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什麼是產品的流程圖?看完你就懂了

什麼是產品的流程圖?看完你就懂了

【文章摘要】說白了就是表示先做什麼後做什麼,實際上就是“開始,結束,行動,狀態與判斷”的組合。

流程圖定義

流程圖是表示流經一個系統的資訊流的圖形代表。

說白了就是表示先做什麼後做什麼,實際上就是“開始,結束,行動,狀態與判斷”的組合。

產品流程圖

產品流程圖包括業務流程、操作流程和頁面跳轉流程。

業務流程圖

作用:描述系統內各角色之間的業務關係和作業順序,包括使用產品各種角色中的操作,是描述整個系統的業務走向和業務流程,以業務處理過程為中心。通常會由幾個「角色」來組成,他會有一種流水線般的工作線,A搞定了,傳給了B,B搞定他的部分,傳給了C,C搞定後又要將結果傳給A做。

操作流程圖

作用:描述使用者為完成某個任務而對產品的一個操作流程

比如成功下單,比如登陸註冊,比如退款等等。

頁面跳轉流程圖

作用:描述頁面之間的跳轉邏輯,主要面向表現層。

這裡面會設計到一些邏輯上的問題,比如一個提示彈框出現後,如果點選確定,下一步頁面去哪裡?點選取消呢?

例子

拿外賣點餐產品當例子:“我要訂餐”

業務流程圖

設計產品的時候常常從業務流程開始。

假象一下我們的產品是個第三方訂餐平臺,平臺上有很多餐館,使用者通過我們的平臺點餐付款,我們通知餐館做飯,送餐等等。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理清產品中有多少種角色,在腦子裡想象下如果一個使用者下單,需要穿梭過多少種角色才能完成它的下單流程,然後將流程畫出。

畫業務流程通常會用到“泳道圖”這個是專門來表示多角色配合的一種流程。如下圖

角色有三,使用者,系統(後臺),廚房(第三方商家)。

跑一下這個短短的流程,如果「使用者」選好了今天的飯菜,提交訂單了,這時就將訂單資訊推送給了「系統」,「系統」在後臺生成訂單,使用者的訂單狀態變為「等待付款」。(其實系統這部分使用者是看不到的,但是 產品經理 需要想清楚。)使用者會來到支付頁面,這時候做一個判斷,使用者是否為這個訂單支付了費用呢?如果是,那麼「系統」就會受理這個訂單,將資訊推送給第三方「廚房」,如果不是,那麼使用者就是取消了訂單,訂單狀態變為「訂單失敗」。

流程中總是由一個動作展開,那麼思考時,我們要對每一步都帶著一個“如果……不……”會怎麼樣的心態,就會發現很多可以做判斷的地方。如果支付不成功呢?如果廚房不接單呢?如果退款不成功呢?這樣想下去你的流程細節就會越來越完善。

總結

業務流程著眼於整個系統的,注重主要環節。

你不只是一個使用者,因為使用者是不必知道後臺的一些判斷細節或是操作過程的,但如果你是產品經理的話是一定要清楚的。

業務流程設計流程

設定角色→跑通流程→用“如果……不……”窮盡判斷,思考產品背後的判斷邏輯。

操作流程

以下是“使用者下單”的操作流程。

總結

相對於業務流程圖,操作流程圖更專注於某一個任務或目標,注重細節;

操作流程圖是以一個使用者的操作角度來寫,並不限於所謂的消費者使用者(後臺的操作流程也可以);

在初畫操作流程的時候,不要早早的去過分在意細節與逆流程。(逆流程便是那些需要判斷是否的那個“否”的流程),第一次用最理想的狀態,將流程跑通,再去思考這裡面會不會有那些“如果……不……”的細節。

頁面流程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構成:

介面。

一個矩形代表一個介面,這個流程中使用者走過兩個介面(登入頁和首頁),因為表達的是介面的跳轉,介面是使用者實實在在接觸到的媒介,非介面的內容,不要出現。

動作。

矩形之間也就是介面之間加上一個觸發動作,比如從介面A點選下一步按鈕,到達介面B,“點選下一步”就是連線這兩個介面的關鍵動作,需要標示出來,上圖例子就是“單擊提交按鈕”。

條件。

一個動作之後可能有多種“是/否”的結果,則在矩形之間、動作之後加上一個或多個判斷菱形。如上圖的檢驗賬號密碼是否輸入正確。

總結

業務流程與操作流程都在他之上完成,當建立起來操作流程,頁面跳轉的流程也就躍然紙上了。只是在做某些互動行為時要多加註意頁面之間的邏輯、層級關係,做到跳轉不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