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堆,棧與佇列的區別
棧的定義
棧是電腦科學中的一種抽象資料型別,只允許在有序的線性資料集合的一端(稱為堆疊頂端,英語:top)進行加入資料(英語:push)和移除資料(英語:pop)的運算。因而按照後進先出(LIFO, Last In First Out)的原理運作。
棧的常用操作
棧中有兩個基本的操作
- 推入 :從棧的頂端推入一個數據,依次往下推
- 彈出 :講棧頂端的資料移除
棧的基本提點就是
- 先進後廚,後入先進
- 除了頭尾的節點,每個元素都有一個先驅和一個後繼
對於棧的畫面的理解,可以想象成一個步槍彈夾新增子彈和射擊的過程
彈夾只有一個出入口進行推入和彈出
js模擬實現一個棧
<body style='width: 80%;height:80%; margin: 10% auto;'> <ul id="stackBox" style="width:100px;border:1px solid #1fb19e;"> </ul> <div style="width:400px; display:flex;"> <input id="funStackBox" value="執行函式"> <div style="margin-left:100px;"> <button onclick="pushStack()" type='primary'>進棧</button> <button onclick="popStack()" type='primary'>出棧</button> </div> </div> <script> // 棧盒子 let stackBox = document.getElementById('stackBox') // 執行函式盒子 let funStackBox = document.getElementById('funStackBox') // 棧類 class Stack { constructor() { this.list = [] } // 新增棧 addStack(val) { this.list.push(val) let beforeDom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his.list.length - 1) // 新增棧 let el = document.createElement('li') el.id = this.list.length el.innerText = this.list[this.list.length - 1] stackBox.insertBefore(el, beforeDom) } // 彈出棧 popStack() { let delDom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his.list.length) stackBox.removeChild(delDom) return this.list.pop() } // 棧的大小 stackLength() { console.log('當前棧大小為'+this.list.length) return this.list.length } // 棧的頂層元素 stackIsHas() { return !Boolean(this.list.length)?console.log('沒有棧了'):this.list[this.list.length] } } stackOne = new Stack() /** * @author: 周靖鬆 * @information: 進棧 * @Date: 2019-06-10 12:47:16 */ function pushStack() { stackOne.addStack(funStackBox.value) console.log(funStackBox.value, '進棧') stackOne.stackLength() stackOne.stackIsHas() } /** * @author: 周靖鬆 * @information: 出棧 * @Date: 2019-06-10 12:47:16 */ function popStack() { let popStack = stackOne.popStack(funStackBox.value) console.log(popStack, '出棧') stackOne.stackLength() stackOne.stackIsHas() } </script> </body>
效果圖如下
棧被建立的時機
上邊說了棧的基本結構和方法,那麼棧被建立的時候又做了什麼事情呢
首先在我們的js在解釋執行程式碼的時候,最先遇到的就是全域性程式碼,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首先就會向棧裡邊壓入一個全域性執行上下文
全域性上下文 只有在全域性執行環境被銷燬的時候才會被彈出銷燬
全域性執行上下文 只有一個 就是瀏覽器中的window物件,this預設指向這個全域性物件
然後當執行一個函式的時候,會在開始先建立一個執行上下文壓入棧中,如果裡邊又執行其他的函式的時候,又會建立一個新的執行上下文壓入執行棧中,知道函式執行完畢,就會把函式的上下文從執行棧中彈出
function fun3() { console.log('3') } function fun2() { fun3(); } function fun1() { fun2(); } fun1();
比如說上邊這段程式碼 ,他的進棧出棧順序就是一開始我們放的那兩張圖的效果
function fun1() {
console.log('1')
}
function fun2() {
console.log('2')
}
function fun3() {
console.log('3')
}
如果是這種的話 則會是最下邊有一個全域性的棧,然後三個函式分別進棧出棧
棧中的執行上下文
剛才我們在上邊提到了執行上下文的概念,執行上下文是跟函式相關的,執行上下文分為兩個階段
- 建立階段
- 執行階段
首先建立階段
- 掃描變數和函式(確定變數環境)
- 確定this指向
- 確定詞法環境
簡單說一下詞法環境和變數環境的區別,我個人理解的就是說詞法環境是包含變數環境的
在js裡邊原型鏈大家都不陌生 ,js在當前的物件裡邊找不到所使用的屬性的話會去他的上一級去找
直到Object,再找不到就會undefined ,這裡邊 當前物件的作用域就是他的變數環境,而詞法環境則是與之關聯的的執行上下文中宣告的變數
在建立階段 函式的宣告會被儲存在當前的變數環境之中,var的變數的話則會被設定成undefined
,所以我們在宣告之前就可以訪問到var宣告的變數 ,but他是一個undfined
然後就是執行階段了
這個時候已經完成了對所有變數的分配,開始執行程式碼
佇列的定義
佇列是一種比較高效的資料結構,他與棧不同的是,佇列只能在隊尾插入元素,在隊首刪除元素,
佇列用生活中的事物距離的話,大家可以想想一下沙漏,先進入的沙子先出去,後進去的沙子後出去
佇列比棧高效的地方就在於,迴圈的時候,棧會開闢一個新的臨時棧,然後進行排序,再迴圈,最後在確保不打亂原有順序的情況下 排列回去
佇列則不需要這麼多步驟
js模擬佇列實現
佇列常用的一些操作有
- 向隊尾新增一個元素
- 刪除隊首元素
- 顯示所有元素
- 清空佇列
- 佇列是否為空
就先拿這些常用的方法實現以下,老規矩,請大家看程式碼
// 佇列類
class Queue {
constructor() {
this.dataStore = []
}
//新增
addQueue(val) {
this.dataStore.push(val);
}
//刪除佇列首的元素
delQueue() {
if (this.queueIsNone()) return console.log('佇列空了');
else this.dataStore.shift();
}
//佇列是否為空
queueIsNone() {
return this.dataStore.length == 0
}
//檢視所有元素
showQueue() {
return this.dataStore.join('\n');
}
//清空佇列
clearQueue() {
this.dataStor = [];
this.showQueue()
console.log('佇列空了')
}
}
// 佇列例項
let queueOne = new Queue()
/**
* @author: 周靖鬆
* @information: 進隊
* @Date: 2019-06-11 21:01:28
*/
function QueueIn (){
queueOne.addQueue(funStackBox.value)
console.log(queueOne.showQueue())
}
/**
* @author: 周靖鬆
* @information: 出隊
* @Date: 2019-06-11 21:01:35
*/
function QueueOut (){
queueOne.delQueue()
console.log(queueOne.showQueue())
}
/**
* @author: 周靖鬆
* @information: 清空佇列
* @Date: 2019-06-11 21:05:35
*/
function QueueClear(){
queueOne.clearQueue()
}
上邊的程式碼 大家可以自己寫個html試一下哈,html就不寫了直接貼一下效果圖
另外雖然剛才我們再例子中是用資料去模擬的棧和佇列的實現,but 陣列他其實並不是一個棧記憶體,他是一個堆記憶體
堆的定義
若是滿足以下特性,即可稱為堆:是電腦科學中的一種特別的樹狀資料結構。可以給堆中的任意節點新增新的節點(百科全書)
堆和棧的區別
在JS中,每一個數據都需要一個記憶體空間。記憶體空間又被分為兩種,棧記憶體(stack)與堆記憶體(heap)。
- 棧為自動分配的記憶體空間,它由系統自動釋放
- 堆是動態分配的記憶體,大小不定也不會自動釋放
也不是說不會自動釋放,堆在沒有引用的時候,下一次垃圾回收機制出現的時候會回收他的記憶體
js 的變數分為基本型別和引用型別
基本型別 (Undefined、Null、Boolean、Number和String)
基本型別在記憶體中佔據空間小、大小固定 ,他們的值儲存在棧(stack)空間,是按值來訪問引用型別 (物件、陣列、函式)
引用型別佔據空間大、大小不固定, 棧記憶體中存放地址指向堆(heap)記憶體中的物件。是按引用訪問的
盜個圖舉個例子
js不允許直接訪問堆記憶體中的位置,因此我們不能直接操作物件的堆記憶體空間,所以棧中存的是一個指向堆記憶體的一個地址
當我們要訪問堆記憶體中的引用資料型別時,實際上我們首先是從棧中獲取了該物件的地址引用(或者地址指標),然後再從堆記憶體中取得我們需要的資料。
今天就堆疊佇列的內容就大概說到這裡 下一篇部落格 在繼續說一下,關於記憶體的回收機制,堆疊溢位,記憶體分配和常用的一些用法,比如排序等等
有什麼說的不對或者不足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