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Fer建議收藏丨×××衍生品種類大全
金融衍生品種有哪些
1、上世紀80年代歐洲金融自由化改革,推動歐洲各國衍生品交易所成立
在二戰後的一段較長時間裏,歐洲主要國家采取凱恩斯的經濟政策,政府在金融體系中扮演重要地位,銀行及主要金融機構主要采取國有化經營,實施資本、匯率管制,衍生品市場發展相對停滯。到20世紀中期,全球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浪潮席卷歐洲,社會關於金融衍生品的認識也逐步發生變化,一些阻礙金融衍生品的法規也開始取消。
英國在1979年取消×××管制,1981年完成利率市場化改革,撒切爾政府實行金融大變革(Big Bang),通過《金融服務法》,宣布銀行業可以直接進入證券交易所進行交易,還於1986年10月27日取消了傳統的股票交易所固定傭金比率規定,一系列有關證券交易、業務開展的限制得以取消,直接推動倫敦金融中心的快速發展。
在歐洲大陸,1984-1985年間法國采取一系列的金融自由化措施,各種短期金融工具(包括可轉讓存單等)被引進,債券發行和經紀的傭金限制幾近全面取消,1984年的新《銀行法》規定,不再執行分業管理制度,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業從此可以混合經營,1986年廢除了全部×××管制措施,1986年前後法國國際期貨市場、巴黎期權市場成立,1992年起法國取消了股票經紀人的壟斷權。德國在1985年,取消了對歐洲馬克為單位的歐洲債券發行規模和發行時間的限制,使外資銀行獲得了牽頭經營這類發行業務的權力,1986年以後,外資銀行在德國可以自由地運用各種金融工具。《德國民法典》改革,投機交易不再被視為×××,取消股票貼花稅。新證券交易法的實施,放寬了對期貨交易對象的限制,掃清了德國期貨交易所成立和發展的障礙。到20世紀90年代,歐洲主要國家都成立了各自的衍生品交易所,交易所衍生品標的以本國金融產品為主。
2、上世紀90年代以來,歐洲交易所兼並不斷,市場影響力增強
(1)金融市場一體、貨幣一體化引發歐洲交易所的合並浪潮
20世紀80年代末,歐洲經濟金融一體化開始啟動。1987年,歐共體12國正式批準了《單一歐洲法案》,最遲在1993年初正式建立統一的大市場,其中把“單一市場”定義為“沒有內部邊界的一個區域, 在這個區域內保證商品、人員、服務和資本的自由流動”。1988年,歐共體取消了成員國之間資金匯兌方面的所有限制。1989年,《歐洲共同體經濟和貨幣聯盟的報告》(即“德洛爾報告”)獲得歐洲理事會的批準,明確提出建立歐洲經濟貨幣同盟,歐洲中央銀行體系。
1994年,各成員國之間基本取消了資本流動方面的限制。
1993年、1994年、1996年,銀行業、保險業和投資銀行業先後正式實施了“單一執照”制度,為歐洲內部金融自由流動創造條件。1999年,歐元正式啟動,標誌著歐元區單一貨幣制度正式推出。尤其是1993年歐盟頒布了《投資服務指令》,其中的“集中規則”條款,及允許跨國證券買賣。歐洲各國金融市場之間將形成直接競爭。同時,20世紀90年代以來,歐洲主要交易所從會員制轉向了公司制,並且先後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歐洲各國交易所之間合並成為可能,為增強自身競爭力,不同的交易所走向合並是十分自然的選擇。
一是歐盟各國自身交易紛紛合並,衍生品交易所之間、證券與衍生品交易所之間合並,成立交易所集團。如英國LIFFE於1992年、1996年先後並購了倫敦期權交易所、倫敦商品交易所,將衍生品業務拓展至期權及商品衍生品。德國期貨交易所(DTB)在成立4年後,與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合並成立了現在的德國交易所集團。意大利、法國、荷蘭、比利時的證券市場、金融衍生品市場在1997-1999年間先後合並成為一個交易所集團。
二是新交易所集團之間的國際競爭與合作提升,推動了泛歐洲範圍衍生品交易所集團的成立。1998年,德國期交所(DTB)與瑞士期貨期權交易所(SOFEX)合並,成立歐洲期貨交易所(EUREX),德國方面擁有50%的股份和85%的利潤分配權。這一並購間接推動了法國、荷蘭、比利時等周邊國家交易所集團之間合並成立Euronext,以提高對德國交易所集團的競爭力。Euronext的成立,對新合並的EUREX形成壓力,促使當時的德交所集團進一步尋求與倫交所合並。
(2)21世紀全球電子化交易競爭加劇,推動歐洲交易所跨國並購
在2000年以前,全球交易所的整合主要是在一國(地區)內部進行的。2000年之後,由於電子交易平臺的普及以及全球化趨勢增強,這種整合的趨勢開始跨越國界,交易所之間的跨國並購在全球證券市場全面展開,不僅在德國、英國、法國等幾個主要歐盟國家之間,而且美國、歐盟國家之間,展開了激烈的交易所並購。其中,最引人註目的是Euronext經歷的歷次並購、北歐OMX集團的並購以及德交所集團數次跨國並購嘗試。
2000年Euronext成立後,頻繁經歷了多次股權變更。又在2002年合並倫敦國際金融期權期貨交易所和葡萄牙交易所,2006年6月,紐約證券交易所與泛歐證交所達成總價約100億美元的合並協議,組建全球第一家橫跨大西洋(600558,股吧)的紐交所-泛歐證交所公司。於2007年4月4日合並後正式開始運行,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股票交易市場。2012年,ICE又通過並購獲得了NYSE Euronext,並將其LIFFE、Euronext進行分拆。
與此同時,德國交易所數次進行並購嘗試,但對交易所的並購大部分未能最終成功。1998年,德交所集團首次與倫敦交易所共同提出聯盟提議,之後於2000年、2004年、2016年三次試圖與倫敦交易所提出合並邀請,均遭受失敗。此外,2004年8月將目光投向瑞士股票及衍生工具交易集團SWX,未獲成功;德國交易所嘗試與泛歐洲證券交易所合並再次失敗。2002年初,成功以16億歐元收購了清算公司Clearstream全部股份;2007年,為拓展其美國市場,收購了美國國際證券交易所ISE。2015年,德交所成功收購了×××交易平臺360T。
英國的倫敦證券交易所於2007年收購了意大利交易所,拓展其在歐洲的現貨市場及衍生品業務,2011年合並了多倫多交易所集團,拓展其在美洲的業務。此外,北歐的OM斯德哥爾摩交易所也在不斷整合北歐各交易所,在2003年與赫爾辛基交易所合並為OMX集團後,陸續並購了北歐的主要交易所。但在2005年嘗試並購倫交所失敗後,在2008年選擇與納斯達克合並,成立納斯達克OMX以提高運營效益。
(3)大規模並購之後,英國、德國成為歐洲最主要的衍生品市場
在經歷多次國際並購、重組後,德國交易所集團、倫敦交易所集團及ICE歐洲期貨交易所成為歐洲衍生品市場上最主要的交易場所,其他部分國家雖然有自己的證券、大宗商品及衍生品市場,但規模普遍較小,產品標的範圍也主要集中於本國資產,缺乏國際化交易平臺。此外,在近10年,歐洲碳排放市場快速發展,新成立了多個從事能源、碳排放交易的交易所,多家交易所在現有平臺上新開展碳排放交易,其中德國的EEX、BlueNext等交易平臺成為新氣候衍生品也得到發展。
分品種來看,德國Eurex的長期利率、指數及個股類衍生產品是歐洲市場同類產品交易最活躍的市場,位於英國的ICE歐洲則在利率、能源等主要產品上保持優勢。原LIFFE的產品轉到ICE 歐洲後,其在短期利率方面繼續保持優勢,同時倫敦國際原油交易所並入ICE歐洲後,繼續在能源類衍生品上保持優勢。此外,莫斯科交易所的×××交易在近幾年裏快速發展,同時由於其合約面值相對較小,美元/盧布成交量在歐洲同類品種中交易最活躍。
由於×××市場存在巨大的流動性和競爭性,因而在以×××作為標的資產(Underlying Asset)的前提下,×××市場同時也衍生出了大量的×××衍生產品供投資者交易,由此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衍生品市場。許多×××衍生品的交易十分活躍,這進一步強化了×××作為全球最活躍的交易資產的地位。
金融衍生產品是指其價值依賴於標的資產價值變動的合約。這種合約可以是標準化的,也可以是非標準化的。標準化合約是指其標的資產(基礎資產)的交易價格、交易時間、資產特征、交易方式等都是事先標準化的,因此此類合約大多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如期貨。非標準化合約是指以上各項由交易的雙方自行約定,因此具有很強的靈活性,比如遠期合約。
金融衍生產品的共同特征是保證金交易,即只要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就可進行全額交易,不需實際上的本金轉移,合約的履行一般也采用現金差價結算的方式進行,只有在到期日以實物交割方式履約的合約才需要買方交足貸款。因此,金融衍生產品交易具有杠桿效應。保證金越低,杠桿效應越大,風險也就越大。
金融產品的交易按照交易地點分為場外交易(櫃臺交易)和場內交易(交易所交易)。大多數×××衍生品都主要是在場外×××市場(OTC Forex Market)完成交易的,場外×××市場由一些主要的大型銀行、經紀商、基金公司等機構主導,這些機構作為市場上的做市商,負責撮合市場交易。>>>點擊咨詢AQF證書含金量
AQFer建議收藏丨×××衍生品的種類
由×××匯率衍生出來了各種金融衍生品,這些金融衍生品的價值和×××匯率的波動密切相關。×××衍生品有如下幾種:
1)×××期貨合約(Currency Futures)
2)貨幣期權,包括普通期權(Vanilla options)和奇異期權(Exotic Options)
3)貨幣指數ETFs(Currency ETFs)
4)×××差價合約(Forex CFDs)
5)×××遠期合約(Forex Forwards)
6)貨幣利率互換(Currency Interest Rate Swaps)
7)貨幣掉期或貨幣互換(Currency Swap)
這些衍生品有時被混合使用,通常被用來對沖現貨×××市場的頭寸風險。
×××期貨合約
在零售×××經紀商蓬勃發展之前,×××期貨合約是個人×××交易者的主要交易對象。
國際×××期貨交易所主要有兩大家,芝加哥國際貨幣市場(International Monetary Market , IMM)和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Londo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utures and Options Exchange,LIFFE),另外,在澳大利亞、加拿大、荷蘭、新加坡等國也陸續成立了多家貨幣期貨交易所,但仍以芝加哥、倫敦兩家交易所的交易量最大。
芝加哥國際貨幣市場是最早的有形貨幣期貨市場,成立於1972年5月。它是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一個分支。開始,主要交易品種是六種國際貨幣的期貨合約,即美元、英鎊、加拿大元、德國馬克、日元、瑞士法郎,後義增加了上述貨幣的期權交易。
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是英國最主要的金融期貨市場,該所成立於1982年,1992年與倫敦期權交易市場合並,1996年收購倫敦商品交易所。該交易所買賣的產品包括貨幣、債券、短期利率、股票和商品的期貨和期權合約。
期貨交易所中的每個×××期貨合約都是經過標準化處理的,是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的,對合約到期日及其買賣的資產的種類、數量、質量作出了統一規定。合約的到期日通常是按季度來制定的。
×××期貨合約的交易方向是雙向的,可以“買”,也可以“賣”,看漲則“買”,看跌則“賣”。×××期貨合約的價格是緊隨現貨×××市場的走勢而變動的,同時也跟遠期×××市場相關。
隨著零售×××經紀商的發展壯大,場外×××交易市場高速發展,很多交易都是在場外市場(OTC)完成的,而這些場外交易的數據都是沒有錄入交易所的。因而,交易所中的×××期貨交易數據根本不能反映×××市場的交易整體情況,或者說不能反映整個×××市場交易的“全貌”。
×××期權(貨幣期權)
×××期權又稱貨幣期權(Currency Option)是一種選擇契約,其持有人即期權買方享有在契約屆期或之前以規定的價格購買或銷售一定數額某種×××資產的權利,而期權賣方收取期權費,則有義務在買方要求執行時賣出(或買進)期權買方買進(或賣出)的該種×××資產。
根據期權的行使方式,一般分為歐式期權和美式期權。歐式期權合同要求其持有者只能在到期日履行合同,結算日是履約後的一天或兩天。美式期權合同在到期日前的任何時候或在到期日都可以執行合同,結算日則是在履約日之後的一天或兩天,大多數的美式期權合同允許持有者在交易日到履約日之間隨時履約,但也有一些合同規定一段比較短的時間可以履約,如“到期日前兩周”。
普通×××期權通過被投機者或者交易者用來和其他×××持倉做對沖,一些常見的×××期權有:
◆ 貨幣權證Currency Warrant:這是在場外市場交易的一種貨幣期權,通常到期日都是一年以上。
◆ 貨幣環Currency Collar:這是一種可以同時買入看漲和並賣出看跌期權的期權合約,反之亦然。
場外貨幣期權市場在最近幾年也開發出了很多奇異期權 (exotic options),例如:
◆ 平均價格期權Average Rate Options:在到期日確定期權收益時,不是采用標的資產當時的市場價格,而是用期權合同期內某段時間標的資產價格的平均值,這段時間被稱為平均期。平均價格期權的收益為執行價格與標的資產在有效期內的平均價格之差。平均價格期權比標準期權廉價,因為標的資產價格在一段時間內的平均值的變動比時點價格的變動程度要小,這就減少了期權風險,從而降低了其時間價值。
◆ 平均執行期權Average Strike Option:平均執行價格期權的收益為執行時的即期匯率與標的資產的平均價格之差。平均執行價格期權可以保證買入在一段時間內頻繁交易的資產所支付的平均價格低於最終價格。另外它也能保證賣出在一段時間內頻繁交易的資產所收取的平均價格高於最終價格。
◆ 二元期權Binary Options:也稱數字期權,固定收益期權。二元期權的收益和風險是預先固定的,收益與否只由標的資產的價格是否滿足預定條件決定。若持有者持有的是看漲期權,則到期時市場價格高於當時的買入價格,就可獲得固定的收益,反之,則虧損固定的資金;若持有者持有的是看跌期權,則到期時市場價格低於當時的賣出價格,就可獲得固定的收益,反之,則虧損固定的資金。
◆ 敲出期權Knockout Options:當標的資產價格達到一個特定水平時,期權自動作廢,稱具有這一特征的期權為敲出障礙期權(即敲出期權)。
◆ 敲入期權Knockin Options:當標的資產價格達到一個特定水平時,期權自動生效,稱具有這一特征的期權為敲入障礙期權(即敲入期權)。
◆ 籃子期權Basket Options :這種期權的標的資產是一籃子貨幣,其行權價和標的資產價格取決於一籃子貨幣,一籃子貨幣中包含幾種不同的貨幣,且各個貨幣的權重不一致。
貨幣指數ETFs
ETS是指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而貨幣ETF則是指以某一貨幣為標的資產而編制的指數基金,貨幣ETF指數代表某一貨幣對一籃子貨幣的匯率,其交易價格與所跟蹤的指數基本一致。
目前最常見的有美元指數(US Dollar Index,USDX),是通過平均美元與六種國際主要×××的匯率得出的。美元指數顯示的是美元的綜合值,它一種衡量美元強弱的指標。
×××差價合約
差價合約(CFDs)泛指不涉及實物商品或證券的交換、僅以結算價與合約價的差額作現金結算的交易方式。差價合約的商品,理論上可以是所有有浮動價格的東西,包括有各國指數,×××,期貨,股票,貴重金屬以及其他商品。差價合約的交易方向是雙向的,可以買入,也可以賣出。差價合約的交易一般是保證金交易或杠桿交易。
×××差價合約(Forex CFDs)的標的資產是某一貨幣或者貨幣對。×××差價合約的交易並不涉及實際貨幣的交換或者買賣,而是以某一貨幣或者貨幣對的價格走勢來進行交易,交易者的盈利或虧損取決於差價合約產品價格的變化。
×××差價合約使用的是即期市場價格作為合約價,結算沖銷時按照沖銷當時的即期市場價格作為結算價,以保證金本幣作為結算貨幣。另外,由於×××差價合約涉及兩個貨幣,二者之間又存在利率之差,因而就會存在存貸款利率問題。
×××遠期合約 >>>點擊咨詢×××交易員必考的證書
×××遠期合約(Forex Forwards)是指×××買賣雙方在成交時先就交易的貨幣種類、數額、匯率及交割的期限等達成協議,並用合約的形式確定下來,在規定的交割日雙方再履行合約,辦理實際的收付結算。其主要目的就是規避匯率風險。
×××遠期合約和×××期貨合約高度相似,二者的區別在於:×××遠期合約是指約定未來某一時間交割一定×××的合約,它是非標準化的;金融期貨也是約定約定未來某一時間交割一定金融產品的合約,但它是標準化(固定的數量、價格等)的合約,且須在交易所進行。
貨幣利率互換
貨幣利率互換(Currency Interest Rate Swaps)是指兩筆貨幣相同、債務額相同(本金相同)、期限相同的資金,作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的調換。這個調換是雙方的,如甲方以固定利率換取乙方的浮動利率,乙方則以浮動利率換取甲方的固定利率,故稱互換。互換的目的在於降低資金成本和利率風險。
貨幣利率交叉互換兼具貨幣互換和利率互換的雙重特征。一方面,它涉及兩種貨幣的本金,因此,需要按約定的匯率進行本金的互換;另一方面,需要進行兩種貨幣間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的交換,交易過程較為復雜。
貨幣掉期(貨幣互換)
貨幣掉期(Currency Swap),又稱貨幣互換,是指兩筆金額相同、期限相同、計算利率方法相同,但貨幣不同的債務資金之間的調換,同時也進行不同利息額的貨幣調換。貨幣互換的目的在於降低籌資成本及防止匯率變動風險造成的損失。
貨幣互換報價的一般做法是:在期初本金交換時,通常使用即期匯率,而在期末交換本金時,則使用遠期匯率。
AQFer建議收藏丨×××衍生品種類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