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實用技巧 >深思:外賣背後的人工智慧演算法揭祕

深思:外賣背後的人工智慧演算法揭祕

知識積累帶來規模遞增,規模遞增引發市場集中。

當一個行業可以以“流水線”的形式固定下來後,這個行業中,人的價值就被越來越弱化與微不足道,從身體、動作、時間、精力等,都被重複的機器與機械化流程給綁架。

而背後來指揮人的大腦與神經中樞,就是機器。

我們很多人都點過外賣,當你下了單之後,恐怕最大的希望就是,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你的手中——越快越好,在追求快的路上,永無止境……

其實,不止是消費者,外賣平臺廠商對快的追求也是一樣的。所以,儘可能的把所有流程固定下來,比如,一些主要的外賣平臺,餓了麼打造的“方舟”系統,美團打造的“超腦”配送系統等等,這些系統才是他們真正的大殺器與“祕密武器”。

這些通過高科技技術打造的人工智慧外賣平臺,既可以實時收集海量的配送資料,又可以通過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演算法,不斷優化派單,壓縮配送時間,提升配送效率。

技術革命帶來的變革與進步是顯而易見的,根據大資料統計,大部分外賣訂單,都是3公里以內的送餐距離,從配送最長時限來看:

2016 年,3 公里送餐距離的最長時限是 1 小時;

2017 年,45 分鐘;

2018 年,為 38 分鐘;

2019,2020,這個時間還在不斷壓縮,再壓縮……

對於所有外賣平臺公司來說,不斷壓縮的配送時間,就可以轉化為同樣數量的金錢。

根據美團公佈的資料顯示,2019 年第三季度,美團外賣的訂單量達到 25 億,每單收入比 2018 年同時期增加了 0.04 元,而與此同時,每單成本則同比節省了 0.12 元——這也幫助美團在 2019 年 Q3,多賺了整整 4 億元。”

與此同時,騎手們也越來越變成了“外賣流水線工人”,他們的收入由計算機背後的演算法所支配、統計、核算提成。

據瞭解,騎手的收入主要取決於四個方面:

1.接單量;

2.準時率;

3.差評率;

4.投訴率;

其中,準時率是主要的衡量指標。因為第三個指標差評率和第四個指標投訴率,產生的最主要原因往往是第二個指標準時率。

如果超時,系統會自動扣提成,接單量再大也是徒勞。據瞭解,某外賣平臺,機器對人的評價與獎懲,就是一個個冷冰冰的資料:

“準時率低於 98% 一單扣一毛錢,低於 97% 一單扣兩毛錢。”

不管是外賣背後的流水線作業,還是依靠大資料與人工智慧系統演算法,其實都是利用了資本與技術的壟斷性優勢,幫助平臺方建立了資訊資料優勢,進而體現出了議價優勢。

前段時間,一篇比較火的調查性文章《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引起了很多的關注與爭議。

這篇文章揭示了“與生命賽跑”的外賣騎手所面臨的困境:

他們的時間、收入及生命安全,被強大的演算法鎖定。為了“準時送達”,騎手們經常在鋼鐵洪流中超速、逆行、穿紅燈……

這種情況下,就產生了一個矛盾的地方:

利用人工智慧演算法優化,不斷合理優化配送路徑,提升效率,無論是對消費者還是外賣平臺,都是有利的事情,尤其是疫情的大背景下,更是凸顯了這種利好。

從理論上來說,對於外賣騎手小哥們而言,節省了不必要的路程,縮短了時間,也是提高的收入。

但背後的代價,有多少人關注,多少人願意再深層次的思考一下呢?

騎手的惡劣生存環境,被機器演算法固定下來了倒逼與時間死神賽跑不短壓縮配送時間……

畢竟,這些都是屬於社會責任的範疇,不在人工智慧機器演算法的“特徵統計”範圍之內。但這些社會性問題,一點一點累積起來,會產生哪些負面效果與影響,有多少人認真思考過?

美國有個著名的反科技“鬥士”——希爾多·卡辛斯基。

他曾經在《工業社會及其未來》一文發出警告說:

“工業文明及其產生的後果,對於人類就是一場災難。”

“人類太輕易得讓自己陷入這樣一種對機器強烈依賴的境地,以至於到了最後,他們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完全聽從機器的決定。”

在這種背景下,智本社社長清和提出了這樣的觀點:

如果資料不私有化或未建立對演算法的有效管控(注意前提),演算法即剝削。

這個觀點,還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我們不能只是享受高科技、人工智慧帶給我們的便捷,還要多考慮一下背後的安全與隱私問題,方為未雨綢繆之策。

【編輯推薦】

  1. 在Spring Boot中從類路徑載入檔案
  2. 人工智慧加速目標瞄準 助力人機融合即時打擊
  3. 如何確定DevOps變更的優先順序?
  4. iPhone12mini沒有5G嗎
  5. 物聯網對會計行業有何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