的疑問或問題,智邦只要能夠上網,會盡量及時交流。

也希望喜歡此法的同仁,鍛鍊過程中,細心觀察自身的變化。比如,精神是否好轉,精力是否感到充沛,飯量是否變化,消化是否好轉,聲音是否變亮,眼神是否更晶瑩,小便是否更有力,呼吸是否更深長,小腹是否更彈性,,,,,,,,當身體發生疾病狀態時,要注意體會和以往發病是否有不同之處,,,,等等, 做個有心人吧,傳統的鍛鍊不同於一般的體育鍛煉,其中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內省自察。經雲: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附錄相關資料:

第三種:面壁蹲牆功


智慧氣功博採眾長,功法中藏有眾多的練功訣竅。蹲牆功就是諸多小訣竅、小功法中最為重要的一種,是一種全身鍛鍊的便捷方法。據聞,師傅要練此功時,總是藉故把身邊的徒弟支走,自己偷偷練,由此可見蹲牆功受到練家的何等珍視。因此,想進行氣動健身及想長功夫的功友,對蹲牆功切莫等閒視之。

要領:(來自-風平水靜)

蹲牆時要注意腳尖位置,其他的蹲起也要注意。不要腳尖外撇。

外八字腳蹲起時,鍛鍊的肌肉位置不同,容易練大屁股。

蹲牆的一個小技巧(並足貼牆蹲)

如何在並足貼牆時蹲下去?

兩肩略前扣,意想肩井穴對著湧泉穴。

慢慢下蹲,始終維持著對準的感覺。

如此進行,自然會有體會。

也即:

肩井——湧泉的虛線,和牆壁平行。

 蹲牆功的功用

本功的功法原理即通過任督二脈的修煉達到丹田氣足圓活,尤其是對頸、胸、腰、骶、脊椎的伸拉、壓縮,可牽扯到常常運動不到的肌肉、韌帶、神經,從被動運動到主動運動,日久自然感應異常靈敏,而使肌肉、骨骼達到堅韌有彈性。就傳統而言,腰在人體中非常重要,腰部放鬆、靈活、氣血流通,一方面可增強腎的功能,使人元氣充足,故古人有“命意源頭在腰隙”之說;另一方面,可保證腰主宰一身活動的職能,故古人又有“力發於足,主宰於腰,行於四肢”的說法。相反,若腰部不能放鬆,弊病甚多。其一,影響丹田蓄氣,阻滯背部氣機上升,輕則背部痠痛、板直、頭暈,眉間悶脹、腹滿、腹脹等;重則氣機走竄,甚至不能自控。其二,影響命門之火對水液的蒸騰,男性可出現遺精、白濁,甚至癃淋;女性則白帶增多,月經不調,小便頻數等。其三,練動動者(尤其往復轉身頻繁者),易使陰陽升降失衡,浮陽上騰於面,多呈滿面紅光而欠涵蓄,甚至於中風(即半身不遂)。那麼怎麼來鬆腰呢?而蹲牆功是全身的運動,能調理周身氣機,所以對治療全身各處的疾病都有神奇的效果。練此功,還能儘快排除各種練功反應、糾治因練功不得法而造成的種種不適。譬如,改變自己意識裡的好多不良東西。一個人意識亂了之後,外面的東西很容易影響自己,本來很簡單的東西現在也變的很難了,不是以前那種自由自在的了,自己總想改變可總做不到,所以非要通過這種艱苦的鍛鍊才能解決,自己的問題不是外人能理解的。


蹲牆功的動作要領
基本要領是:面壁而立,兩腳併攏,重心落在前腳掌上,兩手自然下垂,手心向內,周身中正,腳尖頂著牆根,會陰上提,兩肩前扣,含胸收腹;全身放鬆,安靜片刻,讓思緒平和。然後腰向後放鬆,身體緩緩下蹲,下蹲時頭不可後仰、不可傾斜,要放鬆地下蹲,腰後突下蹲。可守下丹田,肩部放鬆前扣(向牆的方向前扣);尾閭前扣,命門後突。注意後背脊柱要一節節卷著柱逐節放鬆往下蹲,象貓兒一樣,弓著後背下蹲,膝蓋儘量不要超出腳尖等要求,同時注意全身放鬆,把注意力放在腰背部及尾閭部;徹底蹲下後尾閭可用力前扣一下,然後再緩緩上起;上起時,注意用百會上領,百會處好像有一根細線向上輕輕拽著脊柱逐節升起、抻動、拉直,如此為一次。 練功時只要使精神專一於形體動作,使之合度即可,無其他特殊意念活動。初學者可以先在腳後跟墊本厚書,這樣可降低蹲牆的難度。可以每天把書撕掉幾頁,漸至撕完,蹲牆就慢慢合度了。


蹲牆的三個階段
將蹲牆功作為一個獨立的小功法來鍛鍊,根據其功夫層次由易到難,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一、初始階段。剛開始,有很多人做不到完全合度,可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確定兩腳的姿勢和距離。腳尖可以先離開牆,離多遠以儘自己的力量能蹲下去為度。如年紀大或行動不方便的同志,可以兩腳尖高開牆根,兩腳分開,以降低難度。甚至還可抱住樹、床架,拉住門把手等支撐物往下蹲。一開始,動作不標準不要緊,關鍵是要堅持。年輕的身體健康的同志,則應儘量按標準的姿勢蹲。剛開始時可能比較困難,沒等蹲下去,就會往後倒,碰到這種情況,就要精神高度集中專一,並加意念“一定成功”。每次下蹲30個為一組,每天蹲一組以上,多多益善(現在有的同志一次或一天能蹲數百,甚至上千、上萬個,收益頗大)。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隨著周身各部氣的充足,尤其是脊柱、腰部鬆動程度的提高,就能順利下蹲、上起了。此時就應轉入第二階段的練習。

二、熟練階段。此階段在兩腳併攏,腳尖抵牆能完成蹲牆動作的基礎上,應注意“形鬆意充”,體會周身氣機的升降開合,同時增加蹲牆的次數和時間。

三、提高階段。按標準姿勢能輕鬆自如地完成整個動作後,就不應再盲目追求數量(即蹲牆的次數),而應加大難度,提高質量。加大難度的方法如下:
(一)赤腳蹲牆。赤腳,腳尖抵牆下蹲,同穿鞋蹲牆的感覺大不一樣。大大加強了對脊柱的抻拉作用。
(二)撐臂蹲牆。這在難度、力度上又加了碼。蹲牆時,兩臂保持左右手舉成一字形,立丁字掌。進一步還可以配合手指的分合。上起時,大、小指分,二、四指分;下蹲時,二、四指合,大、小指合。注意不要使手碰牆壁。練此式更有利於通透上肢。
(三)背手蹲牆。①兩手十指交叉、掌心向外,置於腰部命門。經過撐臂蹲牆,起落時身體平穩,不會後仰,就可以採取這種辦法。②兩臂置於背後時,兩小臂重疊,兩手互握對側肘關節。這樣做在蹲牆時還能起到很好的鬆肩作用。
(四)拳抵鼻尖蹲牆。蹲牆時,可用一手握拳,橫置於鼻前,用拳眼對準鼻尖。熟練後,可加至兩拳相接,置鼻尖與牆壁之間,下蹲上起。此動作難度較大,但只要持之以恆,刻苦練習,久之自然合度。
(五)蹲牆耗功。當蹲至大腿與地面平行時,定住姿勢不動,當作站莊來練,堅持的時間越長越好。若此時能在鼻尖前放置兩拳,剛效果會更好。

注意:①自始至終,動作與呼吸必須協調一致,即氣吸至盡時下蹲到底,起立站直時氣呼完,意念守在下丹田處。②自始至終鼻、膝、腳尖不能離開牆壁,尤其是頭部絕對不能向左右偏斜(即眼不能左右看),否則使脊柱偏斜,影響功效。③呼吸在胸部不憋悶的前提下,越慢越好。


   蹲牆首先從身形入手,對照書本細扣全身各部。然後在身形正確的基礎上,逐漸加大練功強度,蹲牆前要組場,帶著混元氣蹲,意念導引形體放鬆。當然,蹲牆使形體很緊張,站莊是要放鬆的,從表面上看,二者之間有矛盾,怎麼協調還要靠自己。其實,站莊與蹲牆並不矛盾,目的都在於鬆腰,腰一鬆形氣就整了,神統帥形氣的功能也就強了。這兩種功都是智慧氣功的基礎功。智慧氣功特別強調意識的作用,主動運用意識,強化形氣功能。這兩種功作為初練者來講,可先練站莊,把內氣練足了,再練蹲牆就不累了。蹲牆重點在於周身中正,含胸收腹,上起時不要單純的腿部用力,否則容易引起兩腿肌肉緊張。站莊時兩腿鬆不下來就會累。蹲牆之重點是以百會帶動,上起意注天上之虛空,下蹲意想地下之虛空,同時要善於運用“化”的意識,把全身的僵勁化開,尤其是脊柱、脊柱兩側的神經、血管。平時我們不注意放鬆,多年來造成僵勁充斥,要鬆腰就要把這些僵勁去掉。有些1,2歲的小孩子作蹲牆就很容易,大人就不行,關鍵就在僵勁去沒去掉,去不掉僵勁就達不到柔若無骨。所以在蹲牆的時候,可以想自己的骨頭沒有了,全身柔軟放鬆、氣充斥在全身各處,這樣蹲牆才輕鬆一點,不然蹲牆的時候臉紅脖子粗,就沒有練功的味道了,如此讓氣似乎慢慢的滲透到緊張的組織裡,逐漸的緊張和疼痛消失了,將拙力、彆扭、緊張、疼痛等轉變為氣騰、自然、輕閒、舒適,這樣才能繼續安靜的蹲下去。以次通過蹲牆引動氣機升降,用心體悟,微妙自在其中,總之要在鬆靜上下功夫, 主動將意念鎖定在運動過程中, 將意念和意念的作用統一起來。通過運動,使體內氣機自然旺盛起來,並按照氣的自然軌道執行,使身體各部分的通透程度逐漸提高而不容易出現偏差。
應該說,人的身體總要有通透不徹底的現象,在體內氣機旺盛到一定程度,就容易體察到這種不通暢的部分,特別是意念分佈的不均勻更加劇了這種氣機衝擊的強度而感覺疼痛,形成了惡性迴圈。所以蹲牆的動作和打氣有點象,氣太足了,身體還消化不了時,就先慢一點打氣,等氣均勻了,再打一下,逐步通過運動主動打氣,用運動產生的高壓通暢身體(本質上還是通過運動調動了意識力)。不過,身體的素質提高需要一個過程,不能過激。
如果想一下子蹲很多也不是什麼難事,比數量沒有意義,想體會出鬆的感覺也比較容易。關鍵是要堅持,不要一暴十寒。一次蹲1000個容易,每天蹲1000個,就需要很大的韌力了。




這裡給各位一個訣竅,可以幫助大家在數量上和感覺上有個突飛猛進,但對於工夫有什麼好處。竅門很簡單:先實驗一下你一刻不停地蹲(閉眼、姿勢正確、呼吸勻細長、速率約為1個/3秒),看你最多能蹲幾個,一般約為30個;正式開始,每蹲30個,停下來,雙手敷於肚臍,靜養30秒(2-3個呼吸長),再開始蹲30個,再靜養,不斷迴圈;靜養時注意意守丹田,每次靜養後再蹲時,體會腰部都比前一次要有所鬆動。每停一次,都會愈加鬆動(腰部),感覺是愈加輕鬆,很多人就會興趣昂然,愈蹲愈高興,一致可以達到數百個。警告:不可一下就達到很大的數字,最好以比較小的數字為基數,逐漸增加。一般日常生活比較繁雜,在時間很少的情況下,量力而行,可以見縫插針,隨處練習,每次花個3-5分鐘,蹲幾十個,效果也不錯,最重要的就是蹲完後靜養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