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論是大腦中內置的一級(元)算法,是人的核心思考結構和方式,是心智模型
方法論是大腦中內置的核心算法;
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元算法;
科學知識是人的大腦中的二級算法;
二級算法需要一級算法來控制、調度和監督;
有人讀了很多書,變成了高手;更多人終日學習,卻依舊平庸。為什麽?
◆ 人人都是掘地蜂,我們以為的理性決策,不過是對既定思維的自發式反應。
◆ 決定你層次的不是知識量多少,而是心智模型高低。
換個更形象的說法:為什麽我讀了很多書,人生依舊迷茫;為什麽我上過很多課,依然並沒有什麽卵用?
回答這個問題,我先來講個掘地蜂的故事。
掘地蜂是種看起來很智能的昆蟲。它會麻醉蟋蟀,把失去行動能力的蟋蟀拖到洞裏,然後產卵,讓自己的幼蟲吃著這只蟋蟀長大。
我們今天只看其中一個細節。在掘地蜂把蟋蟀帶回洞穴時,它先把獵物放在洞穴口,自己先進洞勘察一圈,確保一切安全之後,才把蟋蟀拖到洞穴裏去。
科學家曾經非常驚嘆於掘地蜂的智能,於是針對這個細節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
趁掘地蜂進洞勘察時,科學家把獵物拿遠一英寸。他們發現,掘地蜂從洞裏出來後,會把獵物拖回洞口,放下,然後重新進洞偵查。科學家重復同一個動作40多次,掘地蜂就是不把獵物直接拖進洞裏去。
這說明什麽?說明掘地蜂看似智能的行為背後,其實是基於基因的刻板的、自發的行為。
針對掘地蜂,哲學家丹尼特提出了一個有點恐怖的問題:“你憑什麽確信自己不是掘地蜂?”
我第一次看到這個問題時,內心是一顫的。但科學給出的答案,似乎更讓人絕望:我們人人都是掘地蜂。
研究證明,人類95%的行為是基因決定的自發式反應,而另外5%的所謂理性行為,也往往是既定思維決定的自發式反應。
也就是說,我們看似理性的行為,幾乎都是刻板的自發式行為。
我們以為是“我”在學習和決策,其實是我們的“思維方式”或者叫“心智模型”在主導人生。
決定你能力層次的,並不是你的知識量多少,而是你的心智模型高低。
芒格說:“人類只有發明了發明的方法之後才能快速發展;我們只有學習了學習的方法之後才能成為高手”。
這個世界上只有0.01%的人能夠成為厲害的人,而99.99%都不太厲害。決定性的差別在於你是否掌握了學習背後的道理,你是否擁有更高級的思維模型。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這個讓人高下立現的“學習背後的道理”。
Question2
為什麽很多行業老手,專業技能非常嫻熟,人生卻不過爾爾,並沒有綻放太多光彩?
◆ “一萬小時定律”有著巨大的缺陷——長時間的反復練習並不必然導向成功,甚至能把你練廢。
◆ 專業選手和業余選手之間的本質區別,並不在於掌握技能的熟練程度,而在於是否掌握了套路。
◆ 刻意練習者的成功公式:成功=核心算法(套路)*大量重復動作。
◆ 習慣嚴格按照每天、每月To-Do List(計劃表)生活的人沒啥前途。
◆ 不要做“chicken head”,不要作舒適區裏炫技的小猴子。
所以,我們的人生一定要不斷沖出技能的舒適區,跳入更有挑戰的伸展區。要建立自己認知世界的結構,要不斷追問事物背後的道理,而不要做舒適區裏炫技的小猴子。
《刻意學習》這本書告訴我們,專業選手和業余選手之間的本質區別,並不在於掌握技能的熟練程度,而在於是否掌握了套路。
什麽是套路?人們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絕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隨意的動作,它們大都具有某種“結構”,這些結構就是套路。
再比如棋手,研究發現專業棋手只把很少的時間花在比賽上,而把絕大多數時間用在背棋譜和定式上。
棋譜是專業棋手的套路,算法是碼農的套路,案例是律師的套路,公式是數學家的套路,而定律是科學家的套路。
我很喜愛的作家萬維鋼在他的著作《萬萬沒想到》裏就有這樣一句話:對腦力工作者來說,水平高低在於掌握的套路的多少。
他說這樣的人是“chicken head”,就是這種人活得像小雞啄食一樣,不斷地點頭點頭點頭,腦子裏只有“去做去做去做”,但只是機械重復日常工作。一生一世重復,絕無建立新知識的可能,再無進步。
所以,我們的人生一定要不斷沖出技能的舒適區,跳入更有挑戰的伸展區。要建立自己認知世界的結構,要不斷追問事物背後的道理,而不要做舒適區裏炫技的小猴子。
http://tech.sina.com.cn/roll/2017-06-18/doc-ifyhfpat5204031.shtml
方法論是大腦中內置的一級(元)算法,是人的核心思考結構和方式,是心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