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相容性測試--裝置的選擇

相容性測試--裝置的選擇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裝置主要為iOS裝置和Android裝置。這兩種裝置的特點不同,所以在進行相容性測試選擇裝置時,這兩種裝置的選擇方式也不盡相同。 iOS相容性測試機型的選擇
①作業系統版本的選擇
iOS各版本採用率(2017年01月資料)
目前,iOS 9和iOS 10的採用率大約為94%。也就是說,iOS裝置使用者都會很快升級到最新系統。所以在進行iOS裝置的相容性測試時,可以將重點放在最新的版本上。 在使用者使用App的過程中,也可以收集到使用者裝置資訊和作業系統版本資訊。分析這些資料之後,可以判斷作業系統版本的熱點。 對於待測App,必然有明確的適用作業系統最低版本。那麼,低於此版本的系統則不需要關注。 ②裝置的選擇 因不同版本的裝置,解析度、螢幕尺寸等硬體資訊可能都有差異,所以需要對不同解析度的裝置進行適配測試。
通過使用者使用App過程中收集到的裝置資訊,判斷使用者使用的裝置版本的熱點。這些裝置為測試的重點。 下圖為各版本iPhone的解析度等硬體資訊。

因iOS裝置機型並不多,所以即使對作業系統版本和機型進行排列組合,也不需要採購太多的裝置。 例如,某一待測App要求的最低作業系統版本為8.1.2,所需準備的裝置為32臺,具體如下:
iOS 8 iOS 9 ios 10
iPhone 4
iPhone  4s
iPhone  5
iPhone  5c
iPhone  5s
iPhone  SE
iPhone  6
iPhone  6+
iPhone  6s
iPhone  6s+
iPhone  7
iPhone  7+
Android相容性測試機型的選擇 2016年1-11月份,國內手機市場上市新機型1320款,出貨量4.97億部。市面上主要為iOS裝置和Android裝置。但是Android裝置與iOS裝置相比,碎片化非常嚴重。所以,對於相容性測試,一般側重於測試Android裝置上App能否正常執行。 Android碎片化,簡單的講,就是Android平臺的差異越來越大。 隨著支援Android系統的裝置增多,裝置碎片化、品牌碎片化、系統碎片化、螢幕碎片化和感測器碎片化的程度也在持續加深。所以選擇Android裝置進行相容性測試時,需要從系統版本、品牌(不同品牌、不同型號)、螢幕尺寸等著手。 ①作業系統版本的選擇
Android各版本採用率(2017年01月資料)
Version Codename API 上一月(%) 本月(%) 變化(%)
2.2 Froyo 8 0.1 0 -0.1
2.3.3-2.3.7 Gingerbread 10 1.2 1 -0.2
4.0.3-4.0.4 Ice cream sandwich 15 1.2 1.1 -0.1
4.1.x Jellly Bean 16 4.5 4 -0.5
4.2.x 17 6.4 5.9 -0.5
4.3 18 1.9 1.7 -0.2
4.4 KitKat 19 24 22.6 -1.4
5.0 Lollipop 21 10.8 10.1 -0.7
5.1 22 23.2 23.3 0.1
6.0 Marshmallow 23 26.3 29.6 3.3
7.0 Nougat 24 0.4 0.5 0.1
7.1 25 0 0.2 0.2 

②裝置的選擇 以2014年資料為例。在2014年新上市的全部1604款Android手機終端中,在工信部備案的主流品牌終端有407款,其中三星、小米、華為等12個主流品牌的終端出貨量,已經佔到2014年總出貨量的72.42%。如果再算上諸如努比亞、錘子手機、一加手機等品牌,那麼這個數字將達到95%。 從這407款中去除主流品牌中的冷門機型,以及單純由網路制式差異因素導致的裝置型號不同這兩項因素,實際有150~160部值得用於購買用作適配的機型。換句話說,這150~160部機型已經佔據了2014年新上市的Android終端使用者數的95%。
由於元器件老化等問題,通常智慧手機的生命週期為1~2年。所以保守估計,市場上主流機型大概160(款)x2(年)=320款。 這就意味著,在做相容性測試時,可以優先選擇佔有量大的主流機型,就已經覆蓋了95%的使用者群。 對於Android裝置的選擇,就不能採用將作業系統版本與機型的排列組合方式採購裝置,也不能採購所有主流機型。所以在選擇裝置時,需要根據App目標客戶群、收集到的裝置資訊等,分析出使用該應用的主流機型和作業系統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