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老師訪談錄》第十六期-百萬對話:回首創業路
繼《袁老師訪談錄》在線上十期的順利收官後,本次在香港科大商學院-黑瞳科技"2020【人工智慧】百萬獎金國際創業大賽決賽的現場,邀請到EMBA校友高靜、饒翔、周凱和廣州市香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院長高民教授一同對話,回顧他們的創業之路,也希望可以給更多創業者一些啟發。
主持人
袁冶
香港科大商學院內地辦事處主任
對話人
高靜
北京中欣安泰集團董事
香港科大EMBA2013班校友
百萬冠名2017年大賽
饒翔
安訊科技董事長/CEO
香港科大EMBA2011班校友
百萬冠名2019年大賽
周凱
上海黑瞳科技創始人
香港科大EMBA2018班校友
百萬冠名2020年大賽
高民
廣州市香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院長
Q
袁老師:我們把袁老師訪談錄延續到了創業大賽的現場,今天我們的訪談嘉賓都是資深的創業者,他們都走過了一段艱辛、但卻成功的創業之路,我想問問大家是從哪一年開始創業的?可以聊一聊自己的創業之路嗎?
A
高靜校友:我是從1995年就開始了,第一個專案我是做耐克運動鞋的華北區的代理,因為那時候還是藍海,大家把耐克作為LV來賣,那時候耐克好像就是奢侈品,所以起步還比較容易一點。
至於為什麼去創業?我覺得可能還是溫州人這種打敢拼敢創的這種精神所在,溫州有特有的創業文化,所以大家覺得金飯碗也不是最好的飯碗,要敢搶敢拼。
Q
袁老師:創業是一場馬拉松,創業到現在也是這麼多年過去了,您事業上也經歷了幾次的轉型是嗎?
A
高靜校友:對,我大概經歷過5次轉型,從耐克的零售,後來做商業地產,慢慢在做第三方支付,現在又有黃金業務,一直在在轉型,其實一直在創業。
Q
袁老師:那饒博士呢?您應該算是博士創業的代表吧?
A
饒翔校友:的確,我是在博士一年級剛剛開始讀的時候,跟著導師做專案,在學校外面通訊行業中去做了一個幫客戶能夠帶來大概幾個億收入的專案。
Q
袁老師:現在我們都在講大資料人工智慧,其實2011年饒翔就開始做人工智慧領域的相關工作,安訊科技研發的icloud域名最後也是賣給了蘋果公司。
A
饒翔校友:應該說是一個智慧財產權,用更多的資料來為更多的人創造更多美好的生活。
Q
袁老師:好,謝謝我們的饒博士。接下來請周凱校友做分享。
A
周凱校友:我是中國第一代“學計算機從娃娃抓起”培養物件中的一員,獲益於此,計算機思維、強邏輯性一路給予我支援,使我具有打破現有格局、重新突破組合的思維習慣,這樣的習慣時不時能帶給我驚喜。因此大學畢業後我僅僅在企業打工兩年,便開始了創業之路。
當我第一次接觸大資料,發現它們在經歷幾十億上百億次的計算後,竟能獲得遠超出預期的結論,由此我看到了未來更多的演變和無限延申的可能。
我們一直在嘗試應用大資料為社會信用生態賦能,因此黑瞳選擇了通過科技捍衛反欺詐領域,幫助監管持續創新並健康發展,達到效率和安全這兩種價值的最佳平衡互動機制。
Q
袁老師:接下來是我們的高院長,您來科大多少年了,在科大先是學習然後工作的是吧?
A
高民博士:我在香港科大馬上18年了,創業是從2016年開始起步的。
Q
袁老師:作為教授創業,您有什麼獨特的體會嗎?
A
高民博士:科研型團隊去創業,最重要的是需要專注。如果一個科研人員介紹他的技術什麼應用都能做,那基本上他還沒有真正的走上創業道路。真正創業的話,其實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夠了。
我讀書時候就是做與室內定位相關的技術研究,室內定位有很多技術路線,也有很多應用場景。但我們就專注一兩應用場景而已。因為一個技術,要做成產品,這中間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每個人的資源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聚焦還是非常重要的。
Q
袁老師:所以我們說教授學者創業最主要的是要聚焦。高民院長的創業專案也是從我們百萬創業大賽出來的專案,同時也是我們17年創業營的入營的專案。
Q
袁老師:接下來就問一個跟百萬相關的話題,我想問問幾位創業者,你們在創業路上是什麼時候賺到了你這人生當中的第一個100萬?當時的心情怎麼樣?
A
高靜校友:應該就是1995年年底的時候,因為是做零售業,所有的錢都在貨裡,到年底我們做年終盤點的時候,才發現我原來有這麼多貨。那時的平均工資水平差不多也就是每個月1000塊錢,創業一年就能賺100萬,那時的市場比較好,屬於藍海,競爭比較少,一般沒有人拿那麼多錢去投資。
Q
袁老師:所以我們看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紅利,就看你能不能抓到這個時代的紅利,我們現在的紅利又變了,現在比拼的是科技的紅利,我們能不能抓住新一輪的紅利,考驗的就是我們創業者自身的本事。
A
饒翔博士:我的第一個100萬就是在上一場危機--非典。2003年3月份到5月份,當時我們正好做了江蘇聯通的一個專案,拿了一張大幾百萬的一張支票。然後2003年年底就創辦了我自己的公司—安訊科技。
A
周凱:我大約在大學一年級時賺到了我人生的第一個一百萬,就是憑藉著我對計算機的理解及服務應用,通過三行程式碼實現了windows95無盤工作站聯網建設,這三條指令的總價值給我帶來了不低於五百餘萬。
A
高民博士:我覺得周凱當年充分利用了資訊不對稱,所以創業要掙快錢,一定要衝進全新的領域,大家都搞不清楚狀態。雖然我們做的是it行業,但it行業現在已經不是全新領域了。
我的公司如果要說專案的流水上百萬的早就有了,但是如果說淨利潤的話從來沒到過,因為跟我這個的目標有關,我每次看到賬上錢多一點,我就想把隊伍擴大一點點,來加大研發的投入。
Q
袁老師:如果時光倒流到你們當時創業的時候,人生其實就是選擇你這個是一個分岔的路口,如果當初你們不選擇創業這條路,而不小心走到另外一條路上的,現在會是什麼樣子呢?
A
周凱校友:創業是我最好的選擇,我性格中對新鮮事物充滿探索欲,追求變革突破也樂於兼聽包容,這使我擁有了源源不絕的內趨動力。從創業到創業成功,這條道路是孤獨的,我還在路上,而我天生的執著脾氣,成為這條孤獨之路最大的慰藉。
A
高民博士:我會繼續做科研,做科研還是很有樂趣的。
A
饒翔校友:我只有創業一條路,華山一條道走到黑。但是如果真的不創業的話。我估計會去炒房,2002年我在大鐘寺研究生實習的時候感覺那裡很荒蕪,感覺到了農村,那個時候北三環邊上房價才5000不到,但是當時就覺得肯定會漲到十幾萬。
A
高靜校友:我如果能創業還是儘量去創業,我不服管、不服軟又不服氣。我估計可能那時候如果不下海不創業的話,應該現在還是一個小學老師。
Q
袁老師:其實人生就是選擇,當你選擇了一條路之後,能夠堅定的走下去,你就會有一個不同的人生。
Q
袁老師:創業路上是一場馬拉松,但是在路上真的是有無數的坑,我們前面這幾位都是應該是越過了不少坑的資深的創業者,所以現在請大家給我們的這些創業的選手們給他們一個百萬的建議,你覺得在創業路上最應該繞過哪一個坑?
A
饒翔校友:數不勝數。有越多的坑,就會讓你更強大。掉坑的目的就是要從坑裡反彈,下跌的速度決定了反彈的高度。底下沒有彈簧,就把自己的腿變成彈簧。
A
高民博士:我也是遇到無數的坑。我覺得從高校出來科研型創業者最主要的就是要想清楚你的技術到底能解決什麼問題,這個問題對整個行業和產業是不是關鍵性的。
A
高靜校友:創業路上的坑確實無處不在。我覺得最主要的是要規避政策風險,要順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除此就是要規避法律風險,這是創業者最需要的意識。
A
周凱校友:給創業者的建議上,從微觀方面就是要選一個好的EMBA課程,EMBA課程裡很多都涉及財務,對於創業者來說,把控好財務風險就成功了一半。
總結語
創業就是一場馬拉松,雖然我們看到四位都在各自領域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但也還繼續在各自的道路上繼續奔跑著。這,就是創業者精神。
-end-
往期回顧
點選即可跳轉↓
《袁老師訪談錄》第十五期|鄭光廷教授/香港科大工學院院長【問診未來·院長系列:AI,未來世界的眼】
《袁老師訪談錄》第十四期|李世瑋教授/香港科大(廣州)系統樞紐署理院長【問診未來·院長系列:開闢融合創新科技轉化新航路】
《袁老師訪談錄》第十三期|徐巖教授/香港科大商學院副院長【問診未來·院長系列:5G,速度之美】
《袁老師訪談錄》第十二期|汪揚教授/香港科大理學院院長【問診未來·院長系列:新經濟裡的數學故事】
《袁老師訪談錄》第十一期|宗福季教授/香港科大(廣州)資訊樞紐署理院長【問診未來·院長系列:擁抱數字化轉型】
《袁老師訪談錄》第十期|李中清教授/香港科大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前院長【問診未來·院長系列:以史為鑑,中國社會轉型奇蹟】
《袁老師訪談錄》第九期|陳家強教授/香港科大商學院前院長【問診未來·院長系列:科技鋪就金融創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