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敏捷史話(二):Scrum社群的悲劇性損失——Mike Beedle

敏捷史話(二):Scrum社群的悲劇性損失——Mike Beedle

 

2018年3月23日,在美國的芝加哥發生了一起意外刺殺事件。一名男子刺殺了一位執行長,而這位不幸的執行長就是《敏捷宣言》的合著者——Mike Beedle。Mike 的這場意外令 Scrum 之父 Jeff Sutherland 心痛不已,“ Scrum 和敏捷社群失去了一個巨人。”

 

最初,Mike 在校期間釋出了一篇碩士論文,論文內容是有關非線性系統的。這篇論文釋出後不久,Mike就受到傑夫·薩瑟蘭(Jeff Sutherland)和肯·施瓦伯(Ken Schwaber)的邀約,三人結合論文中的概念,最終達成一個共識:建立一個高產的團隊,能夠發揮像自適應系統一樣的作用。這項共識為Mike開啟了一扇嶄新世界的大門,不僅提供了讓 Mike 順利轉行成一名軟體工程師的契機,也為敏捷宣言的構想做出了貢獻。   此後,Mike繼續攻讀理論物理學,並拿到了博士學位。在研究過程中,理論物理學所必需的豐富的想象力、嚴謹的治學態度對他之後的人生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創造“Enterprise Scrum”   經歷瞭如此早期又深度的 Scrum 實踐,Mike 成為繼 Jeff Sutherland 和 Ken Schwaber 之後率先實施Scrum 的人之一,並與其他Scrum實踐者合作編寫了有關 Scrum 最早期的文章及論文。
1997年前後,Mike 通過對 Scrum 模式的挖掘與擴充套件,終於創造了一個新的成果:Enterprise Scrum。Enterprise Scrum 是一種用於企業內部,使一切開發工作敏捷化的框架,也就是將 Scrum 應用在企業之上,意味著持續更新、改進和適應。   Mike 運用 Enterprise Scrum 模型,不僅組建了最高生產率的團隊,還建立了一個高生產率的企業。作為 Enterprise Scrum 公司的創始人兼 CEO,Mike 賦予了 Enterprise Scrum新的使命,就是讓企業得以重生,包括企業所有的業務部門、業務模型、流程、產品和服務等。     提出“Agile(敏捷)”   2001年的雪鳥會議上,Mike 是建立並簽署敏捷軟體開發宣言的17個人之一,憑藉如何在混亂中優化團隊的想法,在會議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一檔關於 Mike 職業生涯的訪談節目中,他回憶了“Agile(敏捷)”一詞,是如何通過了大家的認可:“我之所以想到‘Agile’這個詞,是因為我讀過《敏捷競爭者與虛擬組織》這本書。我們還提議了‘Adaptive’、‘Essential’、‘Lean’和‘Lightweight’這幾個詞。後來,沒有采納‘Adaptive’,是因為 Jim Highsmith 已經在其他地方用了這個詞。‘Essential’這個詞聽起來有點過頭了,‘Lean’也已經被用過了。沒有人喜歡‘Lightweight’。到了第二天晚些時候,我們只花了幾分鐘就決定使用‘Agile’”。
在敏捷社群中,Mike的確是很多人的靈感來源,據敏捷宣言中的簽約人羅恩·傑弗里斯(Ron Jeffries)回憶:他對敏捷思想充滿了熱情,秉持著積極的信念,有時我們會發生很激烈的爭吵,但也不會仇恨彼此,因為沒有人想要錯過,他在上帝般的思考速度中給我們帶來的啟發。   當 Mike 被問到對於未來的敏捷實踐者有哪些建議時,他說:我會告訴他們,敏捷是一個好的開始,它會讓我們走得更遠。不要停下創新的腳步,要持續不斷地對技術提出質疑,對美好的事物提出質疑。站在巨人的肩上是唯一的發展途徑。不要害怕巨人會倒下。如果你認為哪裡需要改進,那麼就放手去做。不要停滯在那裡,繼續往前走。”   帶著對敏捷美好的期冀,Mike 不斷改進 Enterprise Scrum 方法,一路向前。   2016 年,Mike 的書籍《企業級Scrum:專案成功的自適應方法》正式出版。書中,他引入了行之有效的企業級 Scrum 流程,剖析了專案管理中的各個角色,還總結了來自多個領域的詳細案例研究。   後來,逐漸成熟起來的 Enterprise Scrum 模式不僅在軟體開發行業,也在各個級別的企業團隊中證明了其存在的價值。Mike 也通過各種敏捷活動向世界各地的企業分享著這項研究成果。
直到2018年,Mike 在他的推文中還發布了會繼續讓 Scrum 變得更好的內容。然而令人惋惜又遺憾的是,這竟成為了 Mike 的最後一條推文。   生活中的 Mike 對周圍的一切充滿了熱情與友善,他熟悉很多樂器,隨手拿起一個就能譜出美妙的旋律。猶如他一個個的發散思維,總能為敏捷帶來出奇的創新。   一個敢用全身觸角去挑戰現實的人,註定會帶來不一樣的奇蹟。紀念邁克·比德爾(Mike Beed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