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庫讀寫分離Master-Slave
資料庫讀寫分離Master-Slave
一個平臺或系統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使用者量的增多,資料庫操作往往會變慢,這時我們需要一些有效的優化手段來提高資料庫的執行速度;如SQL優化、表結構優化、索引優化、引擎優化和讀寫分離優化等手段。
1、SQL優化(簡單列幾點):
儘量避免用SELECT*;
只查詢一條記錄時使用limit1;
使用連線查詢代替子查詢;
儘量使用一些能通過索引查詢的關鍵字。
2、表結構優化:
儘量使用數字型別欄位,提高對比效率;
長度不變且對查詢速度要求高的資料可以考慮使用char,否則使用varchar;
表中欄位過多時可以適當的進行垂直分割,將部分欄位移動到另一張表;
表中資料量大可以適當的進行水平分割,將部分資料移動到另一張表。
3、索引優化:
對查詢頻率高的欄位適當建立索引,提高效率。(在經常用到的欄位上適合建立索引)
4、引擎優化:
選擇合適的引擎提高資料庫效能,如InnoDB和MyISAM,InnoDB和MyISAM是許多人在使用MySQL時最常用的兩個表型別,這兩個表型別各有優劣,視具體應用而定。基本的差別為:MyISAM型別不支援事務處理等高階處理,而InnoDB型別支援。MyISAM型別的表強調的是效能,其執行數度比InnoDB型別更快,但是不提供事務支援,而InnoDB提供事務支援已經外部鍵等高階資料庫功能。
InnoDB:
支援事務處理,支援外來鍵,支援崩潰修復能力和併發控制。如果需要對事務的完整性要求比較高(比如銀行),要求實現併發控制(比如售票),那選擇InnoDB有很大的優勢。如果需要頻繁的更新、刪除操作的資料庫,也可以選擇InnoDB,因為支援事務的提交(commit)和回滾(rollback)。
MyISAM:
插入資料快,空間和記憶體使用比較低。如果表主要是用於插入新記錄和讀出記錄,那麼選擇MyISAM能實現處理高效率。如果應用的完整性、併發性要求比較低,也可以使用。
MEMORY:
所有的資料都在記憶體中,資料的處理速度快,但是安全性不高。如果需要很快的讀寫速度,對資料的安全性要求較低,可以選擇MEMOEY。它對錶的大小有要求,不能建立太大的表。所以,這類資料庫只使用在相對較小的資料庫表。
注意:
同一個資料庫也可以使用多種儲存引擎的表,如果一個表要求比較高的事務處理,可以選擇InnoDB;這個資料庫中可以將查詢要求比較高的表選擇MyISAM儲存;如果該資料庫需要一個用於查詢的臨時表,可以選擇MEMORY儲存引擎。
5、讀寫分離優化:
隨著使用者量的增多,資料庫操作往往會成為一個系統的瓶頸所在,但一般的系統“讀”的壓力遠遠大於“寫”,So我們可以通過實現資料庫讀寫分離-主從複製來提高系統的效能。
主從設計思路:
通過設定主從資料庫實現讀寫分離,主資料庫負責“寫操作”,從資料庫負責“讀操作”,根據壓力情況,從資料庫可以部署多個提高“讀”的速度,藉此來提高系統總體的效能。當然,我們可以根據專案等需要配置多個從庫。
如上圖所示,讀寫分離的實現,主要是解決主從資料庫資料同步的問題,在主資料庫寫入資料後要保證從資料庫的資料也要更新。主伺服器master記錄資料庫操作日誌到Binary log,從伺服器開啟i/o執行緒將二進位制日誌記錄的操作同步到relay log(存在從伺服器的快取中),另外sql執行緒將relay log日誌記錄的操作在從伺服器執行。
Master-Slave具體步驟
準備工作,在這之前需要準備兩個伺服器,分別在上面安裝Mysql資料庫,一個作為Master,另外一個是Slave,當然需要多個從庫可以自己搞多個Slave。如下圖:
兩個虛擬機器伺服器:
分別安裝Mysql資料庫:
1.主mysql資料庫配置檔案修改
[root@tjt03 ~]# vim /etc/my.cnf
在主伺服器master上配置開啟Binary log,主要是在[mysqld]下面新增:
server-id=132 log-bin=master-bin //[必須]啟用二進位制日誌 log-bin-index=master-bin.index //[必須]伺服器唯一ID,預設是1,一般取IP最後一段
配置修改好後重主庫Mysql:
[root@tjt03 ~]# sudo service mysqld stop Stopping mysqld (via systemctl): [ OK ] [root@tjt03 ~]# sudo service mysqld start Starting mysqld (via systemctl): [ OK ] [root@tjt03 ~]#
在主資料庫檢查配置效果:
mysql> SHOW MASTER STATUS;
可以看到下圖表示配置沒問題,這裡面的File名:master-bin.000001 我們接下來在從資料庫的配置會使用:
2.從mysql資料庫配置檔案修改
[root@tjt02 mysql]# vim /etc/my.cnf
在從伺服器slave上的[mysqld]下面新增:
server-id=131 //這裡面的server-id 一定要和主庫的不同 relay-log-index=slave-relay-bin.index relay-log=slave-relay-bin
配置修改好後重從庫Mysql:
[root@tjt02 mysql]# service mysqld stop Stopping mysqld (via systemctl): [ OK ] [root@tjt02 mysql]# service mysqld start Starting mysqld (via systemctl): [ OK ] [root@tjt02 mysql]#
3、配置連個資料庫的關聯
首先我們先建立一個操作主從同步的資料庫使用者,切換到主資料庫執行:
mysql> GRANT REPLICATION SLAVE ON *.* to 'tjt'@'%' identified by 'TANjintao@520';
這個配置的含義就是建立了一個數據庫使用者tjt,密碼是TANjintao@520, 在從伺服器使用tjt這個賬號和主伺服器連線的時候,就賦予其REPLICATION SLAVE的許可權, *.* 表面這個許可權是針對主庫的所有表的,“%”表示所有客戶端都可能連,只要帳號,密碼正確,此處可用具體客戶端IP代替,如192.168.145.226,加強安全。
進入從資料庫執行授權Slave:
mysql>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172.16.114.132',master_port=3306,master_user='tjt',master_password='TANjintao@520',master_log_file='master-bin.000001',master_log_pos=0;
上述步驟執行完畢後執行start slave啟動配置:
mysql> start slave;
停止主從同步的命令為:
mysql> stop slave;
檢視狀態命令,\G表示換行檢視:
mysql> show slave status \G; *************************** 1. row *************************** Slave_IO_State: Waiting for master to send event Master_Host: 172.16.114.132 Master_User: tjt Master_Port: 3306 Connect_Retry: 60 Master_Log_File: master-bin.000001 Read_Master_Log_Pos: 870 Relay_Log_File: slave-relay-bin.000002 Relay_Log_Pos: 1085 Relay_Master_Log_File: master-bin.000001 Slave_IO_Running: Yes Slave_SQL_Running: Yes Replicate_Do_DB: Replicate_Ignore_DB:
可以看到狀態如下:
這裡看到從資料庫已經在等待主庫的訊息了,接下來在主庫的操作,在從庫都會執行了。我們可以主庫負責寫,從庫負責讀,達到讀寫分離的效果。
注:Slave_IO及Slave_SQL程序必須正常執行,即YES狀態,否則都是錯誤的狀態(如:其中一個NO均屬錯誤)。
簡單測試
在主資料庫中建立一個新的資料庫:
mysql> create database tjt0702;
在從資料庫檢視資料庫:
mysql> show databases;
到這裡,資料庫的主從複製Master-Slave已經OK了。
程式碼層面實現讀寫分離
假設我們使用的是主流的SpringBoot框架開發的web專案,實現資料庫讀寫分離如下。
配置了一個從庫Slave:
https://blog.csdn.net/zhouzeqiang/article/details/87800590
配置了兩個從庫Slave:
https://my.oschina.net/u/560547/blog/1843462
配置兩個資料庫的關聯
配置兩個資料庫的關聯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