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遷移上雲|開局一張圖,技能靠爬坑

遷移上雲|開局一張圖,技能靠爬坑

遷移上雲|開局一張圖,技能靠爬坑

個人經歷過兩家公司從0到1上雲,遷移和直接上雲,記錄一些爬”坑“趣事

上雲流程+雲端網路、應用結構

遷移上雲流程+結構圖

流程 結構

為啥上雲

當然每個公司面對的問題不同,我只能從自身經歷的兩家公司和自身的一些認知來說,歡迎同學補充。

假設你們是自建機房(IDC就不討論了),你想想中你們的機房是這樣的

但是也有可能是這樣式的

有點誇張哈,但是實際自己機房什麼樣,誰進誰知道

進入正題

機房圖片只是調皮一下,真實上雲的話考慮無非幾點,上雲是否可以解決你的關鍵性問題,

  • 成本?成本是否會降下來,成本增加是否解決了其他痛點?。。。

  • 安全?中毒還找不到根源?伺服器安全策略?被 DDOS

    了是不是束手無策?。。。

  • 運維?技能靠重啟?沒兩天人員又離職了?漏洞補丁很頭疼?。。。

  • 效能?搞活動預估、壓測不到位機器撐不住?頻寬打滿了?橫向縱向毫無擴充套件能力?。。。

那麼各位同學,你們上雲是解決什麼問題?或者就是緊跟潮流一開始就在雲上?

為什麼上雲?上雲的”坑“有哪些?部落格園的上雲之路最具參考價值 。 回憶連結

避坑部分

首先要明確你們當前的網路結構,也就是你們在雲端滿足當前業務場景的網路結構。到了雲端一切皆是服務,沒有硬體這個概念了。但是常說的網路拓撲還是要有的

  • 入:一個請求過來是怎麼一層層到達你的伺服器的,遇到故障也要一層層排查過來
  • 出:一般是請求對外資源,不需要管理的話,簡單懟上一個公網ip
    就開搞了

上雲要有一個預估的流程,切記上來直接購買服務資源,這裡不是的我們自己花了幾百塊買的1核1G還是3年的那種哈。具體執行過程中需要按流程梳理時間截點,不明確的話一拖再拖很耗費精力

“坑”之原來如此

  • 商務經理——上雲對接雲廠商一般都有個專屬商務經理,年輕的我曾以為這肯定是雲官方的,實際有可能不知哪裡找的第三方。如果你的消費能力很強,比如幾十萬以上,請直接官方聯絡,大客戶 。這個時候可能會是官方商務人員與你對接。你想雲端使用者怎麼也幾百萬吧?小客戶呢,就是第三方外包來服務了。如果你是用的“玎*”與你的客服經理聯絡。那他們的區別是。一個有官方認證,一個沒有隻是掛了一個title。

  • 工單——問題來了需要協調,你肯定又以為是雲端的專家直接給你服務的。圖樣圖森破,實則有的時候工單來來回回幾次,你嗅到了業餘的滋味

    ,你祭出你的大殺器,老子要投訴你啊。這時候他要給你轉後臺了,讓你耐心等待。這時換了一個工號來解決你的問題。通常他真能解決你的問題。不要問,問就是經歷過了。曾經面試一個運維,他說他乾的就是雲廠商的客服,解決客戶工單問題。解決不了的,會一層一層向上轉。所以你第一層替你排查問題的就是這些外包人員如果你是大客戶情況緊急請及時聯絡你的商務經理——(催)協調

  • 域名、備案、主體——這幾個都是提交資料型別的,剩下的就是等,折騰幾次也是有的。其中備案主體一個雲賬號只能繫結一個主體,這個在社群反饋裡10個有8個說坑。

  • 歡迎各位同學補充,原來如此係列未完待續。。。

“坑”之自己挖自己跳自己爬

當然還有一些就是自己的鍋了

  • 搞清楚計算單位——搞清監控中流量、寬頻的單位,比如:KB/s和Kbps 可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壓測和監控千萬不要搞混,預算不是低了就是高了,監控閾值設定不合理。

  • 產品服務計費方式——搞清楚,什麼按次的、按量的、組合資源包的、不能算入資源包的,不然你就是今天申請錢,明天申請錢。這都是小事,更大的比如服務停止了,預期資源永久刪除的,哭都沒地方哈。申請資源用完要收回,只要是你佔用資源都會收費。

  • 總之好好看產品文件 ——可以避免大多數問題。產品使用限制啊?如果線上產品服務不相容要提前規避,避免浪費時間。郵件埠、還有他們自己人都說有點坑的雲盾啊,自己壓測前申請加好白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