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一枚程式猿的MacBook M1詳細體驗報告

一枚程式猿的MacBook M1詳細體驗報告

# 前言 2020年11月11日雙十一上午,蘋果釋出了M1晶片的新款Mac,其最大的變化就是將處理器從Intel換成了蘋果自研的ARM晶片M1。 上一次蘋果更換Mac晶片要追溯到2006年,14年前,蘋果選擇從PowerPc轉向Intel,事實證明當時的換代給Mac帶來了效能的大幅提升,是一次正確的選擇。 時隔14年,蘋果再一次選擇了更換晶片,擺脫瞭如日中天的x86架構Intel晶片,擁抱移動時代崛起的ARM架構。畢竟,蘋果在手機和平板的A系列晶片上投入了太多精力和心血。 本篇文章是我個人購買的MacBook Pro M1 16G+512G版本使用體驗和總結,在拿到電腦的一週裡,我儘量把這檯筆記本作為我的主力開發機,嘗試了許多軟體,當然也包括後端開發常用的工具,希望給大家帶來一些關於新晶片MacBook的使用感受和理解,最後我也會和大家聊聊我的想法以及這代Mac的購買建議。 本文目錄如下: - M1晶片給Mac帶來了什麼 - 插電源?不存在! - 風扇是什麼?不需要! - IOS應用,大殺器! - 其他特點 - M1晶片軟體相容性測試 - 編碼相關軟體 - 日常使用軟體 - 一些吐槽與不滿 - 我的想法和購買建議 > 本文閱讀大概需要:5~10分鐘 > > 碼字不易,歡迎關注我的個人公眾號:後端技術漫談 # 讓我們開始... 在購買新筆記前,我一直是一位Windows使用者,辦公時也用著Windows筆記本外接24寸Dell顯示器使用。 Win10的強大軟體相容性和豐富的遊戲生態讓我對蘋果的Mac系列一直不感興趣。(主要是價格太貴,果斷不感冒了) 不過最近幾個月,我也開始使用公司的MacBook Pro,原因很簡短,我需要一臺可以隨時揹回家,拿上床使(jia)用(ban)的筆記本。要達到這個目的,就要滿足兩個要求: - 第一,續航要長:帶回家的筆記本,最好是能塞進包裡就走,不要背電源線回家。 - 第二,觸控板要好用:在床上沒法很好的用滑鼠,所以所有的操作都要在觸控板上完成。 也許有不少的Windows筆記本可以滿足第一點要求,但是滿足第二點要求的WinWindows筆記本卻很少,Mac的觸控板讓我感覺到能用,並且舒適,這是別家筆記本目前很難做到的。 > 購買這臺Mac前,我也去華為、小米和聯想的店裡摸了摸幾款他們各自的旗艦超薄本,不得不說他們的觸控板還是和Mac有很大差距,要麼非常小,要麼不流暢。當然,也和MacOs對於觸控板的優化有關。 好了,說了上面這麼多,其實想表達的意思很簡單,我一直以來是一個Windows的忠實使用者。但是Win的筆記本真的不盡如人意,儘管這幾年有英特爾認證的超薄本和微軟自家做的Surface,但是那些能讓我感到滿意的Windows筆記本甚至都比MacBook貴了,沒錯,說的就是你,Microsoft。 MacBook滿足了我在某些場景下的需求(大多數是工作場景),所以就會考慮忍痛入手一臺。 ## 驚豔之處 如果你問我,使用了M1晶片的MacBook帶來的最大改變是什麼? 我的回答是,對於我來說,官方強調的效能提升x倍,在平時的開發編碼工作中,感受的並不多。 在大多數情況下,我更多是將筆記本作為一個終端來使用,連線各種伺服器,除錯程式碼,並不會頻繁的在本地打包編譯很大的工程程式碼。 那麼,M1拋開軟體相容性問題,用起來是不是和上一代Mac一樣? 想要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還需要分開來細說。 ### 筆記本進入Soc時代 以前的大多數筆記本,都是以CPU+記憶體+顯示卡+硬碟等形式來支撐你的軟體系統,但是M1的到來,將SoC(System on Chip)帶入了筆記本。(當然,蘋果並不是第一個) 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以前你的電腦,開啟執行一個軟體,需要從**硬碟-->主機板傳輸-->記憶體-->主機板傳輸-->CPU/顯示卡(算力硬體)**,而現在,由於所有的資料和算力都整合在了一個Soc裡,你的軟體從硬碟讀取到記憶體後,直接就在Soc裡面實現了資料共享,包括CPU和GPU都可以直接讀取到資料,也就是下圖所說的的統一記憶體架構: ![](https://p3-juejin.byteimg.com/tos-cn-i-k3u1fbpfcp/e480c813a3874b599e3c7517761ea79a~tplv-k3u1fbpfcp-zoom-1.image) > 這樣做帶來的好處就是省去了訊號在主機板上穿梭帶來的延遲和電量浪費,節省了耗電量,降低了訊號延遲。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很多評測發現一些Intel版本的軟體,經過軟體轉譯後執行在M1上居然比跑在Intel的機器上還要快。雖然轉譯帶來了執行效率的降低,但是在資料傳輸效能上,很多老軟體在M1上的執行速度已經吊打Intel。 > 這其實和索尼PS5一直在宣傳的超高速SSD有異曲同工之妙,為什麼PS5遊戲載入速度快到令人髮指,因為索尼把CPU和他的SSD深度定製,在資料傳輸上整合到了一起,讀取遊戲自然就快到起飛。 ### 插電源?不存在! ![](https://p3-juejin.byteimg.com/tos-cn-i-k3u1fbpfcp/0bed6e70ffa844ba8952321387f739ca~tplv-k3u1fbpfcp-zoom-1.image) M1加持下的MacBook Pro官方宣稱是歷代最強續航。 我自己這幾天使用下來,圖中的這句宣傳語是完全可以相信的,甚至標稱的20小時,你都完全可以相信。 我沒時間做標準的續航測試,這裡提供一組資料吧。 我在一個偏重度場景下不插電源使用Mac(IDEA + Chrome + 後臺網易雲 + 筆記軟體 +微信 來回切換),掉電量如下: 上午10.25 86% ---> 上午11.25 71% **一小時** **消耗電量15%** 粗略換算下來:偏重度場景下可以使用6.6小時 再模擬一個輕度場景,後臺掛微信,前臺Chrome外放B站視訊 上午10.22 57% ---> 上午11.12 50% **50分鐘** **消耗電量7%** 粗略換算下來:輕度場景下可以使用12小時 如果大家上班只是做做表格寫寫文字,那麼你的電源都不用常年留在辦公室,直接留在家裡得了,上班不充電,任性! ### 風扇是什麼?不需要! ![](https://p3-juejin.byteimg.com/tos-cn-i-k3u1fbpfcp/62bccc450b184f45a458ae2daf502afd~tplv-k3u1fbpfcp-zoom-1.image) 這次Pro依然使用了單風扇熱管散熱的方式,這也是Pro之所以Pro的一點。 但是! 我目前非常鬱悶的就是,這風扇,它根本就不轉! 為啥不轉,因為M1是蘋果的5nm晶片,功耗和英特爾的10nm比起來不是一個級別,之前的Pro放在床上,只要有被子堵住出風口,沒過多久風扇就開始呼呼的轉,這代晶片實在是,熱不起來。 所以現在就是“非常後悔”,我買回來一點也不Pro,分明就是臺Air~ 我時常的心情如圖: ![](https://p3-juejin.byteimg.com/tos-cn-i-k3u1fbpfcp/dfe2133d7ed14d44b1dcb9dd9d57eb27~tplv-k3u1fbpfcp-watermark.image) 這一代的晶片散熱之強,在我看來是降維打擊,目前同樣效能的筆記本應該沒有對手。 ### 快速喚醒,比快還要快! 之前Mac的休眠喚醒就已經非常快了,但是在M1的加持下,你可以理解為手機的點亮螢幕那麼快,真的。 如果說老Mac喚醒需要1.5秒,那麼新Mac喚醒就是0.5秒左右。 我還做了個對比小視訊,微信視訊號:蠻三刀的神祕小屋。可以看到。 ### IOS應用,大殺器! 本來想在後面的相容性一章裡,介紹M1晶片是如何完美的執行IOS應用的,但是IOS應用在Mac上執行的表現實在是驚豔,又有趣,忍不住放到前面先說。 這一代由於是ARM架構的晶片,所以支援直接執行IOS應用,只要開發者把自己的應用,允許在Mac上下載的開關開啟,使用者就可以在Mac的AppStore直接搜尋IOS應用,如下圖: ![](https://p9-juejin.byteimg.com/tos-cn-i-k3u1fbpfcp/847ed24136904102ac111ffd614c8f70~tplv-k3u1fbpfcp-watermark.image) 我先下載了個高德試試: ![](https://p9-juejin.byteimg.com/tos-cn-i-k3u1fbpfcp/5e5675c111fb41a8b1451689ec611182~tplv-k3u1fbpfcp-watermark.image) 這感覺,就蠻神奇的! 在筆記本上用高德導航可能比較不實用,那麼我們換個實用的,剪映,抖音旗下的剪輯軟體,我在手機上經常用,居然也開放了Mac下載。 開啟後,可以流暢使用,**並且支援觸控板的滑動手勢**。這個對於想要在電腦上做小視訊剪輯的朋友來說,絕對是福音。 ![](https://p3-juejin.byteimg.com/tos-cn-i-k3u1fbpfcp/ba04b8dee46c42a2a31a01caa15e4819~tplv-k3u1fbpfcp-watermark.image) 上圖中,可以看到,由於是手機版,拿到的是相簿的許可權,只能編輯相簿裡的視訊。 ![](https://p3-juejin.byteimg.com/tos-cn-i-k3u1fbpfcp/bdeba5ae561c45079929d524e10658cf~tplv-k3u1fbpfcp-watermark.image) ![](https://p9-juejin.byteimg.com/tos-cn-i-k3u1fbpfcp/e6a01a98eaad4cb69b6c353c96ecc077~tplv-k3u1fbpfcp-watermark.image) 但是,我發現在Mac裡的視訊檔案,右鍵居然提示我,可以用剪映開啟,正當我高興的點了一下,結果。。。剪映打開了,檔案卻沒載入進去,而且檔案還從桌面消失了。。我也不知道是我不小心操作了什麼,還是現在有bug,把我的檔案還吞了。(我....) ![](https://p1-juejin.byteimg.com/tos-cn-i-k3u1fbpfcp/d7cebe89015c42f1b1138ab3a4a99515~tplv-k3u1fbpfcp-watermark.image) 當Mac支援了IOS應用後,極大的豐富了軟體生態,開發者做多端適配也會變得更加方便了。 這個天下大一統的未來,前途無量。 > 最新訊息:win10據說之後的版本要支援執行原生安卓應用了,看來微軟和谷歌切實感受到了危機。 # 軟體相容性 蘋果這次更換了ARM晶片,帶來了Intel老軟體的相容問題,因為Intel是複雜指令集,而ARM是精簡指令集,本身軟體是不能直接支援執行的。 蘋果目前給出的軟體執行方案是: - 原生支援ARM的軟體:在M1上可以直接執行 - 原生不支援ARM的軟體:通過蘋果官網給的Rosetta2可以把x86應用轉譯為支援ARM執行的程式 - Universal軟體:軟體在開發時就同時支援執行在x86和ARM **為什麼叫Rosetta2?** 因為Rosetta是當年蘋果Mac從PowerPc轉為Intel晶片時用來轉譯的軟體,傳承啊。 先貼一張我自己的截圖,給大家看下目前大部分軟體的執行環境,可以看到絕大多數還是轉譯執行的,Steam遊戲是個例外: ![](https://p3-juejin.byteimg.com/tos-cn-i-k3u1fbpfcp/38352b83590a4803be962356b22379fa~tplv-k3u1fbpfcp-zoom-1.image) 所以當時釋出會開完後,大家都普遍擔心Rosetta2轉譯效率的問題,畢竟這樣包了一層轉譯軟體,執行效率肯定是要打折扣的。那麼實際執行效果如何,下面是我的實際體驗。 ## 程式設計相關軟體 首先是工作相關的軟體,也就是程式設計師常用的開發工具。 ### JDK 在官網下的Oracle最新的JDK8,下載後直接安裝,沒有遇到問題。 ![](https://p9-juejin.byteimg.com/tos-cn-i-k3u1fbpfcp/ec3f1ea2c50d433b9add857ef60cadd2~tplv-k3u1fbpfcp-watermark.image) ### IDEA/PhpStorm 作為後端開發,JetBrains全家桶至關重要,好在沒有問題,成功執行。並且在本地跑了個Java單元測試。 ![](https://p3-juejin.byteimg.com/tos-cn-i-k3u1fbpfcp/b2bd78273fb445b8b406330838604e25~tplv-k3u1fbpfcp-zoom-1.image) **遇到的問題**:JetBrains目前所有的軟體都是Intel轉譯的版本,**操作起來比較卡頓**,相比我自己的16G i5的dell筆記本(也就4000-5000檔位),流暢度依然有差距。不過JetBrains全家桶的適配會很快完成的。 ### VSCODE 之前看網上的結論說沒法執行,自己下載了官網的,可以執行,並且比較流暢,不過依然是轉譯的版本。 ![](https://p3-juejin.byteimg.com/tos-cn-i-k3u1fbpfcp/631c5f599f0f4ca2be18773068a34b16~tplv-k3u1fbpfcp-zoom-1.image) ### Postman 官網下載,直接安裝使用,沒有任何問題。 ![](https://p3-juejin.byteimg.com/tos-cn-i-k3u1fbpfcp/53b3fb05c6f645c6b8678f58268a281b~tplv-k3u1fbpfcp-zoom-1.image) ### Charles 沒有任何問題,執行流暢。 ![](https://p3-juejin.byteimg.com/tos-cn-i-k3u1fbpfcp/bf90a5fcc7a74bb193899f4a1eda72eb~tplv-k3u1fbpfcp-zoom-1.image) ## 常用軟體 ### WPS 目前WPS已經可用,並且比較流暢。我不做大型的PPT和WORD,所以重型任務下的表現不得而知。目前仍然是轉譯的Intel版本。 ### HomeBrew 非常遺憾,HomeBrew目前不支援ARM晶片,不過是not yet,所以大家期待一下吧。 ![](https://p3-juejin.byteimg.com/tos-cn-i-k3u1fbpfcp/450c427b82c545e9813452f3810a2fb8~tplv-k3u1fbpfcp-zoom-1.image) ### Chrome 原生ARM版本已經上線,流暢執行,**並且外掛也正常執行使用**,就問你怕不怕 ![](https://p3-juejin.byteimg.com/tos-cn-i-k3u1fbpfcp/6c9f0a1872fc44839e5deae108f86fc2~tplv-k3u1fbpfcp-zoom-1.image) ### 微信 正常執行,比較流暢。 ![](https://p6-juejin.byteimg.com/tos-cn-i-k3u1fbpfcp/06dcede9921c48a9b6727f07e4d63320~tplv-k3u1fbpfcp-watermark.image) **遇到的問題**:使用微信自帶的截圖工具,截圖後黏貼圖片到Chrome會有極大概率觸發假死,貼上至別的應用沒有問題。猜測不出是微信的問題還是Chrome的問題。 ### 百度網盤 執行流暢,可以使用。 ![](https://p3-juejin.byteimg.com/tos-cn-i-k3u1fbpfcp/71654dbfc553459686254a7ee3db56f2~tplv-k3u1fbpfcp-zoom-1.image) ### QQ 流暢執行 ![](https://p3-juejin.byteimg.com/tos-cn-i-k3u1fbpfcp/3713117487224900820f9f94b83117cd~tplv-k3u1fbpfcp-zoom-1.image) ### 有道雲筆記 我平常一直在使用,很關注這個軟體的效能。在Mac下這個軟體經常卡卡的,這次的新晶片下,也可以執行,效能也差不多,會有卡頓,希望網易重視下。 ### 網易雲音樂 流暢執行,並且蘋果的喇叭外放效果我要給個贊。 ### Foxmail 流暢執行 ### ZOOM 流暢執行 ### Final Cut Pro 蘋果自家親兒子,能不適配嗎?網上也有很多Final Cut ARM版的評測,效能強勁。 ![](https://p9-juejin.byteimg.com/tos-cn-i-k3u1fbpfcp/6454b3da968d48359b1cc3b18768fef9~tplv-k3u1fbpfcp-watermark.image) ### 威聯通NAS相關軟體 QFinder:可以使用,但是有些操作卡頓明顯,不知道灣灣的軟體是不是程式碼寫的比較拉胯,還是因為該軟體和系統互動比較多所以很卡。 ### 遊戲 遊戲並不是Mac的主力使用場景,筆記本尤其是輕薄本的發熱和降頻也會讓遊戲掉幀嚴重。 然而,然而,這是一臺M1晶片的筆記本,他的功耗控制的實在是太棒了,所以我們不務正業一下,來玩一玩Steam遊戲。 ![](https://p3-juejin.byteimg.com/tos-cn-i-k3u1fbpfcp/2f08fc56d91c40579078bf2a99f15a29~tplv-k3u1fbpfcp-zoom-1.image) 我的Steam倉庫裡遊戲不多,我挑選了一個網上評測不太會測試的遊戲,城市天際線,這是一款非常吃CPU的遊戲,讓我們來看看效果: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D4y1X7Dp#reply3760516406 我沒有做對比視訊,但是這款遊戲放在老款的Pro13寸上,開全高特效是無法遊戲的。在M1上,你可以以大概20-40幀的執行速度來遊玩。並且,Pro的風扇還是安靜的聽不見聲音,這才是最可怕的,這意味著很可能長時間玩輕量級遊戲,都不會降頻。就問你怕不怕。 ### 沒有你想看的軟體,別擔心 如果大家還覺得沒看到自己想要的軟體,這裡送大家一個檢視M1軟體相容性的網站,可以在上面查詢: https://isapplesiliconready.com/zh ![](https://p3-juejin.byteimg.com/tos-cn-i-k3u1fbpfcp/a7a356b9538842c59fb340fac7df23f8~tplv-k3u1fbpfcp-zoom-1.image) # Mac依然值得吐槽 好了,上面說了這麼多有點,我自己讀起來我都快變成一個果粉了。接下來就談談我對Mac不滿意的地方。 ## MacOS外接顯示器字型模糊 這個問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一臺不是高解析度的螢幕上,比如1080P螢幕,如果用Mac外接顯示,會出現字型模糊的情況。而Windows筆記本外接則不會出現這種問題! 因為我看Windows的看習慣了,外接MacBook後,感覺螢幕變糊了。 下圖是Windows外接1080P顯示器的效果: ![](https://p3-juejin.byteimg.com/tos-cn-i-k3u1fbpfcp/f9aac54312824777887a94ab2701345b~tplv-k3u1fbpfcp-watermark.image) 下圖是MacOS外接1080P顯示器的效果: ![](https://p1-juejin.byteimg.com/tos-cn-i-k3u1fbpfcp/be5051f7d58c4f49880d9a098825da35~tplv-k3u1fbpfcp-watermark.image) 不是我手機沒對上焦,是確實這麼模糊,發虛。 其實原因是蘋果在低分屏上並不會開啟他自己的HiDPI顯示,字型渲染的時候就會發虛。蘋果只對自家的顯示器以及其它一些2K 4K顯示器上面,支援開啟HiDPI。 我不清楚蘋果是無法在1080P等低解析度的螢幕上無法正常渲染清晰,還是蘋果故意不在低分屏讓大家開啟HiDPI。 但是,事情總有解決辦法,GitHub等地方就有將普通1080P顯示器模擬成高解析度顯示器的方法,這樣就可以強制開啟HiDPI,渲染出來的1080P HiDPI終於才和Windows一樣的清晰。。 比如這位大牛的教程: https://wacky.one/blog/macos-hi-dpi/ 我照做之後,成功讓我的1080P顯示器清晰了。 HiDPI關閉: ![](https://p9-juejin.byteimg.com/tos-cn-i-k3u1fbpfcp/5a0831f3fd894248aafedeb288df289a~tplv-k3u1fbpfcp-watermark.image) HiDPI開啟: ![](https://p6-juejin.byteimg.com/tos-cn-i-k3u1fbpfcp/ed917b02c63340fc8a3e1b5c451525c4~tplv-k3u1fbpfcp-watermark.image)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其實我是那之前的Intel完成的破解,M1晶片的筆記本,由於顯示器描述檔案的變更,還不支援破解! 我在GitHub的一個HiDPI破解倉庫 issue上跟進了破解進度,倉庫作者自己沒有買M1筆記本,我們將資料發給了作者,他會幫助分析下,在新系統和M1下如何修改描述檔案來偽裝為高解析度螢幕,之後應該會有解決方案。 ## 新款Air和Pro的區別 這也是我要吐槽的地方,這次新款的Air和Pro都是用了M1晶片,Pro相比Air只是多了一個顯示核心,一個8顆,一個7顆,且不說效能差距有多大。這種區別顯然讓Pro不再那麼Pro了。 多花了兩千塊,可能真的是買了個平時不會轉的風扇,哈哈哈。 這一代的Air深空灰,和Pro幾乎一樣的外觀和手感,如果讓我推薦的話,我可能更推薦大家買Air,尤其是輕度辦公使用者。 # 總結 總體來說,MacBook M1的體驗非常好,良好的相容性以及各大公司對於自家軟體未來會適配ARM的承諾,讓我倍感期待。我也從一個Window玩家向Mac玩家跨越了一大步。 MacBook通過M1晶片,帶來的長續航,低功耗,配合Mac原本優秀的螢幕素質,麥克風/喇叭素質,以及MacOS系統足夠優秀的體驗,足以讓人心甘情願的掏錢。 ![](https://p3-juejin.byteimg.com/tos-cn-i-k3u1fbpfcp/32d88ef8ebb444d58e18d2e1dae7e700~tplv-k3u1fbpfcp-zoom-1.image) **購買建議:** -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個忠實的Windows使用者,但是在工作中需要一個生產力和續航兼備的筆記本,那麼更加便宜的M1晶片MacBook絕對是一個可選項。 - 如果你是個Mac老使用者,並且老的Mac已經用了好多年,感覺想換一臺新機器,那麼不要擔心相容性問題,直接買就是了。 - 如果你是個Mac老使用者,但是Mac是這兩年才買的,那麼M1並不推薦你現在就換,因為買完後你的體驗可能就像是從iPhone10升級iPhone11,iPhone11升級iPhone12那樣,拿到手沒兩天就發現,有點索然無味,畢竟你還是在用它來做相同的事情,外形上也沒有質變。(土豪請忽略這一條!) -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在意MacBook的效能,儘管網上大部分評測都證明了ARM版13寸的效能在大部分場景下都已經持平甚至吊打16寸,但是在某些特殊的場景,Intel的16寸依然是領先的,購買前請先確定你的應用場景在ARM上的效能是不是符合你的預期。 好了,這就是本次我的M1使用體驗。 寫這篇稿子陸陸續續寫了5天,每天擠出時間在寫,最近這段時間真的是,太忙了。此外,這也是我的一次全新嘗試,寫一篇數碼相關的體驗文。 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在挑選消費品上的一些思考。畢竟,現在是一個消費主義盛行的年代,在買東西方面,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則和思考,不能被鋪天蓋地的廣告和主播帶貨牽著鼻子走。挑選契合自己需求,滿足自己使用場景的產品,才是最有價效比的,這樣的產品,買回來才會被自己頻繁的使用,而不至於後悔和吃灰。每個人都要有一個健康且經過思考總結的消費觀。 如果感覺文章對你有幫助的話,可以**點贊,轉發,在看**。**這對我是莫大的鼓勵和支援!** # 參考 -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5354448/ - http://www.geekpark.net/news/269807 ## 關注我 我是一名奮鬥在一線的網際網路後端開發工程師。 主要關注後端開發,資料安全,邊緣計算等方向,歡迎交流。 ### 各大平臺都可以找到我 - **微信公眾號:後端技術漫談** - **Github:[@qqxx6661](https://github.com/qqxx6661)** - CSDN:[@蠻三刀把刀](http://blog.csdn.net/qqxx6661) - 知乎:[@後端技術漫談](https://www.zhihu.com/people/yang-zhen-dong-1/) - 掘金:[@蠻三刀把刀](https://juejin.im/user/5b48015ce51d45191462ba55) - 騰訊雲+社群:[@後端技術漫談](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user/1706868) - 部落格園:[@後端技術漫談](https://www.cnblogs.com/rude3knife/) - BiliBili:[@蠻三刀把刀](https://space.bilibili.com/18324091) ### 個人公眾號:後端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