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考研勵志經歷【等我動搖的時候看看】

考研勵志經歷【等我動搖的時候看看】

本人情況,本科非211,二戰THU CS,第一年200+,投入時間9個月,第二年343投入時間3個月,現在調劑到中科院信工所了,其實我覺得自己一點也沒有寫經驗貼的資本,但是這裡面太多血的教訓了,算是寫給我自己吧,希望想考研或二戰的也看一看。
一、考研不僅僅是考試,不要給自己找藉口
考研的整個過程都是考研的一部分,每個結果都反映著一個過去。
有些人因為不努力而考不上,而不努力是他無法努力,是他態度不堅定,用盡全力去複習亦是一種能力,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
有些人因為朋友不給力遭到影響,從而無力學習,例如宿舍舍友晚上打遊戲聊天不睡覺,或影響自己睡覺,好朋友總叫他去玩等,這屬於交友方式,為人處事的問題;
有些人存在思維定勢,某幾科就是轉不過彎,這屬於長期養成的思維習慣的問題,突破自身的侷限是一個瓶頸;

有些人身體不好,隔三差五就頭暈目眩,上吐下瀉,如果不是天生,那麼這屬於生活習慣以及平時缺少鍛鍊的問題;
有些人硬傷不多,聰明醒目,但最終依然不如人意,這屬於用力方向不對,複習資料用錯的問題,相對於考研,考試題永遠是對的;
有些人複習挺好,考試時頭腦一片空白,發揮失常,最終失敗,這是心理素質問題,但個人認為,這個問題真正的發生率非常低,實際問題往往是前面的工作沒做好。
總之,考研絕不僅僅是考試,整個備戰過程都是考研,藉口跟別人說說就罷,自己不要也相信了。

二、經驗貼是一個參考,細節才是精華
兩年考研,我一共用了12個月複習,我看的經驗貼數都可以出書了,現在總結一下,大部分經驗貼的內容都會說:
1、複習總安排

2、每天各時段安排
3、所用教材
4、做題次數
5、模擬成績及最終成績
共同點只有一個:最終成績都很高。計劃因人而異,如何計劃推進是很講學問的,照搬他人計劃容易顧此失彼,而看經驗貼的滿足感在於認為這麼做肯定能成功,而如果你像我一樣看了很多經驗貼的話,你會發現,大家方法各異,有些人甚至只要看一點點東西就能成功(例如數一隻做真題就拿130)有些人則不然,此時在方法的取捨上會遇上困難。一旦選擇了一個不適當的方法或安排,心理和效率都會受到打擊。
細節沒有帖子會講到的,例如你會發現沒有帖子會告訴你怎麼樣提高數學計算的正確率,而每次丟分最多的又恰恰是計算,經常聽見一些朋友說,我數學問題不大,就是總是計算不對。其實我自己也為計算問題深深懊惱過,我在第二年做數學真題時做過這樣的統計,每套卷子打兩個分,一套是正常的分數,另一個是忽略由於計算錯誤扣的分,結果是,正常的平均分115,無計算錯誤情況下平均135,整整20分,怎麼提高這個細節,只有自己反覆嘗試才知道;再例如有道題不會做,看了答案後,理解了怎麼辦,怎麼記住,不理解怎麼辦,要不要過段時間再想,那麼什麼時候去再想,這裡方法各異,但必須以能在任何時候解出來為最終標準,做了忘,忘了又做,這是對的,但一定要記得曾經做對不等於永遠做對,如果僅僅是靈感一閃做對,是不是應該標記下來再下次看看能不能繼續閃?
考研可不是考靈光幾閃的,考的是思維定勢!

三、YY算分是徒勞,要以自己最低線為標準
兩年來,認識好多考研的朋友,很多人在考研都掰著指頭,英語要求不高60,數學120應該沒問題,政治多背背70就可以,專業課110總可以吧,這樣就360了,如果把這些分數和最終考研分數一比,很多人都要哭了,其實我之前也時不時有這想法,因為根據個人情況,本科期間參加各種計算機相關比賽獲獎很多,大小專案也不少,所以志向高遠,加之基礎也不差,總覺得那種分數不算什麼,但實際往往讓人大跌眼鏡。例如我一個朋友六級510,火拼了一年考研,最終英語39分不過線; 我一個朋友,張劍初級高階閱讀150篇各做兩遍,各鍾題目做無數,最終英語只有55;一個朋友,兩年火拼考研,408專業課都是60+;我自己,數學一,複習指南2遍,線代講義4次,概率講義4次,660題做透(錯的題有些做了6到7次),10年真題兩次,400題兩次,最終只有90+。
不要低估得到一個分數的難道,因為做題次數多少與最終結果是不成等號的,但多模擬幾次就知道自己的定位區間。例如我數學平時就是85~145,那麼最終90+並不算意外,我總分平時330到390,所以340+也正常。但很多人卻恰恰將自己水平定位到平時能達到的最高水準,例如有人數學模擬真題有一次打了140就認為自己水準是140,而且還是第二次做才打這個分數,有人認為自己能打380,最後考了300分那是失手,也有確實打了380卻因為單科不過線,叫苦連天,我見到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了!短板往往決定成敗,自己的底線才是衡量水平的標準。

四、不是時間越長越有效,並非二戰必勝
相信大部分人會認為二戰會比首戰一定強很多,實際情況的確是——強未必很多。以我的二戰朋友為例,有307到326的,305到320的,220到261的,288到290+的,有280到356的,320到300+的,280+到330+的,這幾個我可以保證他們每天都拼命複習了,至少努力了,但結果我自己也驚訝。
我的感受,假如第一年努力複習了,會發現第二年複習起來很舒服,做題得心應手,很多東西突然就理解了,但其實只是思考多了的結果,要想突破分數,還得產生一種質的飛躍,那就是打破自身思維定勢,例如數學打草稿的技巧和習慣,專業課條理性的複習的習慣,在我與二戰朋友溝通的時候發現很多人思維一直很僵化,只願意不停的做題,然後彌補漏洞,但技巧性和總結性的東西丟掉太多。對於數學,我也是因為對草稿的用法不好而使自己吃虧。
效率是很重要的,考研需要持續的高強度訓練,週期長了未必是好事,要用巧力而不是蠻力!

還有一句話:既然選擇了考研,堅持是最起碼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