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資訊 >鐳射雷達前裝市場全面爆發,華為引發新一輪價格戰

鐳射雷達前裝市場全面爆發,華為引發新一輪價格戰

“華為不造車,只做智慧汽車供應商”

隨著全球智慧駕駛的產業升級,鐳射雷達前裝市場正全面鋪開,2021 年將成為量產元年,在此背景下,多家鐳射雷達廠商湧進市場,試圖分一杯羹。

華為雖然 “不造車”,但其正逐漸扮演支撐各大車企智慧化轉型的重要角色,此前,華為曾釋出車規級中長距 96 線鐳射雷達產品,將動輒數萬美元的鐳射雷達產品成本降至 200 美元,該產品在行業處於什麼地位?華為能否依靠該產品顛覆整個行業?

1)何為鐳射雷達?

隨著無人駕駛領域的發展,鐳射雷達正逐漸興起併成為新的風口。據 Yole Developpement 預計,2019-2025 年全球鐳射雷達行業年複合增長率約為 28%。中國鐳射雷達行業發展水平較國外仍有提高的空間,到 2025 年,預計中國鐳射雷達行業整體發展水平將進一步和全球鐳射雷達行業領先國家縮小差距。

自動駕駛的環境監測感測器主要包括攝像頭、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與鐳射雷達。

(表 1 環境監測感測器優劣勢對比 TechWeb 整理內容來源:電子發燒友,CSDN)

攝像頭是傳統視覺解決方案的基礎,價格較低,而且可以根據不同功能的要求安裝在不同位置上。

毫米波雷達是指工作在毫米波波段探測的雷達,波長 1~10mm,介於微波和釐米波之間,兼具微波制導和光電制導的優點。

超聲波雷達是利用超聲波從發射到反射接收的時間差來計算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常用在泊車系統中。

鐳射雷達主要通過發射鐳射束來探測目標的位置、速度等特徵量。

目前,大多數車企已基本實現 L2 級別自動駕駛,並開始逐步推出具備 L3 駕駛的車型,L2 到 L3 的演進,標誌著自動駕駛正向無人駕駛演進,這其中,鐳射雷達成為不可或缺的成員。鐳射雷達能夠對三維空間進行實時高精度重建,是高級別無人駕駛技術實現的關鍵。

(表 2 不同種類鐳射雷達對比(按掃描方式) TechWeb 整理 內容來源:賽迪智庫)

按掃描方式劃分,鐳射雷達掃描方式有無機械轉動部件可以分為機械式、半固態、固態。混合固態分為 MEMS、轉鏡,純固態分為相控陣 OPA、Flash。

(表 3 不同種類鐳射雷達對比(按測距原理)TechWeb 整理內容來源:賽迪智庫)

按照測距原理可分為飛行時間測距 ToF 和調頻連續波 FMCW。ToF 與 FMCW 能夠實現室外陽光下較遠的測程 (100~250 m)。

目前,行業主流技術路線為半固態,隨著技術成熟度不斷提升,未來固態雷達產品或成為行業新趨勢。

2)國內外有哪些鐳射雷達廠商?

國外鐳射雷達產業起步較早,其中,Velodyne、Quanergy、Ibeo 三家國外企業發展歷史較長、技術成熟最高。

國內鐳射雷達企業起步較晚,但正快速崛起,目前參與該領域的廠商百花齊放,其中,禾賽、速騰聚創等公司的國產雷達產品在車企中應用最多,技術成熟度也相對更成熟。

中國電子資訊產業發展研究院,電子資訊研究所,研究員,李雅琪在接受 TechWeb 採訪時表示,目前,鐳射雷達行業內主要的公司包括美國的 Velodyne、Luminar、Aeva、Ouster、Quanergy,以色列的 Innoviz,德國的 Ibeo,以及國內的禾賽科技、速騰聚創、鐳神智慧、大疆 livox、華為、圖達通(Innovusion)等。

從產業應用及市場佔有率來看,Velodyne 等國外企業,佔據先發優勢,佔有較高的市場份額。我國禾賽科技等進入鐳射雷達領域後,憑藉優秀的產品效能建立了良好的口碑,銷售數量及營業收入均實現較快增長,國外廠商的市場佔有率隨之不斷降低。

此前,特斯拉 CEO 埃隆 · 馬斯克曾公開表示不看好鐳射雷達技術,主要原因是鐳射雷達產品成本太高,一套產品成本要數萬美元。

李雅琪表示,鐳射雷達作為曾經動輒幾十萬元 “奢侈品”,其價格戰已然打響。廠商通過直接降低鐳射雷達成本,積極推進鐳射雷達規模化量產。目前價格最低的鐳射雷達低至百美元。其中,鐳射雷達鼻祖 Velodyne 釋出的 Velabit 鐳射雷達價格僅為 100 美元。

(表 4 主要廠商鐳射雷達價格 TechWeb 整理 內容來源:賽迪智庫)

李雅琪總結稱,短期內感測器市場的需求主要為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但從長遠來看,一方面,隨著鐳射雷達的價格下降,鐳射雷達將從 “奢侈品”向自動駕駛的 “必備品”轉變。另一方面,單一種類感測器無法勝任 L4 及 L5 完全自動駕駛的複雜情況與安全冗餘,以鐳射雷達為主、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等為輔的多感測器融合成為必然趨勢。

3)華為 “96 線中長距鐳射雷達”在行業處於什麼地位?

去年 12 月,華為釋出了 96 線車規級鐳射雷達,公開資料顯示,華為的鐳射雷達定位為中距鐳射雷達,最遠可達到 150 米的探測距離,其水平視野可達到 FOV120 度視角。

在瞭解華為產品在行業處於什麼地位時,首先需要考慮鐳射雷達的幾大因素。李雅琪認為,鐳射雷達最常見的顯性引數包括線數、探測距離、測量精度、測量準度、掃描頻率、垂直視場角、角解析度、點雲密度、功耗、整合度等。

隱性指標主要指鐳射雷達產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可量產性及使用壽命等,缺乏公開資訊及可量化系統,可通過產品是否得到車規級行業認證、應用於整車廠或自動駕駛出租方案提供商的測試車隊或量產專案來側面瞭解。

(表 5: 各類感測器的對比情況 TechWeb 整理 內容來源:國金證券)

在產品引數方面,華為選擇的是半固態的 MEMS 微振鏡技術路線,通過與行業知名廠商對比發現,產品引數各有優劣,但整體表現也未到行業領先水平。

在成本方面,華為智慧汽車解決方案 BU 總裁王軍曾表示,計劃將鐳射雷達的成本降低至 200 美元,甚至是 100 美元。據產業鏈人士爆料,華為此次釋出的鐳射雷達成本已經下探到 200 美元,對比國內廠商的主流鐳射雷達產品,華為的價格已經處於低位,在整個產業成熟後,華為未來更高效能的產品成本或將下探至 100 美元甚至更低。

在訂單量方面,北汽新能源品牌極狐 ARCFOX 的新款產品 HBT 車型,將成為全球首個搭載華為鐳射雷達的車型,搭載 3 顆 96 線鐳射雷達。據國信證券提供的資料來看,目前華為也與國外知名車企簽約戰略合作協議,但其鐳射雷達產品是否已經有應用意向目前尚不清楚。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發展火熱的國內造車新勢力並沒有與華為完成合作。小鵬汽車下半年推出的第三款量產車型將使用覽沃科技生產的車規級鐳射雷達。蔚來今年的新車型將採用 Innovusion(圖達通)與均聯智行合作開發的產品。理想鐳射雷達供應商還未對外公佈。

與此同時,華為低成本解決方案也並沒有獲得全球知名車企的量產訂單。

李雅琪總結稱,從技術的角度看,目前鐳射雷達領域存在多種技術路線,各有優劣,業界最終採用何種技術路線尚無定論。鐳射雷達領域競爭激烈、技術門檻高,國內外先發企業已在專利上進行了較多技術佈局。

“華為雖然是鐳射雷達行業後入局者,但通過自身的研發,其鐳射雷達主要效能引數已不亞於同技術路線先發企業,已具備一定的趕超實力,但最終能否實現關鍵技術突破仍有待驗證。”李雅琪說道。

“從市場的角度看,華為率先佔據優勢地位。一是華為鐳射雷達直接面向前裝量產,憑藉其在車廠的渠道影響力、經營的穩定性,有望先於其他初創公司開啟市場。二是得益於 ICT 領域光學設計、訊號處理、整機工程等長期積累,華為重構了鐳射雷達的核心部件,包括髮送模組,接收模組和掃描器,具備降低成本的技術基礎。”

事實上,華為鐳射雷達專案起步於 2016 年,目前首款產品已經完成車規級認證,近日,華為也不斷公開鐳射雷達領域相關專利,展現了進軍自動駕駛領域的決心,鐳射雷達的春天已來,華為推出的低成本產品也直接攪動了行業市場,打響了一輪價格戰。