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更聰明地學習,而不是苦讀——《如何高效學習》

更聰明地學習,而不是苦讀——《如何高效學習》

我們可能都聽過一句話: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莊子. 內篇. 養生主第三》 所以,需要持續大量學習的童鞋,比方說我等程式設計師們,除了要從知識的海洋中精挑細選出我們想要的內容,挑完了還得高效學習,不然成長的速度可能遠遠趕不上脫髮的速度,淪落到「他變禿了,也沒變強」的尷尬境地。 更聰明地學習,而不是苦讀——這是我開啟 Kindle for Mac 後看到的第一句話,最近讀的這本 [《如何高效學習》][] 正是一本關於此話題的書。 ## 關於本書 作者 Scott H. Young,這哥們是個神人,超級學霸,比較廣為人知的事蹟是他的 [MIT Challenge][],用一年的時間自學完 MIT 計算機專業四年 33 門課程(當然,他不是 MIT 的學生,沒有拿到學位)。有關他的更多資訊可以訪問 [Scott H. Young][] 瞭解。 這本書裡就是介紹他自己總結的學習方法,主要就是所謂「整體性學習」。 在開始讀書筆記之前我忍不住要先來一段吐槽。 ## 前置吐槽 這本書的英文原書名為 [Learn More, Study Less][],豆瓣評分 8.0,中文版叫 [《如何高效學習》][],豆瓣評分 7.4,這中間差的 0.6 分,看了一些書評,我估計很多讀者會認為是被譯者吃了,豆瓣上有好些網友在 [跪求譯者不要再譯書了](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783654/comments/)。:cry: 我……也有點這種感覺。奈何我啃英文太慢了,所以還是先看了中文版,然後才找到原著對照理解了部分內容,英文閱讀水平還行的同學建議直接讀原著。 以下是我閱讀中文版過程中想吐槽的一些點: 1. 過多不必要的「譯者注」,而且是放在正文裡的; ![](https://img2020.cnblogs.com/other/86632/202005/86632-20200517152741066-1188303561.png) 比如這裡,整整一頁的譯者注,但實際註解得並不好,也無必要。 適當的留白和思考空間留給讀者自己可能更好。 2. 「導讀」裡花了幾頁來講的「吃飯模型學習法」,可以看出是想應用書中大力推崇的比喻,但用得牽強附會了,並無助於理解,放在書的開頭反而讓人納悶; 3. 同一個場景下的同一名詞,在書中有不同的翻譯; 比如整體學習的五個階段裡的第二階段有時被翻譯為「理解」,有時被翻譯為「明白」。 4. 有翻譯錯誤 / 不準確的情況; 比如,整體學習的五個階段,這是非常重要的資訊,但是,原文: > Explore - The Explore Phase is really where holistic learning takes full force. Here you form the models, highways and broader connections needed for well defined constructs. 譯文: > 拓展 - 拓展階段是整體性學習中最花力氣的地方,這一步將形成模型、高速公路和廣泛和聯絡,從而獲得良好的結構。 我得說,這真不如機器翻譯的: ![](https://img2020.cnblogs.com/other/86632/202005/86632-20200517152741615-1470786919.png) 5. 正文中有一些關於學習醫學的例子,原著中並沒有,是譯者自行新增的。 好了吐槽完畢,記筆記記筆記。 ## 讀書筆記 ### 摘錄 > 所謂的聰明是指能學得更快、記得更多更牢,而且資訊的組織非常適合完成自己的目標。——Scott H. Young 對聰明的定義 > 整體性學習的基礎就是將知識關聯起來以達到記憶和應用知識的目的,開始學習的最佳技術是比喻、內在化、基於流程的記事和畫圖表法,這些方法構成了整體性學習的基礎。 > 要想超出知識本身,光有熱情還不夠,你要尋找各種應用知識的途徑(即使現在討厭它),知識因“用”而獲得新的意義。 > 比喻就是在不熟悉的知識和熟悉的知識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樑。 > > 萊考夫把隱喻定義為“以一種事物認知另一種事物”,而這恰恰就是學習的本質。 ### 知識點 **整體性學習相關的概念** 機械記憶 VS 整體性學習——死記硬背 VS 將各種知識相互關聯,建立資訊的網路。 整體性學習基於三個主要思想: 1. 結構:結構就是一系列緊密聯絡的知識;(城市) 2. 模型:模型是結構的快照,更為簡單和更易儲存;(結構的抽象) > 模型有很多種形式,但是目標總是同樣的:那就是壓縮資訊。 3. 高速公路:結構與結構之間的聯絡;(城市之間的高速公路) 整體性學習的階段與順序: ![](https://img2020.cnblogs.com/other/86632/202005/86632-20200517152741808-1453169915.png) 資訊結構(分類): Scott 將資訊作以下分類,學習新的知識時,首先判斷資訊主要屬於哪一類,然後採取對應的處理方法。 ![](https://img2020.cnblogs.com/other/86632/202005/86632-20200517152742142-1648993988.png) **整體性學習的技術** 作者在書中也多次提到,這些技術如果只是瞭解而不去練習和實踐,是沒有什麼用的。書中提供了很多「智力挑戰」,具體請參考原著。 Part 1 獲取知識 一、快速閱讀 1. 指讀法 對就是你想的那個指讀法。 2. 練習閱讀法 類似我們以前做閱讀理解的練習,目的是訓練自己以儘可能快的速度理解所讀內容。 3. 積極閱讀法 強調深入地理解材料,類似於所謂「精讀」,每讀完一小部分都對應做一些筆記。 積極閱讀時帶著三個問題: - 這部分的主要知識點是什麼? - 怎樣才能記住主要知識點?(聯絡、視覺化和比喻) - 怎樣將知識點應用到實際情境中? 二、筆記流 儘量簡短地寫下主要知識點(找重點),然後用箭頭將它們聯絡起來,可以結合簡易影象、表格。 Part 2 聯絡觀點 主要處理困難資訊(抽象資訊、隨意資訊等)和關鍵資訊(構成學習其它知識的基礎)。 一、比喻 > 在不熟悉的知識和熟悉的知識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樑。 二、內在化 呼叫各種感知與知識聯絡在一起,比如視覺(腦海中出現影象)、聽覺、觸覺和情感等。 三、簡圖法 將多個資訊壓縮成一幅簡圖。主要可以藉助流程圖(步驟、腦圖)、概念圖(知識點及聯絡)和塗鴉。 Part 3 隨意資訊的處理 一、聯想法 將一系列知識點串連在一起,就像鏈條,一旦進入鏈條中的一環,就可以輕易地到達鏈條中的其它環節。 二、掛鉤法 建立你自己的基本數字字典,然後將要記憶的資訊與這些數字聯絡在一起,再查字典用數字的含義編一個小故事。(這玩意作為一個記憶方法太繞了,是否真有人這樣用我表示懷疑) 三、資訊壓縮技術 儲存大量隨意資訊的方法,目標是精簡資訊,尋找邏輯關係。 三種方法: - 記憶術——用一個短語或者單詞來儲存數個資訊的方法。 如用各單詞的首字母拼成一個簡單通用的短語或單詞。 - 影象聯絡——我感覺同上面提到的「簡圖法」。 - 筆記壓縮——將很多知識壓縮到幾頁筆記裡,試圖快速掌握大量材料。 用小字將主要知識點及與之相聯絡的重要內容寫下來,結合簡圖。 Part 4 知識擴充套件 一、實際應用 總是努力把知識應用於實際,會記得更牢。 比如:在一堆東西里快速找到想要的那個,可以考慮用二分法。 二、模型糾錯 在練習和實踐中發現問題、糾正問題。 三、基於專案的學習 設定一個合適大小的目標,做好計劃,圍繞著目標學習。 作者的幾點建議: 1. 目標不要太大,可以試試 1-3 個月的專案; 2. 將工作進度和過程記錄下來,看著已經完成的工作可以增強資訊和繼續下去的慾望; 3. 目標要有意義。 **費曼技巧** 這部分貌似在英文原著裡沒有,但我覺得挺重要的。 簡而言之,就是假設你要給一名小白講解這個知識點,用盡量簡潔的表述讓他聽懂,如果有不知道如何表述的地方,那就回過頭把它搞懂。 讓我想起不知道在哪看的一句話:「我講的你聽懂了,代表我掌握了,不是你」。 還想起是不是華羅庚也經常用這個法子…… **超越整體性學習** 一、高效祕籍 ![高效祕籍](https://img2020.cnblogs.com/other/86632/202005/86632-20200517152742516-837051353.png) 二、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https://img2020.cnblogs.com/other/86632/202005/86632-20200517152742832-497958221.png) 一些自我教育的網上資源: - MIT OpenCourseWare - EHow.com - FreeEd.net - Portal to Free Online Courses ### 書籍和網站 書中提到了很多書籍,在第三部分的最後一節裡也列舉了一些高效率相關的網址和書籍,收集如下: **書籍** - [Breakthrough Rapid Reading](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031439/) - [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298597/) - [Getting Things Done](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316569/) - [The Power of Full Engagement](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884867/) - [Zen To Done](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296364/) - [How to Become a Straight-A Student](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16411/) - [How to Win at College](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301314/) **網址** - ScottHYoung.com - ZenHabits.net - Lifehack.org - PickTheBrain.com - StudyHacks - StevePavlina.com ## 參考 -
- - - - - - - [MIT Challenge]: https://www.scotthyoung.com/blog/myprojects/mit-challenge-2/ [Scott H. Young]: https://www.scotthyoung.com/ [Learn More, Study Less]: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1603298/ [《如何高效學習》]: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783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