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05 面向對象之:類的成員

05 面向對象之:類的成員

內置 abc bcf inf alex opened value 大致 實例

05 面向對象之:類的成員

一.細分類的組成成員

大致分兩塊區域,如下圖所示:

技術分享圖片

每個區域詳細劃分又可以分為:

class A:

    company_name = 老男孩教育  # 靜態變量(靜態字段)
    __iphone = 1353333xxxx  # 私有靜態變量(私有靜態字段)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特殊方法

        self.name = name  #對象屬性(普通字段)
        self.__age = age  # 私有對象屬性(私有普通字段)

    def func1(self):  # 普通方法
        pass

    def __func(self): #私有方法
        print(
666) @classmethod # 類方法 def class_func(cls): """ 定義類方法,至少有一個cls參數 """ print(類方法) @staticmethod #靜態方法 def static_func(): """ 定義靜態方法 ,無默認參數""" print(靜態方法) @property # 屬性 def prop(self): pass

二.類的私有成員

對於每一個類的成員而言都有兩種形式:

  • 公有成員,在任何地方都能訪問
  • 私有成員,只有在類的內部才能方法

私有成員和公有成員的訪問限制不同

靜態字段(靜態屬性)

  • 公有靜態字段:類可以訪問;類內部可以訪問;派生類中可以訪問
  • 私有靜態字段:僅類內部可以訪問;
技術分享圖片
class C:

    name = "公有靜態字段"

    def func(self):
        print C.name

class D(C):

    def show(self):
        print C.name


C.name         # 類訪問

obj = C()
obj.func()     # 類內部可以訪問

obj_son 
= D() obj_son.show() # 派生類中可以訪問 公有靜態字段 公有靜態屬性(字段)
公有靜態屬性(字段) 技術分享圖片
class C:

    __name = "私有靜態字段"

    def func(self):
        print C.__name

class D(C):

    def show(self):
        print C.__name


C.__name       # 不可在外部訪問

obj = C()
obj.__name  # 不可在外部訪問
obj.func()     # 類內部可以訪問   

obj_son = D()
obj_son.show() #不可在派生類中可以訪問  

私有靜態字段
私有靜態屬性(字段)

普通字段(對象屬性)

  • 公有普通字段:對象可以訪問;類內部可以訪問;派生類中可以訪問
  • 私有普通字段:僅類內部可以訪問;
技術分享圖片
class C:
    
    def __init__(self):
        self.foo = "公有字段"

    def func(self):
        print self.foo  # 類內部訪問

class D(C):
    
    def show(self):
        print self.foo # 派生類中訪問

obj = C()

obj.foo     # 通過對象訪問
obj.func()  # 類內部訪問

obj_son = D();
obj_son.show()  # 派生類中訪問

公有普通字段
復制代碼
公有對象屬性 技術分享圖片
class C:
    
    def __init__(self):
        self.__foo = "私有字段"

    def func(self):
        print self.foo  # 類內部訪問

class D(C):
    
    def show(self):
        print self.foo # 派生類中訪問

obj = C()

obj.__foo     # 通過對象訪問    ==> 錯誤
obj.func()  # 類內部訪問        ==> 正確

obj_son = D();
obj_son.show()  # 派生類中訪問  ==> 錯誤

私有普通字段
私有對象屬性

方法:

  • 公有方法:對象可以訪問;類內部可以訪問;派生類中可以訪問
  • 私有方法:僅類內部可以訪問;
技術分享圖片
class C:

    def __init__(self):
        pass
    
    def add(self):
        print(in C)

class D(C):

    def show(self):
        print(in D)
        
    def func(self):
        self.show()
obj = D()
obj.show()  # 通過對象訪問   
obj.func()  # 類內部訪問    
obj.add()  # 派生類中訪問  

公有方法
公有方法 技術分享圖片
class C:

    def __init__(self):
        pass

    def __add(self):
        print(in C)

class D(C):

    def __show(self):
        print(in D)

    def func(self):
        self.__show()
obj = D()
obj.__show()  # 通過不能對象訪問
obj.func()  # 類內部可以訪問
obj.__add()  # 派生類中不能訪問
私有方法

總結:

對於這些私有成員來說,他們只能在類的內部使用,不能再類的外部以及派生類中使用.

ps:非要訪問私有成員的話,可以通過 對象._類__屬性名,但是絕對不允許!!!

為什麽可以通過._類__私有成員名訪問呢?因為類在創建時,如果遇到了私有成員(包括私有靜態字段,私有普通字段,私有方法)它會將其保存在內存時自動在前面加上_類名.

三. 類的其他成員

這裏的其他成員主要就是類方法:

方法包括:普通方法、靜態方法和類方法,三種方法在內存中都歸屬於類,區別在於調用方式不同。

實例方法

定義:第一個參數必須是實例對象,該參數名一般約定為“self”,通過它來傳遞實例的屬性和方法(也可以傳類的屬性和方法);

調用:只能由實例對象調用。

類方法

定義:使用裝飾器@classmethod。第一個參數必須是當前類對象,該參數名一般約定為“cls”,通過它來傳遞類的屬性和方法(不能傳實例的屬性和方法);

調用:實例對象和類對象都可以調用。

靜態方法

定義:使用裝飾器@staticmethod。參數隨意,沒有“self”和“cls”參數,但是方法體中不能使用類或實例的任何屬性和方法;

調用:實例對象和類對象都可以調用。

雙下方法(後面會講到)

 定義:雙下方法是特殊方法,他是解釋器提供的 由爽下劃線加方法名加爽下劃線 __方法名__的具有特殊意義的方法,雙下方法主要是python源碼程序員使用的,

    我們在開發中盡量不要使用雙下方法,但是深入研究雙下方法,更有益於我們閱讀源碼。

 調用:不同的雙下方法有不同的觸發方式,就好比盜墓時觸發的機關一樣,不知不覺就觸發了雙下方法,例如:__init__

實例方法

簡而言之,實例方法就是類的實例能夠使用的方法。這裏不做過多解釋。

3.1 類方法

使用裝飾器@classmethod。

原則上,類方法是將類本身作為對象進行操作的方法。假設有個方法,且這個方法在邏輯上采用類本身作為對象來調用更合理,那麽這個方法就可以定義為類方法。另外,如果需要繼承,也可以定義為類方法。

如下場景:

假設我有一個學生類和一個班級類,想要實現的功能為:
執行班級人數增加的操作、獲得班級的總人數;
學生類繼承自班級類,每實例化一個學生,班級人數都能增加;
最後,我想定義一些學生,獲得班級中的總人數。

思考:這個問題用類方法做比較合適,為什麽?因為我實例化的是學生,但是如果我從學生這一個實例中獲得班級總人數,在邏輯上顯然是不合理的。同時,如果想要獲得班級總人數,如果生成一個班級的實例也是沒有必要的。

class Student:
    
    __num = 0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age
        Student.addNum()  # 寫在__new__方法中比較合適,但是現在還沒有學,暫且放到這裏
        
    @classmethod
    def addNum(cls):
        cls.__num += 1

    @classmethod
    def getNum(cls):
        return cls.__num



a = Student(太白金星, 18)
b = Student(武sir, 36)
c = Student(alex, 73)
print(Student.getNum())

3.2 靜態方法

使用裝飾器@staticmethod。

靜態方法是類中的函數,不需要實例。靜態方法主要是用來存放邏輯性的代碼,邏輯上屬於類,但是和類本身沒有關系,也就是說在靜態方法中,不會涉及到類中的屬性和方法的操作。可以理解為,靜態方法是個獨立的、單純的函數,它僅僅托管於某個類的名稱空間中,便於使用和維護。

譬如,我想定義一個關於時間操作的類,其中有一個獲取當前時間的函數。

import time

class TimeTes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hour, minute, second):
        self.hour = hour
        self.minute = minute
        self.second = second

    @staticmethod
    def showTime():
        return time.strftime("%H:%M:%S", time.localtime())


print(TimeTest.showTime())
t = TimeTest(2, 10, 10)
nowTime = t.showTime()
print(nowTime)

如上,使用了靜態方法(函數),然而方法體中並沒使用(也不能使用)類或實例的屬性(或方法)。若要獲得當前時間的字符串時,並不一定需要實例化對象,此時對於靜態方法而言,所在類更像是一種名稱空間。

其實,我們也可以在類外面寫一個同樣的函數來做這些事,但是這樣做就打亂了邏輯關系,也會導致以後代碼維護困難。

3.3 屬性

什麽是特性property

property是一種特殊的屬性,訪問它時會執行一段功能(函數)然後返回值

例一:BMI指數(bmi是計算而來的,但很明顯它聽起來像是一個屬性而非方法,如果我們將其做成一個屬性,更便於理解)

成人的BMI數值:
過輕:低於18.5
正常:18.5-23.9
過重:24-27
肥胖:28-32
非常肥胖, 高於32
  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
  EX:70kg÷(1.75×1.75)=22.86
class People:
    def __init__(self,name,weight,height):
        self.name=name
        self.weight=weight
        self.height=height
    @property
    def bmi(self):
        return self.weight / (self.height**2)

p1=People(egon,75,1.85)
print(p1.bmi)

為什麽要用property

將一個類的函數定義成特性以後,對象再去使用的時候obj.name,根本無法察覺自己的name是執行了一個函數然後計算出來的,這種特性的使用方式遵循了統一訪問的原則

由於新式類中具有三種訪問方式,我們可以根據他們幾個屬性的訪問特點,分別將三個方法定義為對同一個屬性:獲取、修改、刪除

技術分享圖片
class Foo:
    @property
    def AAA(self):
        print(get的時候運行我啊)

    @AAA.setter
    def AAA(self,value):
        print(set的時候運行我啊)

    @AAA.deleter
    def AAA(self):
        print(delete的時候運行我啊)

#只有在屬性AAA定義property後才能定義AAA.setter,AAA.deleter
f1=Foo()
f1.AAA
f1.AAA=aaa
del f1.AAA

或者:
class Foo:
    def get_AAA(self):
        print(get的時候運行我啊)

    def set_AAA(self,value):
        print(set的時候運行我啊)

    def delete_AAA(self):
        print(delete的時候運行我啊)
    AAA=property(get_AAA,set_AAA,delete_AAA) #內置property三個參數與get,set,delete一一對應

f1=Foo()
f1.AAA
f1.AAA=aaa
del f1.AAA
View Code 技術分享圖片
class Goods(object):

    def __init__(self):
        # 原價
        self.original_price = 100
        # 折扣
        self.discount = 0.8

    @property
    def price(self):
        # 實際價格 = 原價 * 折扣
        new_price = self.original_price * self.discount
        return new_price

    @price.setter
    def price(self, value):
        self.original_price = value

    @price.deltter
    def price(self, value):
        del self.original_price

obj = Goods()
obj.price         # 獲取商品價格
obj.price = 200   # 修改商品原價
del obj.price     # 刪除商品原價
商品實例

四. isinstace 與 issubclass

技術分享圖片
class A:
    pass

class B(A):
    pass

obj = B()


print(isinstance(obj,B))
print(isinstance(obj,A))
isinstance

isinstance(a,b):判斷a是否是b類(或者b類的派生類)實例化的對象

技術分享圖片
class A:
    pass

class B(A):
    pass

class C(B):
    pass

print(issubclass(B,A))
print(issubclass(C,A))
issubclass

issubclass(a,b): 判斷a類是否是b類(或者b的派生類)的派生類

思考:那麽 list str tuple dict等這些類與 Iterble類 的關系是什麽?

技術分享圖片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Iterable

print(isinstance([1,2,3], list))  # True
print(isinstance([1,2,3], Iterable))  # True
print(issubclass(list,Iterable))  # True

# 由上面的例子可得,這些可叠代的數據類型,list str tuple dict等 都是 Iterable的子類。
View Code

課外了解:元類type。

按照Python的一切皆對象理論,類其實也是一個對象,那麽類這個對象是從哪裏實例化出來的呢?

技術分享圖片
print(type(abc))
print(type(True))
print(type(100))
print(type([1, 2, 3]))
print(type({name: 太白金星}))
print(type((1,2,3)))
print(type(object))

class A:
    pass

print(isinstance(object,type))
print(isinstance(A, type))
View Code

type元類是獲取該對象從屬於的類,而type類比較特殊,Python原則是:一切皆對象,其實類也可以理解為‘對象‘,而type元類又稱作構建類,python中大多數內置的類(包括object)以及自己定義的類,都是由type元類創造的。

* 而type類與object類之間的關系比較獨特:object是type類的實例,而type類是object類的子類,這種關系比較神奇無法使用python的代碼表述,因為定義其中一個之前另一個必須存在。所以這個只作為了解。

05 面向對象之:類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