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不斷提升
阿新 • • 發佈:2020-10-12
城市治理智慧化是當前研究與實踐的一個熱點。總體來看,國內外關於城市治理智慧化的研究始於智慧城市建設。所謂城市治理智慧化,就是以資訊科技為基礎,以多元主體的協同創新為動力,實現城市更加宜居宜業、政府服務更加精簡高效、經濟更具活力、生態更加良好,以及社會更加和諧。城市治理智慧化的原因:4個需要城市治理智慧化近年來日益受到重視,原因主要是“4個需要”。
•一是在國家層面,現代化的國家不光是人均GDP在世界上處於前列,同樣重要的是“軟實力”也要強,這主要體現在國家治理體系需要實現現代化,這也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保障;
二是在城市層面,防治與解決“城市病”需要提升城市治理的智慧化水平。近年來,國內各類“城市病”叢生,特別是在交通與環境領域問題突出,需要結合資訊科技去解決;
四是在民生需求層面,民生服務日趨個性化、多樣化,需要通過智慧化的治理去滿足。城市治理智慧化的本質,概括起來說就是從技術到人。就是從資訊科技出發,動員一切力量讓城市更好、讓生活更好、讓未來更好,這些“更好”,就是將以人為本落到實處。因此,資訊科技是城市治理智慧化最重要的前提條件、基礎條件。城市治理智慧化的價值,就是社會成本最小化、治理能力高效化、政府服務精準化,以及城市發展現代化。概括而言,就是以最小的成本實現最大化、最可持續的發展,其背後的核心理念就是智慧、善治、創新、綠色。
城市治理智慧化的基礎條件:4個發展城市治理智慧化的基礎條件可以概括為“4個發展”。
二是智慧城市發展。中國從2010年前後開始實踐智慧城市,近年來更提倡發展新型智慧城市,在以人為本、推動政府行為轉變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三是資訊科技與城市治理深度融合的發展。資訊科技深度融入城市規劃、建設和運營等每一個環節;四是政府“放、管、服”的發展。就是在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這些方面不斷深入,為進一步提升城市治理智慧化創造了必要條件,同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治理智慧化的模型框架當前,城市治理智慧化的主要研究問題來自於治理主體、治理物件、治理內容和實現路徑等等方面。為把握城市治理智慧化的框架,我們可以構建由治理主體層、基礎設施層、平臺資源層和治理內容層所組成的簡要模型,以此來分析城市治理智慧化的發展現狀以及存在問題。
基礎設施層:城市治理離不開智慧化的基礎設施,主要包括寬頻網路、物聯網、雲端計算中心和智慧設施等。智慧型基礎設施的全面部署建設,為實現城市各層面資源整合、資料共享和互聯互通提供了支援,為實現治理智慧化打下了堅實基礎;
平臺資源層:平臺資源是城市治理的核心要素及支撐手段,基於城市治理需求,建立統一、共享的資料庫,搭建城市雲平臺和綜合管理服務平臺,通過技術融合與創新實現城市管理服務的一體化和智慧化,為各項治理智慧化提供全面支撐;
治理內容層:城市治理是促進城市多元管理、提高政府效能、高效解決社會問題的必然選擇,從城市執行、社會保障、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等方面進行綜合施策,通過機制創新、智慧控制和協同管理等措施有效提升治理智慧化水平。網際網路時代城市治理趨勢特徵網際網路時代資訊科技的廣泛應用以及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使得城市治理模式將發生重大變化,城市治理也將呈現感知智慧化、管理精準化、服務便捷化、網路空間規範化以及參與主體多元化等特徵。
城市感知智慧化:即通過網際網路、物聯網以及各種智慧終端等手段,實現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互聯互通與全面感知,實時掌握城市各方面執行的狀態,為實施精準管理與個性服務提供支撐,這是實現城市治理智慧化的重要基礎;
公共管理精準化:即通過資訊科技應用與依法治市,促進資訊共享與城市組織協同,同時改變政府自身條塊化的管理服務方式,打破部門與區域間的界限,實現城市治理的一體化與精準化,這不僅是體現城市治理智慧化的關鍵,也是治理智慧化的重要特徵;
民生服務便捷化:即通過“網際網路+”模式方法以及平臺化的共享策略,全面整合服務資源與服務渠道,打造以人為本的智慧化城市政務服務與公共服務體系,推動社會共治共享,為市民提供宜居宜業的良好環境,不斷增強人民的福祉,這是城市治理智慧化的核心目標;
網路空間規範化:即通過不斷完善網路空間管理的法律法規以及建立網路安全管理機制、輿情監測體系和網路市場管理體系等,推進網路空間的規範化發展,這不僅是城市治理智慧化的重要特徵,也是評價現代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
參與主體多元化:即通過體制機制創新以及依法治市措施的全面實施,有效界定政府權力與智慧,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手段暢通市民參與渠道,積極鼓勵多主體參與城市治理,加強政府、企業、市民以及不同利益主體間的互動交流,提高社會各主體參與城市治理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