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Go元件學習——手寫連線池並沒有那麼簡單

Go元件學習——手寫連線池並沒有那麼簡單

1、背景

前段時間在看gorm,發現gorm是複用database/sql的連線池。

於是翻了下database/sql的資料庫連線池的程式碼實現,看完程式碼,好像也不是很複雜,但是總覺得理解不夠深刻,於是萌生了自己想寫個連線池的想法。(最後也驗證了,看原始碼的理解確實不夠深刻,一看就會,一做就跪)

2、連線池的實現原理

什麼是連線池

  • 顧名思義是一個池子
  • 池子裡面存放有限數量即時可用的連線,減少建立連線和關閉連線的時間
  • 連線是有存活時間的

具體到資料庫連線池,我根據自己的理解畫了一張獲取連線的流程圖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除了連線池的容量大小,我們還有一個最大連線數的限制。池子裡的連線讓我們不用頻繁的建立和關閉連線,同時應該也要有最大連線的限制,避免無限制的建立連線導致伺服器資源耗盡,拖垮服務不可用。

池子中的連線也有存活時間,如果超過存活時間則會銷燬連線。

3、實現連線池我們需要考慮哪些問題

3.1 功能點

  • 獲取連線

  • 釋放連線

  • Ping

  • 關閉連線池

  • 設定最大連線數和連線池容量(連線存活時間等等)

3.2 實現細節

  • 連線應該有哪些屬性,比如最大連線數、連線池容量、連線建立時間和存活時間
  • 如何模擬使用連線池以及超過最大連線數後等待其他連線釋放
  • 如何保證在多協程操作下資料的一致性
  • 如果實現連線的超時監聽和通知

4、具體實現

這裡的連線池實現包括

  • 設定最大連線數和連線池容量
  • 獲取連線
  • 釋放連線

4.1 結構定義

定義Conn結構體,這裡包含了幾乎所有的有關連線需要的資訊屬性

type Conn struct {
	maxConn       int                     // 最大連線數
	maxIdle       int                     // 最大可用連線數
	freeConn      int                     // 執行緒池空閒連線數
	connPool      []int                   // 連線池
	openCount     int                     // 已經開啟的連線數
	waitConn      map[int]chan Permission // 排隊等待的連線佇列
	waitCount     int                     // 等待個數
	lock          sync.Mutex              // 鎖
	nextConnIndex NextConnIndex						// 下一個連線的ID標識(用於區分每個ID)
	freeConns     map[int]Permission 			// 連線池的連線	
}

  

這裡並不會建立一個真正的資料庫連線,而是使用一個非空的Permission表示拿到了連線。拿到一個非空的Permission才有資格執行後面類似增刪改查的操作。

Permission對應的結構體如下

type Permission struct {
	NextConnIndex								 // 對應Conn中的NextConnIndex
	Content     string					 // 通行證的具體內容,比如"PASSED"表示成功獲取
	CreatedAt   time.Time				 // 建立時間,即連線的建立時間
	MaxLifeTime time.Duration    // 連線的存活時間,本次沒有用到這個屬性,保留
}

  

NextConnIndex對應的結構體如下

type NextConnIndex struct {
	Index int
}

  

還有一個用來設定最大連線數以及連線池最大連線數的Config

type Config struct {
	MaxConn int
	MaxIdle int
}

  

4.2 初始化連線池引數

func Prepare(ctx context.Context, config *Config) (conn *Conn) {
	// go func() {
		//for {
		//conn.expiredCh = make(chan string, len(conn.freeConns))
		//for _, value := range conn.freeConns {
		//	if value.CreatedAt.Add(value.MaxLifeTime).Before(nowFunc()) {
		//		conn.expiredCh <- "CLOSE"
		//	}
		//}
	// }()
	return &Conn{
		maxConn:   config.MaxConn,
		maxIdle:   config.MaxIdle,
		openCount: 0,
		connPool:  []int{},
		waitConn:  make(map[int]chan Permission),
		waitCount: 0,
		freeConns: make(map[int]Permission),
	}
}

  

這裡主要是初始化上面的Conn結構體引數。

註釋的部分,主要想通過啟動一個監聽協程,用於監聽已經過期的連線,並通過channel傳送。(這塊還有一些細節沒有想清楚,先擱置)

4.3 設定MaxConn和MaxIdle

在main.go中新增程式碼

ctx := context.Background()
	config := &custom_pool.Config{
		MaxConn: 2,
		MaxIdle: 1,
	}

  

這裡意味連線池只能快取一個連線,最大新建連線數為2,超過則要加入等待佇列。

4.4 獲取連線

// 建立連線
func (conn *Conn) New(ctx context.Context) (permission Permission, err error) {
	/**
	1、如果當前連線池已滿,即len(freeConns)=0
	2、判定openConn是否大於maxConn,如果大於,則丟棄獲取加入佇列進行等待
	3、如果小於,則考慮建立新連線
	*/
	conn.lock.Lock()

	select {
	default:
	case <-ctx.Done():	// context取消或超時,則退出
		conn.lock.Unlock()

		return Permission{}, errors.New("new conn failed, context cancelled!")
	}

  // 連線池不為空,從連線池獲取連線
	if len(conn.freeConns) > 0 {
		var (
			popPermission Permission
			popReqKey     int
		)
    
    // 獲取其中一個連線
		for popReqKey, popPermission = range conn.freeConns {
			break
		}
    // 從連線池刪除
		delete(conn.freeConns, popReqKey)
		fmt.Println("log", "use free conn!!!!!", "openCount: ", conn.openCount, " freeConns: ", conn.freeConns)
			conn.lock.Unlock()
		return popPermission, nil
	}

	if conn.openCount >= conn.maxConn { // 當前連線數大於上限,則加入等待佇列
		nextConnIndex := getNextConnIndex(conn)

		req := make(chan Permission, 1)
		conn.waitConn[nextConnIndex] = req
		conn.waitCount++
		conn.lock.Unlock()

		select {
      // 如果在等待指定超時時間後,仍然無法獲取釋放連線,則放棄獲取連線,這裡如果不在超時時間後退出會一直阻塞
		case <-time.After(time.Second * time.Duration(3)):
			fmt.Println("超時,通知主執行緒退出")
			return
		case ret, ok := <-req: // 有放回的連線, 直接拿來用
			if !ok {
				return Permission{}, errors.New("new conn failed, no available conn release")
			}
			fmt.Println("log", "received released conn!!!!!", "openCount: ", conn.openCount, " freeConns: ", conn.freeConns)
			return ret, nil
		}
		return Permission{}, errors.New("new conn failed")
	}

	// 新建連線
	conn.openCount++
	conn.lock.Unlock()
	permission = Permission{NextConnIndex: NextConnIndex{nextConnIndex},
		Content: "PASSED", CreatedAt: nowFunc(), MaxLifeTime: time.Second * 5}
	fmt.Println("log", "create conn!!!!!", "openCount: ", conn.openCount, " freeConns: ", conn.freeConns)
	return permission, nil
}

  

這裡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 如果連線池不為空,則直接從池子裡面獲取連線使用即可

  • 如果連線池為空,且當前的連線數已經超過最大連線數maxConn,則會將當前任務加入等待佇列,同時監聽是否有釋放的可用連線,如果有則拿來直接用,如果超過指定等待時間後仍然取不到連線則退出阻塞返回。

  • 如果連線池為空,且尚未達到最大連線數maxConn,則新建一個新連線。

getNextConnIndex函式

func getNextConnIndex(conn *Conn) int {
	currentIndex := conn.nextConnIndex.Index
	conn.nextConnIndex.Index = currentIndex + 1
	return conn.nextConnIndex.Index
}

  

4.5 釋放連線

// 釋放連線
func (conn *Conn) Release(ctx context.Context) (result bool, err error) {
	conn.lock.Lock()
  // 如果等待佇列有等待任務,則通知正在阻塞等待獲取連線的程序(即New方法中"<-req"邏輯)
  // 這裡沒有做指定連線的釋放,只是保證釋放的連線會被利用起來
	if len(conn.waitConn) > 0 {
		var req chan Permission
		var reqKey int
		for reqKey, req = range conn.waitConn {
			break
		}
		// 假定釋放的連線就是下面新建的連線
		permission := Permission{NextConnIndex: NextConnIndex{reqKey},
			Content: "PASSED", CreatedAt: nowFunc(), MaxLifeTime: time.Second * 5}
		req <- permission
		conn.waitCount--
		delete(conn.waitConn, reqKey)
		conn.lock.Unlock()
	} else {
		if conn.openCount > 0 {
			conn.openCount--
      
			if len(conn.freeConns) < conn.maxIdle {	// 確保連線池大小不會超過maxIdle
				nextConnIndex := getNextConnIndex(conn)
				permission := Permission{NextConnIndex: NextConnIndex{nextConnIndex},
					Content: "PASSED", CreatedAt: nowFunc(), MaxLifeTime: time.Second * 5}
				conn.freeConns[nextConnIndex] = permission
			}
		}
		conn.lock.Unlock()
	}
	return
}

  

這裡主要分為兩部分

  • 如果釋放連線的時候發現等待佇列有任務在等待,則將釋放的連線通過channel傳送,給正在等待連線釋放的阻塞任務使用,同時從等待佇列中刪除該任務。
  • 如果當前無等待任務,則將連線放入連線池

這裡的nowFunc

var nowFunc = time.Now

  

5、Case模擬

5.1 無釋放建立連線

即只有建立連線,拿到連線也不會釋放連線

package main

import (
	"context"
	custom_pool "go-demo/main/src/custom-pool"
)

func main() {

	ctx := context.Background()
	config := &custom_pool.Config{
		MaxConn: 2,
		MaxIdle: 1,
	}
	conn := custom_pool.Prepare(ctx, config)
	if _, err := conn.New(ctx); err != nil {
		return
	}
	if _, err := conn.New(ctx); err != nil {
		return
	}
	if _, err := conn.New(ctx); err != nil {
		return
	}
	if _, err := conn.New(ctx); err != nil {
		return
	}
	if _, err := conn.New(ctx); err != nil {
		return
	}
}

  

執行結果如下

注意上面程式碼都是一直在獲取連線,在獲取連線後沒有釋放連線。

第一次獲取,連線池為空,則新建連線

第二次獲取,連線池為空,繼續新建連線

第三次獲取,連線池為空,同時已有連線數>=maxConn,所以會阻塞等待釋放連線,但是因為沒有連線釋放,所以一直等待,直到3秒超時後退出。

所以第三次、第四次和第五次都是超時退出

5.2 釋放連線

如果我們釋放連線會怎麼樣,我們可以通過新啟一個協程用於釋放一個連線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
	"context"
	custom_pool "go-demo/main/src/custom-pool"
)

func main() {

	ctx := context.Background()
	config := &custom_pool.Config{
		MaxConn: 2,
		MaxIdle: 1,
	}
	conn := custom_pool.Prepare(ctx, config)
	if _, err := conn.New(ctx); err != nil {
		return
	}
	if _, err := conn.New(ctx); err != nil {
		return
	}
	go conn.Release(ctx)
	if _, err := conn.New(ctx); err != nil {
		return
	}
	if _, err := conn.New(ctx); err != nil {
		return
	}
	if _, err := conn.New(ctx); err != nil {
		return
	}
}

  

執行結果如下

log create conn!!!!! openCount:  1  freeConns:  map[]
log create conn!!!!! openCount:  2  freeConns:  map[]
log received released conn!!!!! openCount:  2  freeConns:  map[]
超時,通知主執行緒退出
超時,通知主執行緒退出

  

前兩次和上面一樣,但是第三次獲取的時候,會收到一個釋放的連線,所以可以直接複用釋放的連線返回。

但是第四次和第五次建立,因為沒有釋放的連線,所以都會因為等待超時後退出。

5.3 使用連線池

上面的兩個case是在MaxConn=2,MaxIdle=1的情況下執行的。

下面我們看看如果基於以上兩個引數設定,模擬出正好使用連線池的情況。

package main

import (
	"context"
	custom_pool "go-demo/main/src/custom-pool"
)

func main() {

	ctx := context.Background()
	config := &custom_pool.Config{
		MaxConn: 2,
		MaxIdle: 1,
	}
	conn := custom_pool.Prepare(ctx, config)
	if _, err := conn.New(ctx); err != nil {
		return
	}
	go conn.Release(ctx)
	if _, err := conn.New(ctx); err != nil {
		return
	}
	go conn.Release(ctx)
	if _, err := conn.New(ctx); err != nil {
		return
	}
	go conn.Release(ctx)
	if _, err := conn.New(ctx); err != nil {
		return
	}
	go conn.Release(ctx)
	if _, err := conn.New(ctx); err != nil {
		return
	}
}

  

即除了第一次,後面都會有連線釋放。

執行結果可能情況如下

log create conn!!!!! openCount:  1  freeConns:  map[]
log create conn!!!!! openCount:  2  freeConns:  map[]
log use free conn!!!!! openCount:  1  freeConns:  map[]
log use free conn!!!!! openCount:  0  freeConns:  map[]
log create conn!!!!! openCount:  1  freeConns:  map[]

  

從執行結果可以看出,這裡有兩次使用了連線池中的連線。

注意:因為釋放是新啟協程執行,所以無法保證執行順序,不同的執行順序,會有不同的執行結果。上面只是執行結果的一種。

以上完整程式碼參見https://github.com/DMinerJackie/go-demo/tree/master/main/src/custom-pool

6、總結和展望

6.1 總結

  • 通過手寫連線池加深對於連線池實現的理解
  • 學會使用channel和協程
  • 學會如何在channel阻塞指定時間後退出(設立超時時間)
  • 學會對於共享資源加鎖,比如nextConnIndex的獲取和更新需要加鎖

6.2 展望

  • Close和Ping沒有寫(實現不難)
  • 連線池連線需要有存活時間,並在連線過期的時候從連線池刪除
  • 實現使用的是普通的map集合,可以考慮併發安全的syncMap
  • 程式碼實現比較簡陋不夠優雅,可以繼續完善保證職責單一

如果您覺得閱讀本文對您有幫助,請點一下“推薦”按鈕,您的“推薦”將是我最大的寫作動力!如果您想持續關注我的文章,請掃描二維碼,關注JackieZheng的微信公眾號,我會將我的文章推送給您,並和您一起分享我日常閱讀過的優質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