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2019中國產教互動工作座談會成功召開,課工場肖睿談人工智慧教育

2019中國產教互動工作座談會成功召開,課工場肖睿談人工智慧教育

為銜接產業需求,促進產教深度融合,培養創新型軟體人才,推動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2019中國軟體產教互動工作座談會於7月18日在江蘇南京成功召開。會議由工業和資訊化部資訊化和軟體服務業司、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指導,中國軟體產教互動聯盟主辦,中國資訊化週報承辦。此次座談會主要圍繞當前推進產教深度融合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展開探討,積極探索軟體人才培養的新機制和新模式,加速推進軟體產業發展程序。

圖:2019中國產教互動工作座談會現場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副司長謝俐,江蘇省工業和資訊化廳副廳長池宇,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黃河燕,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腦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陳兵,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階副總裁兼營運長陳錫民,北京課工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肖睿等領導和嘉賓出席會議。來自上海、安徽、四川、吉林、甘肅、江西、福建、山西等地的教育廳、工信主管部門代表,高校與企業界代表共300多人蔘加了此次會議。會議由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創始院長陳鍾主持。會上課工場創始人肖睿從教育實踐者的角度,發表了題為“人工智慧教育:技術、產業、人才、本科專業建設”演講。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副司長謝俐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副司長謝俐在致辭中指出,經過多年的努力,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了重要制度保障,有效打通了長期困擾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的中梗阻,為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建設的基礎。當前,職業教育進入大改革大發展時期,亟須進一步激發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內生動力。可以說,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到了打通“最後一公里”、構建校企命運共同體的關鍵時候了。從職業教育的角度來看,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特色所在,更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是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的內在要求,重要形式和有效途徑。

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黃河燕在會上做了“軟體鑄魂智慧社會 產教協推人才培養”主題演講。她表示智慧化是當前社會發展的主旋律,而軟體技術是智慧變革的重要內在驅動,是未來智慧社會的關鍵支撐。高校應該深刻認識與思考智慧時代新工科背景下計算機軟體人才培養模式。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腦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陳兵以“人工智慧新工科人才培養探索”為題發表演講。他從資料、演算法、計算能力、產業等AI發展核心要素角度做了國內外AI發展對比。他認為,在人工智慧方面,美國領跑全球,中美有差距,而人才是關鍵。

當前,人工智慧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指出,完善人工智慧領域學科佈局,設立人工智慧專業,推動人工智慧領域一級學科建設,儘快在試點院校建立人工智慧學院,形成“人工智慧+X”複合專業培養新模式。

北京課工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肖睿

對此,聚焦大學生IT人才培養的北京課工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肖睿從技術、產業、人才、本科專業建設等方面做了分析。關於人工智慧人才的培養,肖睿表示,目前AI人才分了三類,一類是AI科學家,一類是AI演算法工程師,一類是AI應用工程師。由於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層次不同,培養側重點也應不同。他認為,Python不等於人工智慧,學習人工智慧不需要全面學,要有重點,知識工程、機器人、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都是重點,要重視跟蹤創新,要重視專案和場景實踐。在他看來,本科人工智慧教育重點應該培養演算法工程師和應用工程師,人工智慧科學家不應作為本科教育的培養重點,可以從研究生階段產生。本科人工智慧教育的重點包括資料探勘、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課工場正大膽創新,以有效組合讓學科建設打破舊學科區隔,以專案導向、實踐教學讓課程建設打破課程本位,以崗位能力導向,鼓勵綜合能力讓師資隊伍建設打破課程本身等方式和路徑,重新建立人工智慧專業學科。

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創始院長陳鐘錶示,目前我國IT人才培養整體發展仍然存在著一些滯後的問題,社會對IT專業人才的缺口也在逐漸增加,人才供需的結構矛盾性也在凸顯。軟體產業的高速發展以及行業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的不斷湧現,對創新型、實踐型人才的需求也逐漸增加,迫切地需要創新IT教育的培養模式,組織形式、服務供給。

座談會上,關於人工智慧人才的培養成為了政、企、學校領導共同討論的焦點,將IT教育內容向社會延伸,加快校企協同育人的程序,引導院校和軟體企業、園區共建軟體人才實訓基地,鼓勵社會力量建立軟體培訓機構,培養有實戰能力的軟體人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