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中的RDB持久化詳解
1. 如何在redis中配置RDB持久化文件
在redis持久化中 默認是開啟RDB模式的。這裏我們只需要對RDB進行配置即可
在上面有三個配置選項 分別是
每隔900秒 有一條key進行變更
每個300秒 有10條key進行變更
沒隔60秒 有10000條key進行變更。
以上任意條達成條件後,就會重新生成一個dump.rdb文件。就是當前redis內存中完整的快照,這個操作也被稱之為snapshotting,快照也可以手動調用save或者bgsave命令,同步或異步執行rdb快照生成
save可以設置為多個,也就是多個snapshotting檢查點,每到一個檢查點,就會去check一下,檢查是否有指定數量的key發生了變更,如果有那麽就會生成一個新的dump.rdb文件。
2. RDB持久化是的工作流程
(1).redis會根據自己的配置去嘗試rdb快照文件。
(2) fork出一個子進程
(3)子進程會將當前的dump文件快照到 rdb臨時文件當中。
(4)完成rdb快照文件的生成之後,那麽就會替換以前的老快照。
3、基於RDB持久化機制的數據恢復實驗數據還在,為什麽?
我們在redis中存入幾條數據
在使用redis-cli SHUTDOWN 停掉redis
這個時候我們進入到存放快照的目錄進行查看。
可以看到數據依舊是存在的。
帶出來一個知識點,通過redis-cli SHUTDOWN這種方式去停掉redis,其實是一種安全退出的模式,redis在退出的時候會將內存中的數據立即生成一份完整的rdb快照
/var/redis/6379/dump.rdb
(2)在redis中再保存幾條新的數據,用kill -9粗暴殺死redis進程,模擬redis故障異常退出,導致內存數據丟失的場景這次就發現,redis進程異常被殺掉,數據沒有進dump文件,幾條最新的數據就丟失了
使用 kill -9 的方式殺掉redis進程。
在進入到存放快照的文件目錄查看快照文件 並沒有進行生成。
(3) 我們這裏在做一個實驗,重新對conf文件進行配置,配置成每五秒進行一次快照,在進行一次實驗
設置成 沒五秒有1個key進行變更那麽就會生成新的dump.db文件
使用kill殺死進程過後 我們可以看到快照文件是生成了的
redis中的RDB持久化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