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命令列之旅 —— 深入 argparse (一)
作者:HelloGitHub-Prodesire
HelloGitHub 的《講解開源專案》系列,專案地址:https://github.com/HelloGitHub-Team/Article
前言
在第一篇“初探 argparse”的文章中,我們初步掌握了使用 argparse
的四部曲,對它有了一個基本的體感。
但是它具體支援哪些型別的引數?這些引數該如何配置?本文將帶你深入瞭解 argparse
的引數們。
本系列文章預設使用 Python 3 作為直譯器進行講解。
若你仍在使用 Python 2,請注意兩者之間語法和庫的使用差異哦~
引數動作
你是否還記得?在上一篇四部曲中的第二步是定義引數,在這個步驟中,我們指定了 action
parser.add_argument('--sum', dest='accumulate', action='store_const',
const=sum, default=max,
help='sum the nums (default: find the max)')
那麼這裡面的 action
,也就是 引數動作
,究竟是用來做什麼的呢?
想象一下,當我們在命令列輸入一串引數後,對於不同型別的引數是希望做不同的處理的。
那麼 引數動作
其實就是告訴解析器,我們希望對應的引數該被如何處理。比如,引數值是該被存成一個值呢,還是追加到一個列表中?是當成布林的 True 呢,還是 False?
引數動作
被分成了如下 8 個類別:
store
—— 儲存引數的值,這是預設的引數動作。它通常用於給一個引數指定值,如指定名字:
>>> parser.add_argument('--name')
>>> parser.parse_args(['--name', 'Eric'])
Namespace(name='Eric')
store_const
—— 儲存被const
命名的固定值。當我們想通過是否給定引數來起到標誌的作用,給定就取某個值,就可以使用該引數動作,如:
>>> parser.add_argument('--sum', action='store_const', const=sum) >>> parser.parse_args(['--sum']) Namespace(sum=<built-in function sum>) >>> parser.parse_args([]) Namespace(sum=None)
store_true
和store_false
—— 是store_const
的特殊情況,用來分別儲存 True 和 False。如果為指定引數,則其預設值分別為 False 和 True,如:
>>> parser.add_argument('--use', action='store_true')
>>> parser.add_argument('--nouse', action='store_false')
>>> parser.parse_args(['--use', '--nouse'])
Namespace(nouse=False, use=True)
>>> parser.parse_args([])
Namespace(nouse=True, use=False)
append
—— 將引數值追加儲存到一個列表中。它常常用於命令列中允許多個相同選項,如:
>>> parser.add_argument('--file', action='append')
>>> parser.parse_args(['--file', 'f1', '--file', 'f2'])
Namespace(file=['f1', 'f2'])
append_const
—— 將const
命名的固定值追加儲存到一個列表中(const
的預設值為None
)。它常常用於將多個引數所對應的固定值都儲存在同一個列表中,相應的需要dest
入參來配合,以放在同一個列表中,如:
不指定 dest
入參,則固定值儲存在以引數名命名的變數中
>>> parser.add_argument('--int', action='append_const', const=int)
>>> parser.add_argument('--str', action='append_const', const=str)
>>> parser.parse_args(['--int', '--str'])
Namespace(int=[<class 'int'>], str=[<class 'str'>])
指定 dest
入參,則固定值儲存在 dest
命名的變數中
>>> parser.add_argument('--int', dest='types', action='append_const', const=int)
>>> parser.add_argument('--str', dest='types', action='append_const', const=str)
>>> parser.parse_args(['--int', '--str'])
Namespace(types=[<class 'int'>, <class 'str'>])
count
—— 計算引數出現次數,如:
>>> parser.add_argument('--increase', '-i', action='count')
>>> parser.parse_args(['--increas', '--increase'])
Namespace(increase=2)
>>>parser.parse_args(['-iii'])
Namespace(increase=3)
help
—— 列印解析器中所有選項和引數的完整幫助資訊,然後退出。version
—— 列印命令列版本,通過指定version
入參來指定版本,呼叫後退出。如:
>>> parser = argparse.ArgumentParser(prog='CMD')
>>> parser.add_argument('--version', action='version', version='%(prog)s 1.0')
>>> parser.parse_args(['--version'])
CMD 1.0
引數類別
如果說 引數動作
定義瞭解析器在接收到引數後該如何處理引數,那麼 引數類別
就是告訴解析器這個引數的元資訊,也就是引數是什麼樣的。比如,引數是字串呢?還是布林型別呢?引數是在幾個值中可選的呢?還是可以給定值,等等。
下面,我們將逐一介紹不同型別的引數。
可選引數
可選引數
顧名思義就是引數是可以加上,或不加上。預設情況下,通過 ArgumentParser.add_argument
新增的引數就是可選引數。
我們可以通過 -
來指定短引數,也就是名稱短的引數;也可以通過 --
來指定長引數,也就是名稱長的引數。當然也可以兩個都指定。
可選引數通常用於:使用者提供一個引數以及對應值,則使用該值;若不提供,則使用預設值。如:
>>> parser.add_argument('--name', '-n')
>>> parser.parse_args(['--name', 'Eric']) # 通過長引數指定名稱
Namespace(name='Eric')
>>> parser.parse_args(['-n', 'Eric']) # 通過短引數指定名稱
Namespace(name='Eric')
>>> parser.parse_args([]) # 不指定則預設為 None
Namespace(name=None)
引數型別
引數型別
就是解析器引數值是要作為什麼型別去解析,預設情況下是 str
型別。我們可以通過 type
入參來指定引數型別。
argparse
所支援的引數型別多種多樣,可以是 int
、float
、bool
等,比如:
>>> parser.add_argument('-i', type=int)
>>> parser.add_argument('-f', type=float)
>>> parser.add_argument('-b', type=bool)
>>> parser.parse_args(['-i', '1', '-f', '2.1', '-b', '0'])
Namespace(b=False, f=2.1, i=1)
更厲害的是,type
入參還可以是可呼叫(callable
)物件。這就給了我們很大的想象空間,可以指定 type=open
來把引數值作為檔案進行處理,也可以指定自定義函式來進行型別檢查和型別轉換。
作為檔案進行處理:
>>> parser.add_argument('--file', type=open)
>>> parser.parse_args(['--file', 'README.md'])
Namespace(b=None, f=None, file=<_io.TextIOWrapper name='README.md' mode='r' encoding='cp936'>, i=None)
使用自定義函式進行處理,入參為引數值,需返回轉換後的結果。
比如,對於引數 --num
,我們希望當其值小於 1 時則返回 1,大於 10 時則返回 10:
>>> def limit(string):
... num = int(string)
... if num < 1:
... return 1
... if num > 10:
... return 10
... return num
...
>>> parser.add_argument('--num', type=limit)
>>> parser.parse_args(['--num', '-1']) # num 小於1,則取1
Namespace(num=1)
>>> parser.parse_args(['--num', '15']) # num 大於10,則取10
Namespace(num=10)
>>> parser.parse_args(['--num', '5']) # num 在1和10之間,則取原來的值
Namespace(num=5)
引數預設值
引數預設值
用於在命令列中不傳引數值的情況下的預設取值,可通過 default
來指定。如果不指定該值,則引數預設值為 None
。
比如:
>>> parser.add_argument('-i', default=0, type=int)
>>> parser.add_argument('-f', default=3.14, type=float)
>>> parser.add_argument('-b', default=True, type=bool)
>>> parser.parse_args([])
Namespace(b=True, f=3.14, i=0)
位置引數
位置引數
就是通過位置而非是 -
或 --
開頭的引數來指定引數值。
比如,我們可以指定兩個位置引數 x
和 y
,先新增的 x
位於第一個位置,後加入的 y
位於第二個位置。那麼在命令列中輸入 1 2
的時候,分別對應到的就是 x
和 y
:
>>> parser.add_argument('x')
>>> parser.add_argument('y')
>>> parser.parse_args(['1', '2'])
Namespace(x='1', y='2')
可選值
可選值
就是限定引數值的內容,通過 choices
入參指定。
有些情況下,我們可能需要限制使用者輸入引數的內容,只能在預設的幾個值中選一個,那麼 可選值
就派上了用場。
比如,指定檔案讀取方式限制為 read-only
和 read-write
:
>>> parser.add_argument('--mode', choices=('read-only', 'read-write'))
>>> parser.parse_args(['--mode', 'read-only'])
Namespace(mode='read-only')
>>> parser.parse_args(['--mode', 'read'])
usage: [-h] [--mode {read-only,read-write}]
: error: argument --mode: invalid choice: 'read' (choose from 'read-only', 'read-write')
互斥引數
互斥引數
就是多個引數之間彼此互斥,不能同時出現。使用互斥引數首先通過 ArgumentParser.add_mutually_exclusive_group
在解析器中新增一個互斥組,然後在這個組裡新增引數,那麼組內的所有引數都是互斥的。
比如,我們希望通過命令列來告知乘坐的交通工具,要麼是汽車,要麼是公交,要麼是自行車,那麼就可以這麼寫:
>>> group = parser.add_mutually_exclusive_group()
>>> group.add_argument('--car', action='store_true')
>>> group.add_argument('--bus', action='store_true')
>>> group.add_argument('--bike', action='store_true')
>>> parser.parse_args([]) # 什麼都不乘坐
Namespace(bike=False, bus=False, car=False)
>>> parser.parse_args(['--bus']) # 乘坐公交
Namespace(bike=False, bus=True, car=False)
>>> parser.parse_args(['--bike']) # 騎自行車
Namespace(bike=True, bus=False, car=False)
>>> parser.parse_args(['--bike', '--car']) # 又想騎車,又想坐車,那是不行的
usage: [-h] [--car | --bus | --bike]
: error: argument --car: not allowed with argument --bike
可變引數列表
可變引數列表
用來定義一個引數可以有多個值,且能通過 nargs
來定義值的個數。
若 nargs=N
,N
為一個數字,則要求該引數提供 N 個值,如:
>>> parser.add_argument('--foo', nargs=2)
>>> print(parser.parse_args(['--foo', 'a', 'b']))
Namespace(foo=['a', 'b'])
>>> print(parser.parse_args(['--foo', 'a', 'b', 'c']))
usage: [-h] [--foo FOO FOO]
: error: unrecognized arguments: c
若 nargs=?
,則要求改引數提供 0 或 1 個值,如:
>>> parser.add_argument('--foo', nargs='?')
>>> parser.parse_args(['--foo'])
Namespace(foo=None)
>>> parser.parse_args(['--foo', 'a'])
Namespace(foo='a')
>>> parser.parse_args(['--foo', 'a', 'b'])
usage: [-h] [--foo [FOO]]
: error: unrecognized arguments: b
若 nargs=*
,則要求改引數提供 0 或多個值,如:
>>> parser.add_argument('--foo', nargs='*')
>>> parser.parse_args(['--foo'])
Namespace(foo=[])
>>> parser.parse_args(['--foo', 'a'])
Namespace(foo=['a'])
>>> parser.parse_args(['--foo', 'a', 'b', 'c', 'd', 'e'])
Namespace(foo=['a', 'b', 'c', 'd', 'e'])
若 nargs=?
,則要求改引數至少提供 1 個值,如:
>>> parser.add_argument('--foo', nargs='+')
>>> parser.parse_args(['--foo', 'a'])
Namespace(foo=['a'])
>>> parser.parse_args(['--foo'])
usage: [-h] [--foo FOO [FOO ...]]
: error: argument --foo: expected at least one argument
小節
在瞭解了引數動作和引數類別後,是不是漸漸開始對使用 argparse
胸有成竹了呢?至少,用現在學到的知識來完成簡單的命令列工具已經不再話下了。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們來繼續深入瞭解 argparse
的功能,如何修改引數字首,如何定義引數組,如何定義巢狀的解析器,如何編寫自定義動作等,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歡迎關注 HelloGitHub 公眾號,獲取更多開源專案的資料和內容
『講解開源專案系列』啟動——讓對開源專案感興趣的人不再畏懼、讓開源專案的發起者不再孤單。跟著我們的文章,你會發現程式設計的樂趣、使用和發現參與開源專案如此簡單。歡迎聯絡我們給我們投稿,讓更多人愛上開源、貢獻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