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實用技巧 >諾獎得主們年輕時都有哪些特徵?擅長合作、論文高產是關鍵

諾獎得主們年輕時都有哪些特徵?擅長合作、論文高產是關鍵

一項對 500 多名諾貝爾獎得主的分析研究發現,他們在職業生涯早期就體現出一定優勢。和同一領域的其他科學家相比,諾獎得主們剛剛入行時發文數量更多、質量更高,並且更多地參與團隊合作。

>>>>

圖片來源:nobelprize.org

一項對 500 多名諾貝爾獎得主的分析研究發現,作為職業科學家的頭五年中,他們發表的論文數量是其他同樣處於職業早期的研究人員的兩倍。

儘管諾獎得主和其他科學家都依賴合作開始自己的科研生涯,研究發現,未來的諾獎得主在生涯初期會在更大的團隊中工作,發表的合作論文平均數量是其他科學家的兩倍。而在他們這一時期發表的論文中,最終擠進高被引前 1% 的論文數量更是達到其他人的 6 倍之多。

“與特立獨行的天才引領科學貢獻的標誌性形象相反,我們發現,科學巨頭們實際上展現出更強的團隊合作傾向。”該研究的作者之一、來自伊利諾伊州埃文斯頓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的王大順說。

作者們說,理解精英科學家的科研模式有助於發現“傑出科研生涯的重要標誌”,幫助識別出上升中的學術新星。

諾貝爾獎得主在科研生涯早期更多地與人合作。在職業早期,他們發表的合作論文比其他研究人員更多。圖片來源:Li et al.

互動式圖表參見 A Flourish Chart

成功的職業發展

王大順和同事及論文主要作者(lead author)、中國國防科技大學的李際超一起,構建了從 1900 年到 2016 年 545 名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的職業生涯史。他們從諾貝爾獎官方網站,大學官方網站,論文發表和引用記錄等來源收集資料。

而對照組的成員則是在每位得主的同一研究領域內隨機選擇的 20 名科學家,他們和每一位得主差不多同時開始自己的研究生涯。

研究結果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介面雜誌》(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

在發表第一篇論文後的五年內,諾獎得主產出的文章數量是其他職業早期科學家的兩倍。圖片來源:Li et al.

互動式圖表參見A Flourish Chart

結果表明,和他們的同事相比,諾貝爾獎得主更有可能“連續得分”,在隨機的時間段內獲得異常非凡的成就,比如發表一連串高影響力論文。

諾獎得主的巔峰期持續時間也更長。從個人被引數最高的論文的發表時間來看,諾獎得主的學術巔峰期大約能維持 5.2 年,而對照組科學家的巔峰時期則為 3.7 年。

得主們還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巔峰時期,88% 的得主正是在這期間做出了讓他們得獎的研究成果。

獲獎後的低谷

但諾獎得主的發展也並非總是一帆風順。得主們在獲得諾貝爾獎之後一年內發表的文章引用率和得獎前一年相比平均下降了 11%。

而物理學獎得主們是跌入“諾獎低谷”最狠的人物,在獲獎之後的兩年內,他們的文章被引數下跌了 18%。生理或者醫學獎得主的這一資料是 13%,而化學獎得主大約是 5%。

這並不是說得主們變得不如以往了。相反,團隊還發現得主在獲獎之後改變自己研究方向的概率要比其他研究階段高出 14%,這一決定似乎影響了他們獲獎後短期內的研究影響力。

並且,這種下滑只是短期現象。在贏得獎項後的四年,得主們的論文引用率又恢復到了得獎前水平。

分身乏術的諾獎得主

儘管研究作者們總結說,出現“諾貝爾低谷”很有可能是因為得主們改變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澳大利亞科學家巴里·馬歇爾(Barry Marshall)則指出,不斷增加的各種要求也有影響。馬歇爾和病理學家羅賓·沃倫(Robin Warren)共同獲得了 2005 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諾貝爾獎得主可能會花更多的時間去幫助其他科學家,而不是專注於自己的工作。”這位西澳大學(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的生理學家說。

2010 年與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共享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安德烈·海姆(Andre Geim)也說,獲得諾貝爾獎之後的頭兩年“非常有破壞性”。

“(獲獎後)許多新的義務隨之而來。”海姆說。他補充,除了媒體採訪請求,許多得主還得花時間投身於他們選擇的公益事業中。海姆如今任職於英國曼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梅-布里特·莫澤(May-Britt Moser)與愛德華·莫澤(Edvard Moser)、約翰·奧基夫(John O'Keefe)共同獲得了 2014 年生理學或醫學獎,她說,要在獲得諾貝爾獎之後仍然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一個方法就是不斷地提出問題。

“我從來不是為獲得諾貝爾獎才投身於科學事業。”莫澤說。她如今是特隆赫姆挪威科學技術大學(Norweg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神經科學家。

“諾貝爾獎從不會干擾我的好奇心,我很幸運我們仍然能夠產出高影響力的科學研究成果。”

相關論文:

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10.1098/rsif.2020.0135#RSIF20200135F2

原文連結:

https://www.natureindex.com/news-blog/win-nobel-prize-publish-more-joint-papers-collaboration-early-career-researcher-science

編輯∑Gemini

來源:Nature Index

文章推薦

最全數學各個分支簡介

十大中國數學之最

數學和程式設計

機器學習中需要了解的 5 種取樣方法

北大讀博手記:怎樣完成自己的博士生涯?非常具有指導性!

施一公:為什麼要獨立思考、為什麼要尊重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