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人工智慧可以審美嗎,人工智慧審美和人的審美有什麼區別嗎?

人工智慧可以審美嗎,人工智慧審美和人的審美有什麼區別嗎?

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隨著人工智慧機器“阿爾法狗”打敗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的訊息經由媒體報道之後,人工智慧技術開始真正走入社會的關注當中,社會對人工智慧的研究不得不提上日程,目前人工智慧的相關問題已經成為最受關注、最受歡迎的科技領域之一。但是在人工智慧領域不單單隻有科學技術問題,眾多好萊塢科幻電影將人工智慧可能擁有的問題藝術化、放大化,讓我們不得不考慮人工智慧在人類文化領域可能產生的影響、對人類本身的影響,目前已經有哲學家和哲學學者提出人工智慧美學的概念,其中人工智慧審美是其中重要的研究和探討方向。

人工智慧可以審美嗎,人工智慧審美和人的審美有什麼區別嗎,人工智慧能否實現個性審美嗎。這些問題都是我們探討人工智慧審美需要回答的問題。

首先,探討這個問題,我們就不得不回答什麼是人工智慧的問題,科學領域中,龔克認為:人工智慧是人工設定、人工規定的具有學習而形成的自助感知、認知和決策能力的科學技術;計算機學界這樣定義人工智慧:人工智慧是電腦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企圖瞭解職能的實質,並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職能相似的方式作出反應的智慧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影象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哲學領域則更多的關注人工智慧會不會最終有一天 能像人那樣創造出藝術品?人工智慧是否能夠真正地擁有人類的情感以及意識的問題。定義不同,對於問題的解答也不同。IIS7站長

其次,我們來探討人類審美能力的問題,人類思維分三種:抽象的邏輯思維、形象的直感思維、靈感的頓悟思維。正如叔本華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所說的那樣,審美活動本身乃是祛除了“功利”意味的活動,這種活動甩掉了“為意志服務的枷鎖”,是“認識理念所要求的狀態,是純粹的觀審,是在直觀中浸沉,是在客體中自失,是一切個體性的忘懷”以往的很多哲學家認為,審美的過程就是人運用形象思維和靈感思維的過程,是非概念的直觀感受活動。審美體驗的過程是一個主客體統一的過程。

就目前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已經出現了能夠作審美評判的人工智慧機器人,早在上個世界六十年代,人工智慧就開始應用在藝術領域,但是當時的人工智慧還僅僅作為一種輔助的計算技術,通過演算法對藝術品進行技術上的鑑別和分析,西班牙藝術家探索了人工智慧 在影象檢索中的應用,在影象檢索系統中引入計算美學的思想和方法。該方法首先分割出影象中 最具美學吸引力的部分,再測量計算組合該區域的邊緣銳度、對比度和色彩濃度等特徵,最後進行分類和評判。研究結果表明引入該方法後圖像檢索系統能篩選出更符合使用者審美需求的影象。 香港中文大學的湯曉鷗教授將人工智慧方法應用於攝影作品的審美評價。他們根據拍攝主題將攝影作品分為風景、人像、建築、動物植物等幾類。 對每類作品,將影象分割為前景和背景兩個區域分別進行特徵抽取,並採用機器學習的方法進行訓練。在17000多幅影象的資料集下程序測試,測試表明這個方法獲得了理想的效果。這種計算 機審美評價方法可以對影象進行自動的色彩、構圖等方面的修正,修正後的影象更符合攝影作品的審美標準。而且在2019年的第三屆全球智慧大會上,就已經展出人工智慧審美判斷中國書法藝術的成果了。人工智慧在美學領域中的技術應用越來越廣泛,技術進步也越來越迅猛。

但是,作為“智慧”的“知”與作為“意識”的“覺”之間的統一才構成了人的“主體”,才是人的審美過程的真相。所以人工智慧只是人的智力而非意識的延伸,目前人工智慧在藝術領域的應用,只是程式的執行,演算法的運算,不具有任何主體審美的性質,所以從審美性質的根本上談,人工智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