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實用技巧 >未來已來,看北京理工大學的智慧校園如何落地

未來已來,看北京理工大學的智慧校園如何落地




資料猿年度重磅活動預告:2020年度金猿策劃活動(金猿榜單釋出+金猿獎盃頒發)即將推出,盡情諮詢期待!





大資料產業創新服務媒體

——聚焦資料 · 改變商業


一場疫情,催化了“智慧校園”的發展,讓未來教育的一些設想提前實現。“線上課堂”“雲端會議”縮短了空間的距離,各類App實現了線上24小時辦公,大資料技術更實現了學生資訊的快速統計與追蹤……這些技術看上去讓校園管理更加智慧,但如果僅流於形式,智慧校園就會變成空中樓閣,沒有真正意義上推進校園智慧化。人工智慧技術進入校園和課堂,在展現科技力量的同時,還要與實際需求相結合,體現出以人為本的溫度。

從這個角度出發,北京理工大學真正立足自身情況,通過對資料的綜合分析與應用,全方位解剖及審視學校資料資產,讓北理工有了更直觀、清晰的數字畫像,以便於學校未來的規劃和管理,讓“智慧校園”落地。

“智慧”校園為何難落地?

近年來出鏡率極高的智慧校園,通俗來講就是給學校的管理系統裝上“大腦”——通過搭建軟硬體系統,使用雲端計算、物聯網等多種技術,實現資訊和資料共享,使師生的生活、教學跟學習更加高效。智慧校園包含基礎設施、業務應用、資料治理、執行維護和安全管理,在實現資訊共享的同時,進行深層次的資料開發。這樣的操作需要具有數字化思維的領導來指揮以及完善的團隊來開發、維護。但當下很多人對於智慧校園的認識還停留在表面,將關注的重點放在吸引眼球的新裝備和新技術的應用上,而真正能支撐學校發展需求的內涵式智慧校園建設卻一直沒有真正落地轉化成惠及師生的資訊化服務。

“很多家長會誤將學校門口統計姓名、生日、人數等基礎資訊的展示大屏稱之為大資料,其實這個連小資料都不是,但大多數人都認為這就是校園資訊化建設的成績。”北京理工大學資訊化辦公室副主任康慨無奈地表示,外界往往會對這種看起來比較絢麗的技術更認可,導致很多學校的“智慧”之路也越走越偏。

圖丨北京理工大學資訊化辦公室副主任康慨

有些學校會在門廳處安放能語音播報天氣和路況的互動機器人,並稱之為“人工智慧的校園應用”。在康慨眼中,這種沒有從實際出發的人工“智慧”就是人工“智障”,沒有多少實際用處。“因為這些功能手機上通用的App做得更好,沒人會多此一舉去問機器人。”康慨感慨,人工智慧要想在校園裡真正落地,還要走很遠的路。即使是在人工智慧發展迅猛的日本,也依然會面臨這樣的難題,因為人工智慧跟教育結合的應用場景目前還不明確。

在康慨看來,這樣的專案作為錦上添花的亮點應該淺嘗輒止,不能過於熱衷,智慧校園真正的核心在於以資訊化技術提升大學治理效能,其基礎是資料管理能力的提升。在實際操作中可以參照2018年釋出的國家推薦標準《資料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模型》(GB/T 36073-2018)進行自評估,只有資料管理能力顯著提升,資訊化建設才有可能提升學校治理效能,真正支撐學校“雙一流”建設。

北理工是如何讓智慧校園落地的?

智慧校園並不是為學校披一件華而不實的光鮮外衣,而是要成為能夠切實幫助學校解決問題的得力助手。用技術代替人工,提升工作效率、減輕教師負擔、方便學生生活。同時還要考慮到智慧校園的可延展性以及後續建設的相容性,避免重複投資、浪費資源的情況出現。

在這樣的要求下,北理工對智慧校園建設有了自己的思考。“要把支撐學校發展戰略需求放在首位,”康慨這樣想,北理工也一直在這樣做——學校橫向融通師資隊伍、人才培養、資產、科研、財務等業務工作,利用資料視覺化實現多維度資料分析,使管理部門可以實時瞭解學校各項指標,進而為學校發展建設的科學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在這一思路的引領下,北理工提升了學校的整體資訊服務水平,為“智慧校園”建設打下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我們的目標是打造一套智慧校園基礎服務體系。”使用者思維是北理工制勝的法則,他們根據學校需求定製開發服務,從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多方面來設計,支撐北理工各領域工作運轉。

人才培養是學校的核心任務,北理工網路中心的技術團隊早在十幾年就依託開源的Moodle自行開發了“樂學”線上教學平臺,實現線上選課、師生線上互動以及程式設計類課程的線上考試、自動評閱。疫情以來,樂學平臺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北理工乘勢將“樂學”與“雲錄播”等多個平臺進行整合,打造了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教學支撐平臺——延河課堂。延河課堂提供了課堂教學同步直播以及課程視訊回看等功能,從而在樂學基礎上實現了資訊化對教學各環節、各維度的全覆蓋。

目前,延河課堂已包含2000多門課程。此外,北理工還在去年上線了無紙化閱卷功能,老師在出題時設計好答題紙上各題目作答區域,學生的考卷在高速掃描時自動進行區域切割,老師可以直接在電腦或手機上根據許可權集中批閱某些試題。無紙化閱卷避免了試卷在老師手中的週轉,大大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這個系統還會根據答題及評分資料對成績和卷面進行分析,對學生學習情況、出題難度等情況進行更直觀、清晰的呈現。疫情前後,這些關於教學工作的專案建設為突發教學狀況的解決提供了更智慧化的方案,使北理工可以更為從容地應對疫情。

“我們一直非常重視基礎能力建設”,北理工有一支實力雄厚的技術團隊,他們基於開源軟體自建了完整的開發體系,包括對接認證、計費、郵件等各服務的外掛,同時自建了資料流轉體系。憑藉這些基礎能力,2015年,他們開發了北京理工大學微信企業號,並獲得了騰訊“微信年度最具價值企業號”獎。目前,北京理工大學微信企業號已經成為覆蓋全體師生、註冊使用者近8萬人、平均日活1.5萬的重量級移動門戶。同樣基於這套開發體系,他們陸續開發了數字迎新、數字離校、統一支付平臺、兩校區快遞“京工飛鴻”等一系列顯著提升管理效能並受到師生廣泛好評的應用。也正因為有這樣的基礎能力,在疫情來襲時,北理工的技術團隊可以快速開發並上線師生健康資訊填報應用,為學校疫情處置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援。

只有紮實的資訊化基礎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學校管理與服務水平。學校資訊化從業者對於智慧校園的認識不流於形式主義,真正以師生為中心建設開發、優化教學和管理,才會讓“智慧校園”從概念變為現實。

資料工具讓“智慧校園”走得更遠

在智慧校園的建設中,如果僅憑學校一己之力,很多想法都無法實現。因此,智慧校園想要落得更穩、步子走得更遠,尋找“利器”就顯得十分重要。

數字校園時期建設的各種業務系統簡化了管理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同時也沉澱了大量的資料,如何提升資料質量並充分挖掘資料背後隱藏的巨大價值?在這個領域,北理工選擇了與永洪科技進行深度合作。

永洪科技提供的視覺化基礎框架及標準化產品服務,讓北理工建立了資料採集、管理、交換、體系架構、評估認證等標準制度,提高了資料的準確性、可用性。藉助永洪科技的技術優勢,北理工對課堂教學、學生到課率、教師工作量及教學質量進行監測、統計和分析,用視覺化手段描繪出了教學執行情況和學生整體素質的基本畫像。在永洪科技的輔助下,北理工實現了對資料的深度挖掘,發現了海量資料中蘊藏的無限價值。

只有找到適配需求的公司,才能讓智慧校園的步子走得更穩。事實證明,這一次的“利器”選對了——通過合作,北理工實現了業務系統資料資源的整合,建立了學校資料分析執行體系。“我們之前也瞭解了很多大資料公司,有幾個產品也還不錯,但他們只懂大資料、不懂教育。”康慨介紹,選擇永洪科技,是因為它在這兩方面都非常專業,對接了北理工的實際需求。現在,資料視覺化平臺在提供管理決策依據,倒逼資料質量提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一片流於形式的智慧校園建設中,北理工更像是一股清流,不動聲色,卻彰顯出自己的品格與特色。它始終圍繞學校核心工作,讓智慧校園落到實處,為學校“雙一流建設”提供堅強支撐。(文/諾諾)

—— /END/——

以下內容更精彩


2019資料猿年度金猿榜:

2019大資料產業趨勢人物榜TOP 10

●2019大資料產業創新服務企業榜TOP 15

●2019大資料產業創新服務產品榜TOP 40

2020年度金猿榜,盡情期待!

2020資料猿《#榜樣的力量#尋找新冠戰“疫”,中國資料智慧產業先鋒力量》大型公益主題策劃活動:

●《新冠戰“疫”——中國資料智慧產業最具社會責任感企業》榜

●《看過大佬們發的朋友圈之後,我相信:明天會更好,明年定會春暖花開》條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