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資訊 >動力電池,激戰將至

動力電池,激戰將至

動力電池行業迎來了新的變局。

1 月 9 日,在蔚來舉辦的 “2020 NIO Day”上,除了號稱是 “目前最先進技術整合”的 ET7 正式亮相之外,還宣佈搭載固態電池的蔚來 ET7 將會在 2022 年的第四季度上市,其能量密度達到 360Wh/kg,而在搭載固態電池後,蔚來 ET7 的一次充電續航里程可以達到 1000 公里以上。

不過,對固態電池的供應商,蔚來創始人李斌三緘其口,只表示蔚來汽車與固態電池供應商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合作關係,且肯定是業內最領先的企業。基於李斌的隻言片語,外界猜想這家固態電池供應商很可能是寧德時代。

但無論蔚來的固態電池供應商是誰,固態電池都是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諸多難題的最優解決方案,同時也是動力電池行業中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一位動力電池業內人士認為,固態電池將是下一代高效能動力電池的技術制高點,“固態電池領域已經進入‘軍備競賽’階段,市場參與者眾多,車企、動力電池企業、投資機構、科研機構等在資本、技術、人才三方面進行博弈,不尋求改變必將出局。”

動力電池江湖群雄畢至

動力電池行業冷暖,與新能源汽車行業密不可分,而伴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逐步回暖,動力電池行業的競爭也愈發激烈。

值得一提的是,動力電池被譽為新能源汽車的 “心臟”,佔整車成本的 30% 至 40%,也正因如此,動力電池產業一度被認為是汽車工業下一個時代的突破點,然而隨著政策降溫、外資品牌捲土重來,動力電池行業也面臨著和新能源汽車行業一樣的嚴峻挑戰。

首先遭受到嚴峻挑戰的就是寧德時代。

1 月 13 日,韓國市場研究機構 SNE Research 公佈了 2020 年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相關資料。資料顯示,2020 年全球動力電池在電動車上的裝機量達 137GWh,同比增長 17%,其中寧德時代連續第 4 年奪得冠軍位置,全年裝機量達 34GWh,同比增長 2%。

對於動力電池企業而言,裝機量決定了其市場地位,儘管寧德時代裝機量依舊保持優勢,但從全球業務增量的漲幅來看,寧德時代的裝機增長率遠低於全球增長率,毫無疑問,以 LG 化學、松下、SKI 為代表的日韓系動力電池企業正在迅速擴張中。

自 2013 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正式出臺,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密切相關的動力電池產業,一度迎來了高速的發展。

2015 年後,工信部推出《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標準》與《動力電池生產企業目錄》等政策檔案,日韓動力電池企業被 “驅逐出境”,國內動力電池產業發展達到高峰期。

然而到了 2019 年 6 月,政策收緊、門檻提高、路線變動,大批動力電池企業經歷掙扎期,最終消失。到了 2020 年,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已縮減至 20 餘家。

與此同時,對於中國市場這塊肥肉,外資動力電池企業早已蠢蠢欲動。2018 年以來,日韓動力電池企業如三星 SDI、LG 化學、SKI 等開始加速 “反撲”中國市場,擴建動力電池產能,其中,三星 SDI 與 LG 化學的動力電池工廠已經建成投產,國內動力電池市場呈現中日韓 “三國殺”格局。

攻勢最猛的是 LG 化學,由於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生產的 Model 3 系列使用的是 LG 化學的電池,因此不僅帶動了 LG 化學飛速增長,也使得寧德時代遭受阻擊。2020 年第一季度,原來排名第三的 LG 化學一舉超越寧德時代,成為全球市佔率第一的動力電池企業。

與此同時,比亞迪也發起了進攻。

2020 年 3 月,比亞迪釋出刀片電池,開始向第三方車企供應。王傳福稱,“在全面開放的大戰略下,比亞迪電池的獨立拆分已提上日程,並預計將在 2022 年左右進行 IPO。”

事實上,刀片電池更多是對電池生產和加工工藝做了改進,並未對材料及技術上進行突破性革新。目前,電動汽車通常使用的三元鋰電池與磷酸鐵鋰電池,兩者都屬於鋰離子電池,而能量密度最高的鋰電池為 260Wh/kg,業內普遍認為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已經接近極限,很難突破 300Wh/kg。

下半場卡位戰已打響

一個不可置否的事實是,誰能在率先突破技術瓶頸,誰就能搶佔下半場先機。

早在 2019 年 12 月,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2021-2035 年)》中,就已把加快固態動力電池技術研發及產業化被列為 “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將固態電池推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

近年來,豐田、日產雷諾、通用、北汽、上汽等國內外主流車企都已開始加緊固態電池的研發與產業化佈局,與此同時,清陶能源、LG 化學、麻省固能等電池企業也開始籌備建設固態電池產工廠,其中不乏已經投產的固態電池產線。

相較於傳統鋰電池,固態電池具備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更好、體積更小等諸多優勢,被業界認為是動力電池的終極發展方向。

與鋰電池使用電解液作電解質不同,固態電池技術採用鋰、鈉製成的固體玻璃化合物為傳導物質。由於固態傳導物質不具備流動性,自然就解決了鋰枝晶的問題,而且還可以去掉中間的隔膜,以及為了保證穩定性的石墨負極材料,節約了大量空間。這樣一來,就可以在電池有限的空間內儘可能提升電極材料的佔比,進而提升能量密度。理論上,固態電池可以很容易做到 300Wh/kg 以上的能量密度,此次蔚來聲稱其使用的固態電池,就實現了 360Wh/kg 的超高能量密度。

上述業內人士也認為,這種電池將是邁向電動化未來的重要一步。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有望達到目前鋰離子電池的兩至三倍,並且會比現在的電池更輕、壽命更長、也更安全。

安全,一直是籠罩在動力電池行業上方的陰影。

2020 年,我國共實施汽車召回 199 次,涉及汽車 678.23 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召回 31 次,在新能源汽車召回中,動力電池可能存在熱失控和自燃等安全隱患仍然是新能源汽車召回的主要原因。相比之下,固態電解質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易燃燒,從而在根本上改善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

豐田進入固態電池領域極早。從 2004 年開始,豐田就已經進行了全固態電池的研發,並積累了第一手固態電池技術。2019 年 5 月,豐田展出其正處於試製階段的全固態電池樣品。根據豐田的規劃,計劃到 2025 年將固態電池能量密度提升到現有鋰電池能量密度的 2 倍以上,預計可達到 450Wh/kg。屆時,搭載固態電池的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將大幅提升,可與目前燃油車相媲美。

與此同時,北汽新能源也宣佈完成對首臺搭載固態電池系統的純電動樣車的除錯。2020 年初,北汽新能源釋出了 “2029 計劃”,其中包括以鋰離子電池、固態電池、燃料電池 “三位一體”的能源驅動系統構建多元化能源體系。

對於這場即將而來的激戰,寧德時代也做出了相應佈局。

2020 年 5 月,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透露,真正的固態電池需要用金屬鋰作負極,這樣才能提高能量密度。寧德時代在持續對固態電池等技術進行前沿研究和產品研發投入。

顯然,在動力電池領域,一場基於固態電池的卡位戰已悄然拉開序幕,而基於固態電池的技術領先,將成為動力電池領域的一道分水嶺。

固態電池仍面臨桎梏

根據 SNE Researchd 的測算,2025 年我國固態電池市場空間有望達 30 億元,2030 年有望達到 200 億元。

儘管市場空間巨大,但擺在固態電池面前的有兩大難題,技術和成本。目前,全球固態電池中固態電解質主要有三個材料體系,分別為聚合物全固態、氧化物全固態和硫化物全固態電解質,而蔚來提到的固態電池實則是半固態電池,即液態電解質和氧化物固體電解質的混合。

從量產可能性角度看,固態電池確實可以很好地解決目前液態電池的安全性問題。然而,由於前兩個材料體系的電導率問題是一個理論問題而不是工藝問題,因此仍需要一定時間的研發投入加以解決,另外,硫化物體系的 “生產危害性”也暫時無法得到有效處置,且成本問題較大。

固態電池的產業化道路仍然障礙頻頻,想要真正享受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紅利,必須更換能量密度更高的鋰金屬負極體系,通過固態電池的安全性保障將其實現,其電池能量密度可達 500Wh/kg 以上。但這個難度仍然很大,固態電池的研發還處於實驗室科學試驗階段,距離產業化還比較遠。

一個可以列舉的例子是,2020 年 3 月,哪吒汽車釋出了一款搭載固態電池的新車型哪吒 U,據哪吒汽車透露,哪吒 U 計劃於去年 10 月份申報工信部公告,年底前量產 500 臺。然而截至目前,500 臺哪吒固態電池汽車仍不見蹤影。

不過,即便固態電池已經具備了成熟的技術,批量投產還需要解決與液鋰電池的成本較量,李斌也曾表示,固態電池量產的難度在於成本過高,成本問題是固態電池技術商業化的最大挑戰。

從本質上講,續航里程與使用成本 (整車與更換電池成本)目前仍是電動車的薄弱環節,任何新技術的成功都必須同時解決這兩大問題。據推算,同樣採用石墨負極的固態電池總成本為 158.8$/kWh,要比 118.7$/kWh 的液態電池總成本高出 34%。

整體來看,固態電池仍處在過渡階段,技術和成本難題亟需破解。儘管如此,對於動力電池行業而言,固態電池仍是下半場卡位戰的必爭高地。

新一輪電池技術革命即將到來,誰也不想在下半場戰事中落於人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